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编辑吐槽大会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ff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的想象中,图书编辑的工作是什么样的?每天看看书、改改错别字,在咖啡馆里谈笑风生?像《天才捕手》里的麦克斯·珀金斯一样挖掘培养出世界级的文学大家?或是像《重版出来》里的黑泽心一样充满元气和激情?
  作为一名入行三年多的图书编辑,我深知我们的生活没有影视剧这么浪漫。编辑的核心工作是文字加工,加工量有多大?每个编辑桌上都有小山一样的纸堆。一本稿子从策划到最终出版,编辑一般要看五六遍,每一遍都要打印一份校样。普通的市场书字数最少都有10万,很多学术书更是厚到可以用来防身。
  日复一日地和文字打交道,编辑群体普遍患有“工伤”。比如,很多稿件的质量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写不对已经是最轻量级的“小事儿”,成片的病句更是令人绝望,资深编辑都成了纠错机器。一位新闻界前辈的老公也是图书编辑,他在任何地方都对错别字极其警惕:吃饭要圈菜谱上的错别字,两口子出去散步走到半路也要细究井盖上的错别字。
  当编辑是一个对“牛人”祛魅的过程。很多名人在稿子里写出来的句子,会让你怀疑他中学语文是不是没及格;有的著名学者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写出来的全是浓浓的翻译腔。我有一天看電视,听到主持人何炅说了一句挺长的话,居然情不自禁鼓起了掌,因为他整句话里没有一点儿毛病,实在令人感动。
  我的编辑朋友三三说,她丧失了单纯当读者时的快乐。以前碰到喜欢的书可以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地一口气读完,但自从当了编辑之后,看书就很难不去注意“内文纸贵不贵”“有个错别字”等问题,阅读快感大打折扣,还老有一种在加班的错觉。从前,我们这群人碰到烂书也会二话不说给个差评,但现在都不会再轻易地打低分了。一是可以体会到其他编辑看到差评时的那种心痛;二是生活所迫,自己也没法保证自己可以完全不产出“文化垃圾”。

  在审了太多的稿子之后,我的表达冲动越发降低。知道了身边的校对老师为了语言规范,强迫症一样地把“菜蔬”改成“蔬菜”、把“锱铢必计”改成“锱铢必较”,也曾听说过某些同行因为没发现某个错字失去从业资格……这些经历让我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说话,语言没有了过去的活力,写东西时更是不停地写了删、删了写。这可能叫做“失语症”吧。
  编辑还有大量事务性的工作,那更是一地鸡毛。很多时候我都想问,某些“流程”到底是为了让事情办得更顺利、更规范、更有效率,还是为了让办事的人都不耐烦到想去死,等到终于适应了这套鬼东西,终于不用去死也能歪七扭八、磕磕绊绊地把事情办下去的时候,突然发现:办事的链条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变长了。
  嗯,如果未来哪个平台能办一个“编辑吐槽大会”,我想一定会很精彩。
其他文献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但若要将职业细分的话,还远远不止七十二行,而担家这一行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类。冯骥才的挑山工是写担家的经典之作,由此有了不畏艰难勇挑重担的挑山工精神之说。但既要突出挑山工的吃苦奉献精神,还要将着墨点放在难登大雅之堂的屎尿上来大做文章的人,或许极其少见,刘建超的《老街担家》正好填补了这一特殊职业的空白。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用铺陈直叙的手法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即两个字“担”和
大热天里阳光喷火似的点燃田里的一叶一茎,连泥土都烧烤着,整个大地被“热炉”紧紧包裹着。她蒙着脸,戴上手套,穿着吸汗的棉长裤,阳光还是不留情地把从土地里、青菜里所吸来的水分,全盘浇灌在女人的身上,女子身上的汗水就亳不留情地从脸上、手套、裤管缓缓不停地渗出。女人望着时钟,早上才七点不到,阳光就迅速地燃烧着她。  对田里的事,家里的男人——丈夫、孩子都摆明“事不关己”,全是女人一人的癖好。尤其是采来的青
我在一个高层上班,他在我对面的窗户里办公,我们隔着一条街。每天偷偷看着他,猜测他的快乐忧伤,写在微博上。他应该不知道吧,因為我总是很小心。某天他突然消失了。心里一空,发了新微博:“他走了,我想他。”立刻弹出一条新评论:“傻瓜,我搬到上面那层了。”
我是一条畅游在黄河里的鲤鱼。从小我就与众不同,立志做一个志存高远的鱼。  虽然迟早固有一死,即便不能有泰山之重,但总不能轻于鸿毛吧。  自古至今,我们是流传最广的吉祥物。  春秋时,鲁昭公为孔子儿子庆生送的锦鲤,取“鱼跃龙门”之意。是我们鱼界的最高榜样,也是我终一生效仿的偶像。  我们最尊贵时也沾过皇帝的光。因“鲤”与“李”谐音,所以我们在唐朝不准食用与买卖,如周敦《爱莲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星期一上午,办公室主任老刘来到单位,正准备给窗台上的花草浇水,在外地出差的局长打来的一个电话,让他立刻高度紧张起来。  局长告诉老刘,最近有关部门正在严厉查处机关办公用房面积超标的问题,已经有两个单位的一把手为此被免职了,让他赶快采取行动,调整各科室的办公室,严格按照办公用房标准执行,绝对不能出现超标的情况。  放下电话,老刘愁眉苦脸,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单位这座办公楼高达6层,实际办公的职员不过3
老王有一句口头禅:“我是业余的。”  那年,他去县文化馆报到,岗位定的是美术干部。虽然小时候也在纸上写写画画,但是,终究没受过正规训练。“我是业余的。”对着那些美术院校毕业的同事,他谦恭地说。同事们看看这位身形高大,面色黧黑,山间农民一样的人,也不以为然。此前,他读过师范,教过书,后又要求从军,转业前是一名炮兵测地员,每天爬山头,测算距离,分析数据。  老王很勤奋。文化馆有个房间,常常半夜三更还亮
蔺大晖也算是袁店河上下的一个奇人。  蔺大晖聪明。读书,他过目不忘。看戏,一场新戏,一遍后,出将入相,才子佳人,丫鬟相公,所有角色的台词、唱腔、手法、身段,他都能来一遍。有一年,袁店河年集上,有人设棋摊摆阵,应战者眼看要赢,设摊者悔棋,就乱了棋盘。争吵间,一旁观战的蔺大晖上前解劝说:“听我说,刚才两位的棋局在我心里记着呢。事情总得有个公道……”就这样,蔺大晖凭着记忆,硬是复原了两人的棋路,从第一步
天空中没有羁绊  草丛中没有猎枪  没有谁为我定调  歌声出自我的胸腔  对,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来去自由,随遇而安  你的庭院特别恬静  你的果树特别温馨  你的菜園特别茂盛  你的屋檐特别安全  我从树林里飞来  爱上了你美丽的家园  你时而在书房里读书  时而在菜地上挥汗  羊山虽非南山  栖园却像桃花源  像风一样随性  像云一样散淡  我喜欢自由歌唱  也喜欢倾听你吟哦诗篇  清新,优
从去年12月开始,随着新冠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球应对疫情的策略进入新阶段。在欧美等国,防疫重点转向大规模疫苗接种以获得群体免疫。中国也已发起针对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计划,期待将输入性病例引发疫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国内社交媒体上出现一些对国外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贬低之词,有些还与西方国家内部的反疫苗阴谋论遥相呼应。一些公众人物也公开对国外疫苗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作为中国人,希望自
编者按:  本期继续刊登第一届《金山》微型小说高级写作班学员的作品。通过仔细的阅读,你会发现,经过近半年的学习,同学们的进步很大:一是过去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在技法上更为成熟,能够更加充分地将微型小说的特点发挥出来。写作基础稍差一些的同学,也开始能写出合格的作品。这期所刊登的,是过去从未发表过小说的同学的作品。我们曾提出,在《金山》写作班这个环境里,每个同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期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