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服务学生多元化成长目前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借鉴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制度设计,探索五年制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学习成果与课程置换办法,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进一步思考选课体系与“1+X”证书制度与学分银行的融合。以实质等效为原则,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非学历教育成果得以认证、积累并转换成学历教育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置换办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214-0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在提升教育质量、聚焦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指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学分银行正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创新之举[1]。
五年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专业训练起始年龄早、培养培训周期长、地方产业发展急需性强,既要立足初中毕业生实际,更要对标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基于学习成果认证的学分银行是指,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类各级竞赛、参加与专业有关的企业实践、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以外的应用能力证书、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形式,获取专业教学计划以外的学分,经学校认定后,存入学生学分银行账户内,并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用于兑换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分。
如何将五年制高职教育与学分银行有机融合?需要深层次探讨与研究。本文以江苏省某五年制高职院校为实例,在借鑒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校情以及学情的特点,探索建设基于学习成果认证的学分银行,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一、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对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启示
(一)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介绍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是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而准备的,试图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性,创造一个灵活、开放、包容的教育体系,同时,建立一整套学习成果认证机制,从而为学习者个人提供多元化的终身学习机会,同时提高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质量与效率。这套体系包含两大基本要素:一是以统一的、透明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作为各类教育成果互认的基础;二是在此基础上,为个人提供学习成果的存储、认证、积累与转换等服务。
(二)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资历框架+能力单元”的标准体系和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2]。
“资历框架+能力单元”的标准体系。资历框架本质上是一套为不同渠道获得的学习成果提供合格性评估的标准,以学习成果为基础,遵循实质等效原则,评估非正规与非正式的学习成果所代表的个人能力水平。资历框架本身是通用性标准,只对不同等级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作出描述,不涉及具体的应用领域内容。真正将资历框架下沉到具体行业领域的是能力单元,通过带有框架等级的学习结果及其评价,构建模块化的单元,以能力单元构建学习成果。因此,通过“资历框架+能力单元”方式构建的学习成果之间能够满足实质等效的要求。
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简单说,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是这样一个过程:个人可以把自己持有的学习成果存储到学分银行,但只有那些被学分银行认证过的学习成果才能有序积累,而认证至少需要对应到资历框架等级,如果有能力单元对应,还应标出所包含的能力单元。基于实质等效原则,个人持有的某机构签发的学习成果,如果得到其他机构的认可,可以依据相应的规则实现学分、课程转换。通过积累和转换,学分银行制度可以为个人终身学习提供服务,让个人的各种成果可以依不同情境进行组合使用。
二、五年制高职院校对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借鉴与探索
(一)借鉴理念,制定学校学分银行管理制度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借鉴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资历框架+能力单元”模式,研究制定学分银行相关管理规定,明确学生获得奖励学分的途径,形成以各专业培养要求为目的的“能力清单”,指出奖励学分的置换范围和置换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寻求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通过对在校生学习途径、学习成果的调研,进行分类、归纳及总结后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教学计划以外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各类技能水平认定证书;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参加除顶岗实习以外的社会实践、实习、自主创业等;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研究课题等。通过顶层设计,将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学习成果认定相应的学分,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形成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3]。
(二)借鉴方式,设计学习成果与课程置换办法
采用同质比对的方式,以大专学历教育课程应具备的水平标准为依据,以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评价和学习时长为比对维度,设计学习成果与课程置换办法。
五年制高职学历教育课程通常分为四类课程,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素质类教育课以及任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等课程;素质类教育课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劳动等;任修课包括公共类、专业拓展类等课程[4]。 以上四类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有所不同,學生取得的学习成果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类别而言,论文有中文核心、普通省级期刊等,专利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技能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就置换课程或者学分多少而言,发表专业类学术论文与发表文化素质类论文可置换的课程类别不一样,技能大赛或者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与获得省级、市级所置换的学分多少不一样,发表专利或者学术论文有成员的排名之别,如第一发明者(作者)与第二发明者(作者)的贡献程度不同等。所以要将学习成果分级分类,制定学分置换规则。
置换规则一:确立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置换课程及可置换课程,置换学分上限以及置换比例等。
置换规则二:确立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学习成果与学历教育课置换课程的对应关系(包含学习成果排名、等级、工作量等与课程或学分对应关系)。
置换规则三:确立学习成果与学历教育相关课程所对应的分数或等级。
置换规则四:确立学分银行中经置换后多余学分的处理办法。可以在学生的学籍卡或成绩单中显示具体的项目和学分,以此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拓展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三)借助系统,创新学分银行管理
学分银行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成果、不同置换方法,而面向对象也几乎是在校生,所以要借助信息化手段管理学分置换。人工处理不仅面广量大,也极易出错。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系统,这也为学分银行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现实基础。五年制高职院校可以在现有教务管理系统中嵌入学分银行模块,如所用教务管理系统不足以支撑,可通过二次开发或更换其他教务系统实现。
(四)规范流程,严格学分置换机制
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学分置换,置换流程应公平、公正、便捷灵活、操作透明等。通过学生申报,系部、教务处逐级审核机制,完成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置换工作。
三、关于学分银行的进一步思考
(一)丰富选课体系
学校应在人文类、专业类等不同课程类别丰富选修课体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时间进行自主选择,超出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可以将获得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用来置换教学计划内的相关课程。超出规定的学分给予承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展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融合“1+X”证书制度
建立学分银行理念下的“1+X”证书制度,在搭建学习成果交互转换“立交桥”的同时,可以避免学生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专业教学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相互融合[5]。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的融合,需要以学分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实现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认证、存储和转换。换句话讲,就是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体现“1+X”证书制度实施要求,并赋予一定的学分。
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的过程中,有几个因素是影响融合效果的。一是二级院系作为专业实施的主体,应在学校统一规划下,积极申报“1+X”证书试点院校,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二是深入研究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三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1+X”证书制度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更新原有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掌握现代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各项职业技能,成为理论与实操兼具的“双师型”教师。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界限的模糊、创新人才的稀缺,如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实现与不同学习成果的衔接与转换,已成为五年制高职院校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的成熟经验,将“资历框架+能力单元”的概念以及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引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建设探索中来。通过分析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学习成果,进一步研究不同学习成果与课程之间的置换办法,构建学习成果与学分互换的途径,并且进一步思考了选课体系与“1+X”证书制度与学分银行的融合关系。为学生多元化成长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也适应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詹王镇,方向.高职院校学分银行的建设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5-57.
[2]李静,陈洁,郭燕飞.基于标准体系的学分银行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0):19-24.
[3]张璇.基于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学分银行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0):31-39.
[4]王得燕,赵子云,肖颖.欧洲学分互认系统对我国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建设的启发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9(23):77-80.
[5]陈素平,吴铖铖,谭庆.基于学分银行的“1+X”证书制度构建及实现路径[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59-62.
◎编辑 郑晓燕
[关 键 词] 五年制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置换办法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214-0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在提升教育质量、聚焦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战略任务,指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方向。学分银行正是顺应教育发展的创新之举[1]。
五年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专业训练起始年龄早、培养培训周期长、地方产业发展急需性强,既要立足初中毕业生实际,更要对标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基于学习成果认证的学分银行是指,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校内外各类各级竞赛、参加与专业有关的企业实践、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以外的应用能力证书、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形式,获取专业教学计划以外的学分,经学校认定后,存入学生学分银行账户内,并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用于兑换部分专业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学分。
如何将五年制高职教育与学分银行有机融合?需要深层次探讨与研究。本文以江苏省某五年制高职院校为实例,在借鑒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校情以及学情的特点,探索建设基于学习成果认证的学分银行,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一、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对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启示
(一)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介绍
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是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而准备的,试图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性,创造一个灵活、开放、包容的教育体系,同时,建立一整套学习成果认证机制,从而为学习者个人提供多元化的终身学习机会,同时提高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质量与效率。这套体系包含两大基本要素:一是以统一的、透明的学习成果评价标准作为各类教育成果互认的基础;二是在此基础上,为个人提供学习成果的存储、认证、积累与转换等服务。
(二)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资历框架+能力单元”的标准体系和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2]。
“资历框架+能力单元”的标准体系。资历框架本质上是一套为不同渠道获得的学习成果提供合格性评估的标准,以学习成果为基础,遵循实质等效原则,评估非正规与非正式的学习成果所代表的个人能力水平。资历框架本身是通用性标准,只对不同等级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作出描述,不涉及具体的应用领域内容。真正将资历框架下沉到具体行业领域的是能力单元,通过带有框架等级的学习结果及其评价,构建模块化的单元,以能力单元构建学习成果。因此,通过“资历框架+能力单元”方式构建的学习成果之间能够满足实质等效的要求。
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简单说,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是这样一个过程:个人可以把自己持有的学习成果存储到学分银行,但只有那些被学分银行认证过的学习成果才能有序积累,而认证至少需要对应到资历框架等级,如果有能力单元对应,还应标出所包含的能力单元。基于实质等效原则,个人持有的某机构签发的学习成果,如果得到其他机构的认可,可以依据相应的规则实现学分、课程转换。通过积累和转换,学分银行制度可以为个人终身学习提供服务,让个人的各种成果可以依不同情境进行组合使用。
二、五年制高职院校对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借鉴与探索
(一)借鉴理念,制定学校学分银行管理制度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借鉴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资历框架+能力单元”模式,研究制定学分银行相关管理规定,明确学生获得奖励学分的途径,形成以各专业培养要求为目的的“能力清单”,指出奖励学分的置换范围和置换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寻求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通过对在校生学习途径、学习成果的调研,进行分类、归纳及总结后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教学计划以外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其他各类技能水平认定证书;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参加除顶岗实习以外的社会实践、实习、自主创业等;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研究课题等。通过顶层设计,将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学习成果认定相应的学分,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形成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3]。
(二)借鉴方式,设计学习成果与课程置换办法
采用同质比对的方式,以大专学历教育课程应具备的水平标准为依据,以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考核评价和学习时长为比对维度,设计学习成果与课程置换办法。
五年制高职学历教育课程通常分为四类课程,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素质类教育课以及任修课。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等课程;素质类教育课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劳动等;任修课包括公共类、专业拓展类等课程[4]。 以上四类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有所不同,學生取得的学习成果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就类别而言,论文有中文核心、普通省级期刊等,专利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技能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就置换课程或者学分多少而言,发表专业类学术论文与发表文化素质类论文可置换的课程类别不一样,技能大赛或者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与获得省级、市级所置换的学分多少不一样,发表专利或者学术论文有成员的排名之别,如第一发明者(作者)与第二发明者(作者)的贡献程度不同等。所以要将学习成果分级分类,制定学分置换规则。
置换规则一:确立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置换课程及可置换课程,置换学分上限以及置换比例等。
置换规则二:确立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学习成果与学历教育课置换课程的对应关系(包含学习成果排名、等级、工作量等与课程或学分对应关系)。
置换规则三:确立学习成果与学历教育相关课程所对应的分数或等级。
置换规则四:确立学分银行中经置换后多余学分的处理办法。可以在学生的学籍卡或成绩单中显示具体的项目和学分,以此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拓展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三)借助系统,创新学分银行管理
学分银行涉及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成果、不同置换方法,而面向对象也几乎是在校生,所以要借助信息化手段管理学分置换。人工处理不仅面广量大,也极易出错。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系统,这也为学分银行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现实基础。五年制高职院校可以在现有教务管理系统中嵌入学分银行模块,如所用教务管理系统不足以支撑,可通过二次开发或更换其他教务系统实现。
(四)规范流程,严格学分置换机制
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学分置换,置换流程应公平、公正、便捷灵活、操作透明等。通过学生申报,系部、教务处逐级审核机制,完成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置换工作。
三、关于学分银行的进一步思考
(一)丰富选课体系
学校应在人文类、专业类等不同课程类别丰富选修课体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时间进行自主选择,超出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可以将获得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用来置换教学计划内的相关课程。超出规定的学分给予承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展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融合“1+X”证书制度
建立学分银行理念下的“1+X”证书制度,在搭建学习成果交互转换“立交桥”的同时,可以避免学生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专业教学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相互融合[5]。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的融合,需要以学分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实现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认证、存储和转换。换句话讲,就是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体现“1+X”证书制度实施要求,并赋予一定的学分。
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相融合的过程中,有几个因素是影响融合效果的。一是二级院系作为专业实施的主体,应在学校统一规划下,积极申报“1+X”证书试点院校,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二是深入研究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三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1+X”证书制度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更新原有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掌握现代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各项职业技能,成为理论与实操兼具的“双师型”教师。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界限的模糊、创新人才的稀缺,如何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实现与不同学习成果的衔接与转换,已成为五年制高职院校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制度设计的成熟经验,将“资历框架+能力单元”的概念以及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引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建设探索中来。通过分析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学习成果,进一步研究不同学习成果与课程之间的置换办法,构建学习成果与学分互换的途径,并且进一步思考了选课体系与“1+X”证书制度与学分银行的融合关系。为学生多元化成长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也适应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詹王镇,方向.高职院校学分银行的建设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5-57.
[2]李静,陈洁,郭燕飞.基于标准体系的学分银行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0):19-24.
[3]张璇.基于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学分银行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0):31-39.
[4]王得燕,赵子云,肖颖.欧洲学分互认系统对我国高职院校“学分银行”建设的启发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9(23):77-80.
[5]陈素平,吴铖铖,谭庆.基于学分银行的“1+X”证书制度构建及实现路径[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59-62.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