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传接球失误案例进行分析,剖析传球时机要点与失误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詞 篮球比赛 传球 基础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传接球技术的特征及分析
传球手法分单手和双手两种。传球若要达到快速、隐蔽、及时、到位的要求,关键是要不断提高前臂、手腕、手指的力量和动作技巧,减小动作幅度,减少多余动作,提高传球速度。在激烈的对抗中,牢稳接球,减少传球失误,弥补传球不足,以及截获对方的球都是非常重要的。
接球技术也包括双手接球和单手接球两种。这两种接球技术的特点都是迎球→后引→触球。根据比赛场上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脚步动作,可以行进间接球、快速追球、跳起接球、也可以与跨步或跳步急停及行进间衔接下一动作。由于接球动作的同时也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因此,接球与传球、投篮、突破、运球等动作的关系密不可分,故在教学训练中要求队员把球接稳后与衔接的下一个动作一起练习,并熟练掌握,以备场上运用。
二、比赛中出现传接球失误的原因
现代篮球比赛,重视攻守平衡。半场扩大的紧逼盯人防守给传接球造成了巨大困难,区域紧逼防守的攻击性、破坏性容易对持球人“夹击”创造断球的机会。通过观摩、研究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的篮球比赛,发现有些队员在比赛中一旦遇到对方紧逼的强势对抗,容易出现诸多失误,失掉有利战机。深入剖析其失误的主要原因,大概可归结为以下几种:传球不到位,出球速度慢,方法单一;节奏掌握不好,传球的突破性、隐蔽性差;假动作少,提前暴露意图;队员之间缺乏配合意识;视野狭小,缺乏预见性等。这些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做出如下分析:
(一)技术掌握不全面,传球不到位
当今比赛中传球不到位造成的失误占相当比例。队员传球速度慢、弧度较大,不能做到以球领人。球员对球的高低、远近和力量掌握欠佳,不能将球准确送到同伴手中。这主要是队员对传球动作方法掌握不到位,未能做到全身协调用力,运用手腕和指力不够巧妙,导致传球的威力不够。
(二)队员之间配合不够默契
在比赛中持球队员与接球队员要根据所站位置、距离、移动速度和领会动作意图等不同情况随机应变,准确掌握传球时机,选择最佳传球路线,使同伴能顺利、稳定地接球并完成进攻动作。若配合欠默契,往往出现传球时机预估不准,位置选择不当或传球路线不对等问题,以致接球队员难以接到球,被对方队员抢断。
(三)队员视野狭小
不少队员只盯住球和“理想”的接球同伴,而忽视了全场赛事的推进和人员布局的调整,视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局限。只盯一点,大大降低了对方防守的难度与压力,由此造成失误,说明运动员在平时的基础训练中或许只注重技术层面的练习,忽视了心智与意识层面的训练,未能突破内心瓶颈,扩大全场视野。
三、提高传接球技术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训练,扎实传球功底
在篮球教学中,注重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传球动作方法,明确前臂、腕、指的用力肌群和下肢蹬地、腰腹肌转体中的协调配合。根据传球技术动作规范,加强对上述运动器官的刺激练习,使本体感受器自觉趋于协调完善,帮助运动员熟练球性,建立球感,掌握复杂多变、灵活多样的传球动作。
(二)提升传球意识与配合默契度
传接球的配合意识表现在传球队员要对场上情况及同伴的行动规律与特点了如指掌,接球队员通过有效的战术行动,摆脱防守,选择最有利的进攻位置和接球时机。在传接球过程中不仅要求传球者巧妙、及时、准确地传好球,还须接应者有目的、有攻击性的移动,抢占有利接球位置。
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多加强二、三人有对抗性的传接球练习,培养队员的观察、预测与应变能力,加强队员之间的了解,以达到队员间能默契、有策略、有层次地移动,摆脱防守人去接球或为其他同伴接球拉出空档,创造机会。
(三)扩大视野训练,主动捕捉战机
在技战术训练中,要求队员观察场上情况,扩大视野。训练时可在墙上画出标志,队员持球侧对墙站立,用眼角余光判断墙上标志,做各种传接球练习;或在墙壁上画出若干圆圈,圆圈内写上号码,队员离墙5-10米背对墙站立,教练员连续向队员传球,当队员将要接到球时,教练员喊号,队员接球后立即撤步转身,把球传到标有被喊号码的圈内,然后立即接第二球。同时还要注重隐蔽自身视野,不暴露传球意图,以免传球失误或球被抢断。
(四)巧妙运用假动作,增强隐蔽式传球能力
优秀的传球技术,必须兼具突然性和隐蔽性。持球队员须能在对方的严密防守下善于隐蔽传球意图,运用假动作,捕捉时机,巧妙传球,使防守人失去正确的防守位置,从而获得更多机会。巧妙运用传球前的假动作,如摆头,面部表情和身体的虚晃,瞄篮、跨步突破、转身移位及运球假动作等等。
(五)强化行进间传接球训练
行进间传球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紧急应变能力,开阔视野,对赛场做出正确判断,捕捉传球时机。在比赛中更能分散对手注意力,开阔视野,对赛场做出正确判断,捕捉传球时机,更能分散对手注意力,使之判断失误,打乱对手的防守部署,为组织进攻投篮得分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振峰.篮球对抗技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1.
[2] 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人民体育出版.2002:126-128.
[3] 韩二涛.现代篮球技术教学对大学男生创造性思维引导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
关键詞 篮球比赛 传球 基础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传接球技术的特征及分析
传球手法分单手和双手两种。传球若要达到快速、隐蔽、及时、到位的要求,关键是要不断提高前臂、手腕、手指的力量和动作技巧,减小动作幅度,减少多余动作,提高传球速度。在激烈的对抗中,牢稳接球,减少传球失误,弥补传球不足,以及截获对方的球都是非常重要的。
接球技术也包括双手接球和单手接球两种。这两种接球技术的特点都是迎球→后引→触球。根据比赛场上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脚步动作,可以行进间接球、快速追球、跳起接球、也可以与跨步或跳步急停及行进间衔接下一动作。由于接球动作的同时也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因此,接球与传球、投篮、突破、运球等动作的关系密不可分,故在教学训练中要求队员把球接稳后与衔接的下一个动作一起练习,并熟练掌握,以备场上运用。
二、比赛中出现传接球失误的原因
现代篮球比赛,重视攻守平衡。半场扩大的紧逼盯人防守给传接球造成了巨大困难,区域紧逼防守的攻击性、破坏性容易对持球人“夹击”创造断球的机会。通过观摩、研究武汉体育学院2015年的篮球比赛,发现有些队员在比赛中一旦遇到对方紧逼的强势对抗,容易出现诸多失误,失掉有利战机。深入剖析其失误的主要原因,大概可归结为以下几种:传球不到位,出球速度慢,方法单一;节奏掌握不好,传球的突破性、隐蔽性差;假动作少,提前暴露意图;队员之间缺乏配合意识;视野狭小,缺乏预见性等。这些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做出如下分析:
(一)技术掌握不全面,传球不到位
当今比赛中传球不到位造成的失误占相当比例。队员传球速度慢、弧度较大,不能做到以球领人。球员对球的高低、远近和力量掌握欠佳,不能将球准确送到同伴手中。这主要是队员对传球动作方法掌握不到位,未能做到全身协调用力,运用手腕和指力不够巧妙,导致传球的威力不够。
(二)队员之间配合不够默契
在比赛中持球队员与接球队员要根据所站位置、距离、移动速度和领会动作意图等不同情况随机应变,准确掌握传球时机,选择最佳传球路线,使同伴能顺利、稳定地接球并完成进攻动作。若配合欠默契,往往出现传球时机预估不准,位置选择不当或传球路线不对等问题,以致接球队员难以接到球,被对方队员抢断。
(三)队员视野狭小
不少队员只盯住球和“理想”的接球同伴,而忽视了全场赛事的推进和人员布局的调整,视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局限。只盯一点,大大降低了对方防守的难度与压力,由此造成失误,说明运动员在平时的基础训练中或许只注重技术层面的练习,忽视了心智与意识层面的训练,未能突破内心瓶颈,扩大全场视野。
三、提高传接球技术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础训练,扎实传球功底
在篮球教学中,注重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传球动作方法,明确前臂、腕、指的用力肌群和下肢蹬地、腰腹肌转体中的协调配合。根据传球技术动作规范,加强对上述运动器官的刺激练习,使本体感受器自觉趋于协调完善,帮助运动员熟练球性,建立球感,掌握复杂多变、灵活多样的传球动作。
(二)提升传球意识与配合默契度
传接球的配合意识表现在传球队员要对场上情况及同伴的行动规律与特点了如指掌,接球队员通过有效的战术行动,摆脱防守,选择最有利的进攻位置和接球时机。在传接球过程中不仅要求传球者巧妙、及时、准确地传好球,还须接应者有目的、有攻击性的移动,抢占有利接球位置。
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多加强二、三人有对抗性的传接球练习,培养队员的观察、预测与应变能力,加强队员之间的了解,以达到队员间能默契、有策略、有层次地移动,摆脱防守人去接球或为其他同伴接球拉出空档,创造机会。
(三)扩大视野训练,主动捕捉战机
在技战术训练中,要求队员观察场上情况,扩大视野。训练时可在墙上画出标志,队员持球侧对墙站立,用眼角余光判断墙上标志,做各种传接球练习;或在墙壁上画出若干圆圈,圆圈内写上号码,队员离墙5-10米背对墙站立,教练员连续向队员传球,当队员将要接到球时,教练员喊号,队员接球后立即撤步转身,把球传到标有被喊号码的圈内,然后立即接第二球。同时还要注重隐蔽自身视野,不暴露传球意图,以免传球失误或球被抢断。
(四)巧妙运用假动作,增强隐蔽式传球能力
优秀的传球技术,必须兼具突然性和隐蔽性。持球队员须能在对方的严密防守下善于隐蔽传球意图,运用假动作,捕捉时机,巧妙传球,使防守人失去正确的防守位置,从而获得更多机会。巧妙运用传球前的假动作,如摆头,面部表情和身体的虚晃,瞄篮、跨步突破、转身移位及运球假动作等等。
(五)强化行进间传接球训练
行进间传球训练可以培养运动员紧急应变能力,开阔视野,对赛场做出正确判断,捕捉传球时机。在比赛中更能分散对手注意力,开阔视野,对赛场做出正确判断,捕捉传球时机,更能分散对手注意力,使之判断失误,打乱对手的防守部署,为组织进攻投篮得分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振峰.篮球对抗技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1.
[2] 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人民体育出版.2002:126-128.
[3] 韩二涛.现代篮球技术教学对大学男生创造性思维引导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