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大陆演讲坦言,整个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收获,用不了一小时,记忆的口袋便底儿朝天了。并非言过其实,语文课上,我们交给学生有用的东西太少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不同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能成为可能。”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繁琐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读书感悟,将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师把专家的观点或自己的见解硬塞给学生,强奸“民意”,难怪学生一离开学校,就把所学又还给老师。而在后现代的一波高过一波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声色电光充斥课堂,对文本蜻蜓点水,赏世界名画,听时髦歌曲,看趣味卡通,热闹有余,底蕴不足,其结果必然是: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飞入幕后皆不见。
语文课该怎么上?教无定法,但不是为所欲为。相反,语文课需要构建新课标背景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扭转语文教学的惨淡局面。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摸索出“读研用拟”四位一体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现介绍出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共同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读:文章不厌百回读——引导学生三读文本
历来文人被称为“读书人”,不读书而想成为语文高手,只能是天方夜谭。阅读教学应在一个“读”字上下功夫,要让学生读书,首先得让学生爱上书。如何让学生爱读书呢?方法很多,教师可以身示范;可以创设“书香环境”,建立“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小区”等;还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生投入到读书实践中来,通过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演讲竞赛、故事会、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民主的课堂氛围,及时的正面鼓励,个性的受尊重也都会让学生爱上课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走向语文天地。
面对文本,如何进行课堂讲读呢?我的体会是每篇课文老老实实读三遍:读下去,读进去,读出来。
第一遍:走近文本,清除障碍,夯实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较好地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应让学生养成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网络等媒体扫平阅读障碍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老老实实走好阅读的这一步,并形成良好的习得性的终身习惯,天长日久,我们的识字、词汇等语言基本材料就会形成相当的积累,从而形成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而牢固的基础,又必然会将我们的阅读推上更高的层级。
第二遍:走进文本,解剖语言。“语文”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是“汉语言文学”为主要训练内容的课程。若不得要旨,在教学内容上,就会反客为主。如为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不少语文示范课上成了政治思想教育课,环保知识讲座课,如此等等,脱离文本,架空神侃,表面看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学生发言面广,联想想象丰富,个性得到张扬,而实质上是阅读的低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阅读课上,首先是一个语言教学的过程。“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文学教育从来都以语言教育为基础。”(朱绍禹:《文学教育值得重视》——《语文学习》1998年第10期)因此,应引导学生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揣摩、玩味,小至遣词造句,大至谋篇、布局、写作特色、语言特色。这一步,重要的是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接触文本,教师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首席,在不破坏课堂民主氛围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智慧暗示、提问、示范赏析等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文学语言的天地里遨游,由浅入深,逐步学会赏析作品,感受语言表达的技巧、方法,透过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智慧,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素养和语文素养。
第三遍:融入文本,语如己出。文本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外在表露形式。古人之“性灵说”、“不平则鸣说”,很好地阐释了文本形成的内在动机。若为应试或完成任务而作文,必不能达到浑然天成之效果。因此,深度解读文本,正确把握旨趣,单单停留在敲打语言外壳上是很难切中肯綮的。这里牵涉到三个境界的问题。第一是文本境界的把握。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首先得“知人”,尽可能多地了解作家的生平、身世、著述、创作风格,然后得“论世”,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等,通过这一番事前的探究,才不会望文生义,才有可能把握到作者的真正的创作意旨。如读《小石谭记》,如果我们只把它当作一般的写景散文鉴赏就大错特错了。第二是现实生活境界的链接。文章是生活的产物,剖析文章当然得以读者自身的生活水平体验为基础进行。可以说,毫无生活底蕴的人,是无法解读文本的。生活阅历人生经历越是丰富多彩,我们的文本阅读便越是可能切近作者的本旨。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链接与文本境界相似或接近的生活场景、人物事件,思想感情,这样,阅读时易获得共鸣,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水浒传》中梁山泊画面时,就链接到自己的家乡长江边镇江焦山一带的生活场景,小说中的画面在作者眼里全活了起来,因此获得了个人独特的体验,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第三境界是前两个境界融合而产生的全新的境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由此产生的。第三境界的形成,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作品的时空,而且使原本平面的文字站立起来,活动起来,有声有色,使读者事同身历,感同身受,与文中意境交融为一体。此时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得以充分展示,阅读效果也臻于上乘了。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教材这个平台,逐步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并鼓励学生多看、多思、多品、多研、多用,语文水平必将得到极大提高。
二、研:一支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一课一得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最基本的观念之一。自主学习的核心就是能独立思考,阅读既要学会读得进去,深深沉入文本深层,又要跳得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观照文本,深入思考,或借鉴,或批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学习语文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探究、发现。探究学习必须由浅入深,由课内而课外,由简单而复杂。开始时,开口宜小,研其一点,讲究一课一得就够了,这一点如同一枝出墙的红杏,形象鲜明,让人终身不忘。切不可面面俱到,搞得繁杂琐屑。我们可从文本的立意、选材、构思或拟题、开头、结尾、过渡与照应,甚至是自己感受颇深的一个词语、句子或段落等角度选择一点切入展开深入探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由课内逐步延伸至课外,就可以站得更高一点,顾及的范围更广一点。如文章如何创新,怎样扮靓作品的语言,试论杨朔散文的局限性,谈谈鲁迅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等等,都可作为学生研讨的话题。最终引导学生突破学科的限制,进行综合性课题探究。在形式上既注重独立探究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这既是时代对新人的要求,又使学生最终成为知识的拥有者,问题的探究者,甚至是知识的生产者。
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课堂真情演练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原则。语文因生活而更显活力,生活因语文而更具品味。我们应当树立大语文观,打造“语文化的生活,生活化的语文”的理念。有资料显示,人的一生中听说读写诸能力中,听说用得最多,读其次,写用得最少。因此,我们尤其应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让语文尽早与生活联姻,让语文与时代同舞。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注重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中考、高考命题中已呈现如下命题趋势:综合实践遍地开花,人文内涵满卷飘香,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乡土情结层出不穷,听说考查突出交际。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予以更多的关注,对社会现实、时代精神投以更多的热情,同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人文的关照来审视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关心地方建设,热爱乡土文化。逐步淡化学科观念,应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注重发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公民。
四、拟:金榜题名一刻钟——拟题互测
当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时,关注考试、研究考试、努力提高应试成绩,也就必将成为我们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下,命题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评价机制,必将出现一系列的变革。高分低能的怪现象必将成为历史的记忆。新的评价机制必将成就学生的高能高分,高分高能。因此,关注考试,关注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么考,实际上也就是关注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探究方向,而过去这一切由专家老师包办了。倡导自主学习,也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本,复杂多变的生活,层出不穷的问题,学生学什么,往什么方向发展,如果不关注考题,就会无所适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拟题,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专家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新课程所指明的方向就是我们探求的方向,评价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所力求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拟题,能促使学生自我校正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避免搞题海战术。学生拟题互测,还可以提高练习的兴趣,使学习变得更主动积极。拟题有几个注意点:一是应当由易到难,由单项而综合,由局部而整体;二是定期出题,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尺度;三是鼓励自评,多与同学以及形成性测试题作比较,多反思,勤总结,不断提高拟题水平及解题能力。
“读研用拟”四个环节,“读”是基础,是深入研讨的前提;“研”是读的拓展和深化;“用”则是把读与研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能力应用于听说读写中,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拟”则是把学习和应试和谐地统一起来,它与前三个环节之间是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可以把四者的关系看作是线性纵向关系,也可以看作是非线性的网状交叉关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语文潜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单位:江苏江都市武坚中学
语文课该怎么上?教无定法,但不是为所欲为。相反,语文课需要构建新课标背景下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扭转语文教学的惨淡局面。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摸索出“读研用拟”四位一体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模式,现介绍出来,以求教于大方之家,共同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读:文章不厌百回读——引导学生三读文本
历来文人被称为“读书人”,不读书而想成为语文高手,只能是天方夜谭。阅读教学应在一个“读”字上下功夫,要让学生读书,首先得让学生爱上书。如何让学生爱读书呢?方法很多,教师可以身示范;可以创设“书香环境”,建立“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小区”等;还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吸引学生投入到读书实践中来,通过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演讲竞赛、故事会、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民主的课堂氛围,及时的正面鼓励,个性的受尊重也都会让学生爱上课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走向语文天地。
面对文本,如何进行课堂讲读呢?我的体会是每篇课文老老实实读三遍:读下去,读进去,读出来。
第一遍:走近文本,清除障碍,夯实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较好地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应让学生养成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网络等媒体扫平阅读障碍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老老实实走好阅读的这一步,并形成良好的习得性的终身习惯,天长日久,我们的识字、词汇等语言基本材料就会形成相当的积累,从而形成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而牢固的基础,又必然会将我们的阅读推上更高的层级。
第二遍:走进文本,解剖语言。“语文”之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是“汉语言文学”为主要训练内容的课程。若不得要旨,在教学内容上,就会反客为主。如为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不少语文示范课上成了政治思想教育课,环保知识讲座课,如此等等,脱离文本,架空神侃,表面看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学生发言面广,联想想象丰富,个性得到张扬,而实质上是阅读的低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阅读课上,首先是一个语言教学的过程。“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文学教育从来都以语言教育为基础。”(朱绍禹:《文学教育值得重视》——《语文学习》1998年第10期)因此,应引导学生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揣摩、玩味,小至遣词造句,大至谋篇、布局、写作特色、语言特色。这一步,重要的是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接触文本,教师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首席,在不破坏课堂民主氛围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智慧暗示、提问、示范赏析等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文学语言的天地里遨游,由浅入深,逐步学会赏析作品,感受语言表达的技巧、方法,透过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智慧,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素养和语文素养。
第三遍:融入文本,语如己出。文本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的外在表露形式。古人之“性灵说”、“不平则鸣说”,很好地阐释了文本形成的内在动机。若为应试或完成任务而作文,必不能达到浑然天成之效果。因此,深度解读文本,正确把握旨趣,单单停留在敲打语言外壳上是很难切中肯綮的。这里牵涉到三个境界的问题。第一是文本境界的把握。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首先得“知人”,尽可能多地了解作家的生平、身世、著述、创作风格,然后得“论世”,了解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等等,通过这一番事前的探究,才不会望文生义,才有可能把握到作者的真正的创作意旨。如读《小石谭记》,如果我们只把它当作一般的写景散文鉴赏就大错特错了。第二是现实生活境界的链接。文章是生活的产物,剖析文章当然得以读者自身的生活水平体验为基础进行。可以说,毫无生活底蕴的人,是无法解读文本的。生活阅历人生经历越是丰富多彩,我们的文本阅读便越是可能切近作者的本旨。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应链接与文本境界相似或接近的生活场景、人物事件,思想感情,这样,阅读时易获得共鸣,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水浒传》中梁山泊画面时,就链接到自己的家乡长江边镇江焦山一带的生活场景,小说中的画面在作者眼里全活了起来,因此获得了个人独特的体验,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第三境界是前两个境界融合而产生的全新的境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由此产生的。第三境界的形成,不仅极大地拓宽了作品的时空,而且使原本平面的文字站立起来,活动起来,有声有色,使读者事同身历,感同身受,与文中意境交融为一体。此时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得以充分展示,阅读效果也臻于上乘了。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例子。”通过教材这个平台,逐步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并鼓励学生多看、多思、多品、多研、多用,语文水平必将得到极大提高。
二、研:一支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一课一得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最基本的观念之一。自主学习的核心就是能独立思考,阅读既要学会读得进去,深深沉入文本深层,又要跳得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观照文本,深入思考,或借鉴,或批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学习语文必须要靠自己努力,去探究、发现。探究学习必须由浅入深,由课内而课外,由简单而复杂。开始时,开口宜小,研其一点,讲究一课一得就够了,这一点如同一枝出墙的红杏,形象鲜明,让人终身不忘。切不可面面俱到,搞得繁杂琐屑。我们可从文本的立意、选材、构思或拟题、开头、结尾、过渡与照应,甚至是自己感受颇深的一个词语、句子或段落等角度选择一点切入展开深入探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由课内逐步延伸至课外,就可以站得更高一点,顾及的范围更广一点。如文章如何创新,怎样扮靓作品的语言,试论杨朔散文的局限性,谈谈鲁迅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等等,都可作为学生研讨的话题。最终引导学生突破学科的限制,进行综合性课题探究。在形式上既注重独立探究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提升,这既是时代对新人的要求,又使学生最终成为知识的拥有者,问题的探究者,甚至是知识的生产者。
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课堂真情演练
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原则。语文因生活而更显活力,生活因语文而更具品味。我们应当树立大语文观,打造“语文化的生活,生活化的语文”的理念。有资料显示,人的一生中听说读写诸能力中,听说用得最多,读其次,写用得最少。因此,我们尤其应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让语文尽早与生活联姻,让语文与时代同舞。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注重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中考、高考命题中已呈现如下命题趋势:综合实践遍地开花,人文内涵满卷飘香,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乡土情结层出不穷,听说考查突出交际。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予以更多的关注,对社会现实、时代精神投以更多的热情,同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人文的关照来审视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关心地方建设,热爱乡土文化。逐步淡化学科观念,应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注重发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新型公民。
四、拟:金榜题名一刻钟——拟题互测
当应试教育依然存在时,关注考试、研究考试、努力提高应试成绩,也就必将成为我们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冲击下,命题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评价机制,必将出现一系列的变革。高分低能的怪现象必将成为历史的记忆。新的评价机制必将成就学生的高能高分,高分高能。因此,关注考试,关注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么考,实际上也就是关注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探究方向,而过去这一切由专家老师包办了。倡导自主学习,也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面对浩如烟海的文本,复杂多变的生活,层出不穷的问题,学生学什么,往什么方向发展,如果不关注考题,就会无所适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拟题,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专家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新课程所指明的方向就是我们探求的方向,评价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所力求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拟题,能促使学生自我校正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避免搞题海战术。学生拟题互测,还可以提高练习的兴趣,使学习变得更主动积极。拟题有几个注意点:一是应当由易到难,由单项而综合,由局部而整体;二是定期出题,以不加重学生负担为尺度;三是鼓励自评,多与同学以及形成性测试题作比较,多反思,勤总结,不断提高拟题水平及解题能力。
“读研用拟”四个环节,“读”是基础,是深入研讨的前提;“研”是读的拓展和深化;“用”则是把读与研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能力应用于听说读写中,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拟”则是把学习和应试和谐地统一起来,它与前三个环节之间是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可以把四者的关系看作是线性纵向关系,也可以看作是非线性的网状交叉关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语文潜能,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单位:江苏江都市武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