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优化,传统图书馆在现代科技的洪流中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近几年以来,我国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以及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由此,数字图书馆也相应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部分问题亟待人们去发现并找出解决方法,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推上高峰。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发展趋势
0 引言
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无疑都担负着这样的职能来为人们服务。
但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增加,信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传统图书馆而言,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应运而生。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基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它是现代信息化和数字化趋势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服务方式无疑更受人们的欢迎,方便、直接的效果更是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
它就像一个能够存储下大量的、各种形式信息的、巨大的电子信息化的仓库,它存在于网络上,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实现其对多媒体信息数字化管理的目标。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简称DL)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所有载体的馆藏实现数字化,方便高效的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有效网上服务,是理想的现代化图书馆模型。
数字图书馆可以将不同形式存储的信息转换为数字化信息模式,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控制来管理图书信息的借阅工作。
人们所期望的一个数字图书馆完整的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带来的便利,对数据文献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搜索服务。
②具备除了传统文献形式之外的任何多媒体形式的信息供用户查阅所需。
③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中可以利用信息库的形式存在。
2 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及其特点
2.1 文献数字化的全面开放
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便是文献信息及相关资源的收集、建设。在现代数字信息多样化、大量化的趋势下,传统的图书馆也将自身有关文献信息的资源建设工作及方式进行着更现代的改变。将原本以纸作为依托的传统印本,更换成以数字信息为模式的电子化数据,这使得原本在一个地方才有的书籍文献,或是需要进行不停复制印刷,再运输到不同地区的复杂的生产传输过程,简便成为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使用更加方便、智能、快捷的新型大规模网络知识信息中心。
用户在传统模式下需要自行去图书馆借阅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但在数字图书馆的模式下,用户只需在家或是办公地点上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极大地节约了时间、简化了查阅资料的过程。
除此之外,用户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根据需要进行站内搜索,强大的搜索引擎为这一功能的实现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实现开放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2.2 远程和个性化的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的模式下,用户在网上直接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和资料信息,但在这些数量巨大、资源信息繁杂的情况中,用户可以向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询问,请求得到帮助,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数字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独特的服务模式,这为其自身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和开展远程咨询教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
这样,既可以在网络上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更优质的做好信息检索、借阅等的图书馆工作。可以为单独的用户创建专门的界面,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独特的题材通报和新闻服务。
研究开发适合于信息系统的个性化服务处理方式,比如说,网络导航服务、专题数据库等。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无疑是对信息共享度的提高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充分促进供需双方合作与交流更为密切的目的。
2.3 多媒体、多语言
图书馆的定义在不仅仅局限于印刷体的文献书籍,更多的具有了声音、视频、图像等的多种媒体形式,存储的载体也从纸张更多的转变为光盘、U盘、录像带等的数字化信息载体形式。
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单一的表现形式,向更生动、形象、具体的资源模式转变。跨越地域和民族的限制,数字图书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这更需要数字图书馆可以具有兼容多种语言的能力,以达到不同语言使用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以更方便查找、理解并运用。
3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项目,提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3.1 国际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状况
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始了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创造。现如今,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以美国为例,在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共同出资1亿多美元,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倡议,其中涵盖了大规模的文献数据库、空间影像库、地理图库、声音资源库这几大方面。这项建设项目在经历了四年的打拼后完成。
在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发出了大型的网络数字图书馆NSDL,其内容涵盖了数学、技术、工程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后续在同年的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启动并投入使用了这种新型的多媒体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系统。由此,这一新系统成为了世界其他高校搜索、存储并且使用数字化科研成果的模板。
基于美国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活动,世界各国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愈发的升高。相继的,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各国也提出了针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方案和计划。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发展趋势
0 引言
图书馆是人们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无疑都担负着这样的职能来为人们服务。
但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增加,信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对传统图书馆而言,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的。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应运而生。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基于科技的高速发展,它是现代信息化和数字化趋势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服务方式无疑更受人们的欢迎,方便、直接的效果更是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数字图书馆的必要性。
它就像一个能够存储下大量的、各种形式信息的、巨大的电子信息化的仓库,它存在于网络上,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实现其对多媒体信息数字化管理的目标。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简称DL)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所有载体的馆藏实现数字化,方便高效的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有效网上服务,是理想的现代化图书馆模型。
数字图书馆可以将不同形式存储的信息转换为数字化信息模式,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控制来管理图书信息的借阅工作。
人们所期望的一个数字图书馆完整的模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①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带来的便利,对数据文献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搜索服务。
②具备除了传统文献形式之外的任何多媒体形式的信息供用户查阅所需。
③在分布式的网络环境中可以利用信息库的形式存在。
2 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及其特点
2.1 文献数字化的全面开放
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内容便是文献信息及相关资源的收集、建设。在现代数字信息多样化、大量化的趋势下,传统的图书馆也将自身有关文献信息的资源建设工作及方式进行着更现代的改变。将原本以纸作为依托的传统印本,更换成以数字信息为模式的电子化数据,这使得原本在一个地方才有的书籍文献,或是需要进行不停复制印刷,再运输到不同地区的复杂的生产传输过程,简便成为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使用更加方便、智能、快捷的新型大规模网络知识信息中心。
用户在传统模式下需要自行去图书馆借阅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但在数字图书馆的模式下,用户只需在家或是办公地点上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极大地节约了时间、简化了查阅资料的过程。
除此之外,用户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根据需要进行站内搜索,强大的搜索引擎为这一功能的实现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实现开放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2.2 远程和个性化的服务
在数字图书馆的模式下,用户在网上直接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和资料信息,但在这些数量巨大、资源信息繁杂的情况中,用户可以向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询问,请求得到帮助,以最快的速度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数字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独特的服务模式,这为其自身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和开展远程咨询教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
这样,既可以在网络上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更优质的做好信息检索、借阅等的图书馆工作。可以为单独的用户创建专门的界面,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独特的题材通报和新闻服务。
研究开发适合于信息系统的个性化服务处理方式,比如说,网络导航服务、专题数据库等。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无疑是对信息共享度的提高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充分促进供需双方合作与交流更为密切的目的。
2.3 多媒体、多语言
图书馆的定义在不仅仅局限于印刷体的文献书籍,更多的具有了声音、视频、图像等的多种媒体形式,存储的载体也从纸张更多的转变为光盘、U盘、录像带等的数字化信息载体形式。
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单一的表现形式,向更生动、形象、具体的资源模式转变。跨越地域和民族的限制,数字图书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这更需要数字图书馆可以具有兼容多种语言的能力,以达到不同语言使用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可以更方便查找、理解并运用。
3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项目,提升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3.1 国际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状况
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始了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创造。现如今,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上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以美国为例,在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共同出资1亿多美元,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倡议,其中涵盖了大规模的文献数据库、空间影像库、地理图库、声音资源库这几大方面。这项建设项目在经历了四年的打拼后完成。
在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发出了大型的网络数字图书馆NSDL,其内容涵盖了数学、技术、工程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后续在同年的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启动并投入使用了这种新型的多媒体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系统。由此,这一新系统成为了世界其他高校搜索、存储并且使用数字化科研成果的模板。
基于美国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活动,世界各国对数字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愈发的升高。相继的,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各国也提出了针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相关方案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