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拔节抽穗时节,“新华视点”记者在河南驻马店、南阳、信阳等豫南三市9个县区采访发现,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原本应该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野,被片片“白地”取而代之。
几年前,记者在信阳采访时就发现“白地”现象存在。如今,“白地”的范围正越过淮河逐渐向北蔓延。那么,“白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昔日麦田变“白地”
从泌阳县铜山乡境内的新阳高速服务区,到位于淮河源头的桐柏县,从以丘陵为主的罗山县、光山县,到地处平原农区的息县,记者通过无人机航拍观测。在无人机先后十几次的起飞中,高空俯瞰,没有耕种的土地非常显眼,这种地被农民称为“白地”。
在罗山县东卜镇,透过升至200多米的无人机的镜头可以看到,除了几块水塘,灰黄和浅绿成了画面的主色调,深绿色的麦田和黄色的油菜花零星点缀其间,对比鲜明。当无人机下降到贴地飞行时,干枯的稻茬轮番在镜头中显现,十分刺眼。
记者走入田间,发现镜头中的浅绿色,其实是各种不知名的野草。附近村民介绍,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
在桐柏县月河镇金桥村,航拍镜头捕捉到了一个方圆上百亩的藕塘,水面上残荷一片。该县农业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相关地块早在6年前就只种一季水稻了,4年前由一名本地老板流转后改种莲藕。2016年年底,因为不挣钱,老板连还长在塘里的藕都没来得及挖就跑路了。土地流转烂尾之后,既没人愿意续租,村民也不想种,一直闲置到现在。
由于无人耕种,野草繁茂,一些“白地”变成牛羊放牧场。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记者偶遇一位村民牵着三头水牛从田头走过。他身后的地里,目之所及是成片的野草,与远处绿色地毯一样的麦田遥相呼应。该街道办丁家岗村一位周姓村民表示,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从跨度范围上看,“白地”现象在当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长期关注河南粮食生产的郑州一农业咨询公司负责人李鑫介绍,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多种因素叠加致麦季撂荒
一年两熟变一熟,原本该种小麦的地里生出野草,原因何在?
当地一些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称,这是豫南地区农业生产特有的自主休耕现象。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确山县竹沟镇西李楼村,村民张妮家门口的一片地长满青草。张妮说,全家共有8亩地,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已经连续5年麦季只种3亩作为家庭口粮。张妮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地最高可产小麥800斤,一斤小麦卖9角钱,而种一亩小麦需要犁地钱50元、播种钱40元、麦种钱80元、化肥钱150元、收割钱50元。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不计人工成本,一亩地小麦的收益在300元左右。
小户因为集约程度差、劳动力不足、种粮收益低导致种粮积极性低,而种粮大户的情况同样堪忧,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现象显现。潢川县种粮大户黄昌福自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多年来实行春夏季全部种水稻、秋冬季只种一两百亩小麦的模式,去年更是全部弃种小麦,留下了800亩“白地”。
“现在劳动力紧缺,人工费涨到每天150元,投入越来越大。综合算下来,单季水稻每亩还能挣300元,种麦的话基本不挣钱甚至赔钱。”黄昌福说,“如果是休耕,传统上村民会在水稻收获后再种一季紫云英草,还田后可以培肥地力。现在这种情况,多数就是撂荒。”
此外,在息县八里岔乡,通过100米高空的航拍画面可见,大片平整的土地中,绿色麦田只占一半左右。村民尹玉霞说,去年麦播时连阴雨排水不畅,有的没来得及种,有的种了也没出,周围不少地成了“白地”。专家分析,近几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大风、暴雨、干旱发生时,凸显当前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农户因降雨未能种上小麦,说明一些地方的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撂荒危机中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介绍,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的高标准粮田已达5300多万亩,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稳压器”。2016年总产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仍达历史第二高,此前更是实现了十二连增。“白地”大多在豫南丘陵地带,对全省粮食生产总体影响不大。
专家建议,要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要稳定农民的种粮预期,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还有专家认为,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具体来说,一要实行目标价格改革,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二要用好农业补贴,探索完善农产品直接补贴等保障农民收入的政策工具。
河南省委农办综合处处长孙金峰表示,作为传统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生产正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过渡,从过去的“吃饱饭”向“吃好饭”过渡。部分农民种的小麦品种不对路,一边是优质小麦紧缺,一边是农民卖粮难,这其实是小麦生产的结构性过剩。通过调结构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优质优价的农产品,既是未来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蕴藏着“白地”问题的求解之道。与此同时,随着土地流转加速,要进一步完善集约经营的风险防范体系。
记者在淮河岸边航拍时发现,偶有塑料棚点缀于大片“白地”间。村民介绍,棚里种的是土豆等作物,还有的正准备将冬小麦改成春花生,这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结构调整的一种尝试。
专家认为,当前农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关键期,这一方面给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诸多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转型误区,需要高度警惕。尤其在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应及时加以引导。
几年前,记者在信阳采访时就发现“白地”现象存在。如今,“白地”的范围正越过淮河逐渐向北蔓延。那么,“白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昔日麦田变“白地”
从泌阳县铜山乡境内的新阳高速服务区,到位于淮河源头的桐柏县,从以丘陵为主的罗山县、光山县,到地处平原农区的息县,记者通过无人机航拍观测。在无人机先后十几次的起飞中,高空俯瞰,没有耕种的土地非常显眼,这种地被农民称为“白地”。
在罗山县东卜镇,透过升至200多米的无人机的镜头可以看到,除了几块水塘,灰黄和浅绿成了画面的主色调,深绿色的麦田和黄色的油菜花零星点缀其间,对比鲜明。当无人机下降到贴地飞行时,干枯的稻茬轮番在镜头中显现,十分刺眼。
记者走入田间,发现镜头中的浅绿色,其实是各种不知名的野草。附近村民介绍,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
在桐柏县月河镇金桥村,航拍镜头捕捉到了一个方圆上百亩的藕塘,水面上残荷一片。该县农业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相关地块早在6年前就只种一季水稻了,4年前由一名本地老板流转后改种莲藕。2016年年底,因为不挣钱,老板连还长在塘里的藕都没来得及挖就跑路了。土地流转烂尾之后,既没人愿意续租,村民也不想种,一直闲置到现在。
由于无人耕种,野草繁茂,一些“白地”变成牛羊放牧场。在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记者偶遇一位村民牵着三头水牛从田头走过。他身后的地里,目之所及是成片的野草,与远处绿色地毯一样的麦田遥相呼应。该街道办丁家岗村一位周姓村民表示,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从跨度范围上看,“白地”现象在当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长期关注河南粮食生产的郑州一农业咨询公司负责人李鑫介绍,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多种因素叠加致麦季撂荒
一年两熟变一熟,原本该种小麦的地里生出野草,原因何在?
当地一些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称,这是豫南地区农业生产特有的自主休耕现象。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确山县竹沟镇西李楼村,村民张妮家门口的一片地长满青草。张妮说,全家共有8亩地,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已经连续5年麦季只种3亩作为家庭口粮。张妮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亩地最高可产小麥800斤,一斤小麦卖9角钱,而种一亩小麦需要犁地钱50元、播种钱40元、麦种钱80元、化肥钱150元、收割钱50元。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不计人工成本,一亩地小麦的收益在300元左右。
小户因为集约程度差、劳动力不足、种粮收益低导致种粮积极性低,而种粮大户的情况同样堪忧,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现象显现。潢川县种粮大户黄昌福自2009年开始流转土地,多年来实行春夏季全部种水稻、秋冬季只种一两百亩小麦的模式,去年更是全部弃种小麦,留下了800亩“白地”。
“现在劳动力紧缺,人工费涨到每天150元,投入越来越大。综合算下来,单季水稻每亩还能挣300元,种麦的话基本不挣钱甚至赔钱。”黄昌福说,“如果是休耕,传统上村民会在水稻收获后再种一季紫云英草,还田后可以培肥地力。现在这种情况,多数就是撂荒。”
此外,在息县八里岔乡,通过100米高空的航拍画面可见,大片平整的土地中,绿色麦田只占一半左右。村民尹玉霞说,去年麦播时连阴雨排水不畅,有的没来得及种,有的种了也没出,周围不少地成了“白地”。专家分析,近几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大风、暴雨、干旱发生时,凸显当前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农户因降雨未能种上小麦,说明一些地方的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撂荒危机中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申洪源介绍,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的高标准粮田已达5300多万亩,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稳压器”。2016年总产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仍达历史第二高,此前更是实现了十二连增。“白地”大多在豫南丘陵地带,对全省粮食生产总体影响不大。
专家建议,要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要稳定农民的种粮预期,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还有专家认为,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具体来说,一要实行目标价格改革,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的利益;二要用好农业补贴,探索完善农产品直接补贴等保障农民收入的政策工具。
河南省委农办综合处处长孙金峰表示,作为传统产粮大省,河南的农业生产正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过渡,从过去的“吃饱饭”向“吃好饭”过渡。部分农民种的小麦品种不对路,一边是优质小麦紧缺,一边是农民卖粮难,这其实是小麦生产的结构性过剩。通过调结构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优质优价的农产品,既是未来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蕴藏着“白地”问题的求解之道。与此同时,随着土地流转加速,要进一步完善集约经营的风险防范体系。
记者在淮河岸边航拍时发现,偶有塑料棚点缀于大片“白地”间。村民介绍,棚里种的是土豆等作物,还有的正准备将冬小麦改成春花生,这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开展结构调整的一种尝试。
专家认为,当前农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关键期,这一方面给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诸多机遇,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转型误区,需要高度警惕。尤其在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对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应及时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