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上交会”“双创周”后,又一高端的科技盛宴来了。11月7日-11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览规模创纪录地达28万平方米,共吸引海内外专业观众超过16万人,是全年最火爆的工业制造业盛会。
在九大专业展区之一的科技创新展中,静安区青少年创客们亮相教育展区。作为工博会唯一的基础教育展区,展示了静安区青少年科创教育联盟各成员单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学子们的独特创新视角、超越现实限制的想象力、敢于付诸实践不断探索的热情,令观众啧啧称赞。
成长,从改变开始 未来,有无限可能
工博会的教育展区以“梦在路上”为主题,分别以“梦想”、“成长”和“未来”三个板块进行呈现。在“梦想”板块中,主要呈现的是学生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想象力,展示了低年级学生对科技的创想和未来的展望;“成长”板块主要呈现学生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克服困难、学以致用的热情,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与想象,结合现阶段所掌握的知识,所初步完成的阶段性成果;“未来”板块呈现的是学生身上的无限可能性,展示联盟以及全社会对于青少年的期待与鼓励。
其中,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创意研究课题亮相“成长”板块,不仅将生活的常见问题转化成解决方法,还将想法付诸实践,制作成模型进行演示。
第十五届“明日科技之星”、九年级学生郑逸菲为记者阐述了她为环卫工人设计的“创新马甲”。这款马甲可以将雾灯、LED灯和LED反光条相结合,使得衣服自身成为光源,在恶劣环境中光线照射范围广、穿透性强,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另外,该马甲采用动能联动装置,同时马甲上附有较小的蓄电池,免除了充电的烦恼,适合大规模应用,降低了环卫工人工作时的危险性。
从小学就热爱创新发明的八年级学生王鋆杰带来了“锁门提示器”研究项目。他的设计是在防盗门的机械锁中安装一个锁门提示器,当上锁后,锁碰触到提示灯的接口,提示灯连接呈现绿灯;如未碰触到提示灯接口,没锁上没关上门,绿灯就不会亮,以此来提醒用户。小王开玩笑地说,妈妈的“强迫症”给了他创新思路,这也是一份送她的礼物。
因关注插座安全隐患问题,八年级学生梁雅婷带来了一款“安全插座”。这款新型安全插座,特点是在未工作时就会处于不带电的状态,只有当接地极插到位后,插座上设计的回路才导通,插座才能通电,从而插头的两个电极才能取电,以此来防止儿童因为触电导致的伤害事故。
小梁说,从开始搜集资料到完成项目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感谢指导老师,“他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对我悉心指导、严格要求、热情鼓励,一起解决问题,为我创造了锻炼机会。”
在展台前,同学们自信大方地为观众、媒体展示他们的创意思路、研究过程、科技成品、科研课题。他们一致认为,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意都是基于生活,只要用眼观察用心思考,一定能有所创新。孩子们阳光灿烂的模样,让科技指导老师万华喜上眉梢。
他告訴记者,“这群孩子已不止一次地登上大型科技舞台,学生们的创意和风采得以展示,通过努力和智慧收获自信和肯定。这是一種鼓励,也是一种动力。他们恰逢最好的时代。”
“奇思妙想我能行” 特色项目层出迭见
记者采访得知,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王鋆杰、郑逸菲、梁雅婷、邓翔宇、许德棠已在各类青少年科技赛事上崭露头角。获奖背后的秘诀是什么?学校科技指导老师万华告诉记者,这是学校制定创新机制和贯彻创新精神的结果。
翻开该校的科技获奖成绩单:共获国家级奖项32项,市级奖项319项。其中沈颖华、钦佩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杨佶豪获2014年度青少年科技创新节目《少年爱迪生》年度总冠军;葛俊麟荣获“明日科技之星”;陈星元荣获上海市十佳优秀小研究员;李菲茹等8位同学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俞盈灵等同学的16个项目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万华老师先后五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教师称号,他还获得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市科技节“先进个人”称号以及第六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优秀科教组织工作者称号。同时,学校学生申报的专利每年都在递增,至今学校已申报的专利有535项,其中发明创造142项、实用新型391项、外观设计2项。
记者了解到,学校在普及推广科技教育的基础上,始终突出“奇思妙想我能行”(初中)、“异想天开创奇迹”(高中)的科技特色项目,坚持“做深、做广、做出层次、做出品味”的运作模式和理念。科技创新项目坚持多年来,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每年有一个主题,全校学生100%参与创意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和体验。
校园成了孩子们的创意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创新并不高深莫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九大专业展区之一的科技创新展中,静安区青少年创客们亮相教育展区。作为工博会唯一的基础教育展区,展示了静安区青少年科创教育联盟各成员单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学子们的独特创新视角、超越现实限制的想象力、敢于付诸实践不断探索的热情,令观众啧啧称赞。
成长,从改变开始 未来,有无限可能
工博会的教育展区以“梦在路上”为主题,分别以“梦想”、“成长”和“未来”三个板块进行呈现。在“梦想”板块中,主要呈现的是学生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想象力,展示了低年级学生对科技的创想和未来的展望;“成长”板块主要呈现学生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克服困难、学以致用的热情,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与想象,结合现阶段所掌握的知识,所初步完成的阶段性成果;“未来”板块呈现的是学生身上的无限可能性,展示联盟以及全社会对于青少年的期待与鼓励。
其中,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创意研究课题亮相“成长”板块,不仅将生活的常见问题转化成解决方法,还将想法付诸实践,制作成模型进行演示。
第十五届“明日科技之星”、九年级学生郑逸菲为记者阐述了她为环卫工人设计的“创新马甲”。这款马甲可以将雾灯、LED灯和LED反光条相结合,使得衣服自身成为光源,在恶劣环境中光线照射范围广、穿透性强,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另外,该马甲采用动能联动装置,同时马甲上附有较小的蓄电池,免除了充电的烦恼,适合大规模应用,降低了环卫工人工作时的危险性。
从小学就热爱创新发明的八年级学生王鋆杰带来了“锁门提示器”研究项目。他的设计是在防盗门的机械锁中安装一个锁门提示器,当上锁后,锁碰触到提示灯的接口,提示灯连接呈现绿灯;如未碰触到提示灯接口,没锁上没关上门,绿灯就不会亮,以此来提醒用户。小王开玩笑地说,妈妈的“强迫症”给了他创新思路,这也是一份送她的礼物。
因关注插座安全隐患问题,八年级学生梁雅婷带来了一款“安全插座”。这款新型安全插座,特点是在未工作时就会处于不带电的状态,只有当接地极插到位后,插座上设计的回路才导通,插座才能通电,从而插头的两个电极才能取电,以此来防止儿童因为触电导致的伤害事故。
小梁说,从开始搜集资料到完成项目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感谢指导老师,“他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对我悉心指导、严格要求、热情鼓励,一起解决问题,为我创造了锻炼机会。”
在展台前,同学们自信大方地为观众、媒体展示他们的创意思路、研究过程、科技成品、科研课题。他们一致认为,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意都是基于生活,只要用眼观察用心思考,一定能有所创新。孩子们阳光灿烂的模样,让科技指导老师万华喜上眉梢。
他告訴记者,“这群孩子已不止一次地登上大型科技舞台,学生们的创意和风采得以展示,通过努力和智慧收获自信和肯定。这是一種鼓励,也是一种动力。他们恰逢最好的时代。”
“奇思妙想我能行” 特色项目层出迭见
记者采访得知,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王鋆杰、郑逸菲、梁雅婷、邓翔宇、许德棠已在各类青少年科技赛事上崭露头角。获奖背后的秘诀是什么?学校科技指导老师万华告诉记者,这是学校制定创新机制和贯彻创新精神的结果。
翻开该校的科技获奖成绩单:共获国家级奖项32项,市级奖项319项。其中沈颖华、钦佩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杨佶豪获2014年度青少年科技创新节目《少年爱迪生》年度总冠军;葛俊麟荣获“明日科技之星”;陈星元荣获上海市十佳优秀小研究员;李菲茹等8位同学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俞盈灵等同学的16个项目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万华老师先后五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教师称号,他还获得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市科技节“先进个人”称号以及第六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优秀科教组织工作者称号。同时,学校学生申报的专利每年都在递增,至今学校已申报的专利有535项,其中发明创造142项、实用新型391项、外观设计2项。
记者了解到,学校在普及推广科技教育的基础上,始终突出“奇思妙想我能行”(初中)、“异想天开创奇迹”(高中)的科技特色项目,坚持“做深、做广、做出层次、做出品味”的运作模式和理念。科技创新项目坚持多年来,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每年有一个主题,全校学生100%参与创意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和体验。
校园成了孩子们的创意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创新并不高深莫测,科学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