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是一个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面临招生热就业冷的局面。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应以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为切入点,系统设计实施为期一年“四环”教育,以有效改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有目标、有规划地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率。
关键词:专业教育;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基金项目: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2014年度省级科研项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学生学习主动性现状及其培养研究”(B2014D035)。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以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2015GB330)。
伴随智能手机和3G/4G的普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吹响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跨界应用的号角。在这样的形势下,政府及企业需要更多懂“互联网+”的人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招生因此持续升温。然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实用性强的新兴专业,在高职院校开办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模仿本科院校的体系,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切实考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使得学生就业对口率一直较低。这种招生热、就业冷的状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报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中,36.5%的学生认为自身计算机基础较好;46.9%的学生有网上购物的经历;76.8%的学生认为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好,愿意从事相关工作;65.1%的学生不知道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哪些;20.4%的学生有开网店创业的想法。笔者通过对长江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0.3%的学生愿意毕业以后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相关工作;50.8%的学生不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70.4%的学生对半数以上的课程学习没有兴趣,认为它们对自己的就业没有帮助;主动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到5%的比例。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了解,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目标,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企业岗位的要求相差甚远,就业状况堪忧。
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教育不是开学后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完全陌生到亲身体验、从漫无目的到职业规划,需要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需要贯穿新生入学的第一年。
专业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第一,开学伊始,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重点讲解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目标;行业专家用睿智激昂的语言勾勒专业应用的现状和未来,让学生们认清专业发展前景的同时,点燃学习专业的激情;优秀的学长们用平实坦诚的语言与大家交流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大家说,学生听”的环节,让学生对电子商务有正确的理性认识。第二,在第一年不同的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去不同类型的电商企业参观,既有对企业运营流程的整体参观,也有对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观摩;既有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讲解工作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也有企业岗位能手分享操作技能及工作体会;既有学生自身的感言交流,也有教师中肯的点评,让学生学会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发展和行业前景。企业的整体运作离不开每一个工作岗位员工的付出,企业岗位的设置与整体运营目标密不可分,整体与局部的结合,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第三,鼓励学生利用平时的节假日和寒假时间从事社会兼职,体验社会生活,分析市场需求,探索电商应用领域。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交流,以增进对不同行业的了解。这是一个感性认识的环节,亲身体验,更有说服力。第四,通过一年的专业教育,学生们对专业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将来就业的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为期一年的系统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为每一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以实现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和未来职业的持续发展,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急迫需求,更好地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之探索[J].职教论坛,2002,(22).
[2]范 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探讨[J].科学咨询,2007,(B06).
关键词:专业教育;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基金项目: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2014年度省级科研项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学生学习主动性现状及其培养研究”(B2014D035)。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以人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2015GB330)。
伴随智能手机和3G/4G的普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吹响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深度融合、跨界应用的号角。在这样的形势下,政府及企业需要更多懂“互联网+”的人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招生因此持续升温。然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实用性强的新兴专业,在高职院校开办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模仿本科院校的体系,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切实考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使得学生就业对口率一直较低。这种招生热、就业冷的状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报考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中,36.5%的学生认为自身计算机基础较好;46.9%的学生有网上购物的经历;76.8%的学生认为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好,愿意从事相关工作;65.1%的学生不知道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有哪些;20.4%的学生有开网店创业的想法。笔者通过对长江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60.3%的学生愿意毕业以后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相关工作;50.8%的学生不了解企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70.4%的学生对半数以上的课程学习没有兴趣,认为它们对自己的就业没有帮助;主动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拓展的不到5%的比例。由此可见,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了解,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目标,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企业岗位的要求相差甚远,就业状况堪忧。
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教育不是开学后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从完全陌生到亲身体验、从漫无目的到职业规划,需要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需要贯穿新生入学的第一年。
专业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第一,开学伊始,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重点讲解课程体系的架构、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目标;行业专家用睿智激昂的语言勾勒专业应用的现状和未来,让学生们认清专业发展前景的同时,点燃学习专业的激情;优秀的学长们用平实坦诚的语言与大家交流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大家说,学生听”的环节,让学生对电子商务有正确的理性认识。第二,在第一年不同的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去不同类型的电商企业参观,既有对企业运营流程的整体参观,也有对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观摩;既有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讲解工作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也有企业岗位能手分享操作技能及工作体会;既有学生自身的感言交流,也有教师中肯的点评,让学生学会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专业发展和行业前景。企业的整体运作离不开每一个工作岗位员工的付出,企业岗位的设置与整体运营目标密不可分,整体与局部的结合,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企业,了解企业。第三,鼓励学生利用平时的节假日和寒假时间从事社会兼职,体验社会生活,分析市场需求,探索电商应用领域。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交流,以增进对不同行业的了解。这是一个感性认识的环节,亲身体验,更有说服力。第四,通过一年的专业教育,学生们对专业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将来就业的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为期一年的系统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生入学专业教育为每一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以实现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和未来职业的持续发展,从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急迫需求,更好地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之探索[J].职教论坛,2002,(22).
[2]范 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探讨[J].科学咨询,2007,(B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