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是课程的前提,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了课程。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了出来。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在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资利用的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目的或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在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资利用的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目的或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十分必要,可以将教材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有助于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保证,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实践水平的提高。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有,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从生活中开发;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从教学琐事中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因此,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十分必要。
(一)可以将教材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和正式文本,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呈现学科知识,还应该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的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这就需要教材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材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問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随着课程资源观念的转变,倡导“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进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二)有助于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保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语文学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
(三)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实践水平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改变了教师课程的从属者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及素质,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和主导方向,进行语文课程开发,教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此,理论与实践反复交错,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参与课程开发,能增进教师责任感,教师能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教学实践。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是占首位的。就语文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教学音影音像资料、图片、文学社团、文学社刊、广播室、校园文化环境都应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二)从生活中开发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学习母语。或者说语文学习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语文知识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语文能力就是在生活中培养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教育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命题,倡导“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不要膜拜在语文课本之下,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隔离,要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生活为源,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
(三)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实施新课改后,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了,他们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结果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新的情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把学生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四)从教学琐事中开发
“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使“天赋和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将达到惊异的和谐一致。”(苏霍姆林斯基)因此,虽然文本上经过提升、润色的理论热情洋溢,至善至美,实践中那些繁琐的、磨人的事情却因难登“大雅之堂”而被忽略不计。然而,在实践中恰恰就是这些琐事构成了教师一天活动的不小比例,所耗时间与精力决不亚于正规课堂教学。
因此,有学者认为,要提升育人的品质,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与创造力,必须把教育教学中的“琐事”纳入新课改视野,使之成为一类课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捕捉一些“琐事”,就能逐渐提高捕捉教育契机的敏感性和艺术性,最终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在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资利用的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目的或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在语文课程开发过程中可资利用的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目的或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十分必要,可以将教材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有助于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保证,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实践水平的提高。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有,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从生活中开发;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从教学琐事中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因此,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十分必要。
(一)可以将教材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和正式文本,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呈现学科知识,还应该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的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这就需要教材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材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問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随着课程资源观念的转变,倡导“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进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二)有助于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保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语文学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
(三)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实践水平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改变了教师课程的从属者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及素质,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和主导方向,进行语文课程开发,教师也在实践中不断更新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此,理论与实践反复交错,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参与课程开发,能增进教师责任感,教师能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教学实践。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是占首位的。就语文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教学音影音像资料、图片、文学社团、文学社刊、广播室、校园文化环境都应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二)从生活中开发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学习母语。或者说语文学习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语文知识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语文能力就是在生活中培养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教育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命题,倡导“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不要膜拜在语文课本之下,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隔离,要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生活为源,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
(三)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实施新课改后,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了,他们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结果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新的情况,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把学生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四)从教学琐事中开发
“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使“天赋和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将达到惊异的和谐一致。”(苏霍姆林斯基)因此,虽然文本上经过提升、润色的理论热情洋溢,至善至美,实践中那些繁琐的、磨人的事情却因难登“大雅之堂”而被忽略不计。然而,在实践中恰恰就是这些琐事构成了教师一天活动的不小比例,所耗时间与精力决不亚于正规课堂教学。
因此,有学者认为,要提升育人的品质,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与创造力,必须把教育教学中的“琐事”纳入新课改视野,使之成为一类课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捕捉一些“琐事”,就能逐渐提高捕捉教育契机的敏感性和艺术性,最终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