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觞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阅读】
  荒
  □非 鱼
  岛,的确是荒岛。
  偶尔的闯入者看见过碗口粗的蛇吊在树上吐着长长的芯子,还有猛兽。
  民厌恶那个城市的遮遮掩掩和诡谲莫测,心怀鬼胎的人们时刻算计着别人和被算计,他怀着去死的决心登上了荒岛。让蛇吞了,让兽食了,总比让人折磨得不死不活要好。
  民来到岛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浅的小溪,歌唱的小鸟,奔跑的野兽,让他欣喜若狂。
  三个月过后,民觉得有点儿寂寞了。他和鸟兽尽管相处和谐,可彼此语言不通,他太需要把内心的感受告诉一个能听明白的人。于是,他下岛,说通了一个女人跟他来到荒岛,两个人的日子有了诉说和倾听。
  没持续多久,诉说和倾听变得重复、无聊,而且,两个人过日子怎么可以没有孩子呢?于是,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健壮得像一头小豹子一样的儿子。
  儿子一天天长大,在森林里跑来跑去,赤身裸体,奔跑的速度像风,爬树的敏捷度像猴子。民的妻很担心,孩子要变成野人了,可怎么是好?他必须得到教化。
  负责教化孩子的老师被请到岛上,他耐心地教给民的儿子礼仪、知识。民的儿子渐渐失去了奔跑的能力,变得温文尔雅。到了十八岁,民的儿子提出他该结婚了,他要享受爱情。
  第五个出现在岛上的,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她和民的儿子结了婚。她带来了她的父母和弟弟,民和他的妻与两位亲家一起吃饭,聊天儿,谈论他们的儿子和女儿。
  矛盾是偶尔产生的,来自那位教师。他因为那位弟弟骂了他,便恶毒地制造了一起谎言。民和亲家大吵一架,谁也不理会谁,除了那位教师,又没有第二个中立的人来劝诫,他们整日不说话,彼此像仇人。
  民觉得必须树立自己在岛上的威信。岛上的第九个公民来了,是一位公正的律师,他帮助民调解了和亲家的矛盾,并为民制定了岛上的公约。民作为岛主,拥有岛上的最高权力。监督公约执行的两名检察官来了,保证公约执行的三名士兵来了,这都是缺一不可的。
  随着公约的执行,其中的漏洞越来越多,完善漏洞的同时,新的职业诞生了。民的儿子成了从城市向荒岛选拔输送人员的最佳人选,他的妻则做了他的秘书,帮助登记每天都有哪些新的职业诞生,需要多少人员来补充。
  厨师、保姆、巫师、侦探、心理医生、经纪人、司机、工人、制造商、乞丐、银行家……几乎每隔两小时,就有一个新的职业诞生。民看着他手下的子民越来越多,大家天天早上向他朝拜,温顺地听他训导,实在太高兴、太满足了。
  民每天站在岛的最高处——官邸的楼顶,看着岛上的变化,得意扬扬。这都是他的功劳啊,他是这座小岛的开拓者,是至高无上的王。
  森林已经砍伐得差不多了,要造纸,要造各种各样的房子,到处需要木头,森林没了,民就命令大家种草。驱逐和猎杀,让鸟兽变得非常稀罕,民命令大家紧急建造动物园,把剩余的动物保护起来。
  政变似乎在一夜之间突起,有人说民老了,要他让位,说他的儿子骄奢淫逸,横行霸道,让岛上的经济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
  尽管政变被镇压下去了,可民变得焦虑不安,他不知道那些觊觎他的权力和他儿子金钱的人藏在哪里,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再次发起政变,甚至突然枪杀他们,或者绑架他的孙子。
  民的焦虑越来越重,整日忧心忡忡,疑神疑鬼。岛上最权威的医生说,民患了抑郁症,他必须到一个清静的地方休养三个月,否则,他不会活过一年。
  民听取了医生的劝告,他给儿子留了一封全权委托书,要他处理岛上的一切事务。
  民乘坐一叶小舟,在一个清晨离开了岛,他的手下已经为他寻找到了另一座荒岛,他将一个人在那里静静地调养。
  小舟渐行渐远的时候,民回头看了看曾经的荒岛,现在,那是一座多么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啊!
  (选自《来不及相爱》)
  写作借鉴
  《荒》把漫长的时间和广阔复杂的空间浓缩了,用一幅简化的图景把文明发展演化的过程展现了出来。“民”这个人物形象的变化其实是人类从蛮荒到文明进化过程的缩影。作者采用荒诞的艺术表现手法,用象征、隐喻、夸张等方法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突显主题。
  【习作展示】
  文明的毁灭
  □袁冰婕
  猎人在森林里碰见一只野狼,他们很近很近,仅仅只有两米的距离。而这个时候猎枪的速度或许还没有野狼爆发跳跃时的速度快。一切都是未知数。
  猎人把枪往身后移了移,意图对野狼表示友好,而野狼却误以为猎人要杀它,他们僵持着。
  野狼吮了吮舌头,意图用狼族之间的友好动作告诉猎人它没有恶意,而猎人却觉得这头狼的狼性要爆发了,他握紧了手中的猎枪,他们僵持着。
  猎人和野狼就这样僵持着。他们互相猜忌,按兵不动,进行所谓的静态博弈。
  何为静态博弈?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虽有先后顺序,但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的选择,他们都在隐蔽自己。
  在发现一个文明之际就将其消灭,这对所有的文明而言便是一个“纳什均衡”,也便是我们所谓的先下手为强。我选择了这个策略,便不会改变;而假若我不改变我的策略,你也不会改变你的策略,在此时,我们便只能归于我们之间的相对优势,即时空上的相对优先。
  在我们妄图用一个文明去毁灭另一个文明时,我们必须估算这个毁灭成本是否能够合理抵扣自身的期望损失,必须计算没有消灭对方而自身反被消灭的概率,同时包含自身的极值损失。
  即使这个概率是极低的,但它依赖的却是技术爆炸的绝对期望值。
  而《三体》中所谓的技术爆炸是指一个弱小文明突然发现一个远超自己且具有侵略性文明的存在,生存的本能迫使它在短时间内爆发其所有潜能,使长时间、大范围的技术成果极速压缩。
  但这种技术爆炸的可能性却是极低的;无数个外来文明中有一个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又是极高的。就像飞机失事可能性极低,可每天却依旧有飞机在失事。所以,从博弈角度来看,“黑暗森林”法则可以成立。
  消灭文明的成本即使被规定得很低,可却依旧成立。消灭的期望收益很大,那么消灭你的依旧是一个纳什均衡。
  枪声与狼嚎同时响起。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四十五。本文立意较深刻,选取“纳什均衡”和“黑暗森林”法则来探讨文明存在和消失的问题。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一种策略组合;“黑暗森林”是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在《三体》中引入的法则,提出因为“猜疑链”导致文明无法互相判断彼此之间的善恶,并最终驱使两方相互敌视。本文的亮点在于作者刻画了一个狼与人互相猜疑的场面,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猜疑链”的合理,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文明的毁灭,化抽象为具体,由浅入深,非常耐人寻味。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在整理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三万多个问题时发现一个怪现象——年龄跟孩子们提问的质量成反比。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我妈妈晒的被子比较香”“为什么做运算时都是先乘除后加减”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天真烂漫、充满童趣,让人忍俊不禁。而中学生提出的多是一些诸如“怎么杀毒”“怎么发电子邮件”等程式化问题,这些问题简单化,
期刊
七、回归课本型  这种题型的设题方式是将某一诗文名句作为上联,要求学生从指定的诗文篇目中找出一个既意蕴相通又对仗工整的句子来作对。它具有考查学生的修辞能力和名句名篇识记能力的双重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名题精选】杨振宁曾赞《国文》课本中一副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遴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解题技巧】这样的题类似于古人玩的集句联,要
期刊
我们常说:人性本善。人的善良源自于内心,源自于内心的宁静,源自于高尚的生命追求。  做一件善事,是由我们的内心信念决定的,与外在的物质奖励无关。如果做善事是为了物质奖励,那么当那些人急切需要帮助,而恰恰没有相应的物质奖励的时候,我们就无动于衷?  让座,一个简单的善举,如果真的需要物质奖励——门票,才能促成,我们的心真的会得到安宁和愉悦吗?如果没有门票的物质奖励呢?难道我们就不让座了吗?我们就任凭
期刊
孔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我却认为,整个人生是由善与恶交织而成的,人性中的善与恶始终在博弈。  善与恶只是在一念之间,每一种选择都是一个世界:一个是彩色的,而另一个则是灰色的。  世界上很多人都因为利益而走向灰暗的世界。少年时的汪精卫追随孙中山,曾是《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他以“精卫”作为笔名,笔锋犀利,矛头直指当时的保皇派,并与之展开激烈论争,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精卫”出自《山
期刊
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杏树。  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看见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
期刊
话题导入:  高一的我们常常为如何写好议论文而发愁,有时想到一个好的中心论点,却不知道如何去议论。这实质上是我们不了解议论的方法。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最基础的、最有生命力的议论方法就是横向展开议论,它的优点有:(1)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2)使议论气韵酣畅,增强说服力;(3)显示作者思维的开阔,思想的深刻;(4)节约时间,快速成文,取得高分。  技法梳理:  一、什么是横向展开议论  横向展开
期刊
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蝉蜕,被我偶然在林间拾得。  我不知道这只蝉在地下蛰伏了多久,我只是端详着自己掌心上淡黄的躯壳,想象着它破壳而出的英勇。蝉蜕的眼部晶莹透亮,我仿佛仍能看见曾掩藏在其中的被泥土浸润得如墨的瞳仁以及其中日复一日燃烧着的对夏与热的渴望。破壳的欢愉,是蝉长久等待的报偿。  像是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原本寂寂的林间突然响起一声尖锐的蝉鸣——一只蝉开始了它的呼喊。接着,仿佛受了蛊惑般,这一鸣
期刊
人身长不过七尺,豪华别墅不过虚置;一日三餐,珍馐与淡饭其实无异;衣物能避寒,锦绣与棉布又能相差几何?而我们似乎都愿意加上人生并不必要的点缀,而减去了生活最本真的趣味。诗人说:“鸟儿的翅膀一旦绑上了金子,它就无法飞高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做好人生的加减法,便可收获“赌书消得泼茶香”的乐趣。  减去“高配置”,加上对生活用心的态度。梭罗自哈佛毕业后,并没有为了追求富足、体面的生活而和其他人一样找工
期刊
演员孙红雷在央视上有一句“雷人”的广告词:“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故事不仅要中听、耐听,还要看你的故事中能“爆”出多少“料”来。如果你拾人牙慧,听者必定寥寥;要想听者芸芸,就必须“爆”出“猛料”来。为此,我们在记叙文中讲故事,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甘蔗。  下面,我们来谈谈为记叙中的故事增加新鲜感的办法:  一、讲“我的”故事,要有独家经历  国学大师陈寅恪给学生上第一节课,开口就开宗明义地讲:“
期刊
从步入小学,第一次接触写作至今,也有十二个年头了,我还未曾回顾过这十几年来的写作历程。正是因为今天这个机会,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写作经历中有着许多美好的点滴,它们构成一份永恒的回忆,记录下我的成长足迹。  写作犹如我的挚友,伴随并见证着我的成长。细细品味这十多年的写作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亮点,让人受益颇多。  小学时写作,从起初的看图说话,到之后的三段论式写作,大多以状物叙事为主,描绘出我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