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我们的关注。而美术在幼儿教育中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学龄前儿童品质的发展、自然创造力的表达、社会价值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个性与自我尊重的人格形成等,提供一个非同寻常的机会与条件。那么,怎样才能让美术这一重要角色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呢,我们做了如下探索与尝试:
一、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使用新颖的工具,使每个孩子从“要我画”,变成“我要画”,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教师教幼儿画画,往往先给幼儿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幼儿交待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画头饰,给幼儿示范的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4种,让幼儿任选一种,但是按教师示教的方式画,不允许幼儿超出此范围。现在,同样是画头饰,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矩形等,启发幼儿可以用这些“零件”组装成各种画。教师虽然也向幼儿出示了许多幅“零件拼装图”,但是更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每个幼儿都画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头饰,如房子、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等等。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把美术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这样他们就会非常快乐的去做,并能把自己的创意发挥到极致。
要把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美术活动,幼儿会自然、愉快地投入活动之中,在游戏中观察、在游戏中创造。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想象,同时创造出各种形象生动、动作各异的人物。另外,使用新颖的美术材料和丰富活动形式也可以让幼儿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如利用铅笔屑、蛋壳、废铅笔头、布包棉花球、积木等为作画工具,用“画故事、故事中的话”、玩玩做做等多种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使他们在熟悉、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讲述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美术创作。
二、尊重幼儿,激励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1、正确看待幼儿的自我体现。
儿童往往比成人更赋予想象。大人和孩子看同一幅画,大人看了就认为这是一幅画,他不会去想什么太多的事情。而孩子呢,看着看着,就会想:旁边是大海,还有别的什么。成人看孩子的画,觉得杂乱无章,会用不理解的态度点评它。但不妨静心听听孩子是怎样给自己的作品加以语言描述,赋予它生命的。有一只自动笔上画了两根线,他说:我设计这样一种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人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人就不累了。多么美妙的想象!这时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也许艺术之花就从这里绽开了。
2、取材于幼儿生活经验。
人的想象力,包括艺术想象力,是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为想象提供了基础。而幼儿感兴趣的也是周围熟悉的事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老师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爱吃的水果、喜欢的游戏都是幼儿经历过的感兴趣的话题。当然幼儿积累一定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3、要根据幼儿的所好。
画之前,经常有幼儿这样问:“老师,今天画什么呀?”说明幼儿对绘画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急切想知道。这时教师不妨试问:“你想画什么呀?”幼儿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讲述。有的说画大老虎,有的想画童话世界……。教师可根据幼儿提供的题材作一些范画,满足他们想象愿望,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的灵感。
三、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渠道,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欣赏活动对幼儿也不可忽视。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可以组织孩子去看画展,让孩子感受美术艺术的魅力,老师选择一些著名画家典型的作品,给孩子们讲解,让幼儿讨论猜测画家的心境和个性特点,并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个看法……”等等积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组织孩子们自己的画展,让他们自己品评,过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互相观摩、比较,了解谁的画颜色搭配得好,谁的画想法特别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引导孩子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不能缺少的,美术活动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启蒙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寻找到幼儿想象的翅膀,为他们创造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创造的心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造性的新世纪的人才。
一、让幼儿把美术活动看作是自己想做的事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使用新颖的工具,使每个孩子从“要我画”,变成“我要画”,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教师教幼儿画画,往往先给幼儿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幼儿交待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例如画头饰,给幼儿示范的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4种,让幼儿任选一种,但是按教师示教的方式画,不允许幼儿超出此范围。现在,同样是画头饰,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只是零件,如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矩形等,启发幼儿可以用这些“零件”组装成各种画。教师虽然也向幼儿出示了许多幅“零件拼装图”,但是更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这样的活动效果就与以前大不相同。每个幼儿都画出与别人很不一样的头饰,如房子、汽车、葡萄、螃蟹、太阳等等。我们体会到这一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儿童把美术活动看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教师要他做的事,这样他们就会非常快乐的去做,并能把自己的创意发挥到极致。
要把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美术活动,幼儿会自然、愉快地投入活动之中,在游戏中观察、在游戏中创造。孩子在游戏中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想象,同时创造出各种形象生动、动作各异的人物。另外,使用新颖的美术材料和丰富活动形式也可以让幼儿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如利用铅笔屑、蛋壳、废铅笔头、布包棉花球、积木等为作画工具,用“画故事、故事中的话”、玩玩做做等多种形式调动孩子的兴趣,使他们在熟悉、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讲述的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美术创作。
二、尊重幼儿,激励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1、正确看待幼儿的自我体现。
儿童往往比成人更赋予想象。大人和孩子看同一幅画,大人看了就认为这是一幅画,他不会去想什么太多的事情。而孩子呢,看着看着,就会想:旁边是大海,还有别的什么。成人看孩子的画,觉得杂乱无章,会用不理解的态度点评它。但不妨静心听听孩子是怎样给自己的作品加以语言描述,赋予它生命的。有一只自动笔上画了两根线,他说:我设计这样一种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人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人就不累了。多么美妙的想象!这时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也许艺术之花就从这里绽开了。
2、取材于幼儿生活经验。
人的想象力,包括艺术想象力,是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为想象提供了基础。而幼儿感兴趣的也是周围熟悉的事物。幼儿园的一草一木,老师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爱吃的水果、喜欢的游戏都是幼儿经历过的感兴趣的话题。当然幼儿积累一定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3、要根据幼儿的所好。
画之前,经常有幼儿这样问:“老师,今天画什么呀?”说明幼儿对绘画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急切想知道。这时教师不妨试问:“你想画什么呀?”幼儿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讲述。有的说画大老虎,有的想画童话世界……。教师可根据幼儿提供的题材作一些范画,满足他们想象愿望,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的灵感。
三、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渠道,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欣赏活动对幼儿也不可忽视。老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幼儿欣赏美术作品,可以组织孩子去看画展,让孩子感受美术艺术的魅力,老师选择一些著名画家典型的作品,给孩子们讲解,让幼儿讨论猜测画家的心境和个性特点,并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个看法……”等等积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组织孩子们自己的画展,让他们自己品评,过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互相观摩、比较,了解谁的画颜色搭配得好,谁的画想法特别有趣,自己的画有哪些不足,引导孩子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想象和创造。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不能缺少的,美术活动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启蒙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寻找到幼儿想象的翅膀,为他们创造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创造的心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造性的新世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