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浅谈

来源 :幸福家庭·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小有历史,但是从它长期受压抑、尤其是迫于教育资源不足与高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一矛盾的压力才逐渐崛起的事实,充分说明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但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由此看来,我们需要对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审视。从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趋势来看,重视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职业院校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的观念值得提倡。那么,如何能够让高等职业教育发挥自身优势,更多、更快地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更新观念至关重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有着进步思想的有识之士就移植了国外的教育理念开始兴办职业教育,他们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培养了一批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在当时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始终囿于探索阶段,几十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
  然而,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对那些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越来越重视,大量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已成为各界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又一次被拉入人们的视野。毫无疑问,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需要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来担当。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而且是以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发挥作用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当前尤其重要。
  但是,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更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致使整个社会对普通高等教育特别偏重,这也导致了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诸如“好学生上本科,差生上高职”;“高职是差生的集中营”等等。不难理解,观念的因素加之客观环境的因素,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力,也带来了压力。
  1 更新观念,树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1.1 改变追逐高学历的观念
  长期盛行的重学历、轻能力的社会风气,迫使很多人或主动、或被动地投身于浩浩荡荡的取证大军,通过高考获取学历也成了很多人的重要选择。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资源毕竟有限,有些人在无法实现大学梦想的情况下,选择上高职来满足对学历、文凭的追逐。尽管高职文凭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文凭,但它起码具有高等教育属性。这种追求学历的观念导致一些人把高职教育作为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块跳板,因而造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忽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样也忽视了掌握一技之长对将来发展的重要。
  1.2 更新只为就业的观念
  与那些把追求学历作为目标的人相比,近年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人主动放弃升本的机会而选择接受高职教育的实例。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些人中有很多是在利用拥有本科分数的优势来选择就业竞争优势较强的院校或专业。客观地讲,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摆在很多学生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走出校门即步入失业大军,也并不鲜见。为此,一些家长和学生宁愿放弃获得高学历的机会,而选择接受职业教育,也说明了很多问题。不过职业教育的就业优势已被更多的人认可和接受的事实却是值得庆幸的,而且“文凭第一”的观念已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慢慢动摇了。但是,单纯以就业优势为前提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本身依然是悲剧。
  1.3 突破单纯追求利益的观念
  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之生存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依据这一观点,我们选择接受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更大利益的教育方式,是满足需求的基础或前提。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当中,有些人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问题上,却只考虑满足需求,为了获得利益不惜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做出牺牲。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盲目地只考虑需求,而是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正确的三观是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的关键。
  2 明确目标、发挥优势,有序调整、确保需求
  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也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带动了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各行各业对高质量技术型人需求的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倾斜,造成了高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技术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已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做了战略性调整,高职教育已经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有了重要地位。目前,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加速培养社会亟需人才。
  2.1 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明确培养目标
  最近几年,我们在就业市场上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即用人单位出现用工荒的同时,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仔细分析,这一现象当中蕴含了人才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新的产业结构派生的多元化企业类型,对新技术人才的需求目标在转移。可以这样理解,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如果技能水平达不到新技术要求依然不易被接受。以往,我们已经习惯了上大学,然后找“好工作”的思维方式——当然好工作是以工作环境和经济收入等作为衡量标准的,上大学可以成为改变生活境遇的跳板。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点已经很难实现了,经过大学的洗礼,却不能成为天之骄子的现实已摆在我们面前。因此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机构都需要反思,特别是职业教育,需要考虑如何迎合市场变化趋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解决供需两难问题。
  2.2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了解企业需求
  职业院校一个突出的办学优势是专业指向明确。抓住专业特色优势,倾力与对口行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职业院校寻求发展、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首先,校企合作可以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因为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多数毕业生均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免去了企业的岗前培训环节,为企业赢得了时间、节省了资金、提高了效率。其次,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校企合作可以为毕业生提供企业人才需求的第一手信息,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此外,企业委派专业技术人员走进课堂指导教学;学校选派优秀的专业课教师深入现场,或提供技术指导,或了解新技术、新需求反馈于教学,这些对于人才培养都大有裨益。可以说,校企合作能够使企业、学校互利双赢。
  2.3 探索订单培养模式,保障供给
  订单式培养是近几年来很多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新尝试。根据企业需要选拔人才,依据岗位需求设置专业、安排教学内容,并相应调整教学与实习进度,以加快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速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缓解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产出量的不同步带来的市场人才供需矛盾,使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人才匮乏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4 结合行业生产实际,调整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为了实现就业目标,必须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第一,要考虑结合生产实际设置和调整专业。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要紧紧抓住传统专业、热门专业,另一方面要关注新兴专业、特色专业,力求以专业的多元化来应对企业类型的多元化。在专业整合上,要以对宏观形势的分析为依据来调整专业,使新的专业体系带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以达到人才产出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的目的。第二,要考虑根据生产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要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搭建知识与能力结构框架,并且能够站在解决未来工作中实际问题的高度来开发新课程。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书本知识与现场需要脱节的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有学的愿望,学了有实用价值。
  总之,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走出校门,能否成为岗位需求的有力竞争者,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实力。作为职业教育,发挥自身优势为受教育者创造机遇;作为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走向成功的必要前提。
  (责任编辑 杜和)
其他文献
随着我校校园网络规模急剧膨胀、应用不断深入,在网络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严重影响着校园网络应用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虽然通过软硬件升级来缓解应用矛盾,依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初中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施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及综合素质成为了目前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的现状,通过对教学中存在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的重要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与教材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将比较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了直观教学,由
期刊
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密尔顿所写的: “……你的心,可以创造一个天堂般的地狱,也可以创造一个地狱般的天堂。” As the British poet John Milton wrote: “...your heart can
期刊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它更加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儿童本位、儿童文化以及儿童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应该从选课、备课、试教、教学展示,从教学目标
如何减少职业高中体育课堂学生运动损伤事故发生的概率是每一位教师都在关注的课题,本文对职高体育课堂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试图找到一些可以避免运动损伤事故发
一个企业的成败得失在于人,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共产党员是这种原动力的主体,他们的先进性决定了企业的先进性。共产党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忘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