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方周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秉持着对现实清醒理性的认识和长久深远的思考,有良知,记录真相,有健全的人文关怀和济世情怀。本文即围绕《南方周末》文化版的特色,讨论其传承社会文化功能的特色。
【关键词】《南方周末》文化版 传承文化 深度
《南方周末》在2000年的“记者特刊”中选择了这样的六个关键词来形容和评价记者的职业——“使命、监督、现场、光荣、关怀、无畏”,这六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词将媒体责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创办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其文化版更是始终坚持以深度理性见长。
较早致力于传播研究的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曾提出大众传媒三大功能的理论,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和传承社会文化功能。
所谓“传承社会文化”是从教育、教化的角度来规范大众传媒功能。《南方周末》的文化版很好地解释何为“传承社会文化”,并且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文化意蕴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传输工具,大众传媒有责任将人类精神文化的优秀产品以及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态的概念或精神在社会成品中传递下去,使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成员能够在这些精神成果的滋养下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创新。①
一、《南方周末》文化新闻设置
《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文化新闻分为影视、文学、视听、电影、电视、阅读、往事、批判、百姓记事、百姓茶坊、写真等栏目。每期一般有五六个版面到九个版面不等,关注各种文化现象和问题,并且始终以开放的态度观察世界、以深入的眼光研究社会、打造成“努力做一份以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的一个举重若轻的版块。
同时,其不乏新鲜的话语,但是没有沿袭一般大众都市报随大流的特点,而是保持着自己独有的深度与清新活力并行,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二、深度文化交流意蕴
马克思对宣传者提出的个性特点要求是:“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鼓动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无疑,深度报道正是一种强有力的鼓动武器②。而“深入成就深度”则是《南周》做深度报道的口号,文化版更为显著。
《南周》文化版的定位很明确——思想性,要追求深度,就不能像其他报纸的文化版,整日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也不能像一些党报总是运用公式化、教条式的语言。《南周》并不寄望于粉饰太平,或者用虚妄的温情来追逐媚俗的潮流③,其文化版始终站在公正、科学、民主、法治、理性的立场,不偏颇、不迷信、不畏难、不姑息、不放任,做到尽可能地还原事实真相,并且始终保持一股执着的“打破沙锅闻到底”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其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度性与国内其他任何一报纸的文化版相比,都更加专业、更加生动,更加吸引读者。它还以一种娓娓道来的语调,将读者引至深度境界,本着用文化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追求、丰富人们的生活品味、扩充人们的生活视野、优化人们的生活理念。它的人物访谈则努力做到“不仅在于谈话,更有谈话背后的睿智,不仅在于观点,更有观点撞击的机锋,不仅在于思想,更有思想成长的历程”。它用深度构成了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特立独行的生态文化圈。
三、赋予个体批评的力量
马克思说过,他最喜爱的箴言就是“怀疑一切”。批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维论,批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否定型的词语,它指的是读者对于一个现象或问题思考的过程。批评报道意义何在?绝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也不是一味地采用指责话语,无休止地口诛笔伐,渲染社会的不公与阴暗面,或是为了和政府对着干。唯有了批评性思维,我们才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去解放思想。
《南周》文化版一直立足于知识型的受众定位,赋予读者思考与批评的力量。并且,它允许有不同的声音,是一个能给思想者提供交流和辩论的平台。如2007年3月22日期上有《[批评]以于丹为例 思想者或布道者》一文,作者没有草率地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描述现象的同时给读者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赋予读者辩证思考的能力,结尾处多发人深省的暗示,没有明说,却更让读者回味无穷。
作为读者,基本上是边读边想,而《南周》文化版的读者更是必然把思考渗入阅读的过程之中。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每篇文化新闻去看透社会、去读懂世界,并且把文章中的观点从平面新闻中解构出来,最后就演化为一场遍布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文化与哲学的思辨与批评。
四、诉说百姓的生活常态
《南周》文化版在理性的分析中,也点缀着感性的光华。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急待解决的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媒体不再是高高在上、远离生活的资讯工具,而是人民群众知情权与参与权实现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媒体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然而现实生活中,情况并不容乐观。有些媒体不屑于讲人民的话、说群众的事,而是把笔杆、把镜头始终对准权力阶层与精英阶层,或是为了迎合部分受众,报道一些低级趣味的新闻,这些都脱离了生活的主流,远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都不是真正的“三贴近”。
《南周》文化版不仅仅开辟了精英文化阶层阅读的先河,同时,它也是普通人的文化版。“百姓茶坊”、“百姓记事”、“写真”等专版,蕴含着对百姓生活常态的真实体会,致力于用平民的目光扫描社会,为普通人提供真诚的交流。④
以2006年5月4日《[写真]爸爸妈妈不在家——留守孩子,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为例,它讲述了“因父母或其中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的特殊群体——全国2000万不超过14周岁的农村孩子。”这样类似的文章在《南周》上出现的频率极高,《南周》关注着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奔走呼吁,并且它的报道态度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权与人的命运价值,将尊重报道对象的人格尊严放在首位,没有丝毫偏见、歧视和冷漠的现象,带给读者肃然起敬和一种人文关怀。
《南周》文化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鞭策之下有了更加完善的发展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倾向,它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维护正义、坚守良知,它更期望用平民的视角诉说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常态,表现了普通人群体的无奈与幸福、愤怒与喜悦。这种深沉的民生立场,体现了《南周》文化版浓厚的人情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张扬了宽广的人文情怀。
五、引领时尚文化
时尚文化实质上是大众文化,而非精英文化,它的传播受到时尚这一特定社会集群心理的制约,它的传播人群也必定是追逐时尚的那部分社会群体。⑤
《南周》文化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引领时尚文化,它始终贯穿“文化”这条主线,将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完美的融合,展现出最前沿最新潮的文化。以2008年11月份为例,11月27日版文化新闻刊登了《陈凯歌:没人可以演独角戏》《“潮人”都爱奥巴马》这两篇文章,一个以导演陈凯歌的身份讲述了拍摄大戏《梅兰芳》的幕后故事,另一个则写的是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头像出现在时尚界的各类品牌以及各类潮流商品上。两篇文章描述的都是当下中国与美国最为前沿的话题,涉及了艺术界与政界,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事件以文化的姿态表达出来,并且融合了大众与高雅这些相对立文化元素,紧紧抓住读者的胃口,既吸引了受众,又彰显了《南周》与众不同的格调。
往期更是涉猎了各个与文化有关的领域,如《[艺术]萧亚轩:我不是仙女,也不是修女》《[音乐]林一峰:小众销量王》《[电影]第60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得主专访》《[电视]青春偶像毛泽东》《[阅读]莎士比亚的肉身》《[地理]喜马拉雅“抱树运动”》等等,可见其选材跨度之大,覆盖内容之广,并且其始终秉持着创意至上与审美至上,创新、前沿、先锋、个性,引领读者步入时尚之门。
结语——思考新闻,思想人生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在阅读《南方周末》文化版的时候,仿佛是在和某一个先锋人物或是文化巨匠交谈,促使我们思考新闻、思考人生。虽然深度新颖,但是又没有偏离大众生活,一直秉持着对现实清醒理性的认识和长久深远的思考,有良知,记录真相,有健全的人文关怀和济世情怀。
《南方周末》始终铭记——惟有深入,才能成就深度。■
参考文献
①时统宇,申琳,吕强,《收视率导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22页
②李磊,《马克思新闻思想和<南方周末>的追求》
③④司景新,黄宣传,《民生立场和理性力量——析<南方周末>的人文关怀》,《新闻采编》,2001年4月,第16页
⑤王竹介,《长三角时尚生活类周报的定位策略》http://www.chinesebk.com/Article/yanjiu/pinglun/2007
08/5379.html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6新闻系)
【关键词】《南方周末》文化版 传承文化 深度
《南方周末》在2000年的“记者特刊”中选择了这样的六个关键词来形容和评价记者的职业——“使命、监督、现场、光荣、关怀、无畏”,这六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词将媒体责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创办于1984年的《南方周末》是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其文化版更是始终坚持以深度理性见长。
较早致力于传播研究的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曾提出大众传媒三大功能的理论,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和传承社会文化功能。
所谓“传承社会文化”是从教育、教化的角度来规范大众传媒功能。《南方周末》的文化版很好地解释何为“传承社会文化”,并且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文化意蕴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传输工具,大众传媒有责任将人类精神文化的优秀产品以及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态的概念或精神在社会成品中传递下去,使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成员能够在这些精神成果的滋养下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创新。①
一、《南方周末》文化新闻设置
《南方周末》(以下简称《南周》)文化新闻分为影视、文学、视听、电影、电视、阅读、往事、批判、百姓记事、百姓茶坊、写真等栏目。每期一般有五六个版面到九个版面不等,关注各种文化现象和问题,并且始终以开放的态度观察世界、以深入的眼光研究社会、打造成“努力做一份以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的一个举重若轻的版块。
同时,其不乏新鲜的话语,但是没有沿袭一般大众都市报随大流的特点,而是保持着自己独有的深度与清新活力并行,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二、深度文化交流意蕴
马克思对宣传者提出的个性特点要求是:“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鼓动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无疑,深度报道正是一种强有力的鼓动武器②。而“深入成就深度”则是《南周》做深度报道的口号,文化版更为显著。
《南周》文化版的定位很明确——思想性,要追求深度,就不能像其他报纸的文化版,整日风花雪月、无病呻吟,也不能像一些党报总是运用公式化、教条式的语言。《南周》并不寄望于粉饰太平,或者用虚妄的温情来追逐媚俗的潮流③,其文化版始终站在公正、科学、民主、法治、理性的立场,不偏颇、不迷信、不畏难、不姑息、不放任,做到尽可能地还原事实真相,并且始终保持一股执着的“打破沙锅闻到底”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其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度性与国内其他任何一报纸的文化版相比,都更加专业、更加生动,更加吸引读者。它还以一种娓娓道来的语调,将读者引至深度境界,本着用文化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追求、丰富人们的生活品味、扩充人们的生活视野、优化人们的生活理念。它的人物访谈则努力做到“不仅在于谈话,更有谈话背后的睿智,不仅在于观点,更有观点撞击的机锋,不仅在于思想,更有思想成长的历程”。它用深度构成了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特立独行的生态文化圈。
三、赋予个体批评的力量
马克思说过,他最喜爱的箴言就是“怀疑一切”。批评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维论,批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否定型的词语,它指的是读者对于一个现象或问题思考的过程。批评报道意义何在?绝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也不是一味地采用指责话语,无休止地口诛笔伐,渲染社会的不公与阴暗面,或是为了和政府对着干。唯有了批评性思维,我们才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去解放思想。
《南周》文化版一直立足于知识型的受众定位,赋予读者思考与批评的力量。并且,它允许有不同的声音,是一个能给思想者提供交流和辩论的平台。如2007年3月22日期上有《[批评]以于丹为例 思想者或布道者》一文,作者没有草率地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在描述现象的同时给读者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赋予读者辩证思考的能力,结尾处多发人深省的暗示,没有明说,却更让读者回味无穷。
作为读者,基本上是边读边想,而《南周》文化版的读者更是必然把思考渗入阅读的过程之中。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每篇文化新闻去看透社会、去读懂世界,并且把文章中的观点从平面新闻中解构出来,最后就演化为一场遍布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文化与哲学的思辨与批评。
四、诉说百姓的生活常态
《南周》文化版在理性的分析中,也点缀着感性的光华。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任务,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急待解决的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媒体不再是高高在上、远离生活的资讯工具,而是人民群众知情权与参与权实现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媒体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然而现实生活中,情况并不容乐观。有些媒体不屑于讲人民的话、说群众的事,而是把笔杆、把镜头始终对准权力阶层与精英阶层,或是为了迎合部分受众,报道一些低级趣味的新闻,这些都脱离了生活的主流,远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都不是真正的“三贴近”。
《南周》文化版不仅仅开辟了精英文化阶层阅读的先河,同时,它也是普通人的文化版。“百姓茶坊”、“百姓记事”、“写真”等专版,蕴含着对百姓生活常态的真实体会,致力于用平民的目光扫描社会,为普通人提供真诚的交流。④
以2006年5月4日《[写真]爸爸妈妈不在家——留守孩子,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为例,它讲述了“因父母或其中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而留在户籍所在地的特殊群体——全国2000万不超过14周岁的农村孩子。”这样类似的文章在《南周》上出现的频率极高,《南周》关注着弱势群体,为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奔走呼吁,并且它的报道态度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权与人的命运价值,将尊重报道对象的人格尊严放在首位,没有丝毫偏见、歧视和冷漠的现象,带给读者肃然起敬和一种人文关怀。
《南周》文化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鞭策之下有了更加完善的发展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倾向,它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维护正义、坚守良知,它更期望用平民的视角诉说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常态,表现了普通人群体的无奈与幸福、愤怒与喜悦。这种深沉的民生立场,体现了《南周》文化版浓厚的人情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张扬了宽广的人文情怀。
五、引领时尚文化
时尚文化实质上是大众文化,而非精英文化,它的传播受到时尚这一特定社会集群心理的制约,它的传播人群也必定是追逐时尚的那部分社会群体。⑤
《南周》文化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引领时尚文化,它始终贯穿“文化”这条主线,将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完美的融合,展现出最前沿最新潮的文化。以2008年11月份为例,11月27日版文化新闻刊登了《陈凯歌:没人可以演独角戏》《“潮人”都爱奥巴马》这两篇文章,一个以导演陈凯歌的身份讲述了拍摄大戏《梅兰芳》的幕后故事,另一个则写的是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头像出现在时尚界的各类品牌以及各类潮流商品上。两篇文章描述的都是当下中国与美国最为前沿的话题,涉及了艺术界与政界,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事件以文化的姿态表达出来,并且融合了大众与高雅这些相对立文化元素,紧紧抓住读者的胃口,既吸引了受众,又彰显了《南周》与众不同的格调。
往期更是涉猎了各个与文化有关的领域,如《[艺术]萧亚轩:我不是仙女,也不是修女》《[音乐]林一峰:小众销量王》《[电影]第60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得主专访》《[电视]青春偶像毛泽东》《[阅读]莎士比亚的肉身》《[地理]喜马拉雅“抱树运动”》等等,可见其选材跨度之大,覆盖内容之广,并且其始终秉持着创意至上与审美至上,创新、前沿、先锋、个性,引领读者步入时尚之门。
结语——思考新闻,思想人生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在阅读《南方周末》文化版的时候,仿佛是在和某一个先锋人物或是文化巨匠交谈,促使我们思考新闻、思考人生。虽然深度新颖,但是又没有偏离大众生活,一直秉持着对现实清醒理性的认识和长久深远的思考,有良知,记录真相,有健全的人文关怀和济世情怀。
《南方周末》始终铭记——惟有深入,才能成就深度。■
参考文献
①时统宇,申琳,吕强,《收视率导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22页
②李磊,《马克思新闻思想和<南方周末>的追求》
③④司景新,黄宣传,《民生立场和理性力量——析<南方周末>的人文关怀》,《新闻采编》,2001年4月,第16页
⑤王竹介,《长三角时尚生活类周报的定位策略》http://www.chinesebk.com/Article/yanjiu/pinglun/2007
08/5379.html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06新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