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品质是指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在初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上下文推测部分词汇或短语的含义;在文中了解代词的指代意义;使用简单的阅读技巧理解文章;概括、总结文章的思路和框架,正确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阅读的语言材料。
  本文以2014年鲁教版(五四学制)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中的阅读课为例分析如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开发。
  1. 精细分析教材,挖掘潜在资源
  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 阅读课,课本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体现在:让学生整体阅读文章并选择最佳标题,旨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归纳语篇主旨的能力;设计思维导图填空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零碎信息分类整理。教学中,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潜在资源还有很多,比如:给一些关键词或是图片提示,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说出一些自己所了解大象的信息;大象是泰国的濒危动物,那么我国的濒危动物有哪些,它们生存状况怎么样?课文中出现了一些人称代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获取这些词的指代意义;人类猎杀是造成大象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杀害大象?课文中讲到两种拯救大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大象呢?
  2. 注重问题设计,开发思维品质
  在教学环节中问题设计成为一条贯穿前后的线索,在问题设计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思考。展示型问题的设计是在课文阅读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关于课文中的词句、细节、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主要依靠的是文本信息,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程度,考查学生根据短时记忆、表层理解来快速找出答案的能力。参阅型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围绕课文中有价值的、可以延展的关键点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课文内容,还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才能给出答案。评估型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已经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提出超出课文内容的开拓性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和认知层面,运用逻辑和情感才能得出对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深层次思维能力。
  3. 抓住思维线索,进行有效追问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表观点的时候,注意获取学生的思维线索,进行有效的追问。比如在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大象这个环节,学生描述了大象的外貌、能力等方面内容后,教师可以进行追问:Do you like elephants? Why do you like elephants? 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 Could you tell me some other animals that are in danger? What can we do to save them?
  4. 分层设计作业,启发学生思维
  作业设计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课文讲的是泰国学生想要拯救大象的故事,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濒危动物的文章,比如中国的老虎、熊猫、中华鲟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更具体更有效的方式去拯救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思维品质的锻炼,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品质和環境保护的意识。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再创新,设计一个保护动物的海报:要保护什么动物?在海报上要写什么?怎么写更有吸引力、说服力?
  5. 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材分析先行,将教材分析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行结合,并将教师的思考融到教学设计之中,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注意提升作业的思维含量,这样的阅读课上得才有深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 吴惠.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3).
  [2] 李建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6(07).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中学)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作为高等学校的两种主要权力,对高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者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调节之中,并因各自理念及作用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第三
师范院校进行课程改革,构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文章论述了师范院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形式、组织形式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进与加强欠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一步
高校体育课程具有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不同内容意义建构的内涵、方式及机制的不同。体育课程教学应运用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身体认知内
高校党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其教育教学模式有别于高校政治理论课。高校党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育的根
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高度一致的内容相比,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除了“省级地方政府主办”和“在学生原籍户口所在地办理”这些特定内涵外,各省市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