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是学俄语大省,除本科院校外中、高职在培养俄语人才方面也扮演者重要角色。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如何更好的将中、高职俄语教学衔接起来,使用哪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的促进知识连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 高职 俄语 教法研究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科技、信息、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中高职俄语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考虑学情、校情等诸多因素。在讲解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中高职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背景分析
中职生源一般是中学毕业生生,年龄在14-17之间,他们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实现梦想的渴望非常强烈。高职生源一般是高中生毕业生,年龄在18-22之间,与中职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更为理性,自觉学习热情较高,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他们希望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实用性内容。他们比较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和动手创作活动,对各类科技竞赛、动漫讲座、社会热点、网络文化等有一定的兴趣。同时中高职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吃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与“亮点”。
二、因材施教
1.以学生为主体,少讲多练: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少讲多练。教师授课时间尽量控制在10-15分钟,其余时间由学生支配,课堂上可组成学习小组,可随意走动,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背书,这也符合中高职学生“好动”特点。在备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各种练习形式,即让学生掌握知识,又避免枯燥乏味。如模仿性练习,主要通过句子形式,巩固各种词的形态变化,使学生在每个语言练习项目中都能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同时针对同一句子的不同译法教师鼓励大家“胡说八道”各抒己见,也让持反对意见的同学指出不足。
2.利用俄英对比,降低学习难度:中、高职学生中基本上学俄语之前都学过英语,利用知识迁移把俄语介绍给学生们。个人认为这种英俄对比学习在俄语学习初级阶段还是非常重要的,能让学生不排斥俄语,进而慢慢爱上俄语。如:俄语的“анти-”和英语的“ anti-”具有“反”或“防”等义,例如:反法西斯:антифашистский(俄)anti-fascist (英);抗体:антитело俄) antibody(英);反题:антитезис (俄)antithesis(英)
在俄语中有大量的英语转化来的外来词,它们与英语发音相同。利用这一点学生很快便把俄语单词记住。俄英对比发音:класс—klass(班级) футбол—football(足球) волейбол—volley-ball(排球) баскетбол—basker-ball(篮球)ноутбук—notebook(笔记本) дисплей—display(显示器)органайзер—organizer(新型笔记本)маркетинг—marketing(市场营销)
3.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中、高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却很强,借助多媒体辅助,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例如在讲解《俄罗斯国情》时,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任务后,全部由学生借助网络自己寻找答案并归纳总结。通过互联网学生了解谁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普加乔夫起义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另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教学课件,每人轮流做“小老师”就某一国情知识点向大家讲解。这样一来大家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认真查找各种资料积极准备。
4.注重情景设计,发挥学生个性:要了解每个同学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爱好,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场景。如在中职学习中学生是“哑巴式”俄语,在高职学习中就要打开学生的嘴,每节课开始笔者会让学生进行5分钟自由对话,形式由两名同学组成,一人说汉语,另一人说俄语,开始时大家都争先说汉语,让对方翻译俄语,慢慢也开始尝试翻译一些简单句子再到较难句子。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哪怕学生有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学生,建立其学好俄语的信心和勇气。另外我们也会在情景模拟室中进行讲解课文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布置不同的场景,使学生融入场景中更好的理解对话内容加深记忆。此外在教学中笔者还会安排各种俄语命题演讲、俄语诗朗诵、俄语故事会等比赛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俄语教学与研究论从》第16辑[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1.6.
[2]刘莉莉,崔钰.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王俊丽.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及分析对策[D].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关键词】中职 高职 俄语 教法研究
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科技、信息、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中高职俄语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考虑学情、校情等诸多因素。在讲解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中高职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背景分析
中职生源一般是中学毕业生生,年龄在14-17之间,他们知识基础比较差,但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实现梦想的渴望非常强烈。高职生源一般是高中生毕业生,年龄在18-22之间,与中职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更为理性,自觉学习热情较高,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人生观、价值观已初步形成。他们希望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实用性内容。他们比较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和动手创作活动,对各类科技竞赛、动漫讲座、社会热点、网络文化等有一定的兴趣。同时中高职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吃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与“亮点”。
二、因材施教
1.以学生为主体,少讲多练: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少讲多练。教师授课时间尽量控制在10-15分钟,其余时间由学生支配,课堂上可组成学习小组,可随意走动,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背书,这也符合中高职学生“好动”特点。在备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各种练习形式,即让学生掌握知识,又避免枯燥乏味。如模仿性练习,主要通过句子形式,巩固各种词的形态变化,使学生在每个语言练习项目中都能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同时针对同一句子的不同译法教师鼓励大家“胡说八道”各抒己见,也让持反对意见的同学指出不足。
2.利用俄英对比,降低学习难度:中、高职学生中基本上学俄语之前都学过英语,利用知识迁移把俄语介绍给学生们。个人认为这种英俄对比学习在俄语学习初级阶段还是非常重要的,能让学生不排斥俄语,进而慢慢爱上俄语。如:俄语的“анти-”和英语的“ anti-”具有“反”或“防”等义,例如:反法西斯:антифашистский(俄)anti-fascist (英);抗体:антитело俄) antibody(英);反题:антитезис (俄)antithesis(英)
在俄语中有大量的英语转化来的外来词,它们与英语发音相同。利用这一点学生很快便把俄语单词记住。俄英对比发音:класс—klass(班级) футбол—football(足球) волейбол—volley-ball(排球) баскетбол—basker-ball(篮球)ноутбук—notebook(笔记本) дисплей—display(显示器)органайзер—organizer(新型笔记本)маркетинг—marketing(市场营销)
3.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中、高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却很强,借助多媒体辅助,激发学生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例如在讲解《俄罗斯国情》时,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任务后,全部由学生借助网络自己寻找答案并归纳总结。通过互联网学生了解谁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普加乔夫起义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另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教学课件,每人轮流做“小老师”就某一国情知识点向大家讲解。这样一来大家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认真查找各种资料积极准备。
4.注重情景设计,发挥学生个性:要了解每个同学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爱好,根据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场景。如在中职学习中学生是“哑巴式”俄语,在高职学习中就要打开学生的嘴,每节课开始笔者会让学生进行5分钟自由对话,形式由两名同学组成,一人说汉语,另一人说俄语,开始时大家都争先说汉语,让对方翻译俄语,慢慢也开始尝试翻译一些简单句子再到较难句子。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哪怕学生有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表扬学生,建立其学好俄语的信心和勇气。另外我们也会在情景模拟室中进行讲解课文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布置不同的场景,使学生融入场景中更好的理解对话内容加深记忆。此外在教学中笔者还会安排各种俄语命题演讲、俄语诗朗诵、俄语故事会等比赛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俄语教学与研究论从》第16辑[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1.6.
[2]刘莉莉,崔钰.俄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王俊丽.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及分析对策[D].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