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高考备考复习教学中,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去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基本素养,培养数学基本能力. 2012年新课标高考即将来临,高考复习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复习,同学们已经较为系统地掌握了高中数学知识,而且也做了大量的练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解题经验。那么在剩下的时间里如何使自己更趋成熟、完善,使你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完全达到高考要求,是每位师生所关注的,我们该如何去面对?下面就结合自己近几年来我们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实践对新课标高考数学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谈几点思考。
教师多一分思考,多一分准备,多一分辛劳,学生就省一分力气,增强一分效果。研究高考,研究复习,提高复习水平。
我们提倡:
(1)、提倡“高效备考”;
(2)、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
(3)、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我们高考复习的宗旨:在基础与能力中行走,寻找基础与能力发展的平衡点,激活学生数学的理性思维品质.
我们认为新课标高三数学备考复习应主要抓住两个方面:
一是“课本”,二是“考试说明”。
高考复习任务:
教师:狠抓主干知识,强化热点知识,适度关注冷点,渗透思想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理清知识脉络,查找知识盲区,掌握解题套路,形成应试技能。
高考实际目的:巩固现有基础,积极扩大战果,消除知识盲区,力争颗粒归仓。
研究试题:学习数学意味着解题,题海茫茫,研究是岸。
2007-2011年高考试题对2012年高考复习的思考:
1.回归教材,重视教材的基础性作用;
2.研究高考真题,重视真题的示范性作用;
3.研讨考纲,重视考纲的方向性作用;
4.研究课标,重视课标的指导性作用。
我们的想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近五年的高考,高考数学试题既不需要深奥的知识,也没有高难的技巧,许多题目扎根于课本,由若干基础知识经串联、加工、改造而成,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抓住主干知识进行强化复习,精选范例,通过引申、拓展、探究,做到解一题通一片,跳出题海,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我们的做法:对例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与例题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发散和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予以拓展提升,使学生实现由点到面、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达到:“联珠成线”,“织线成网”。“拎起来成条线,撒下来铺满地”的境界.
以人为本,将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切实落实在学生身上。不是落实在口上,而是落实到手上;不是落实在思路上,而是落实在纸上;不是落实在教案上,而是落实在练习本上;不只落实在个别分子上,而是落实在大众身上。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高考数学成绩=自信心+熟练基本知识+活用基本思想方法+规范解题基本步骤。
思考一:重视基础,不钻难题!
重视基础,扎扎实实。惟有抓好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基础知识(要熟悉);基本技能(要熟练);
基本思想(要领会);基本方法(要掌握).
决不能以高考卷最后两题的难度组织复习.谁钻难题,谁整垮自己!没有几个人能听懂的题,讲了又有什么用?
思考二:必须重视能力培养
我只谈一点就是挖掘学生解题背后的思维过程(当然教师也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把思考问题的原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教给学生(老虎吃天从何下口?不仅是“解题术”.讲题型,去套?)多让学生感到自然,与你共鸣.
思考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复习,做到“清清楚楚几条线,而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以图、表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与经验体系.对于新课程更要如此.形成网络,相互支撑,利于理解、记忆与掌握,便于迁移与运用.做三件事:澄清概念,归纳方法,教会思考.
思考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归纳方法)
命题意向:“能力为中心,知识为平台,方法为通道.”充分展现:“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内容是载体,方法是核心.
思考五:必须教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读题一遍不要,动笔出错好笑,看到成绩心跳”.失分原因之一是解题习惯不好,而不仅是数学知识掌握的缺陷.哪些是教师要做的,哪些该让学生去做?要想清楚。“想”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主动的是有效的,教师讲的未必有效!让学生先想一想,做一做(尝试教学法).让学生掌握与数学题打交道的招招式式,看到题目不怕,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思考六:精选多练,讲练得法,精选例题,提高针对性
(1)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变换背景、改变图形位置、增减题设或结论.高考试题特点是,情景新颖,高于课本.
(2)历届高考题仍然是训练的最好选题.陈题新解、熟题重温.
(3)全国各地市高三测试题.
(4)体现概念理解、知识覆盖、思想方法.
(5)自编题.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题;与前面内容有联系的题.坚决摒弃“偏、怪、奇”的题,高考绝对不会考的题.
思考七: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提高复习的科学性
1.正确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
4.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5.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6.正确处理好习题质与量的关系
思考八: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减少无用功。控制好教学要求的难度。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合适的标高。
2.每课必练,每练必改,每改必评,每评必纠。重视学生作业反馈,讲评错因,讲评得分点。
思考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学会做减法(挤掉“水份”)
①挤掉教学目标中实现不了的要求
②挤掉教学内容中的次要部分
③挤掉多余的教学环节
④挤掉不恰当的教学手段
⑤挤掉可做可不做的练习
⑥挤掉与本课无关的一切废话
2.学会做加法(补充营养)
①要认真备课范例要有代表性. 为学生提供的练习中,力争做到五性.系统性.滚动复习,知识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串;综合性.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多层次;基础性.
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学生;重点性.突出主干知识,重点训练;发展性.传授方法,学会迁移.
②要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
③要勤于研究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针对训练.
思考十:关爱每一位学生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课堂的基础.
(2)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把“爱”字贯穿于 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3)“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爱的力量。
(4)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让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新课标高考数学备考复习防止四贪:贪多;贪高;贪快;贪新。要参加“高考”就要想办法“考高”,学数学不需要“死记”但对基本的要“记死”,需要“熟练”掌握的要“练熟”,要想“会做”先要“做会”。
总之新课标高考数学备考复习,需要做到:明明白白扣说明;扎扎实实谈双基;认认真真学专题;踏踏实实做试题;实实在在讲好题。
教师多一分思考,多一分准备,多一分辛劳,学生就省一分力气,增强一分效果。研究高考,研究复习,提高复习水平。
我们提倡:
(1)、提倡“高效备考”;
(2)、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
(3)、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我们高考复习的宗旨:在基础与能力中行走,寻找基础与能力发展的平衡点,激活学生数学的理性思维品质.
我们认为新课标高三数学备考复习应主要抓住两个方面:
一是“课本”,二是“考试说明”。
高考复习任务:
教师:狠抓主干知识,强化热点知识,适度关注冷点,渗透思想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理清知识脉络,查找知识盲区,掌握解题套路,形成应试技能。
高考实际目的:巩固现有基础,积极扩大战果,消除知识盲区,力争颗粒归仓。
研究试题:学习数学意味着解题,题海茫茫,研究是岸。
2007-2011年高考试题对2012年高考复习的思考:
1.回归教材,重视教材的基础性作用;
2.研究高考真题,重视真题的示范性作用;
3.研讨考纲,重视考纲的方向性作用;
4.研究课标,重视课标的指导性作用。
我们的想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近五年的高考,高考数学试题既不需要深奥的知识,也没有高难的技巧,许多题目扎根于课本,由若干基础知识经串联、加工、改造而成,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抓住主干知识进行强化复习,精选范例,通过引申、拓展、探究,做到解一题通一片,跳出题海,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我们的做法:对例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与例题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发散和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予以拓展提升,使学生实现由点到面、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达到:“联珠成线”,“织线成网”。“拎起来成条线,撒下来铺满地”的境界.
以人为本,将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切实落实在学生身上。不是落实在口上,而是落实到手上;不是落实在思路上,而是落实在纸上;不是落实在教案上,而是落实在练习本上;不只落实在个别分子上,而是落实在大众身上。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高考数学成绩=自信心+熟练基本知识+活用基本思想方法+规范解题基本步骤。
思考一:重视基础,不钻难题!
重视基础,扎扎实实。惟有抓好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基础知识(要熟悉);基本技能(要熟练);
基本思想(要领会);基本方法(要掌握).
决不能以高考卷最后两题的难度组织复习.谁钻难题,谁整垮自己!没有几个人能听懂的题,讲了又有什么用?
思考二:必须重视能力培养
我只谈一点就是挖掘学生解题背后的思维过程(当然教师也要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把思考问题的原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教给学生(老虎吃天从何下口?不仅是“解题术”.讲题型,去套?)多让学生感到自然,与你共鸣.
思考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复习,做到“清清楚楚几条线,而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以图、表等形式,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与经验体系.对于新课程更要如此.形成网络,相互支撑,利于理解、记忆与掌握,便于迁移与运用.做三件事:澄清概念,归纳方法,教会思考.
思考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归纳方法)
命题意向:“能力为中心,知识为平台,方法为通道.”充分展现:“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内容是载体,方法是核心.
思考五:必须教学生学会思考,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读题一遍不要,动笔出错好笑,看到成绩心跳”.失分原因之一是解题习惯不好,而不仅是数学知识掌握的缺陷.哪些是教师要做的,哪些该让学生去做?要想清楚。“想”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主动的是有效的,教师讲的未必有效!让学生先想一想,做一做(尝试教学法).让学生掌握与数学题打交道的招招式式,看到题目不怕,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思考六:精选多练,讲练得法,精选例题,提高针对性
(1)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变换背景、改变图形位置、增减题设或结论.高考试题特点是,情景新颖,高于课本.
(2)历届高考题仍然是训练的最好选题.陈题新解、熟题重温.
(3)全国各地市高三测试题.
(4)体现概念理解、知识覆盖、思想方法.
(5)自编题.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题;与前面内容有联系的题.坚决摒弃“偏、怪、奇”的题,高考绝对不会考的题.
思考七: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提高复习的科学性
1.正确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
4.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5.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6.正确处理好习题质与量的关系
思考八: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减少无用功。控制好教学要求的难度。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合适的标高。
2.每课必练,每练必改,每改必评,每评必纠。重视学生作业反馈,讲评错因,讲评得分点。
思考九: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学会做减法(挤掉“水份”)
①挤掉教学目标中实现不了的要求
②挤掉教学内容中的次要部分
③挤掉多余的教学环节
④挤掉不恰当的教学手段
⑤挤掉可做可不做的练习
⑥挤掉与本课无关的一切废话
2.学会做加法(补充营养)
①要认真备课范例要有代表性. 为学生提供的练习中,力争做到五性.系统性.滚动复习,知识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串;综合性.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多层次;基础性.
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学生;重点性.突出主干知识,重点训练;发展性.传授方法,学会迁移.
②要研究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
③要勤于研究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针对训练.
思考十:关爱每一位学生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课堂的基础.
(2)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把“爱”字贯穿于 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3)“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爱的力量。
(4)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让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新课标高考数学备考复习防止四贪:贪多;贪高;贪快;贪新。要参加“高考”就要想办法“考高”,学数学不需要“死记”但对基本的要“记死”,需要“熟练”掌握的要“练熟”,要想“会做”先要“做会”。
总之新课标高考数学备考复习,需要做到:明明白白扣说明;扎扎实实谈双基;认认真真学专题;踏踏实实做试题;实实在在讲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