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认真备课,巧设灵动多变的趣味导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开拓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兴趣 课堂 教学 效率
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把这句话引申到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备课,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各环节灵活多变,富有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課堂效率。
一、巧设灵动多变的趣味导入——兴趣的“动脉剂”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门艺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还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长期以来,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着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是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简单列举如下。
1.复习。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既巩固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2.背景介绍。由教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复述课文。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Our School Life,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西方中学生和中国中学生的不同,激起他们的兴趣。
3.问题讨论。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做简单的讨论。
4.讲故事。中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有较强的认知欲望,讲故事能很快调动他们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用名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曲折经历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5.表演。如果是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让一些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上台进行表演。
6.辩论。中学生特别喜欢与人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以主动学习的形式在争辩中充分表现自己。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兴趣的“动力剂”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良好课堂气氛营造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挑选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上每一分钟的效率。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教师要充分发挥日常生活的常见实物在初级阶段语言训练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习、贴近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通过直观演示并结合句型操练,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致。如教学食物和饮料的名称时,我在课前事先准备了各种衣服食物和饮料,如先出示一个鸡蛋,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学生会说:“Egg”,接着出示三个,学生会说:“Three eggs”,再把其他食物和饮料的名词套进下面的句型。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 is an egg.
T: How many eggs are there on the desk?
S: There is only one.
T: Do you like it?
S: Yes, I do.
这些实物具体可感,生动形象,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也经常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配插图,制作复活节彩蛋,装扮圣诞树……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手脑并用,他们的思维会保持活跃,从而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注重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这也就是说,如果给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并模拟再现逼真的生活现场,从而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为学生学习掌握新句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创设乐学的情境,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抽象的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画面,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竞争、表演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样课堂中学习气氛浓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
三、开拓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兴趣的“润滑剂”
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节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注重课内外结合,精心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广泛踊跃参与,达到既辅助带动课堂教学,又增加学生兴趣,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如开展单词接龙、英语书法、手抄报、英文朗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征文大赛、英语角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赛出能力,赛出水平,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网络媒体,让学生了解异域风情、中西文化差异;开展小组辩论,让学生畅抒己见、活跃思维……通过如此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锻炼学生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采取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商务印书馆,1979(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兴趣 课堂 教学 效率
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把这句话引申到英语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真备课,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各环节灵活多变,富有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課堂效率。
一、巧设灵动多变的趣味导入——兴趣的“动脉剂”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门艺术。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还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长期以来,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着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是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尝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简单列举如下。
1.复习。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既巩固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2.背景介绍。由教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复述课文。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Our School Life,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西方中学生和中国中学生的不同,激起他们的兴趣。
3.问题讨论。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做简单的讨论。
4.讲故事。中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有较强的认知欲望,讲故事能很快调动他们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用名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曲折经历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5.表演。如果是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让一些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上台进行表演。
6.辩论。中学生特别喜欢与人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以主动学习的形式在争辩中充分表现自己。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兴趣的“动力剂”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良好课堂气氛营造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挑选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也就越显著。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上每一分钟的效率。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教师要充分发挥日常生活的常见实物在初级阶段语言训练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习、贴近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通过直观演示并结合句型操练,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致。如教学食物和饮料的名称时,我在课前事先准备了各种衣服食物和饮料,如先出示一个鸡蛋,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学生会说:“Egg”,接着出示三个,学生会说:“Three eggs”,再把其他食物和饮料的名词套进下面的句型。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 It is an egg.
T: How many eggs are there on the desk?
S: There is only one.
T: Do you like it?
S: Yes, I do.
这些实物具体可感,生动形象,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我也经常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配插图,制作复活节彩蛋,装扮圣诞树……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手脑并用,他们的思维会保持活跃,从而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教学注重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这也就是说,如果给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并模拟再现逼真的生活现场,从而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为学生学习掌握新句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创设乐学的情境,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抽象的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画面,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任务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竞争、表演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样课堂中学习气氛浓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
三、开拓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兴趣的“润滑剂”
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节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注重课内外结合,精心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广泛踊跃参与,达到既辅助带动课堂教学,又增加学生兴趣,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如开展单词接龙、英语书法、手抄报、英文朗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作文征文大赛、英语角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赛出能力,赛出水平,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网络媒体,让学生了解异域风情、中西文化差异;开展小组辩论,让学生畅抒己见、活跃思维……通过如此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锻炼学生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创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采取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善学,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商务印书馆,1979(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