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学中,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深度以及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给学生造成的理解压力和给教师造成的教学负担是最大的。特别是哲学的根本核心理论唯物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是面临着非常大的阻力。因此,本文将针对哲学与生活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展开详细研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唯物论;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高中生
一、学生学习唯物论遇到的问题
唯物论这一部分的知识异常重要,甚至可以说他是整个哲学与生活这本教材其他知识点的一个基础。因为我们现在学习的哲学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部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就是他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深刻学习并熟练掌握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而当下阶段在学习唯物论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对于物质的认识不够深刻。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也是该理论的核心依据。但是学生对“物质”这两个字的概念认识显然不够深刻,这也主要是由于学生受长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影响。学生所理解的物质就是一个客观的物品或一个物体,很难把一个抽象的东西理解为物质,甚至在极个别学生看来,把抽象的东西理解为一种物质,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方法。学生对物质这个概念不能做到准确掌握,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便会显得非常艰难。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优化。我们从传统的文科理科角度划分来看政治课程,它无疑是一门文科。而针对文科知识的掌握,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要求学生背诵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过程中能起到明显效果,但是在哲学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这主要是因为哲学这一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即便背会了书上的相关理论,也很难在实际的解题环节将这些理论灵活应用。而另一个方面,哲学教材上的一些名词虽然与现实生活中的名词是相同的,但是从生活中和哲学上给一个相同的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物质这个概念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而要求他们死记硬背,这就导致了整体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
二、提升唯物论教学效率的建议
针对为无论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给教师提供了提升此部分教学效率的一般建议。
首先,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深度,针对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进行针对性讲解。在哲学这本教材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些概念可以类接下来学习新知识打上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首次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深度的挖掘,针对一些重点概念向学生做出专业化讲解。例如唯物论中关于物质这个名词的概念解释,教师可以向学生作如下讲述:“同学们,哲学角度的物质和我们理解的一般的物质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物质就是一种具体的物体,比如一个水杯、一个苹果等。但是在哲学角度来看,物质不仅包括这种具体的可见的物体,同时也还包括一些比较抽象的物体。例如班级上的某位同学在去年时,学习成绩非常不好,大家对他的印象也很一般。但是这名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并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前五名的成绩,大家对他的印象也逐渐转变了。我们大家对他的印象逐渐转变,是不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呢?他自身表现出的这种变化虽然没有具体的形态,但是也属于一种物质。也正是因为这种物质,才导致了我们对他态度转变的意识。所以说,物质决定意识。”教师在讲解物质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向全班同学列举了相关的实例,这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调整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哲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書本知识,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用理解性记忆逐步取代强制性记忆的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书本知识的认知体系,训练学生整理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的能力。而由于唯物论这一部分的知识内部彼此各个知识点的连续性都非常强,所以在教学工作进行时,教师可以用知识树的方法把整个唯物论知识的主要脉络呈现给学生。而当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自行整理出相关的知识框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得到非常明显的训练与提升。
三、结束语
哲学与生活这本教材的教学难度很高,同样也很容易给学生的学习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准确认识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依据采取教学策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胜德.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哲学试题探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2):176-178.
[2]黄巧云.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究——以从化乡土文化资源运用为例[J]. 新课程(下),2019,(03):4.
关键词:唯物论;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高中生
一、学生学习唯物论遇到的问题
唯物论这一部分的知识异常重要,甚至可以说他是整个哲学与生活这本教材其他知识点的一个基础。因为我们现在学习的哲学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部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就是他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深刻学习并熟练掌握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而当下阶段在学习唯物论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对于物质的认识不够深刻。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也是该理论的核心依据。但是学生对“物质”这两个字的概念认识显然不够深刻,这也主要是由于学生受长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影响。学生所理解的物质就是一个客观的物品或一个物体,很难把一个抽象的东西理解为物质,甚至在极个别学生看来,把抽象的东西理解为一种物质,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方法。学生对物质这个概念不能做到准确掌握,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便会显得非常艰难。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优化。我们从传统的文科理科角度划分来看政治课程,它无疑是一门文科。而针对文科知识的掌握,很多教师采用的都是要求学生背诵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过程中能起到明显效果,但是在哲学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这主要是因为哲学这一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即便背会了书上的相关理论,也很难在实际的解题环节将这些理论灵活应用。而另一个方面,哲学教材上的一些名词虽然与现实生活中的名词是相同的,但是从生活中和哲学上给一个相同的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物质这个概念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而要求他们死记硬背,这就导致了整体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
二、提升唯物论教学效率的建议
针对为无论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给教师提供了提升此部分教学效率的一般建议。
首先,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深度,针对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进行针对性讲解。在哲学这本教材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些概念可以类接下来学习新知识打上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首次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深度的挖掘,针对一些重点概念向学生做出专业化讲解。例如唯物论中关于物质这个名词的概念解释,教师可以向学生作如下讲述:“同学们,哲学角度的物质和我们理解的一般的物质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认为的物质就是一种具体的物体,比如一个水杯、一个苹果等。但是在哲学角度来看,物质不仅包括这种具体的可见的物体,同时也还包括一些比较抽象的物体。例如班级上的某位同学在去年时,学习成绩非常不好,大家对他的印象也很一般。但是这名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并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前五名的成绩,大家对他的印象也逐渐转变了。我们大家对他的印象逐渐转变,是不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升呢?他自身表现出的这种变化虽然没有具体的形态,但是也属于一种物质。也正是因为这种物质,才导致了我们对他态度转变的意识。所以说,物质决定意识。”教师在讲解物质这个概念的过程中,向全班同学列举了相关的实例,这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调整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模式。教师在哲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書本知识,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用理解性记忆逐步取代强制性记忆的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书本知识的认知体系,训练学生整理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的能力。而由于唯物论这一部分的知识内部彼此各个知识点的连续性都非常强,所以在教学工作进行时,教师可以用知识树的方法把整个唯物论知识的主要脉络呈现给学生。而当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自行整理出相关的知识框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会得到非常明显的训练与提升。
三、结束语
哲学与生活这本教材的教学难度很高,同样也很容易给学生的学习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准确认识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依据采取教学策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胜德.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哲学试题探究[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2):176-178.
[2]黄巧云. 高中政治《哲学与生活》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究——以从化乡土文化资源运用为例[J]. 新课程(下),2019,(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