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以欢笑的形式记录时代(上)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ce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如此照相》迎着改革春风而生;2017年,《新虎口遐想》依旧与时代并肩而行。姜昆在舞台上陪伴观众近40年,也见证了中国相声40年的风雨兼程:“相声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事业,我为相声而生,也将为相声永远奋斗。”姜昆走进会客室的一瞬间,让人不禁感叹当年风靡春晚舞台的那个年轻人未曾老过。虽然刚刚结束在新加坡的讲座匆匆返京,但是这位68岁的艺术家依旧神采奕奕,脸上始终绽放着亲切的笑容。1987年春节晚会上,姜昆与唐杰忠表演的《虎口遐想》堪称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经典作品。一个沐浴在改革春风中的年轻人形象,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如此照相》,到2017年的《新虎口遐想》,姜昆在舞台上陪伴了观众近40年,也见证了中国相声40年的风雨兼程。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人民网独家专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一同见证他用欢笑的方式记录改革开放的荣光。
  到生活中采集笑料
  记者:谈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相声作品,人们首先会想到您在1979年表演的《如此照相》,在您看来,这部相声为何在当时引起热烈反响?
  姜昆:《如此照相》是迎着改革春风而生的作品。它如同一棵新苗,在极为重要的历史节点破土而出。它揭示了人民对于极“左”思潮的厌恶和批判,表达人们希望将过去极“左”的革命航船拨正方向的心声。这部作品用荒诞的手法讽刺现实社会的问题,用幽默的语言反映广大民众的心声。它用曲艺独具的艺术表现方式,收获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引领了曲艺的新风尚。
  记者:在此之后,您又创作了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虎口遐想》《祖爷爷的烦恼》等一系列作品,您觉得这些作品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姜昆:相声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把“包袱”藏在一个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让观众感觉既亲切,又可乐。它把生活中的琐事、烦心事调侃成段子,给老百姓的平凡生活点缀不少乐趣。不仅如此,它还将老百姓的生活符号作为时代特点记在相声当中,观众听相声时,如同翻阅一篇篇时代的画册。正因为有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只生一个好”,才有了《祖爷爷的烦恼》;正因为打开国门,才有了“TDK”、“老三洋”这些让大家捧腹大笑的文化符号。人们乐于听,乐于看,也乐于回想,在相声中愉快地回忆过去的生活。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后,崭新的生活赋予相声创作全新的生命力,为相声吹进一缕春风。
  记者:如何让相声与百姓生活充分结合,找出藏在生活中的“包袱”?
  姜昆:要想找到真正有趣的“包袱”,就要亲自到生活中采集笑料,讲身边的人,说熟悉的事,把最能引起共鸣的内容反映在作品当中,这样才能切实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比如,为了响应政府“争做文明市民”的号召,我们创作了《我与乘客》。为此我们专门到无轨电车上体验生活。于是诞生了作品开头的第一个包袱。我介绍说“这位老何同志”。李文华先生说:“我不姓何”“我记错了,您姓平,老平同志”“我也不姓平!”“那你姓什么?”“我姓李…‘噢!和平里!”這个包袱的来源就是生活。老一辈艺术家告诫我们:“要想嘴会说,多唠庄稼嗑”。18岁时我在东北当“知青”,接触到很多当地方言,后来运用到相声当中——“知道北京人在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吃什么?猪肉炖粉条外宾可劲造!”这些都是东北生活当中的“庄稼嗑”。只有做到求教于人民、求教于生活,用生活的丰厚滋养和沁润心田,才能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包袱”要贴近年轻人
  记者:进入新时代,80后、90后的群体力量逐渐壮大,相声作为一门传统曲艺如何与年轻人对话?
  姜昆:相声离不开年轻观众。作为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想办法吸引年轻人。现在一些老同志总说:“不理解年轻人在互联网上说的话、唱的歌”。但是,忘掉年轻人就是忘掉明天,没有明天就没有希望。所以要吸引他们听相声,要想办法主动靠近他们,抓住年轻观众的心。现在是相声的好时代,因为传统相声时新化、相声人才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为相声人才的传承提供沃土。在小剧场里,年轻人说相声给年轻人听,说者与听者更容易产生共鸣。相声不断被注入新鲜的血液,传统曲艺就能持续不断地焕发活力。
  记者:您在接近年轻观众方面做过哪些尝试?
  姜昆:在系列演出《姜昆“说”相声》中,我专门设立了“姜昆和80后、90后‘说’相声”板块,旨在增加与年轻人的沟通和对话。我还学了街舞、说唱,希望将传统相声和流行元素相结合,从而吸引孩子们来听相声。在《新虎口遐想》中,作为老同志,我讲述我的苦恼,但是这种苦恼也让年轻人觉得有趣,因为这确实也是他们的生活。“掉老虎洞里,没有人救,全拿手机拍照”。这种“包袱”和年轻人非常贴近。所以想要吸引年轻人,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一方面贴近他们的喜好,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正确地欣赏艺术,用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影响他们的生活。这是我们曲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其他文献
传说当年皇上下江南的时候,有地方官员知道皇上喜欢江南的风味,特意进献厨师张东官到行宫,为乾隆做苏州菜,皇上吃后龙颜大悦,之后便把张东官带回了北京。  一说到小吃,很多北京孩子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卤煮火烧,这是用猪的小肠、肺头、炸豆泡、兩三片五花肉和切了块儿的大火烧,以卤汤熬制出来的美味。小肠的柔韧,肺头的软烂,老汤的香浓,动物内脏的油脂,重口味的刺激,简单粗暴式的好吃,让人有一种极强的满足感,北京人讲
期刊
荔技味道甜美,唐代张九龄在《荔枝赋》中誉为“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北宋蔡襄在《荔枝谱》中赞为“果品卓然第一”。这么好吃的果子,自然广受青睐,连身份高贵的杨贵妃也莫能例外。杨贵妃好食荔枝,可谓信而有征。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  但是唐代都城长安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北部,而荔枝属于亚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并且很不容易保鲜。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若离本技,一日而色变,二日
期刊
记得郭德纲曾说过一个段子,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老北京人:“咣叽”一脚把这人踹倒在地上,按脖子灌一碗豆汁儿,跳起来骂娘的肯定不是北京人,一抹嘴说:“有焦圈吗?”不用问,这准是北京人。  “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这是汪曾祺先生写下的话。老北京人特爱喝豆汁儿,把喝豆汁儿当成是一种享受,一碗烫嘴的豆汁儿,几个酥脆的焦圈和一小碟咸香的酱菜,这几乎成了北京小吃的代表性符号。  豆汁儿历史悠久,据说早在
期刊
[第五十八辑]您知道祈年殿念“旗年殿”吗?  离西城区的三不老胡同不远,有条“刘兰塑胡同”。为什么-叫这个名儿?难道刘兰塑是个人名吗?  人名是没错儿,不过,您先别望文生义地猜测。历史上压根儿没有刘兰塑这个人。敢情这仨字是老北京人的讹化音。  原来元代的北京城,有位非常有名的雕塑家叫刘元。他雕的像栩栩如生,京城许多寺庙的塑像都出自他的手,他也受到人们喜爱,但后人在写书的时候,误将刘元写成了刘銮。銮
期刊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与来自日本仙台的妻子松本米子拥有一段长达58年之久的异国婚姻。他们的异国恋历经了不同文化背景、战争、贫穷、疾病的考验,历久弥新。纵使困难重重,他们还是用终身相伴去证明了爱。这是一段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异国恋,而作为远嫁中国的日本妻子松本米子,她的贤惠、坚韧、执着也感动人心。  一朝学成即归去  苏步青出生在雁荡山,那是人间仙境。22岁时,已在日本求学四五年的他去了仙台,同样是个名字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龚鼎孳携眷赴京后,被授予了礼部尚书之职,主管全国文教事业,顾横波亦被诰封为二品诰命夫人。龚心中自然是很高兴,但顾横波却对丈夫这种投降行为大为嫌恶,竟至与龚分居,眼不见为净。  龚鼎孳毕竟也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人,当然知道自己身为前朝重臣,任职新朝,是很失气节的一件事。是以他在横波面前,终是有些抬不起头。开始,他也厚着老脸劝过横渡:“横渡啊,顾全气节,我当然也想过,但蝼蚁尚且贪生,人岂有
期刊
如果說摄影技巧的掌握,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走进摄影的大门,那么对创意摄影师来说,想象力则决定着他们到底能走多远。贾斯汀·彼得斯是一位来自德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就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是摄影与后期制作的结合,虽然是常见的套路,但不得不说他要比大多数人做的好得多。
期刊
“王老邪”是一名国宝级锔瓷匠人,人称“天下第一锔”。因为全国会锔瓷的高人只剩他一个。数1年间,他已经锔了近10万件作品。2017年春登上北京卫视《匠心非凡》节目后,神技老人一夜走红。  今年62岁的王振海,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穿戴上自己最得意的“三大件”:丝绸唐装、事事如意镜、陨石手链。这三大件可都是奇物,比如他那眼镜,镜片是用1921年的水晶磨成的,传自他爷爷手中,已有近百年历史。原先全国只有1
期刊
摄影年賽第七期优秀作品展示3
期刊
2017年,张嘉译到郴州参加一个义演,活动组织者是一位与他私交甚好的导演。  按照演出协议,演员都不拿报酬,演出的门票收入会全部捐给当地的福利院。但参演人员的名单,会公布于众。然而,由于组织方的疏忽,在演出地点贴出的海报上,却漏掉了张嘉译的名字。且在微信推广平台上,也没有张嘉译的名字。这个问题,张嘉译早在演出前就发现了。  当时,张嘉译参演的节目是一个双人诗朗诵。当和他一起朗诵的那位演员发现了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