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琅琅书声,朗朗乾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中,我通过净化环境、建立图书小屋、评选读书之星、老师推荐等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关键词】兴趣;方法;制度;习惯
一、多措并举,激发兴趣
1.净化环境。学校通过张贴、悬挂大量的名人名言、国学经典篇章等举措精心营造氛围,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心向阅读;班级也精心布置,凸显文化气息。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栏目,墙面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黑板报设置介绍读书方法的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能阅读、想阅读。
2.阅读小屋。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笔者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级的书橱里,我们还为书橱取了一个温馨的名字——阅读小屋。阅读小屋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精神家园,负责管理的同学按章管理借阅。
3.读书之星。笔者每学期都组织若干次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在阅读小屋的一边,我们有一个展示栏目——我是小书虫。上面是获得校极读书之星的照片和读书感言。
4.教师推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遇到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便动员家长为他(她)买有故事情节的书、有趣的书,不但要读童话书,高年级的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啃长篇小说,不管他(她)能讀懂多少。学生往往“爱其师,信其道。”教师推荐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5.阅读护照。我校阅读护照规定:读完20本、40本、60本、80本、100本将分别获得“小童生”“小秀才”“小举人”“小贡士”“小进士”的称号。学生每读完一本书,会经过老师、家长考核、签名确认。完成小进士认证者,学期期末可以颁发阅读小进士认证奖状。
二、交给方法,指导阅读
1.泛读法。泛读是指广泛的、博览性的阅读。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讲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阅读时,学生只要把主要着眼点放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主要内容即可。
2.速读法。快速阅读,简称快读或者速读,顾名思义,就是用比正常阅读速度快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进行阅读,用一句成语形容就是“一目十行”。经过科学、系统地训练快速阅读,学生整体的理解水平和记忆水平要明显高于传统阅读。
3.精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应该既读又习,光读不习者,读而不固;只习不读者,所知聊聊;学而时习者,乃是读书正道。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学习名家读书法。革命老前辈徐特立学《说文》的部首,共有540个字,他一年才读完,每天只读两个字。此外还有鲁迅的“随便翻翻法”,吴晗的“摘記卡片法”,华罗庚的“厚薄法”等。名家的读书方法学生虽然不一定能照搬照用,但通过借鉴,学生可以找到适宜自己的读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度保证,达成目标
1.时间保证。我校规定每周一、五的晨读课以及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前的十五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届时各班学生必须背诵、朗读本学期必读书目。同时笔者坚持把阅读任务细化分解到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把阅读时间做了最大限度的延伸。
2.空间保证。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效率”的讨论、竞赛活动,各位老师要明白作业以质取胜,可少不可滥。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力求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开展阅读留下广阔的空间。
3.质量检测。在检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授予其“读书之星”的称号,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便可得到推广。质量检测不仅使学生学有榜样,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力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1.养成晨读的习惯。早晨空气清新,学生头脑清醒,适宜记忆,正是朗读、背诵的黄金时间。笔者建议家长督促孩子按时起床,拿出十五分钟的时间用于晨读,每天十五分钟,一年便相当于有近122节课用于阅读。
2.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些都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笔者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做笔记,一是学生在自己的书上留下圈、点、勾、注等阅读痕迹;二是拿出读书笔记本,按书名、篇章、好词、佳句、美文、感悟等步骤完成阅读记录。
3.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书到用时方恨少”,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带班级堪为学以致用的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读书是知识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一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等待;阅读是一种水滴石穿、持之以恒的坚持;阅读是一场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盛宴。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边建强. 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诀窍[M].羊城晚报出版社,2010.
[3]于永正.教海漫记[M].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兴趣;方法;制度;习惯
一、多措并举,激发兴趣
1.净化环境。学校通过张贴、悬挂大量的名人名言、国学经典篇章等举措精心营造氛围,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心向阅读;班级也精心布置,凸显文化气息。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栏目,墙面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黑板报设置介绍读书方法的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能阅读、想阅读。
2.阅读小屋。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笔者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级的书橱里,我们还为书橱取了一个温馨的名字——阅读小屋。阅读小屋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精神家园,负责管理的同学按章管理借阅。
3.读书之星。笔者每学期都组织若干次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在阅读小屋的一边,我们有一个展示栏目——我是小书虫。上面是获得校极读书之星的照片和读书感言。
4.教师推荐。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遇到不喜欢读书的学生,便动员家长为他(她)买有故事情节的书、有趣的书,不但要读童话书,高年级的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啃长篇小说,不管他(她)能讀懂多少。学生往往“爱其师,信其道。”教师推荐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5.阅读护照。我校阅读护照规定:读完20本、40本、60本、80本、100本将分别获得“小童生”“小秀才”“小举人”“小贡士”“小进士”的称号。学生每读完一本书,会经过老师、家长考核、签名确认。完成小进士认证者,学期期末可以颁发阅读小进士认证奖状。
二、交给方法,指导阅读
1.泛读法。泛读是指广泛的、博览性的阅读。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讲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阅读时,学生只要把主要着眼点放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主要内容即可。
2.速读法。快速阅读,简称快读或者速读,顾名思义,就是用比正常阅读速度快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进行阅读,用一句成语形容就是“一目十行”。经过科学、系统地训练快速阅读,学生整体的理解水平和记忆水平要明显高于传统阅读。
3.精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应该既读又习,光读不习者,读而不固;只习不读者,所知聊聊;学而时习者,乃是读书正道。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4.学习名家读书法。革命老前辈徐特立学《说文》的部首,共有540个字,他一年才读完,每天只读两个字。此外还有鲁迅的“随便翻翻法”,吴晗的“摘記卡片法”,华罗庚的“厚薄法”等。名家的读书方法学生虽然不一定能照搬照用,但通过借鉴,学生可以找到适宜自己的读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制度保证,达成目标
1.时间保证。我校规定每周一、五的晨读课以及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前的十五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届时各班学生必须背诵、朗读本学期必读书目。同时笔者坚持把阅读任务细化分解到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把阅读时间做了最大限度的延伸。
2.空间保证。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效率”的讨论、竞赛活动,各位老师要明白作业以质取胜,可少不可滥。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力求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开展阅读留下广阔的空间。
3.质量检测。在检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授予其“读书之星”的称号,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便可得到推广。质量检测不仅使学生学有榜样,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力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1.养成晨读的习惯。早晨空气清新,学生头脑清醒,适宜记忆,正是朗读、背诵的黄金时间。笔者建议家长督促孩子按时起床,拿出十五分钟的时间用于晨读,每天十五分钟,一年便相当于有近122节课用于阅读。
2.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些都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笔者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做笔记,一是学生在自己的书上留下圈、点、勾、注等阅读痕迹;二是拿出读书笔记本,按书名、篇章、好词、佳句、美文、感悟等步骤完成阅读记录。
3.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书到用时方恨少”,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带班级堪为学以致用的典范:她所带的一个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毕业,学生积累了100多个寓言、200多条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1000多条成语,因而她的学生文笔流畅,出口成章。
读书是知识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一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等待;阅读是一种水滴石穿、持之以恒的坚持;阅读是一场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盛宴。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边建强. 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诀窍[M].羊城晚报出版社,2010.
[3]于永正.教海漫记[M].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