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招投标的不断完善,从而使得投标方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致使投标报价一度下降,这种恶性竞争导致施工企业无法生存与发展。因此,施工企业要重视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以保证自身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目标成本及其控制要素,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投标人完成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要的整体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投标人在招投标过程中,由招标方编制反映工程实际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将其提供给投标方,再由投标方根据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1 工程量清单计价
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成本控制贯穿于其整个全过程,其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使用单价合同,包括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
1.1 固定单价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是指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的风险范圍内综合单价不再调整,风险范围以外的综合单价调整方法,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其特点如下:
1)以工程量清单和工程单价表为基础和依据来计算合同价格;
2)由发包方委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提出总工程量估算表,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由承包方以此为基础填报单价;
3)工程总价应按照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由合同中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乘以实际工程量。
1.2 可调单价合同
可调单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签订的单价,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款可做调值。可调价格包括可调综合单价和措施费等。单价调整的因素包括法律和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价格调整;发包人更改经审定批准的的施工组织设计(修正错误除外)造成费用增加等其他因素。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成本控制的意义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广大施工企业中逐步普及和发展,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可以说,项目成本控制的好坏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目成本控制是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通过计划、组织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成本控制的要素
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生存、营利、良好运转的前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成本控制管理重点,是如何控制生产成本支出。
(1) 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由于其所占比例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所以对人工单价费用的合理预测,是控制人工费用的基本条件。
(2) 材料费用的控制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材料费用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工程量清单报价形式的不同,材料供应方式的不同。
(3) 机械费用的控制
机械费用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7%,其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计算出使用的机械控制台班数,依据现场情况对机械设备做到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针对大型设备的使用费用消耗量比较大,要更加合理的安排其进出场时间, 提高机械使用率。
(4) 施工过程中水电费的控制
水电费用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0%左右。为便于施工过程支出的控制管理,应把控制用量计算到施工子项以便于水电费用控制。月末依据完成子项所需水电用量同实际用量对比,找出差距的出处,以便制定改正措施。
(5) 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的实际情况或发包人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等引起设计变更。在投标时工程量清单是依据以往的经验计价,建立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施工方案的改变便是对工程量清单造价的修正,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工作可反映工程真实造价构成。
(6) 对其他成本要素的管理
成本要素除工料单价法包含的以外,还有管理费用、利润、税金、保险费等。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节约管理费用是重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际;利润作为工程量清单子项收入的一部分,在成本不亏损的情况下,就是企业既定利润;依据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确保按国家规定的税金及时上缴。
以上六个方面是施工企业的成本要素,针对工程量清单形式带来的风险性,施工企业要从加强过程控制的管理入手,才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点。积累各种结构形式下成本要素的资料,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具有代表人力、财力、技术力量的企业定额体系。
4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且成本控制的措施
(1)优化施工方案,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优化施工方案是实现施工成本降低的必要保证。另外,施工方案的完善程度不仅与工程质量紧密相关,还与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及经济利润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优化施工方案,这样既可以使施工成本降低,又可以使工程项目的经济利润得到提升,除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外,还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以此比较改善控制工程成本,从而最终使得施工方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机械费用的控制
随着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施工中已普遍的使用了大型机械设备,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可以直接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费用,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体控制方法如下:首先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小组,负责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查、维修、评估等事项,保证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合理工作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额外修理费用;其次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制定机械设备责任制度,降低大型机械设备的故障率。
(3) 对投标报价风险的评估控制
投标单位在总承发包过程中,投标者的报价过大幅度地偏离完成工程实际所需费用,都将会给一方带来损失,不利于顺利实施该项目,这样就导致了投标报价风险的出现。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我国投标单位的报价主要存在三大风险:报价风险;清单风险及招标文件存在的风险。作为投标计价依据的工程量清单,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在现行招标投标制度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通过多数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编制和相应的标底,虽然有在编制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必须保证工程量清单的高质量,但在实行实施过程中,投标单位在拿到招标文件后,不注重对工程量清单的质量审查,导致给投标单位的评标过程带来困难,同时也给签订施工合同、竣工结算带来了很多困难。另外,由于清单招标中工程量清单多是由业主提供,多数投标单位将工程量清单有无问题归为招标单位的问题。因此,如果投标单位在投标时不审查清单,可能就会对能否中标带来影响,即使中标,也会对整个投标工作的顺利进展带来很多的问题和纠纷。
5 结论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不仅要做到精确的计量和统计,又要针对施工企业的六项成本控制要素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给施工单位带来最大效果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指投标人完成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所需要的整体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投标人在招投标过程中,由招标方编制反映工程实际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将其提供给投标方,再由投标方根据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方式进行实际操作。
1 工程量清单计价
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成本控制贯穿于其整个全过程,其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使用单价合同,包括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
1.1 固定单价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是指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综合单价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在约定的风险范圍内综合单价不再调整,风险范围以外的综合单价调整方法,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其特点如下:
1)以工程量清单和工程单价表为基础和依据来计算合同价格;
2)由发包方委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提出总工程量估算表,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由承包方以此为基础填报单价;
3)工程总价应按照实际完成工程量计算,由合同中分部分项工程单价乘以实际工程量。
1.2 可调单价合同
可调单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签订的单价,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款可做调值。可调价格包括可调综合单价和措施费等。单价调整的因素包括法律和国家有关政策变化影响合同价款;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价格调整;发包人更改经审定批准的的施工组织设计(修正错误除外)造成费用增加等其他因素。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成本控制的意义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广大施工企业中逐步普及和发展,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可以说,项目成本控制的好坏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目成本控制是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通过计划、组织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成本控制的要素
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生存、营利、良好运转的前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成本控制管理重点,是如何控制生产成本支出。
(1) 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由于其所占比例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所以对人工单价费用的合理预测,是控制人工费用的基本条件。
(2) 材料费用的控制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材料费用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工程量清单报价形式的不同,材料供应方式的不同。
(3) 机械费用的控制
机械费用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7%,其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计算出使用的机械控制台班数,依据现场情况对机械设备做到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针对大型设备的使用费用消耗量比较大,要更加合理的安排其进出场时间, 提高机械使用率。
(4) 施工过程中水电费的控制
水电费用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0%左右。为便于施工过程支出的控制管理,应把控制用量计算到施工子项以便于水电费用控制。月末依据完成子项所需水电用量同实际用量对比,找出差距的出处,以便制定改正措施。
(5) 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的实际情况或发包人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等引起设计变更。在投标时工程量清单是依据以往的经验计价,建立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基础上。施工方案的改变便是对工程量清单造价的修正,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工作可反映工程真实造价构成。
(6) 对其他成本要素的管理
成本要素除工料单价法包含的以外,还有管理费用、利润、税金、保险费等。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节约管理费用是重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际;利润作为工程量清单子项收入的一部分,在成本不亏损的情况下,就是企业既定利润;依据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确保按国家规定的税金及时上缴。
以上六个方面是施工企业的成本要素,针对工程量清单形式带来的风险性,施工企业要从加强过程控制的管理入手,才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点。积累各种结构形式下成本要素的资料,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具有代表人力、财力、技术力量的企业定额体系。
4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且成本控制的措施
(1)优化施工方案,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优化施工方案是实现施工成本降低的必要保证。另外,施工方案的完善程度不仅与工程质量紧密相关,还与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及经济利润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优化施工方案,这样既可以使施工成本降低,又可以使工程项目的经济利润得到提升,除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外,还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以此比较改善控制工程成本,从而最终使得施工方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机械费用的控制
随着工程建设机械设备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施工中已普遍的使用了大型机械设备,对大型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可以直接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费用,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体控制方法如下:首先建立机械设备管理小组,负责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保养、检查、维修、评估等事项,保证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合理工作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额外修理费用;其次安排具有专业知识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制定机械设备责任制度,降低大型机械设备的故障率。
(3) 对投标报价风险的评估控制
投标单位在总承发包过程中,投标者的报价过大幅度地偏离完成工程实际所需费用,都将会给一方带来损失,不利于顺利实施该项目,这样就导致了投标报价风险的出现。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我国投标单位的报价主要存在三大风险:报价风险;清单风险及招标文件存在的风险。作为投标计价依据的工程量清单,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在现行招标投标制度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通过多数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编制和相应的标底,虽然有在编制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必须保证工程量清单的高质量,但在实行实施过程中,投标单位在拿到招标文件后,不注重对工程量清单的质量审查,导致给投标单位的评标过程带来困难,同时也给签订施工合同、竣工结算带来了很多困难。另外,由于清单招标中工程量清单多是由业主提供,多数投标单位将工程量清单有无问题归为招标单位的问题。因此,如果投标单位在投标时不审查清单,可能就会对能否中标带来影响,即使中标,也会对整个投标工作的顺利进展带来很多的问题和纠纷。
5 结论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不仅要做到精确的计量和统计,又要针对施工企业的六项成本控制要素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给施工单位带来最大效果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