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休闲体育审美观与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h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国家经济繁荣昌盛进程相对应,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处于日益提升的态势,做为社会时尚和文明生活重要标志的休闲体育正逐渐渗透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全球化进程要求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断加强联系,因而了解交往双方的文化特征并加以理解,有利于良好交往关系的形成。中西方之间因文化背景的不同,二者之间在休闲体育文化精神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简单叙述了中西方休闲体育的概况与背景,并对二者之间在休闲体育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休闲体育;审美观;价值观;比较
  在国家经济繁荣昌盛的现阶段,与我国人群生活水平提高相伴生的就是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这使得做为社会时尚和文明生活重要标志的休闲体育悄然兴起,正逐渐渗透入我国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当前全球化进程的前进道路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不断加强,因而了解交往双方的文化特征并加以理解,对良好交往关系的形成十分必要。中西方因不同文化生态环境所导致的休闲体育文化精神也不尽相同,本文简单叙述了中西方休闲体育的概况与背景,并对二者之间在休闲体育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中西方休闲体育的基本状况和背景
  (一)我国休闲体育的基本状况与产生背景
  纵观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对于休闲文化的精辟论述,而且我们还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寻找到大量传统休闲文化的产物,传统休闲观始终关注的是以休闲物质载体进行自我反省并获得内心的平和。但时至今日,我国尚未深入研究休闲方面的课题,休闲生活方式做为我国社会生活体系中的新生事物,虽因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未获得充分发展,但也具备了一些发展的基本条件,如经济水平的增长使人民群众手中有了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之外的余钱,国家法定节假日也已占全年天数的近三分之一,人群对自我发展的全面性、多元化追求日益强烈,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已在我国民众中获得普遍认同等,这都是休闲体育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契机。
  (二)西方休闲体育的基本状况与背景
  在西方学者眼中,休闲是帮助人体获得情感修复和体能恢复的重要方式,是为人体向更高目标冲击的精神和体力的准备与蓄积手段。休闲作为西方文化体系中的特殊文化形式,已经成为西方人群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对休闲体育的参与,恢复身体机能,调整与提升精神状态,实现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价值。在此背景下,尽管休闲活动与体育运动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共同之处,西方的休闲仍然能够与体育成功分离,自成体系,构建起独立学术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空间,逐渐成为具备独特个性与发展方式的成熟社会生活产物。
  二、中西方休闲体育审美观的比较
  (一)中西方休闲体育审美观在中庸美与极限美追求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致强调万物皆有度,过度则可能导致祸患,即所谓的过犹不及的观念,这种观念也在人们对休闲体育的审美观上有所反映,认变休闲体育活动的速度不宜過快,力度不宜过大,否则就达不到国人对休闲体育中庸美的要求。而西方休闲体育则十分注重对极限美的追求,强调通过休闲体育运动来帮助人体开发速度和力量方面的潜能,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来达到自身的运动生理极限,这从西方人酷爱登山、跳伞、潜水、冲浪、漂流、滑翔等以人体体能与大自然抗争的冒险体育休闲活动中就可以获得集中的反映,在西方人眼中,正是这些运动所具备的极大危险性以及全面挑战人体极限的特性才是休闲体育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二)中西方休闲体育审美观在心灵美与形体美追求上的差异
  从古至今,中国的休闲体育一直强调对人内心深处心灵美的高级追求 ,中国人所普遍认同的休闲体育,在于通过其来挖掘人内心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内涵,强调通过对休闲体育的实践活动获得与自然的融合与认同,并于自然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美丽心灵世界,追求物质与情感、性灵的水乳交融状态,认为休闲体育在人类良好心性的塑造方面具备独特功效,可以帮助人类调适性情,实现心灵慰藉。而西方对休闲体育的审美则重在强调显示于外在的形体之美,认同通过休闲体育活动所获得的体格匀称健壮之美、肤色阳光健康之美、肌肉骨骼力量之美,这从西方文学、影视作品中对人体外形的称颂之辞可获得切实反映。
  (三)中西方休闲体育审美观在和谐美与竞争美追求上的差异
  中国民众深受传统哲学思想中与世无争、自然无为价值观的影响,在休闲体育运动方面也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这种审美意识,使他们下意识地弱化了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的竞争特性,转而强调对和谐美的追求,国人对和谐休闲体育运动的实现包涵在三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人体自身内外环境的和谐状态 。倡导在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赢,实现人自身情感和价值诉求以获得身心健康发展。而在西方的体育文化精神中,竞争是做为其体育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所存在的,竞争意识在休闲体育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西方人的意识领域中,世界万物的发展均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竞争基础之上的,故而,西方人不懈地追求源于公平比赛中优胜劣汰的竞争之美。
  三、中西方休闲体育价值观比较
  (一)中西方休闲体育价值观在注重人际交往价值与注重个人实现价值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休闲体育价值观还存在着注重人际交往价值与注重个人实现价值的差异性。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的中国民众,十分关注休闲体育在改善和发展人际关系中的价值,将休闲体育做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在休闲体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临时性对抗、协作等关系是国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中国人非常注重在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其人际交往的价值。而西方人则更为关注在休闲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通过对休闲体育运动的参与获得个体运动技能以及机体肌肉骨骼力量的展示,通过对一些激烈、极限、危险性休闲体育运动的成功实践来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西方人通常将休闲体育运动的成绩和结果上升到关乎个人尊严与价值的高度。注重人际交往价值与注重个人实现价值是中西方休闲体育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差异。   (二)中西方休闲体育价值观在注重娱乐观与注重健身观方面的差异
  受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时至今日,在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获得普遍提高,群体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获得觉醒的大背景下,体育在我国依然未能成为社会的主流角色,仍然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处于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困境之中,其角色定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附属物和衍生物,通过体育成就而获得晋身之階或者取得社会承认和认可的人物虽然也有几个,但实在是为数不多,这种社会中的非主流地位,导致国人对体育特别是休闲体育的价值评价一直局限于其本息所具有的娱乐价值层面。而西方人则更加关注休闲体育的健身价值,并致力于对其健身价值的发掘和追求。在西方休闲体育价值观中,休闲体育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强身健体方式,科学合理的休闲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人体增进食欲、改善睡眠,而且长期地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还具有医疗保健的功效,甚至于人体智力的健全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身体的健康发展状态。
  (三)中西方休闲体育价值观在注重道德价值与注重宣泄价值方面的差异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是我国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代起,我国就将体育运动做为道德的教化手段,在体育运动中弱化单纯对抗所取得的胜利,而是更为强调在体育运动中对“仁”“义”“礼”“智”“信”“温”
  “良”“恭”“俭”“让”道德标准的体现,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各种体育赛事中所倡导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中感受到中国体育对道德价值的强调,因而,我国休闲体育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形而下的身体有形活动来促成形而上的无形精神的升华。而西方则更关注休闲体育在人体心理和情绪宣泄方面存在的价值,这种宣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休闲体育运动的亲自参与,迫使身体处于精疲力竭的生理极限来实现对内心情绪的宣泄,另一种就是狂热地投身于对竞技休闲体育运动赛事的间接或直接观赏过程,通过呐喊助威或肢体动作助威的方式,宣泄内心情绪。
  四、结语
  尽管当前休闲体育已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民众满足身心需求的重要娱乐工具,但存在于中西方国家中的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国民性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休闲体育运动在审美观和价值观两方面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我们必须正视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在审美观与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一方面要坚持我国休闲体育文化的精华部分,避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消减或消失,另一方面也要以客观科学的眼光看待西方休闲体育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对其进行选择性地借鉴、吸收以及本土化应用,以便实现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在审美观和价值观上的有益坚持和健康发展,为我国的民族文化奉献更为丰厚华彩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梁四海.广州高校研究生参与休闲体育价值观的因子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01):47-49.
  [2]张锐,李荑.休闲体育的精神与追求——源于哲学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7):12-17.
  [3]刘元强.儒道禅宗休闲哲学与休闲体育价值观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02):60-63.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体育教学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应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n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主体需要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和谐统一的,因此,应当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学生个体的需要
亚当和夏娃要搬家了。他们的老家伊甸园,因为租约到期,房东不肯跟他们续约,他们只好迁徙了。  亚当觉得搬家再简单不过了,无非是两只脚抬一个身体、两个肩膀扛一个头。但夏娃的麻烦可多了,她用“酒瓶椰树”的叶子做成拖橇,总共有十来件行李,其内容包括昨天晚上没吃完的一块西瓜、今天早上孔雀送的一根羽毛、第一次遇到亚当时她所倚着的那棵柳树的树皮,以及去年春天的时候剪下的一把头发……当然,可怜的亚当只好咬着牙,使
摘要:温迪·葛瑞斯伍德(Wendy Griswold)发展了文化菱形思想。类似风筝的菱形,四个角分别代表艺术、作者、社会、消费者,四个元素相互连接,清晰体现当代艺术社会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渗透的社会,美的艺术和流行艺术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菱形文化的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文化菱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传播过程,旨在其能进一步优化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关键词:文化菱形;媒体;传播  一、
听说教学一直都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亟待改善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善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学用分离”现状,产出导向法应运而生.本文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为指导,尝试构建大学英语
【摘要】本文指出并分析了目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现状,阐述了制约和影响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力图探索培养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口语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交际能力可分为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语交际能力。本文主要阐述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所谓“口语交
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许,贵阳市北郊18公里处的都溪林场附近职工居民被一阵犹如从天而降的火车发出的轰隆声惊醒,风速很疾,并有发出红色和绿色强光的不明物体呼啸而过,据当时
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人格形成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内容及影响因素,以及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相关人士带来参考。
水是生命之源,青藏高原孕育了东亚、南亚、东南亚多条大河,而位于青藏高原中的可可西里,是我们认识地球水世界的“平台”.rn在可可西里的水世界中,地形决定了那里产生了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