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82-02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 HA)于2008年发表科学声明,将顽固性高血压定义为:经过生活方式改善,同时服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一种为利尿剂),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40/90 mm Hg)[1]。
目前有关顽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尚无精确统计,但多项临床研究提示该类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20%~30%,并非罕见[2]。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人按照这个数据估计,我国有将近5000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目前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改变生活习惯,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保护靶器官,控制多重危险因素[1]。但目前即使发达国家,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也是个难题。尽管有多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疗法(包括多种药物的固定组合等),在我国,血压能达到治疗指南要求的靶目标水平的患者仅占6.1%。我科从2007年开始对顽固性高血压,在合理规范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提倡健康生活习惯,强调患者情绪平和,减少负面情绪,静坐调吸--尽量做到身心放松;在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下面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病历120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5~65岁,平均(38±11.56)岁,病程15~30年,平均(18±8.02)年。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37±12.51),病程15~32年,平均(18±7.16)。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伴随症状等资料经过统计学均衡性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 HA)于2008年发表科学声明,将顽固性高血压定义为:经过生活方式改善,同时服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一种为利尿剂),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40/90 mm Hg)[1]。
1.3 治疗及观察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口服;倍他乐克25 mg,2次/d,口服;双氢克尿塞12.5 mg, 1次/d,口服;依那普利10 mg,2次/d,口服。同时提倡健康生活习惯。
治疗组:西药同对照组,同时提倡健康生活习惯,强化患者情绪平和减少负面情绪,每日闭目静坐调吸(调整呼吸,尽量深呼吸,减慢呼吸频率)3次,每次15分钟,尽量达到“入静”状态,做到身心放松。
1.3.2 观察指标 血压:所有患者,每周在同一时间平均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处理,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疗效标准。①降压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达到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须具备一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 mm Hg,但已降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须具备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②症状疗效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减轻。
2.2 两组治疗期间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组:第1周SBP及DBP未见明显下降,第2、3周开始明显下降,较治疗前相比(P<0.05),第4、5、6、7周SBP及DBP逐渐平稳下降并趋于稳定,于治疗组前相比(P<0.01);
;对照组:第1周SBP及DBP未见明显下降,第2、3周SBP及DBP较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第4、5、6、7周SBP及DBP下降缓慢有所波动,但与治疗前相比(P<0.01);第5周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未有不良反应。
2.3脱落病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有脱落病例。
3 讨论
高血压乃现代医学之称谓,属祖国医学“眩晕”和“头痛”的范畴,多属风、虚、痰、火所致,主要并发症心脑血管疾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从情志因素看,血压升高与精神状态不佳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抑郁、暴怒状态的患者,影响气机升降,气滞又影响津液、血液的运行输布,导致郁结不散,化热成毒,进而血压久治不降。如《古今医统大全?眩运》曰“七情郁而生痰动火”,长期高血压又影响患者情绪,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如此恶性循环,可使血压居高不下。本研究表明顽固性高血压除合理规范用药外,健康生活习惯,情绪平和,身心放松,对血压达标,及减少血压波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Calhoun DA,Jones D,Textor S,et al.Resistant hypertension:diagno sis,evaluation and t reat ment.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J].Hyperten2 sion,2008,51(6):1403~1419.
[2] Lloyd2Jones D,Adams R,Carnet hon M,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09 update:a report f rom t 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 ro ke Statistics Subcommit2 tee[J].Circulation,2009,119(3):480~486.
[3]《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2): 118~119.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 HA)于2008年发表科学声明,将顽固性高血压定义为:经过生活方式改善,同时服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一种为利尿剂),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40/90 mm Hg)[1]。
目前有关顽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尚无精确统计,但多项临床研究提示该类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20%~30%,并非罕见[2]。200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人按照这个数据估计,我国有将近5000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目前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改变生活习惯,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保护靶器官,控制多重危险因素[1]。但目前即使发达国家,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也是个难题。尽管有多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疗法(包括多种药物的固定组合等),在我国,血压能达到治疗指南要求的靶目标水平的患者仅占6.1%。我科从2007年开始对顽固性高血压,在合理规范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提倡健康生活习惯,强调患者情绪平和,减少负面情绪,静坐调吸--尽量做到身心放松;在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下面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病历120例,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5~65岁,平均(38±11.56)岁,病程15~30年,平均(18±8.02)年。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37±12.51),病程15~32年,平均(18±7.16)。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伴随症状等资料经过统计学均衡性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 HA)于2008年发表科学声明,将顽固性高血压定义为:经过生活方式改善,同时服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一种为利尿剂),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140/90 mm Hg)[1]。
1.3 治疗及观察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口服;倍他乐克25 mg,2次/d,口服;双氢克尿塞12.5 mg, 1次/d,口服;依那普利10 mg,2次/d,口服。同时提倡健康生活习惯。
治疗组:西药同对照组,同时提倡健康生活习惯,强化患者情绪平和减少负面情绪,每日闭目静坐调吸(调整呼吸,尽量深呼吸,减慢呼吸频率)3次,每次15分钟,尽量达到“入静”状态,做到身心放松。
1.3.2 观察指标 血压:所有患者,每周在同一时间平均测量3次血压,取平均值;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处理,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疗效标准。①降压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虽未达到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或以上,须具备一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 mm Hg,但已降到正常范围: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须具备一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②症状疗效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减轻。
2.2 两组治疗期间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组:第1周SBP及DBP未见明显下降,第2、3周开始明显下降,较治疗前相比(P<0.05),第4、5、6、7周SBP及DBP逐渐平稳下降并趋于稳定,于治疗组前相比(P<0.01);
;对照组:第1周SBP及DBP未见明显下降,第2、3周SBP及DBP较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第4、5、6、7周SBP及DBP下降缓慢有所波动,但与治疗前相比(P<0.01);第5周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在治疗期间未有不良反应。
2.3脱落病例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有脱落病例。
3 讨论
高血压乃现代医学之称谓,属祖国医学“眩晕”和“头痛”的范畴,多属风、虚、痰、火所致,主要并发症心脑血管疾患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从情志因素看,血压升高与精神状态不佳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抑郁、暴怒状态的患者,影响气机升降,气滞又影响津液、血液的运行输布,导致郁结不散,化热成毒,进而血压久治不降。如《古今医统大全?眩运》曰“七情郁而生痰动火”,长期高血压又影响患者情绪,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如此恶性循环,可使血压居高不下。本研究表明顽固性高血压除合理规范用药外,健康生活习惯,情绪平和,身心放松,对血压达标,及减少血压波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Calhoun DA,Jones D,Textor S,et al.Resistant hypertension:diagno sis,evaluation and t reat ment.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 of the Council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J].Hyperten2 sion,2008,51(6):1403~1419.
[2] Lloyd2Jones D,Adams R,Carnet hon M,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09 update:a report f rom t 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 ro ke Statistics Subcommit2 tee[J].Circulation,2009,119(3):480~486.
[3]《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7(2): 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