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主张给诗歌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一味地强行给学生灌输一些固定的解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诗歌。别让诗歌淹没在红尘的喧哗里,寂寞于无人解滋味的热闹中。洗去诗歌满脸的铅华厚重,再现那张纯净清透的面庞,让她重新成为我们生命的最初里,那抹心灵最真实的触动。
我的记忆里,一直留着初读诗歌时的悸动。就好像每一个男孩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白衣长发的飘逸背影,每一个女孩心里都奔驰着一个白衣白马的俊美影像。第一次读诗歌的时候,没有教师在耳边告诉我对某个词、某个句子该怎么理解,没有问题需要我回答,没有音乐在耳边萦绕,没有美图在眼前晃动。就是诗句,只有诗句。可是,一切的美与真、爱与痛、一切我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情感瞬间轰鸣于内心,像一场阔大的潮汐,将我席卷淹没。没有保留,毫不迟疑。我沉在深的海里,满足地叹息。谁说少年就不识得愁滋味呢?也许起初只是一种朦胧的情绪,经过了诗歌的发酵,再放回内心,就是一杯醇醇的酒、一盏酽酽的茶了。哪里需要那么多的铺陈与伏笔呢?音乐无国界,诗歌无年龄,喜欢了就是好的。启发之后的感悟,我总觉得少了一种发自内心最深处的触动。启发的越多,个人的主观体验就越少,审美愉悦自然就会越稀薄。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美得震撼人心,不正在于那一份想象的空间留存与审美的再创造吗?
我常对学生说:“我今天给你们讲解诗词,希望你们静下心来好好地用心品味,自己来品味诗歌的美。谁也不敢保证我们之中出不了诗人,我希望会有奇迹发生。”日常教学只要教师用心,诗意的种子会不经意地被培养。
犹忆起当初做学生时诗歌对我的影响,小学初中都背过古人的、现代人的诗歌,但是总没什么印象,只模糊记得教师的讲解和自己似懂非懂的烦恼。进入高中,第一个中秋节不放假,全班同学聚在班里,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抄了一首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具体当晚还做了什么已经忘却了,是不是对家人很思念,是不是很渴望有什么好吃的,都不记得了,但是我却牢牢地记着这首词,虽然不甚理解却深深被某个不明的情愫牵引,甘心喜欢上了这温婉动人的诗篇。从此以后,认识了范仲淹、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纳兰性德、徐志摩、泰戈尔、纪德等。
这些诗歌的情绪,似乎教师也没什么讲解,甚至教师讲解后却觉得破坏了诗歌原有的韵味,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潇洒、自在、浪漫、忧郁、感伤、婉约令我痴迷不已。“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的韵味,“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的自然,“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孤独,“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懵懂,“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幽怨,“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的企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的幽幽。凡此种种,美不胜收。
把美的诗歌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成为诗歌的主人,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触来寻找发现诗歌本身的美。托尔斯泰说过:“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被诗歌打动了,兴趣自然来了。
因而在教授《短歌行》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诗歌本身的美的情愫,让学生自己去寻味诗歌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诗歌中的清纯美好,或者热血沸腾,或者人生慨叹。
一堂《短歌行》上下来,教师强行灌输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显得少了,对诗句的个人揣摩与品味显得多了,那些非本首诗歌的内容的拓展多了。这样似乎应该算是喧宾夺主吧?可是,开头的导入很短,这样总可以腾出时间交给学生,就可以听到更多来自个体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了。这样,男生有男生的《短歌行》,女生有女生的《短歌行》,在加上教师揣摩的曹操的《短歌行》,和教师自己的《短歌行》,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就给诗歌整理出了一片肥沃的土壤,诗歌的种子播撒进去,在个体的体验与彼此的交流中,美的花朵绽放得妖娆。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被诗歌打动了,重新燃起了对诗歌的热爱。
这难道不是教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吗?
卞之琳在《断章》里写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教学中,我愿意留出时间“装饰”学生的梦。
我的记忆里,一直留着初读诗歌时的悸动。就好像每一个男孩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白衣长发的飘逸背影,每一个女孩心里都奔驰着一个白衣白马的俊美影像。第一次读诗歌的时候,没有教师在耳边告诉我对某个词、某个句子该怎么理解,没有问题需要我回答,没有音乐在耳边萦绕,没有美图在眼前晃动。就是诗句,只有诗句。可是,一切的美与真、爱与痛、一切我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情感瞬间轰鸣于内心,像一场阔大的潮汐,将我席卷淹没。没有保留,毫不迟疑。我沉在深的海里,满足地叹息。谁说少年就不识得愁滋味呢?也许起初只是一种朦胧的情绪,经过了诗歌的发酵,再放回内心,就是一杯醇醇的酒、一盏酽酽的茶了。哪里需要那么多的铺陈与伏笔呢?音乐无国界,诗歌无年龄,喜欢了就是好的。启发之后的感悟,我总觉得少了一种发自内心最深处的触动。启发的越多,个人的主观体验就越少,审美愉悦自然就会越稀薄。断臂的维纳斯之所以美得震撼人心,不正在于那一份想象的空间留存与审美的再创造吗?
我常对学生说:“我今天给你们讲解诗词,希望你们静下心来好好地用心品味,自己来品味诗歌的美。谁也不敢保证我们之中出不了诗人,我希望会有奇迹发生。”日常教学只要教师用心,诗意的种子会不经意地被培养。
犹忆起当初做学生时诗歌对我的影响,小学初中都背过古人的、现代人的诗歌,但是总没什么印象,只模糊记得教师的讲解和自己似懂非懂的烦恼。进入高中,第一个中秋节不放假,全班同学聚在班里,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抄了一首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具体当晚还做了什么已经忘却了,是不是对家人很思念,是不是很渴望有什么好吃的,都不记得了,但是我却牢牢地记着这首词,虽然不甚理解却深深被某个不明的情愫牵引,甘心喜欢上了这温婉动人的诗篇。从此以后,认识了范仲淹、柳永、李清照、辛弃疾、纳兰性德、徐志摩、泰戈尔、纪德等。
这些诗歌的情绪,似乎教师也没什么讲解,甚至教师讲解后却觉得破坏了诗歌原有的韵味,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美,潇洒、自在、浪漫、忧郁、感伤、婉约令我痴迷不已。“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的韵味,“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的自然,“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孤独,“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懵懂,“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幽怨,“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的企盼,“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的幽幽。凡此种种,美不胜收。
把美的诗歌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成为诗歌的主人,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触来寻找发现诗歌本身的美。托尔斯泰说过:“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被诗歌打动了,兴趣自然来了。
因而在教授《短歌行》的时候,我着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诗歌本身的美的情愫,让学生自己去寻味诗歌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诗歌中的清纯美好,或者热血沸腾,或者人生慨叹。
一堂《短歌行》上下来,教师强行灌输对诗歌本身的理解显得少了,对诗句的个人揣摩与品味显得多了,那些非本首诗歌的内容的拓展多了。这样似乎应该算是喧宾夺主吧?可是,开头的导入很短,这样总可以腾出时间交给学生,就可以听到更多来自个体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了。这样,男生有男生的《短歌行》,女生有女生的《短歌行》,在加上教师揣摩的曹操的《短歌行》,和教师自己的《短歌行》,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就给诗歌整理出了一片肥沃的土壤,诗歌的种子播撒进去,在个体的体验与彼此的交流中,美的花朵绽放得妖娆。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被诗歌打动了,重新燃起了对诗歌的热爱。
这难道不是教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吗?
卞之琳在《断章》里写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教学中,我愿意留出时间“装饰”学生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