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是实现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抓手。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一是激活阅读兴趣。二是教会阅读方法。三是盘活阅读机制。四是培养阅读情感。
关键词:提高;课外;阅读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113
课外阅读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对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无法估量的。可见,重视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活阅读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阅读的内生动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自觉地形成读书的需求和欲望。作为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采取有效方法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1.抓好阅读阵地的建设。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良好品德、形成做人做事风格的主阵地,打造轻松、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可以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长廊、教学楼的连廊、楼梯间等的空间,设置阅读角。对每个阅读角应赋予一些新颖而富有文化内涵的名称,如起航书吧、梦想加油站、快乐充电站等,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引导他们自觉阅读。
2.抓好阅读书籍的引导。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配置学生喜爱看的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对课外读物进行精心挑选,包括书的内容和外观、图片、颜色等应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应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用小学生的眼光去选择。前期阅读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文字少、生字少、有童趣语言、有一定插图的动物读物。如《小红帽的故事》、孙幼军的《三只小猪》《小白兔的故事》都很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看。
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获取生活中的知识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应引导他们读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读物,同样的生活经历,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会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
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随着他们的知识和见识的增长,对未听到、未见过、未做过的事物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有目的地结合教材、传统节日、时事引导学生读有关历史英雄人物以及名人成才之道的书籍,许多事业成功的名人无不是读万卷书才能取得前无古人的成功。引导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书,读起来才有味道。
3.抓好阅读氛围的营造。创设活动载体,以活动促进阅读。语文教师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红色读书月”活动、“读书文化节”等,为学生和书籍搭建一个连通的桥梁,鼓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树立典型,开展“书香班级”“读书达人”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教会阅读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不注意运用有效的读书方法,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1.深读。就是深入地慢读,不仅读文字,而且深入文字进行思考和探究。既将字、词、句读明白,读出文字背后隐含的深刻意义,吸取文章精华,又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少文章的字、词、句写得很深刻,蕴含深刻的哲理。教师应以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深读,让学生边读边记边思考。
2.浅读。就是阅读时略知内容大意即可;也可以只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弄清主要内容,了解主要观点,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如读报纸就可采用这种读法。
3.通读。就是对文章从头到尾通览一遍,目的在于读懂文义。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读法。如读故事书、读小说等。
三、盘活阅读机制
1.制定阅读教学工作计划。围绕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制订全面的阅读指导计划,计划可包含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安排等,用以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2.编制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旨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校本课程。如以指导阅读方法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指导课程”,以品读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汇报课程”,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阅读实践课程”等。应根据不同年级教学目标各有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
3.科学评价学生的阅读。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在阅读活动中,学生的任务是参加活动,教师在精心组织活动的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和记录用于评价的原始材料。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明确活动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必须具体,选择的评价手段必须有效。在进行活动观察评价时应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同学反馈和家长信息。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袋,所有的评价材料、评价记录和评价结果等都装入其中。
四、培养阅读情感
好文章,往往都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学识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想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就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尺度。
1.量度要足。通过深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表达的情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小学生读的次数多了,就自然了解文章的意思和感情,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2.品质要高。阅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事倍功半。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就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熟读熟背,达到有感而发。例如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应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毛泽东主席当时的那种豪情壮志。
3.放飞想象。在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善于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展开想象,想当时的情景,想当时的处境。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和处境下,想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把当时的感情通过反复阅读表达出来。
其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以上只是分享其中几种主要的途径,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西津小学530000)
关键词:提高;课外;阅读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113
课外阅读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对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无法估量的。可见,重视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活阅读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阅读的内生动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自觉地形成读书的需求和欲望。作为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采取有效方法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1.抓好阅读阵地的建设。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良好品德、形成做人做事风格的主阵地,打造轻松、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可以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长廊、教学楼的连廊、楼梯间等的空间,设置阅读角。对每个阅读角应赋予一些新颖而富有文化内涵的名称,如起航书吧、梦想加油站、快乐充电站等,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引导他们自觉阅读。
2.抓好阅读书籍的引导。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配置学生喜爱看的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对课外读物进行精心挑选,包括书的内容和外观、图片、颜色等应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应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用小学生的眼光去选择。前期阅读应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文字少、生字少、有童趣语言、有一定插图的动物读物。如《小红帽的故事》、孙幼军的《三只小猪》《小白兔的故事》都很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看。
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获取生活中的知识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应引导他们读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读物,同样的生活经历,有不同的生活体验,会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
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随着他们的知识和见识的增长,对未听到、未见过、未做过的事物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有目的地结合教材、传统节日、时事引导学生读有关历史英雄人物以及名人成才之道的书籍,许多事业成功的名人无不是读万卷书才能取得前无古人的成功。引导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书,读起来才有味道。
3.抓好阅读氛围的营造。创设活动载体,以活动促进阅读。语文教师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红色读书月”活动、“读书文化节”等,为学生和书籍搭建一个连通的桥梁,鼓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树立典型,开展“书香班级”“读书达人”等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领,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教会阅读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不注意运用有效的读书方法,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1.深读。就是深入地慢读,不仅读文字,而且深入文字进行思考和探究。既将字、词、句读明白,读出文字背后隐含的深刻意义,吸取文章精华,又读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少文章的字、词、句写得很深刻,蕴含深刻的哲理。教师应以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深读,让学生边读边记边思考。
2.浅读。就是阅读时略知内容大意即可;也可以只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弄清主要内容,了解主要观点,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如读报纸就可采用这种读法。
3.通读。就是对文章从头到尾通览一遍,目的在于读懂文义。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读法。如读故事书、读小说等。
三、盘活阅读机制
1.制定阅读教学工作计划。围绕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制订全面的阅读指导计划,计划可包含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安排等,用以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2.编制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旨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校本课程。如以指导阅读方法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指导课程”,以品读文章主要内容的“阅读汇报课程”,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阅读实践课程”等。应根据不同年级教学目标各有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
3.科学评价学生的阅读。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在阅读活动中,学生的任务是参加活动,教师在精心组织活动的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和记录用于评价的原始材料。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明确活动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必须具体,选择的评价手段必须有效。在进行活动观察评价时应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同学反馈和家长信息。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袋,所有的评价材料、评价记录和评价结果等都装入其中。
四、培养阅读情感
好文章,往往都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学识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想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就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尺度。
1.量度要足。通过深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表达的情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小学生读的次数多了,就自然了解文章的意思和感情,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2.品质要高。阅读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事倍功半。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就应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熟读熟背,达到有感而发。例如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应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毛泽东主席当时的那种豪情壮志。
3.放飞想象。在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善于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展开想象,想当时的情景,想当时的处境。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和处境下,想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把当时的感情通过反复阅读表达出来。
其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途径有很多,以上只是分享其中几种主要的途径,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西津小学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