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来源 :海外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确指示,我们以大二非英语专业两个理工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水平.基于问卷调查的汇总情况,我们研究了英语教学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具体实施步骤,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和跨文化交际技能,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其他文献
英语语义场理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文主要探讨了语义场理论的分类、特点以及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将语义场理论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英国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成名作《一个人的朝圣》讲述了老人哈罗德为拯救病危友人跋涉千里的朝圣之旅.《一个人的朝圣》不仅是一部成长小说,还是一部生态小说.通过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和感悟自然,主人公哈罗德重构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找回了本真自我,实现了自我的精神成长.小说体现了乔伊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关注,反映了她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时间结构很典型的一部,然而在有关《哈》的研究中,针对叙事时间的讨论却并不十分详细.该文从热奈特提出的“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有两个发现:(1)时间结构对戏剧冲突具有重要意义,《哈》剧用倒叙创造悬念,用预叙铺垫情节,和用省略和概述控制叙事的节奏,增强了叙事的效果,突出了戏剧重点;(2)《哈》剧的时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叙事视角的缺欠,完善了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老国王冤死”这一情节的高频率叙述,对生存还是死亡的反复思考,深入揭示了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