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写作诗词,讲究炼字。常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旬游龙飞动、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闹”、“绿”便是炼字的佳话。那么,在鉴赏古诗词中的炼字时,该怎样人手作具体的分析,阐述其妙处,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古诗词中,有些字词临时改变自身的词性,充作另一类字词用,这改变了性质的词语,往往更能传情达意,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蒋捷的《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形容词“红”、“绿”用作了动词,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形容词的活用,化腐朽为神奇。李贺《南园十三首》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老”字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终老纸笔之间的意思,写出诗人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现实无情,有才难施,一“老”字包含着无限辛酸。
杜甫《春望》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作使动词讲:花使泪流,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并且用叠印的手法清晰地展现出变化前后的异同。由形容词转成动词的“老”“肥”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二、从动和静的角度
动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在古诗中,为了更形象、更巧妙地描绘景物,诗人往往把动静结合起来,采用以动写静,动静相合的方式渲染氛围,从而收到更加突出的艺术效果。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不少诗人也正是从这动与静的关系上悉心锤炼字词,以求一字取胜。
李白《望庐山瀑布》开头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其中“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望”中的形象,谁能将如此巨物“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造化之力。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张先《天仙子》中有“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志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字,以动写静,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动态化,富有生命感。
李白《独坐敬亭山》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浓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清代查慎行《移居道院纳凉》有“满城钟馨初生月,隔水帘栊渐吐灯”。“吐”字写得极妙,造语奇特,化静为动,写出了华灯初上灯水交辉的夜景,形象生动。
三、从通感的角度
在诗的关键处,一个绝妙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
王维《过香积寺》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冷”字将视觉化为触觉。用“冷”来形容“月色”,岂不谬哉?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晕抹涂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字状写出视觉感受,“滴”字表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染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
王勃《郊兴》有“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写雨后之景,本应从视觉角度入笔,作者偏用“湿”与“疏”,化视觉为触觉,别有情趣。“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四、从修辞的角度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为了表达的生动、形象、新颖、贴切,常常需要借助修辞手法,如李白诗歌中的浪漫气息很多就是借助于夸张手法表现的。可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往往能使诗歌增色不少,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怨”字用得生动,这“怨”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怨”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之心。洪瑹《阮郎归》词写春光:“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同样采用了拟人手法,凭着一个“扶”字,我们感受到了从树林深处步步走近的春天。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是孟浩然写洞庭湖的名句,历来为人称道。其中的“蒸”“撼”具有夸张色彩,“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云蒸霞蔚,“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这两字很好地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而刘叉的《从军行》中“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上”字采用了双关的手法,明写红旗飘上天山,实写将士们登上天山,“上”展示了戍边将士高昂的士气,如火的豪情。
五、从无形与有形角度
诗贵形象,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没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诗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高明的诗人总是善于把无形抽象的东西化为有形具体的形象,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把心中无尽的哀愁比作为可感的滔滔江水,流传千古。
的确,有时候一个传神的字词就有化无形为有形的神奇功效。李涉《再宿武关》中有“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其中“锁”尤为神来之笔。雄固的武关之门,能封锁住千军万马,但此时对潺潺寒溪水送来的愁声,却无能为力,怎么锁也锁不住,足见这“愁”的分量之重!一个“锁”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活灵活现地显示出来。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有“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梦本无形,也无声色,更无分量,作者却以“轻”字描摹梦魂,化无形为有形,且通之于表重量的接触,让我们仿佛感受到这被愁遮住的梦魂无限的沉重。“轻”字实在用得妙极。
一、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古诗词中,有些字词临时改变自身的词性,充作另一类字词用,这改变了性质的词语,往往更能传情达意,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蒋捷的《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形容词“红”、“绿”用作了动词,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形容词的活用,化腐朽为神奇。李贺《南园十三首》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老”字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终老纸笔之间的意思,写出诗人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现实无情,有才难施,一“老”字包含着无限辛酸。
杜甫《春望》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作使动词讲:花使泪流,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并且用叠印的手法清晰地展现出变化前后的异同。由形容词转成动词的“老”“肥”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二、从动和静的角度
动与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在古诗中,为了更形象、更巧妙地描绘景物,诗人往往把动静结合起来,采用以动写静,动静相合的方式渲染氛围,从而收到更加突出的艺术效果。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不少诗人也正是从这动与静的关系上悉心锤炼字词,以求一字取胜。
李白《望庐山瀑布》开头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其中“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望”中的形象,谁能将如此巨物“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造化之力。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张先《天仙子》中有“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弄”字志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破”“弄”两字,以动写静,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动态化,富有生命感。
李白《独坐敬亭山》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浓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清代查慎行《移居道院纳凉》有“满城钟馨初生月,隔水帘栊渐吐灯”。“吐”字写得极妙,造语奇特,化静为动,写出了华灯初上灯水交辉的夜景,形象生动。
三、从通感的角度
在诗的关键处,一个绝妙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
王维《过香积寺》有“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冷”字将视觉化为触觉。用“冷”来形容“月色”,岂不谬哉?然而仔细玩味,这个“冷”字太妙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晕抹涂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字状写出视觉感受,“滴”字表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染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
王勃《郊兴》有“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写雨后之景,本应从视觉角度入笔,作者偏用“湿”与“疏”,化视觉为触觉,别有情趣。“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四、从修辞的角度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为了表达的生动、形象、新颖、贴切,常常需要借助修辞手法,如李白诗歌中的浪漫气息很多就是借助于夸张手法表现的。可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往往能使诗歌增色不少,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怨”字用得生动,这“怨”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怨”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之心。洪瑹《阮郎归》词写春光:“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同样采用了拟人手法,凭着一个“扶”字,我们感受到了从树林深处步步走近的春天。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是孟浩然写洞庭湖的名句,历来为人称道。其中的“蒸”“撼”具有夸张色彩,“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云蒸霞蔚,“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这两字很好地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而刘叉的《从军行》中“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上”字采用了双关的手法,明写红旗飘上天山,实写将士们登上天山,“上”展示了戍边将士高昂的士气,如火的豪情。
五、从无形与有形角度
诗贵形象,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没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诗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高明的诗人总是善于把无形抽象的东西化为有形具体的形象,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把心中无尽的哀愁比作为可感的滔滔江水,流传千古。
的确,有时候一个传神的字词就有化无形为有形的神奇功效。李涉《再宿武关》中有“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其中“锁”尤为神来之笔。雄固的武关之门,能封锁住千军万马,但此时对潺潺寒溪水送来的愁声,却无能为力,怎么锁也锁不住,足见这“愁”的分量之重!一个“锁”字,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活灵活现地显示出来。
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有“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梦本无形,也无声色,更无分量,作者却以“轻”字描摹梦魂,化无形为有形,且通之于表重量的接触,让我们仿佛感受到这被愁遮住的梦魂无限的沉重。“轻”字实在用得妙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