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异国人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厨房里出现了三个吃大餐的人:一个西班牙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蹭饭的中国人。
  我是先和大胡子里欧熟起来的。他是西班牙人,睡在我隔壁床铺。里欧是个牛人,凭借搭便车的方式用一星期的时间周游了冰岛。里欧和尼克成了好朋友,因为他们对汉堡深恶痛绝,热爱下厨。尼克是意大利和美国的混血,老家在西西里,但从小在加利福尼亚美好的阳光下长大。
  酒足饭饱,里欧向我们说起了冰岛搭便车期间发生的事。
  “在冰岛,搭车是很常见的事情。在路边站一会儿,很快有车愿意载我。令我吃惊的是,独自开车的冰岛女人也愿意载我。”
  还有一次,一个冰岛渔夫载他,车上有新鲜的鱼,临走前给了里欧两条。
  “我问他关于捕鱼的知识,他滔滔不绝。那天我就有一个感悟,其实他们很乐意和我这样的外来人说话。你知道冰岛的小镇吗?人太少了,人们都知道彼此的事情,没什么新鲜事。在小镇,像我这样一个外来的人难得遇到,突然表示感兴趣,他们会很乐意分享,很多话想说。”
  对此,尼克感到嫉妒。来冰岛两个星期,他的目标是和冰岛人聊天,不过并不顺利。
  “我试着在街上和陌生人展开对话,虽然他们都礼貌地回应,但很快就结束了对话。唯一的一次,我和导游聊天,但也仅限于导游和游客之间的话语往来,讽刺的是导游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根本不算冰岛人。作为意大利人,我无法理解冰岛国民。我试图与他们聊天,他们会友好地回应,但是三分鐘之后,他们眼神迷离,也不说‘哎呀!我有事要先走了’的客套话,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看着远方。冰与火并存的国度,人也捉摸不透啊!”
  尼克认为,冰岛人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物种。
  隔天,我们又在公共厨房做饭。尼克在旁边歇着,因为又多了两个女孩。女孩想一展身手,不一会儿,尼克看不下去,亲自出马。他切着菜,问我:“你想聊聊爱情吗?小女孩,我给你一点建议,也许可以拯救你一生——记住,千万不要和意大利人谈恋爱,特别是西西里人。”
  他转过身,严肃地看着我:“在美国,90%超过35岁的女人也会给你这个建议——她们吃过意大利男人的苦头。说来有趣,只要和意大利男人谈恋爱,他们肯定会让你得到超级棒的体验,你做任何事,他们都会夸赞你。特别是西西里的男人,他们还会带你回老家,告诉全家人和邻居街坊,你是他的未婚妻,一生的挚爱。然后呢,不爱你了,全盘否认,彻底不理睬。”
  “真实故事。”他补充道,“爱情的大部分是情绪。”
  “真是没有安全感……”我呢喃。里欧听了也转过身,说:“安全感是你给对方的。安全感从来不是获得的,而是给予,是主动,是挖掘,对方因为被赋予了价值、被你注意,然后才值得被爱。”
  说完,厨房里所有的女孩都为他鼓掌。
  尼克回美国以后,里欧没了做菜的伴,于是我们这两个异国人经常出去吃饭。(摘自《明天我要去冰岛》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图/亓寂)
其他文献
我刚到天清寺时,每次看见同龄的小香客来寺院游玩,穿着洁白、有弹性的旅游鞋,心里就非常羡慕。我曾央求师父给我买双旅游鞋,师父说:“僧人以自然为本,是不能穿戴皮革类材料制造的东西的。”我起初还很不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喜欢上了僧人的布鞋。它鞋底较软,鞋面素净,透气性好,穿在脚上,走路轻快。  我见过一个穿高跟鞋的女香客。她来到寺院参观,直叫累人。女香客的母亲说她不该穿高跟鞋上山,她却抱怨山路太难
期刊
我跟容子都已年过半百。我的头发已经花白,而容子一直精神饱满,偶尔还会向我炫耀:“今天逛街我走得很快,街上那些高中女孩都比不过我。呵呵,我宝刀未老啊!”  虽然我在东京上了六年学,但闲暇时几乎都在国立公园、吉祥寺附近活动,去银座的次数少之又少。归根结底,太繁华、太嘈杂的地方不太适合我这种文人。容子则与我相反,对她而言,逛银座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容子会去银座淘一些打折品,不过更多的时候只是去饱饱眼福。这
期刊
在硅谷,很多成功人士都会说一个词——FOMO,即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越成功的人就越在意FOMO,他们担心如果不能随时随地地掌握这个世界最新动态的话,就会错过机会。  但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你看了那么多的新闻,其中有多少真正对你产生了影响?掌握了那么多信息以后,我们作出的判断真的比以前更正确吗?”恐怕并不是。绝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仍然依靠直觉
期刊
总有人说小时候的食物更好吃,当你提出质疑的时候,他们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他们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味道,现在的那些食物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甚至连水都不如小时候的甘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这本书中写下了如下的观点: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不像录音带或者录像机一样记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关于记忆很多时候是非真实的反应,有一个十分经典
期刊
在我规划的路径中,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之间是撒哈拉沙漠,但因为半途没路可走,我改为搭便车,靠一群德国人开的四轮驱动越野车穿越撒哈拉。那时我在沙漠中过了三夜,就睡在越野车装货的地方。  半夜,我想上厕所,醒了过来。从车上下来,看到月光照耀在沙漠上。放眼望去,沙漠平坦无波,整面闪烁着苍白的光芒。我一边小便,一边看得出神。我现在到底置身何处?是深深的海底吗?有趣的是,我一旦开始这么想,就越看越觉得这里像是
期刊
今年,有一件事让我很受启发。  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影,一边和同学在网上聊天。我说:“这作业还做得好吗?”朋友说:“别担心,他们这代孩子的大脑和我们不一样,可以多线程运行。我这孩子是学霸,没问题的。”他还说,我们父母那代人也不太理解我们为什么可以同时处理那么多事。大脑的进化一直在加速,应对高强度、强刺激、多通道信息涌入,上一代人不如我们这一代人。而我们这一代人远远比不上下一代人。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后期,钱锺书先生的女儿钱瑗曾经画过这样一幅漫画:钱锺书在家中一边碎步行走,一边专注地看着书。他穿的裤子松松垮垮,完全淹没了身材。钱瑗给漫画取名为《裤子太肥了》,讓人忍俊不禁。  某年夏天,时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的钱锺书在家读书。他打着赤膊坐在一把高高的靠背椅上,因为弯腰,胸脯和肚子的脂肪堆成一座小山包,脚上则悬空趿拉着拖鞋。大约是累了,他想锻炼一会儿,双手一前一后在胸前转动着,神情极
期刊
在进行婚姻辅导时,我注意到在前来咨询的夫妇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进入办公室后,丈夫会以一个能看到我的姿势坐下。他偶尔上下看看,或看看对面,但他很少直视妻子,除了偶尔瞥一眼外。而妻子的姿势会让她既能看到丈夫,又能看到我,因为她正在尽力弄明白丈夫内心深处的变化。  作为一个女人,她“性格开放”——她想把她的问题摆出来跟丈夫讨论,希望解决问题,丈夫却把一切都藏在心里。他与“性格开放”正好相反——属于心理学
期刊
朋友让我跟他去听一场法庭辩论。  墨尔本的县法院相当于中国城市的中级法院。一早赶去,楼房并不高大,在墙面高处镶嵌着象征公平的古典女神浮雕。天有点冷,穿大衣的人们匆匆端杯咖啡,然后通过旋转门进入。法院大堂中间像候机楼安检口,所有随身物品都要经过传送带进入。一个身高不过一米六的女法官,东方人,她身上的黑法袍显得过于宽大,假发也有点滑稽,看来她很急,拖着个行李车,一路奔跑着过安检。  朋友在法院做同声传
期刊
从两三年前开始,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和必须做的事情,我拒绝把应酬类的饭局安排在晚上。每次有人约我谈事,我都会在工作地点附近约午饭。  绝大多数事情,你在一个半小时内绝对可以谈妥,如果无法谈妥,只能说明这根本不是一件可以在如此短时间内仓促决定的事,那就需要再行商量。更重要的是,因为下午大家都有其他工作安排,所以對于午休的时间都会本能地珍惜,效率无意间会变得很高,人们都会直奔主题,切割掉所有不必要的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