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篇四 他山之石
■ 法国BAC作文掠影
BAC是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简称,具有高中毕业会考和高校招生考试双重功能,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中旬。学生一旦通过考试,就可以申请一般大学。所以法国BAC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BAC作文则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作文。不同的是,BAC作文并不出现在“法文”试卷中,而是在“哲学”试卷中,是哲学作文。在法国高中,哲学是必修课,BAC分人文学科、经济与社会学和科学三个方向,不论选哪个方向,都要考哲学。BAC考试第一门便是哲学作文,一篇作文才真正揭开了整个BAC考试的序幕。以下是2008年法国BAC作文题:
文学类
1) 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2) 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3)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
科学类
1) 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
3) 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类
1) 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2)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3)评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字。
■ 法国BAC作文特色
1.时间长,独立学科考试
BAC哲学作文考试的时间一般是4个小时,字数要求是2000~4000字。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思考空间,能够调动一个人全部的才智。独立学科考试是指他们的考试不像中国高考,把中文考试和中文表达(主要是作文)放在一起,而是把独立空间留给了哲学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
2.试卷和命题多元化
法国高考方向分人文学科、经济与社会学和科学三个门类。BAC哲学试题,也会根据学生选择学科不同,要求有高有低。BAC哲学命题会根据不同门类,出不同的考题。同时,法国本土、各法属海外省和海外领地考试时间不同,考卷也不同。每张BAC哲学作文试卷都是三个题目,供学生任选一个,因此法国的哲学作文考试,一年出现几十个题目并不奇怪。
3.命题宏大,挑战考生思考极限
重视哲学是西方传统,法国也不例外。在法国的哲学教科书上写的是:“哲学是关于智慧的研究,是一门对自身进行批评的学科,是教你在‘是’和‘不’之间自由思考的学科。”法国教育部的哲学教学大纲说,“哲学课的目的是给学生进行哲学文化启蒙,培养他们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哲学教育不是为了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思考”。反映到哲学作文考试中,他们的命题相对宏大,例如2005年文科考题之一——“‘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一个哲学的根源问题,也是一个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得了的问题。还有诸如“什么叫做理解他人”、“人们是否需要被统治”、“我们是否有可能成为某种科技产品的奴隶”之类的作文题目,这些问题放在考试中,确实是对一个人思维现有极限的挑战。
4.强烈的思辨色彩,尊重多元认知
BAC作文命题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可辨性和冲突性并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充分尊重自我意识,展示自我的价值认同。例如,2006年文科1)我们是否只对他人有义务、2)逃避时间的愿望是否有一定的意义,再如2007年科学类选题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这些题目都比较切实地尊重了个体体验。考生可以畅所欲言,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完全相对的答案并不奇怪。更重要的是在BAC考试中很少出现“标准答案”和变相标准的“参考答案”。BAC考试实行的是一种五人制的投票评价方式,避免了因与“标准”相左而无辜扣分的情况。“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说了,就表示一定的肯定。
5.尊重思维,错位考查
BAC哲学作文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问答式。例如2001年理科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再如 2005年文科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这类命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问题的阐释能力。
另一种是给出一段哲学论著摘选,考查学生评论问题的能力。如给出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选择与愿望,二者看来相似,事实上肯定不同。对于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无选择可言,如果我们自称选择了某个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就是理智不清;但是,对于不可能的事情,比如长生不老,人可以有愿望。另外,愿望可能针对一些我们自己并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实现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希望某位赛手获胜;而选择,不会针对这些事情,选择总是针对我们通过自己的办法能够实现的事情,愿望更指向结局,而选择更指向实现这个结局的手段:比如,我们对健康都有愿望,我们选择保持健康的办法。我们对幸福都有愿望,但是说我们选择幸福就不够正确,因为总的来说,选择只针对于我们自己的力量能够决定的事情。”让考生就这段话进行评论。
对阐释能力和评论能力的错位考查,充分尊重了人的思维方式,给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
6.尊重差异,多元评价
出现了福珂、巴特、拉康、阿尔杜塞等大哲学家的法国,对哲学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针对考生的不同方向、不同爱好,甚至是哲学本身的学习程度差异,要求有高有低。考试满分一般为20分,8分以下可以口试补考,补考之后达到10~12分就算通过,12~14分是足够好,14~16分就是优,16分以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满分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国BAC总分的算法比中国的高考要复杂,各科成绩分别乘以一个系数,最后用乘了系数的各科成绩的总和除以系数总和,得出来一个平均分。比如文科生的哲学成绩要乘以7,理科生的就只需乘以4。有的考生哲学成绩只得4分或5分,但其他科目成绩好,平均成绩依然不错,上大学没问题。BAC的多元评价,尊重了差异,给了每个考生不同的发展余地。
■ BAC作文留下的思考
法国BAC考试从命题方式、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到评价方式等,都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思考。
1.法国为什么要考这么高深的问题
BAC作文考查,处处体现的是哲学的思考,是对生命和生存状态的关注。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高深的问题,学生还是能够回答得了的。在法国,哲学家的书是畅销书,哲学家福珂的书以艰涩出名,但在法国却是畅销书,即使是中学生也都非常喜爱。冯友兰先生在谈哲学的时候曾说,“哲学能使人学会思考”。而面临丘成桐先生所说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做研究生,得适应好长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只会解题,而不会思维”的现实,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法国人为什么这么做,也留下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缺失在哪里?
2.法国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吗
面对在我们看来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法国的中学生竟然能够回答,而且很多人还能回答得很好。我们不禁疑问:他们究竟要读多少书,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呢?他们的课业负担要有多重呢?
这些问题,笔者没有资料,但我们知道西方教育有些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美国老师留给学生的关于菲律宾问题的作业,由此来推测法国中学生的作业会是什么样的:
(1)什么样的美国人可能会同意Josiah Strong的“我们的国家”,什么样的人会不同意?他们为什么会同意或不同意?
(2)Bryan如何将“帝国主义”同获得西班牙领土联系起来?你认为他联系得对吗, 为什么?
(3)Lodge对获得菲律宾这件事的辩词是如何反映了美国的传统政策的?
(4)你认为有比麦金利总统以控制菲律宾来处置菲律宾的命运更好的选择吗?
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吗?至少你要在课下读完《林肯传》和《南北战争史》才可能得出答案。可以想象,类似的法国,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轻。由此我们就有了另一个困惑:我国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什么说重,重在了哪里?
3.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人文
黄厚江老师在《试论语文课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中曾把语文课人文性规定为“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健康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的趣味”三点。其实,这是对“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阐释,但并没有解说“如何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中国,大多数人把“健全人格的培养”理解为教育人文。
在审视法国哲学作文考试的时候,我们发现,无论命题的分类、考试的时间、评价的方式还是考查的角度,他们的种种措施都在围绕一个主题——成全人,而终极目的是——造就人。
法国的教育人文与我国的教育人文出现了偏差,这就使我们有了第三个疑问: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关注了真正的人文?
■ BAC作文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
1.树立课程论思想
课程改革更为根本的是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课程论思想是从学科本位中跳离出来,要求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有比较强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教师在考虑某项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从教育通盘来考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谋划。
例如,我们在执行古典文化积累的学习目标时,要求初中三年至少背诵100篇古代经典文章。不可否认,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且确实能够实现。立足于学科教学本身,培养了学生古典文化素养,传承了中华古典文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当我们站在整个初中课程本身来审视这个问题时,就需要问以下几个问题:这个积累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如何?这个积累有没有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这个积累有没有影响学生的休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没有影响?学生在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用了多少时间,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课余阅读?当我们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初步具备了课程论的思想。
法国学生能够用广博的知识来回答我们看来有些“刁钻”的问题,和他们平时的积累和思考是分不开的。学科本位造成的学科间的竞争会影响孩子的综合发展,课程论思想的确立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应该是新课程的课程理念基础。
2.变知识性教学为研究性学习
从BAC作文命题我们可以看出,法国高中生在思维的深度、广度上都是我国中学生难以企及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学科的知识,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知识性的重复或者再现,没有把“发展”作为教学和作业的立足点。在重复中浪费了时间,也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可见,我们的课业负担重,重就重在了重复无效上。恐怕我们教育的最大缺失就在这里。
就学习方式来说,国外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研究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是在自我的研究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他们读书、查资料的过程就是扩充视野的过程,能够解决问题的愉悦也使得研究思考的过程成了快乐的旅程。而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重复的知识性作业占据了太多时间,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探索、发现甚至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倘若我们的教育品质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把以教师的主导为理念核心的学科本位的知识性教学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现为核心理念的自主性学习转变。这是新课程教育行走方式的基石。
3.改变教材的使用方式
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定义为“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是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既然是“范例”,教师就有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的权利。教材应该是从属于、服务于教学需要的,而不是成为教育前进的夹道。
但是,以语文教材为例,现行教材大多是选文型的,而且一本教材有30篇左右的选文。由于老师运用教材的方式守旧,不知道如何处理和选择教材,导致教材的利用成了按部就班的推进,成了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能够让学生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在法国人把学生研究精神和质疑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的时候,我们却在走机械化的“教材之路”。
王荣生先生把语文的文本利用分为“定篇”、“样本”、“用件”、“例文”,这是一大创造。王先生把教师的创造潜能提高到了一定程度,但教育的落脚点在学生,在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合理地利用教材必须是整合地利用,必须遵循“多材料精用,精材料深用”原则,必须把思维训练放在教育的首位。其实,教育的本质是思维的锻炼,这是新课程操作层面的核心。
4.坚持以“成全人、造就人”为核心的人文教育
BAC作文考试在时间保障、作文独立考试、试题多项选择、评价的宽松等方面,都体现了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现有水平的“成全人”,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发展平台的“造就人”。我国的教育和考试等行为,总是带有“选拔”的痕迹,精英意味特别浓厚,剥开的意味特别浓厚。尤其是高考作文,不分文理,不分个性特长,不分发展可能,一篇作文,一个题目,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个看似竞争条件下的公平却在扼杀着很多学子的可能。各个省份单独命题似乎在解决这个问题,而实质上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一定时间,能写也得写,不能写也得写。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可能的发展。成全一个人,给他发展的平台;造就一个人,给他发展的空间。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人文,才是整个新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理念基础。
坚持新课程改革,从国外的教育中吸取营养,这条路我们要走,而且要走好。
■ 法国BAC作文掠影
BAC是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简称,具有高中毕业会考和高校招生考试双重功能,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中旬。学生一旦通过考试,就可以申请一般大学。所以法国BAC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BAC作文则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作文。不同的是,BAC作文并不出现在“法文”试卷中,而是在“哲学”试卷中,是哲学作文。在法国高中,哲学是必修课,BAC分人文学科、经济与社会学和科学三个方向,不论选哪个方向,都要考哲学。BAC考试第一门便是哲学作文,一篇作文才真正揭开了整个BAC考试的序幕。以下是2008年法国BAC作文题:
文学类
1) 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2) 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3)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
科学类
1) 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
3) 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类
1) 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2)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3)评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字。
■ 法国BAC作文特色
1.时间长,独立学科考试
BAC哲学作文考试的时间一般是4个小时,字数要求是2000~4000字。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思考空间,能够调动一个人全部的才智。独立学科考试是指他们的考试不像中国高考,把中文考试和中文表达(主要是作文)放在一起,而是把独立空间留给了哲学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
2.试卷和命题多元化
法国高考方向分人文学科、经济与社会学和科学三个门类。BAC哲学试题,也会根据学生选择学科不同,要求有高有低。BAC哲学命题会根据不同门类,出不同的考题。同时,法国本土、各法属海外省和海外领地考试时间不同,考卷也不同。每张BAC哲学作文试卷都是三个题目,供学生任选一个,因此法国的哲学作文考试,一年出现几十个题目并不奇怪。
3.命题宏大,挑战考生思考极限
重视哲学是西方传统,法国也不例外。在法国的哲学教科书上写的是:“哲学是关于智慧的研究,是一门对自身进行批评的学科,是教你在‘是’和‘不’之间自由思考的学科。”法国教育部的哲学教学大纲说,“哲学课的目的是给学生进行哲学文化启蒙,培养他们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哲学教育不是为了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思考”。反映到哲学作文考试中,他们的命题相对宏大,例如2005年文科考题之一——“‘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一个哲学的根源问题,也是一个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得了的问题。还有诸如“什么叫做理解他人”、“人们是否需要被统治”、“我们是否有可能成为某种科技产品的奴隶”之类的作文题目,这些问题放在考试中,确实是对一个人思维现有极限的挑战。
4.强烈的思辨色彩,尊重多元认知
BAC作文命题具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可辨性和冲突性并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充分尊重自我意识,展示自我的价值认同。例如,2006年文科1)我们是否只对他人有义务、2)逃避时间的愿望是否有一定的意义,再如2007年科学类选题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这些题目都比较切实地尊重了个体体验。考生可以畅所欲言,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完全相对的答案并不奇怪。更重要的是在BAC考试中很少出现“标准答案”和变相标准的“参考答案”。BAC考试实行的是一种五人制的投票评价方式,避免了因与“标准”相左而无辜扣分的情况。“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说了,就表示一定的肯定。
5.尊重思维,错位考查
BAC哲学作文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问答式。例如2001年理科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再如 2005年文科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这类命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问题的阐释能力。
另一种是给出一段哲学论著摘选,考查学生评论问题的能力。如给出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选择与愿望,二者看来相似,事实上肯定不同。对于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无选择可言,如果我们自称选择了某个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就是理智不清;但是,对于不可能的事情,比如长生不老,人可以有愿望。另外,愿望可能针对一些我们自己并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实现的事情,比如我们会希望某位赛手获胜;而选择,不会针对这些事情,选择总是针对我们通过自己的办法能够实现的事情,愿望更指向结局,而选择更指向实现这个结局的手段:比如,我们对健康都有愿望,我们选择保持健康的办法。我们对幸福都有愿望,但是说我们选择幸福就不够正确,因为总的来说,选择只针对于我们自己的力量能够决定的事情。”让考生就这段话进行评论。
对阐释能力和评论能力的错位考查,充分尊重了人的思维方式,给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
6.尊重差异,多元评价
出现了福珂、巴特、拉康、阿尔杜塞等大哲学家的法国,对哲学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他们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针对考生的不同方向、不同爱好,甚至是哲学本身的学习程度差异,要求有高有低。考试满分一般为20分,8分以下可以口试补考,补考之后达到10~12分就算通过,12~14分是足够好,14~16分就是优,16分以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满分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国BAC总分的算法比中国的高考要复杂,各科成绩分别乘以一个系数,最后用乘了系数的各科成绩的总和除以系数总和,得出来一个平均分。比如文科生的哲学成绩要乘以7,理科生的就只需乘以4。有的考生哲学成绩只得4分或5分,但其他科目成绩好,平均成绩依然不错,上大学没问题。BAC的多元评价,尊重了差异,给了每个考生不同的发展余地。
■ BAC作文留下的思考
法国BAC考试从命题方式、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到评价方式等,都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别,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思考。
1.法国为什么要考这么高深的问题
BAC作文考查,处处体现的是哲学的思考,是对生命和生存状态的关注。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高深的问题,学生还是能够回答得了的。在法国,哲学家的书是畅销书,哲学家福珂的书以艰涩出名,但在法国却是畅销书,即使是中学生也都非常喜爱。冯友兰先生在谈哲学的时候曾说,“哲学能使人学会思考”。而面临丘成桐先生所说的“中国学生到美国做研究生,得适应好长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只会解题,而不会思维”的现实,我们似乎可以理解法国人为什么这么做,也留下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缺失在哪里?
2.法国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吗
面对在我们看来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法国的中学生竟然能够回答,而且很多人还能回答得很好。我们不禁疑问:他们究竟要读多少书,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呢?他们的课业负担要有多重呢?
这些问题,笔者没有资料,但我们知道西方教育有些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看一下一个美国老师留给学生的关于菲律宾问题的作业,由此来推测法国中学生的作业会是什么样的:
(1)什么样的美国人可能会同意Josiah Strong的“我们的国家”,什么样的人会不同意?他们为什么会同意或不同意?
(2)Bryan如何将“帝国主义”同获得西班牙领土联系起来?你认为他联系得对吗, 为什么?
(3)Lodge对获得菲律宾这件事的辩词是如何反映了美国的传统政策的?
(4)你认为有比麦金利总统以控制菲律宾来处置菲律宾的命运更好的选择吗?
知道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吗?至少你要在课下读完《林肯传》和《南北战争史》才可能得出答案。可以想象,类似的法国,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轻。由此我们就有了另一个困惑:我国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什么说重,重在了哪里?
3.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人文
黄厚江老师在《试论语文课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中曾把语文课人文性规定为“培养学生对母语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健康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审美的趣味”三点。其实,这是对“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阐释,但并没有解说“如何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中国,大多数人把“健全人格的培养”理解为教育人文。
在审视法国哲学作文考试的时候,我们发现,无论命题的分类、考试的时间、评价的方式还是考查的角度,他们的种种措施都在围绕一个主题——成全人,而终极目的是——造就人。
法国的教育人文与我国的教育人文出现了偏差,这就使我们有了第三个疑问: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关注了真正的人文?
■ BAC作文对我国新课改的启示
1.树立课程论思想
课程改革更为根本的是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课程论思想是从学科本位中跳离出来,要求人们在考虑教育教学问题时对于课程意义有比较强的敏感性和自觉性。教师在考虑某项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从教育通盘来考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谋划。
例如,我们在执行古典文化积累的学习目标时,要求初中三年至少背诵100篇古代经典文章。不可否认,这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且确实能够实现。立足于学科教学本身,培养了学生古典文化素养,传承了中华古典文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当我们站在整个初中课程本身来审视这个问题时,就需要问以下几个问题:这个积累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如何?这个积累有没有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教学?这个积累有没有影响学生的休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没有影响?学生在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用了多少时间,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课余阅读?当我们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初步具备了课程论的思想。
法国学生能够用广博的知识来回答我们看来有些“刁钻”的问题,和他们平时的积累和思考是分不开的。学科本位造成的学科间的竞争会影响孩子的综合发展,课程论思想的确立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应该是新课程的课程理念基础。
2.变知识性教学为研究性学习
从BAC作文命题我们可以看出,法国高中生在思维的深度、广度上都是我国中学生难以企及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学科的知识,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都是知识性的重复或者再现,没有把“发展”作为教学和作业的立足点。在重复中浪费了时间,也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可见,我们的课业负担重,重就重在了重复无效上。恐怕我们教育的最大缺失就在这里。
就学习方式来说,国外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研究问题,进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是在自我的研究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他们读书、查资料的过程就是扩充视野的过程,能够解决问题的愉悦也使得研究思考的过程成了快乐的旅程。而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重复的知识性作业占据了太多时间,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探索、发现甚至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倘若我们的教育品质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把以教师的主导为理念核心的学科本位的知识性教学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现为核心理念的自主性学习转变。这是新课程教育行走方式的基石。
3.改变教材的使用方式
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定义为“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这是对教材的准确定位,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既然是“范例”,教师就有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的权利。教材应该是从属于、服务于教学需要的,而不是成为教育前进的夹道。
但是,以语文教材为例,现行教材大多是选文型的,而且一本教材有30篇左右的选文。由于老师运用教材的方式守旧,不知道如何处理和选择教材,导致教材的利用成了按部就班的推进,成了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能够让学生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在法国人把学生研究精神和质疑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的时候,我们却在走机械化的“教材之路”。
王荣生先生把语文的文本利用分为“定篇”、“样本”、“用件”、“例文”,这是一大创造。王先生把教师的创造潜能提高到了一定程度,但教育的落脚点在学生,在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合理地利用教材必须是整合地利用,必须遵循“多材料精用,精材料深用”原则,必须把思维训练放在教育的首位。其实,教育的本质是思维的锻炼,这是新课程操作层面的核心。
4.坚持以“成全人、造就人”为核心的人文教育
BAC作文考试在时间保障、作文独立考试、试题多项选择、评价的宽松等方面,都体现了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现有水平的“成全人”,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发展平台的“造就人”。我国的教育和考试等行为,总是带有“选拔”的痕迹,精英意味特别浓厚,剥开的意味特别浓厚。尤其是高考作文,不分文理,不分个性特长,不分发展可能,一篇作文,一个题目,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个看似竞争条件下的公平却在扼杀着很多学子的可能。各个省份单独命题似乎在解决这个问题,而实质上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一定时间,能写也得写,不能写也得写。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可能的发展。成全一个人,给他发展的平台;造就一个人,给他发展的空间。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人文,才是整个新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理念基础。
坚持新课程改革,从国外的教育中吸取营养,这条路我们要走,而且要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