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则的平衡与失衡——电影《师父》的叙事平衡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acedf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通过叙事平衡的相关理论对电影《师父》的叙事方面进行解读。从社会规则入手,探讨武行规矩的打破与维护、武行与军阀关系平衡与失衡的转化,对电影中的叙事线索进行点线式解读与分析,展现一个真正的武行。
  【关键词】:师父;叙事平衡;规则
  前言
  社会规则是人们在这个社会生存必须遵从的习惯、方法和大多数人认同的规矩。时代不同,社会规则就不同,利用叙事平衡理论分析电影《师父》中的社会规则更具有能动性,更能反映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而非真正的社会规则。
  (一)武行规则的维护与打破
  一九一二年,天津出现民国第一家武馆;一九三二年,天津仍是武术之都,各地小拳种入天津搏名,风气未衰。郑山傲作为天津三十年的武行头牌,年老之际想留点真东西造福子孙;陈识作为南方小拳种的代表──咏春拳,北上天津扬名。陈识作为外来拳种,要在天津立足,必须找一个引荐人。在影片《师父》中,郑山傲作为天津武行头牌,是最好的引荐人。
  在影片中,陈识与郑山傲初次见面之后,郑山傲带陈识去观看西洋舞女。在这一段中,镜头表现舞女露出大腿,缓缓跳起舞的时候,镜头却切给向陈识与郑山傲脸部的凝重表情。这个镜头的切入是对于陈识与郑山傲内心波动的反映。因此在这段舞步之后,郑山傲感叹出“白俄女人吓着了我,她的舞步,肌肉运用之妙近乎拳理。”这时郑山傲表露心迹:只要陈识愿意教真的,他答应帮助陈识在天津开馆。在影片中郑山傲说:“如果我们在不教真的,洋人早晚研究出来,我们的子孙要挨打……”、“天津的师父都不敢,需要一个外来先犯规……”,这样一段话语体现出郑山傲身处于天津武行规矩的束缚下,不得已借用陈识的身份打破天津旧规矩。陈识当着郑山傲说出“我师父,平平安安一辈子,临死前几年,一喝酒就骂自己,我不想老了心不安……”这句话的时候,在内心默认了被郑山傲所利用,只为在天津立馆扬名。郑山傲从天津武行内部进行突破,陈识作为外来势力进行冲击,欲图打破天津不教真功夫的潜规则。天津武行规则的平衡在这种两种冲击下,处于被打破的边缘。
  武行想要恢复旧秩序的平衡,必须将外来的冲击势力进行同化或者驱逐,将内部的沖击势力进行祛除。郑山傲认为“武行必没落,前途在军界”,欲引军界的力量来整顿武行,但是却给军阀督军拍摄武术影像的时候在被徒弟林希文打了“谢师礼”,“拿走了一辈子的名声”。这时候邹馆长假意为林希文收尾“算计郑山傲事件”,实则除去武行内部的冲击;之后邹馆长借军阀之力,驱逐外来势力的冲击:借林希文之手,逼死耿良辰。邹馆长坚持是武行的自由和自我管理,林希文死在武行手下是必然结局。当林希文被邹馆长借陈识的手杀掉之后,这时候的之前被郑山傲与陈识所打破的平衡,再次稳定。
  (二)武行与军阀关系的攻与守
  在影片《师父》中,是以民国时期作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军阀并起,作为政府的代表,军阀欲插手管理社会民间的各个行業。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①武行,在当时是属于江湖势力。而在更多的时候,所理解的江湖是远离政府的民间社会。江湖,是相对于朝廷而言;民间,是相对于政府而言。在影片中,处于民国时期,江湖与民间武术在当时仍是冷兵器时代,代表的是武术人所追求的自由与自我管理。军阀插手破坏掉武行自我管理的规矩,打破了民国时期政府与民间之间的关系的平衡,使双方处于攻与守的状态。
  武行,在影片中作为江湖的代表。在影片中,林希文替武行驱逐耿良辰的时候,邹馆长对陈识说:“我们是武行,不是政客黑帮……”“本该武行做的事情,军人给做了。为向市民表态,军人将接管武行。多少年来武行的事情都是武行自理,这一刻起,好日子没了。”在这些话中,已然表现出军阀强硬插手武行事情,打破了武行事情自理的规矩。当压迫越深,反抗欲激烈,邹馆长这些话中隐藏着军阀插手武行事情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表示出武行在之后必定会采取行动,军阀必将会为自己插手武行事务付出应有的代价。
  在参加陈识开馆仪式的时候,“官员参加民间庆典,不能穿官服,穿了失礼……”“老规矩,时间来得及……”邹馆长给林希文说出这两句话,意图让林希文以民间武行人的身份参加庆典,撇开军阀与武行的关系。林希文答应了这个请求,便意味着妥协,这种妥协不仅仅代表林希文对于邹馆长的妥协,是政府对于插手江湖事务的暂时妥协。军阀要插手武行事务,在此时进行妥协处理,必定要为之前的行为付出代价,这个代价便是林希文。在陈识被众人摁倒地上的时候,画面显示的是一把刀在暗中传递。这把刀的含义代表着是武行对于军阀插手武行事务惩戒的一把刀,这把刀杀掉了林希文。武行为守护自己的规矩做出了行动。这时候武行防守成功,与军阀的关系再次处于平衡的状态。
  结语
  影片作为一个文本对象,加以导演的独特的故事叙事方式,独特的影像呈现方式,极其真实性的表现出天津武行真正作为一种行业的情景。加之不同线索平行共进,叙事在其中进行穿插环绕,事件的发生是在线与线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以平衡—失衡—再平衡的状态贯穿全影片。本文对于《师父》的解读,揭示出人物内心欲望的纠葛与时代大环境息息相关,更体现出民国环境下,一个真实的、作为行业的武行。
  注释:
  ①[中] 庄子.庄子[M].东篱子译注.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50.
  参考文献:
  [1][中]王先霈.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戴卫.赫尔曼.社会叙事学:分析自然语言叙事的新方法[M].马海良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徐浩峰.刀背藏身[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13.
  [4][中]徐浩峰.逝去的武林[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13.
  [5][法]布尔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尹诗(1994.07.22—),男,汉族,籍贯:河南新蔡,学历: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影视。
其他文献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原有的角色定位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挑战。为此,新闻记者应当立足网络环境的新情况,科学地分析自身的角色定位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包含法律体系、新闻记者职业角色内容、网络信息传播引导机制、网络媒体生态环境、新闻记者和受众媒介素养的培训在内的新闻记者角色定位体系。  【关键词】:网络环境;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媒介身份;功能-角色;媒介生态  1. 前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
期刊
【摘要】: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组成中,知识型员已经表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分析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薪酬预期及其职业满意情况基础上,本文从心理契约切入,分析了其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意义,以及非经济型报酬对心理期望的影响,进而提出和谐心理契约基础上企业知识型员工非经济性报酬管理方法。  【关键词】:心理期望;激励;职业满意度  一、引言  知识型员工被认为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念工作的人
期刊
【摘要】:新时代伊始,中国电影界新观念、新创作不断涌现,迎来了“文革”后的一次空前繁荣。其中,“去戏剧化”运动是电影观念解放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电影将戏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从中驱赶出去,埋下了国产电影萎靡不振的隐患。如今的国产电影在叙事能力和表演技巧上仍存在问题。而2015年上映的《十二公民》可以说是对电影戏剧化回归的一次尝试。影片强调冲突的叙事和细腻的表演,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期刊
【摘要】: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传统合同法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各交易主体间产生了广泛的关联性,第三人介入合同,合同相对性原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活动的需要,针对利益第三人合同制度以及因第三人原因造成违约制度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并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其存在的法理依据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突破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合同相对性
期刊
【摘要】:香港电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盛极一时,在那个年代,看港片就是一种时髦。香港电影,曾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豪情万丈的江湖世界的画卷,也让我们惊叹警匪片那些枪林弹雨的场面。随着时间流逝,优秀变成经典,经典成为记忆。直到90年代,香港电影逐渐开始走向下坡路。因地缘文化和政治影响,香港在大片时代难以适应,香港电影人不得不开始在内地寻找新出路。于是大陆和香港合拍电影的形式应运而生。这在开启一个更丰富的想象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媒体的融合,很多传播媒介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传统媒体进入融媒体时代。这种社会背景下,各传播媒体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融合其他媒体的优势,这也成为了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传统媒体来说,需要增加内容的感染力,实现内容的增值。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媒体;内容增值  引言  现在,“融媒体”已经取代了“全媒体”,它除了有全面的特点外,也会融合各媒体的特点,互通资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现代网络设备的便利,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传播中无处不在,其传播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日渐成为一种传播现象。任何一种新的传播现象都伴随着特殊的传播问题,网络谣言是其中的一种问题。本文首先对常见的网络谣言分类分析,进而对其治理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式段。  【关键词】:网络谣言;分类;模式  一、网络谣言的几大类型  对待充斥网络的谣言,我们也应采
期刊
【摘要】:电影《活着》是张艺谋导演于1994年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由巩俐、葛优主演,也是张艺谋导演的代表作。《活着》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代表作,描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四十年,从少爷到平民的过程,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在那40年间的动荡变化。本文从电影中运用象征性手法表现的部分镜头切入,探讨象征性手法的应用,以及象征性背后所隐藏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活着》;象征性;时
期刊
【摘要】:现在,艺术与新媒体的结合逐渐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快速发展。随着传播学内容的完善,对新媒体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设计人员及时更新自己的设计观念,丰富设计内容的内涵,加强与观赏者的互动,培养复合型的设计人才,让传播学与新媒体紧密结合。  【关键词】:传播学;新媒体;艺术设计;发展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各种新媒体也应运而生,而在新媒体设计中加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电影事业和西方的电影事业都开始进入全球的激烈竞争当中。目前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很多非传统观念的电影正在不断地兴起。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大众们的关注和受到大众们的吸引。很多创作这些电影的导演都是在这样的思想和文化下成长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一些新锐导演。在所有的电影当中。声音是一个发展的潜在的过程。很多的电影的声音所体现的各种特性都非常的具有特殊性。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中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