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地质资料管理是地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从资料的汇交、核查、存储、保管到借阅、登记、销毁等,每一个流程都有应该注意的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汇交和核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关键词:地质资料;管理;汇交;归类;保密
引言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产生的重要信息集成实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多样化的使用价值,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下,实物地质资料主要是由原始地质资料档案、成果地质资料档案以及实物地质资料档案共同构成。实物地质资料需要通过现场地质勘查工作以及相关科学研究获得,并且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整理和编辑,形成格式规范、表述准确、信息准确客观的地质资料,可为后期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矿山开发、地质成果综合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1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
1.1地质资料的属性
我们知道,地质资料信息主要指的是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员通过不懈努力所总结出的宝贵地理信息,它是地质人员不断进取的工作成果。这些地质资料档案中包含着大量珍贵的信息,对国家经济及文化方面的进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详细记录的地质资料信息对国家来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且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地质资料收集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资料的收集对于国家地理地质方面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国家地质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2地质资料的管理模式
21世纪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涌入,信息化向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和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仍处于地质工作的初始时期,地质信息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中,要求地质工作形成共享的社会服务体系,并加入大量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资料手机储备增砖加瓦。从而更好更快地管理地质资料档案,让地质教育及地质信息管理更好地服务社会。扩大我国地质数据档案管理网络技术的范围,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地质资料信息库,数据库中包含数字化目录,新数字档案电子文献参考目录,并加入大量数字信息和地质资料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
2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2.1认知不深入,管理措施不到位
因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力资源不充足,馆内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技术人员,又因为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在申请实物地质资料档案库建设经费时难度较大,而实际建设工作也难以展开。各地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存在空白,即使设立的管理机构,但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管理理论,也没有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对于地质矿产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入,不能采用科学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管控,不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率。
2.2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制和相关机制建设存在不足。第一,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没有与地质工作管理体系相结合,也没有细化管理内容,细化管理权责,建立分级管理和委托保管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没有深入贯彻,馆藏机构的隶属关系不明确,造成与其他地质资料管理关系不明确。第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地质工作的管理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第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利用工作没有纳入各省市地质工作范围中,没有建立明确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内容。
2.3缺乏实物地质资料档案共享机制
由于实物地质资料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信息筛选和处理才能汇交,而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需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及开发利用价值,因为很多汇交人汇交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相关资源管理部门以及行业民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在日常工作中不会注重实物地质资料的社会化使用以及信息互通,以避免实物地质资料的无限制使用,这样就使得汇交工作以及社会化实物地质资料相关服务产品的开发利用困难重重。
3地质资料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3.1移交的资料是否全面
地质资料移交的内容共有10大类,包成果底稿、底图类,测绘资料类,野外地质观察类等等。(1)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国务院令第349号附件二《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中规定的应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在接收材料时,结合项目的实物工作量来核查验收汇交材料。比如说一个项目中有钻探工作量,那么相应的应该有钻探资料;有取了样品的工作,那么应该有测试分析报告等。(2)在檢查成果底稿类时(成果底稿、底图类包括正文、附图、附件、附表、数据库和软件、其它等),我们发现经常有电子文件件数与纸质文件件数对应不上的问题,因此在接收材料时,必须对照正文目录,一件一件检查核对,文件数量是否正确,不仅纸质文件数量要正确,电子数量也要正确。(3)导致数量对应不上的情况的原因是经常存在有合订的情况,比如审查类与正文类合订,可是汇交说明里并没有说明,因此很容易误以为审查类没有汇交,数量上也对应不起来,而资质勘查证书也经常附于报告后面,合同书附于附件前面等,因此必须注意一下是否存在合订的情况。
3.2移交的资料注意保密
3.2.1使用连接过互联网的优盘拷贝资料
连接过互联网的优盘极有可能感染了病毒或者被植入“木马”间谍窃密程序,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使涉密计算机被植入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正确的做法是将要拷贝的资料刻录到空白光盘中,再通过光盘将拷贝的资料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上或者将资料拷贝到单设的中间机上,彻底进行清除窃密程序和查杀病毒处理后,再拷贝到涉密计算机上。
3.2.2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在着泄密隐患
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当这些设备需要维护、保修、报废时,厂家或其他人员可通过调换或取走存储器获取所存储的信息。更应该防备那些进口的传真机、碎纸机、复印机等设备被安装了窃密装置,使用这些设备打印地形图等涉密成果资料时,窃密装置会自动将处理的信息转换为电子信号发射出去,造成泄密。
3.2.3未经专业销密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不能随意淘汰处理
很多不再使用的涉密计算机及设备留存着大量的涉密信息,应及时销毁,不能随意淘汰处理。不能仅仅对计算机或移动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做简单删除或者格式化处理,那样是无法彻底消除涉密信息的,应当采取专业销密的措施。所谓专业销密是指采用专门技术手段,彻底消除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信息,使之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手段还原信息内容。同时,淘汰、报废的涉密计算机、涉密优盘等涉密载体,不能随意转送、赠与他人使用,尤其不能作为废品出售,这是必须要注意的一方面。
结语
地质资料是国家的基础而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地质资料管理者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新的技术,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更加细心、耐心、有责任心,保护好我们的国家财产——地质资料!
参考文献
[1]左群超.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发、应用与数据集成方法技术体系[J].地质通报,2015(12):2334-2351.
[2]王翔,李景朝,陈辉,等.大数据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需求、产品、技术、共享[J].地质通报,2015(7):1309-1315.
[3]连健,丁克永,吴小平,等.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国外发展形势跟踪研究[J].中国矿业,2013(7):63-67.
[4]颜世强,郭艳军,王喆,等.基于DSpace的地质资料数字仓储系统建设与应用[J].地质通报,2013(7):1134-1140.
(作者单位: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
关键词:地质资料;管理;汇交;归类;保密
引言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中产生的重要信息集成实物,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多样化的使用价值,可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般情况下,实物地质资料主要是由原始地质资料档案、成果地质资料档案以及实物地质资料档案共同构成。实物地质资料需要通过现场地质勘查工作以及相关科学研究获得,并且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整理和编辑,形成格式规范、表述准确、信息准确客观的地质资料,可为后期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矿山开发、地质成果综合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持
1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
1.1地质资料的属性
我们知道,地质资料信息主要指的是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员通过不懈努力所总结出的宝贵地理信息,它是地质人员不断进取的工作成果。这些地质资料档案中包含着大量珍贵的信息,对国家经济及文化方面的进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详细记录的地质资料信息对国家来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且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地质资料收集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资料的收集对于国家地理地质方面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国家地质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2地质资料的管理模式
21世纪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涌入,信息化向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和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资料的管理工作仍处于地质工作的初始时期,地质信息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中,要求地质工作形成共享的社会服务体系,并加入大量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资料手机储备增砖加瓦。从而更好更快地管理地质资料档案,让地质教育及地质信息管理更好地服务社会。扩大我国地质数据档案管理网络技术的范围,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地质资料信息库,数据库中包含数字化目录,新数字档案电子文献参考目录,并加入大量数字信息和地质资料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
2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2.1认知不深入,管理措施不到位
因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力资源不充足,馆内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组织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技术人员,又因为运行管理经费不足,在申请实物地质资料档案库建设经费时难度较大,而实际建设工作也难以展开。各地地质勘查单位实物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存在空白,即使设立的管理机构,但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缺乏管理理论,也没有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对于地质矿产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入,不能采用科学的档案管理知识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管控,不能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率。
2.2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制和相关机制建设存在不足。第一,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没有与地质工作管理体系相结合,也没有细化管理内容,细化管理权责,建立分级管理和委托保管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也没有深入贯彻,馆藏机构的隶属关系不明确,造成与其他地质资料管理关系不明确。第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地质工作的管理联系不紧密,甚至脱节。第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以及社会化服务利用工作没有纳入各省市地质工作范围中,没有建立明确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内容。
2.3缺乏实物地质资料档案共享机制
由于实物地质资料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信息筛选和处理才能汇交,而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需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及开发利用价值,因为很多汇交人汇交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相关资源管理部门以及行业民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在日常工作中不会注重实物地质资料的社会化使用以及信息互通,以避免实物地质资料的无限制使用,这样就使得汇交工作以及社会化实物地质资料相关服务产品的开发利用困难重重。
3地质资料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3.1移交的资料是否全面
地质资料移交的内容共有10大类,包成果底稿、底图类,测绘资料类,野外地质观察类等等。(1)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国务院令第349号附件二《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中规定的应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范围,在接收材料时,结合项目的实物工作量来核查验收汇交材料。比如说一个项目中有钻探工作量,那么相应的应该有钻探资料;有取了样品的工作,那么应该有测试分析报告等。(2)在檢查成果底稿类时(成果底稿、底图类包括正文、附图、附件、附表、数据库和软件、其它等),我们发现经常有电子文件件数与纸质文件件数对应不上的问题,因此在接收材料时,必须对照正文目录,一件一件检查核对,文件数量是否正确,不仅纸质文件数量要正确,电子数量也要正确。(3)导致数量对应不上的情况的原因是经常存在有合订的情况,比如审查类与正文类合订,可是汇交说明里并没有说明,因此很容易误以为审查类没有汇交,数量上也对应不起来,而资质勘查证书也经常附于报告后面,合同书附于附件前面等,因此必须注意一下是否存在合订的情况。
3.2移交的资料注意保密
3.2.1使用连接过互联网的优盘拷贝资料
连接过互联网的优盘极有可能感染了病毒或者被植入“木马”间谍窃密程序,这种情况下极有可能使涉密计算机被植入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正确的做法是将要拷贝的资料刻录到空白光盘中,再通过光盘将拷贝的资料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上或者将资料拷贝到单设的中间机上,彻底进行清除窃密程序和查杀病毒处理后,再拷贝到涉密计算机上。
3.2.2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在着泄密隐患
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当这些设备需要维护、保修、报废时,厂家或其他人员可通过调换或取走存储器获取所存储的信息。更应该防备那些进口的传真机、碎纸机、复印机等设备被安装了窃密装置,使用这些设备打印地形图等涉密成果资料时,窃密装置会自动将处理的信息转换为电子信号发射出去,造成泄密。
3.2.3未经专业销密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不能随意淘汰处理
很多不再使用的涉密计算机及设备留存着大量的涉密信息,应及时销毁,不能随意淘汰处理。不能仅仅对计算机或移动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做简单删除或者格式化处理,那样是无法彻底消除涉密信息的,应当采取专业销密的措施。所谓专业销密是指采用专门技术手段,彻底消除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信息,使之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手段还原信息内容。同时,淘汰、报废的涉密计算机、涉密优盘等涉密载体,不能随意转送、赠与他人使用,尤其不能作为废品出售,这是必须要注意的一方面。
结语
地质资料是国家的基础而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地质资料管理者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新的技术,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更加细心、耐心、有责任心,保护好我们的国家财产——地质资料!
参考文献
[1]左群超.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模型研发、应用与数据集成方法技术体系[J].地质通报,2015(12):2334-2351.
[2]王翔,李景朝,陈辉,等.大数据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需求、产品、技术、共享[J].地质通报,2015(7):1309-1315.
[3]连健,丁克永,吴小平,等.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国外发展形势跟踪研究[J].中国矿业,2013(7):63-67.
[4]颜世强,郭艳军,王喆,等.基于DSpace的地质资料数字仓储系统建设与应用[J].地质通报,2013(7):1134-1140.
(作者单位:陕西地矿第六地质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