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性、生成性、鉴赏性、评理性的问题才应是探索质疑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感受语言的内蕴,才应是探索质疑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高效课堂;有效质疑;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85-1
一、缘起:无效的“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好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运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独自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都在课堂中增加了质疑环节,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问题意识。我亦如此,常常在揭示课题后便让学生充分地提问题。比如教《三袋麦子》,出示课题并读题后,我便问:“看到这个题目后,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吗?”于是,孩子们熟练地张嘴就来:“谁有三袋麦子?”“从哪儿来的?”“干什么用的?”完全符合老师的预设思路。
想想汗颜呀!这么浅显、不成问题的问题也让学生“质疑”。我明知故问,学生亦然。这教给学生什么呢?仅仅是过场秀。回顾以前,学生常常质疑,我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走,放弃了应有的主导作用,教材被解析,成了支离破碎的问题课,更何谈“整体感受、圆融之美”呢!甚至有时,一些与课文毫无关系的问题被孩子提出,我既不敢直接否定,怕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又不能被牵着走,真是左右为难,往往只好轻描淡写地略过。现在想来,那样做也许带给学生更多的困惑吧!
二、思索:何为真正的疑?
不觉思索,如何质疑才是真的疑,才有实效呢?我觉得,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应当基于几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侧重点;三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高效的课堂应当是展示问题的广场,挑战问题的赛场,生成问题的牧场。高质量的“问”应当是开山僻壤的斧头,是深耕沃田的犁杖,甚至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棒。如果学生的质疑已流于形式,是一种习惯使然;如果学生的质疑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单纯对于那些本该自己借助工具书理解的字、词,那我们该深深自我反省了。研究性、生成性、鉴赏性、评理性的问题才应是探索质疑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感受语言的内蕴,才应是探索质疑的真正目的。
三、探究:教会学生有效质疑
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有效的质疑不仅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还应教给质疑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可以从哪些环节去质疑,怎样质疑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个过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抓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课题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这样的课文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目思考,提炼精品问题。如《菩萨兵》一文,就可以告诉学生抓住课题进行提问。同学们经过比较分析,选择了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菩萨兵’是什么意思?”“谁称谁为‘菩萨兵’?为什么?”这样仔细推敲、筛选之后,同学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就基本明了了。同时,学生也真切感受到了扣住问题质疑的好处。诸如此类,教材中的很多课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课题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在预习中质疑。
这是“思”的初步发展。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把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者标注在书上,寻找机会解决。这样带着目的上课,学生听课会更加专注。
实践中发现,因为孩子们特别想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问题,预习不再流于形式了,不再是简单的标小节号、画生字词,查词典了解意思,他们能更好地静下心来读课文,用“敏锐”的双眼关注文本,这时候网络资源成为了他们得力的学习帮手。学习《千里共婵娟》一课时,就有孩子预习中提出疑问:“‘婵娟’在本课中指月亮,那么‘月亮’还有哪些别称?”多么有趣的问题。为此,我布置学生课后查找答案,搜集描写月亮的古诗文,用一堂阅读课交流。从而知道了,月亮还可以称作“瑶台镜”“白玉盘”等。还有一个孩子,甚至搜集了苏轼的相关背景资料,了解了词所表达的心理情状。孩子们不仅从中体会到了质疑的乐趣,还增长了知识,真是一举数得!
3.在读中质疑。
读书要用心:用心读、用心品、用心悟。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告诉、指导学生多留意课文内容的关键处、细节处、含蓄处或者留白处,大胆进行思索、想象、再创作。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
学习《荷花》一课时,其中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不仔细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句子,但我让学生反复读,在一遍遍读中,一个“冒”字终于引起了注意。围绕这个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它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别的字吗?比如‘伸’‘长’?从这个字你仿佛看到了荷花怎么样?” 在细细品读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荷花那蓬勃的生命力以及迫不及待探出水面的心情。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知道读书有时候就需要这样咬文嚼字,才能品味出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
此外,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看似矛盾,却又合情合理”的地方质疑;从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上质疑;从某种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或写作顺序上质疑等等。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必须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擦出思维的火花,点亮我们的课堂,让它充满活力与激情,充满生命的张力,在有效的质疑中不断创新、形成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有效、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高效课堂;有效质疑;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1-085-1
一、缘起:无效的“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好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运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独自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都在课堂中增加了质疑环节,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问题意识。我亦如此,常常在揭示课题后便让学生充分地提问题。比如教《三袋麦子》,出示课题并读题后,我便问:“看到这个题目后,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吗?”于是,孩子们熟练地张嘴就来:“谁有三袋麦子?”“从哪儿来的?”“干什么用的?”完全符合老师的预设思路。
想想汗颜呀!这么浅显、不成问题的问题也让学生“质疑”。我明知故问,学生亦然。这教给学生什么呢?仅仅是过场秀。回顾以前,学生常常质疑,我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走,放弃了应有的主导作用,教材被解析,成了支离破碎的问题课,更何谈“整体感受、圆融之美”呢!甚至有时,一些与课文毫无关系的问题被孩子提出,我既不敢直接否定,怕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又不能被牵着走,真是左右为难,往往只好轻描淡写地略过。现在想来,那样做也许带给学生更多的困惑吧!
二、思索:何为真正的疑?
不觉思索,如何质疑才是真的疑,才有实效呢?我觉得,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应当基于几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侧重点;三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高效的课堂应当是展示问题的广场,挑战问题的赛场,生成问题的牧场。高质量的“问”应当是开山僻壤的斧头,是深耕沃田的犁杖,甚至是点石成金的魔法棒。如果学生的质疑已流于形式,是一种习惯使然;如果学生的质疑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单纯对于那些本该自己借助工具书理解的字、词,那我们该深深自我反省了。研究性、生成性、鉴赏性、评理性的问题才应是探索质疑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感受语言的内蕴,才应是探索质疑的真正目的。
三、探究:教会学生有效质疑
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有效的质疑不仅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还应教给质疑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可以从哪些环节去质疑,怎样质疑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个过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抓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课题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这样的课文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目思考,提炼精品问题。如《菩萨兵》一文,就可以告诉学生抓住课题进行提问。同学们经过比较分析,选择了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菩萨兵’是什么意思?”“谁称谁为‘菩萨兵’?为什么?”这样仔细推敲、筛选之后,同学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就基本明了了。同时,学生也真切感受到了扣住问题质疑的好处。诸如此类,教材中的很多课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课题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在预习中质疑。
这是“思”的初步发展。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把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者标注在书上,寻找机会解决。这样带着目的上课,学生听课会更加专注。
实践中发现,因为孩子们特别想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问题,预习不再流于形式了,不再是简单的标小节号、画生字词,查词典了解意思,他们能更好地静下心来读课文,用“敏锐”的双眼关注文本,这时候网络资源成为了他们得力的学习帮手。学习《千里共婵娟》一课时,就有孩子预习中提出疑问:“‘婵娟’在本课中指月亮,那么‘月亮’还有哪些别称?”多么有趣的问题。为此,我布置学生课后查找答案,搜集描写月亮的古诗文,用一堂阅读课交流。从而知道了,月亮还可以称作“瑶台镜”“白玉盘”等。还有一个孩子,甚至搜集了苏轼的相关背景资料,了解了词所表达的心理情状。孩子们不仅从中体会到了质疑的乐趣,还增长了知识,真是一举数得!
3.在读中质疑。
读书要用心:用心读、用心品、用心悟。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告诉、指导学生多留意课文内容的关键处、细节处、含蓄处或者留白处,大胆进行思索、想象、再创作。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
学习《荷花》一课时,其中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不仔细看,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句子,但我让学生反复读,在一遍遍读中,一个“冒”字终于引起了注意。围绕这个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它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别的字吗?比如‘伸’‘长’?从这个字你仿佛看到了荷花怎么样?” 在细细品读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荷花那蓬勃的生命力以及迫不及待探出水面的心情。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知道读书有时候就需要这样咬文嚼字,才能品味出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
此外,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看似矛盾,却又合情合理”的地方质疑;从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上质疑;从某种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或写作顺序上质疑等等。
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必须切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擦出思维的火花,点亮我们的课堂,让它充满活力与激情,充满生命的张力,在有效的质疑中不断创新、形成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有效、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