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芦苇的叶子,简单地折几道,压实了,含在嘴里就能吹。这种苇叶哨很可能是人类拥有的第一样乐器。
民间的对应物是宫廷,民间和宫廷都拥有自己的音乐,历史更长的当然是民间音乐。在宫廷没有出现之前,民间就有了蓬蓬勃勃的音乐活动。采浆果、捡谷穗、伐树盖房、捣泥做罐,任意一件事都是触发音乐的动机。某个清晨,一支队伍背着弓箭扛着长矛,离开山寨去打猎,送别的时刻,有人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长的管子放在嘴边,清脆悦耳的声音就从管子上的小孔里流出来。这个充满喜感的清晨没有写进《史记》——直到有一天,在河南一个叫贾湖的村子,一次日常的田间劳动刨出了一样东西,一根表面有孔的管子,那个不曾被《史记》留意的清晨才又复活。那是一根笛子,已经在土里埋了八千年,拂去尘土,用它吹“小白菜呀,地里黄呀”的民歌,吹出来的调调,一样惹得你唏嘘眼湿。进一步的考证又发现,这根笛子是用丹顶鹤的骨头做成的,它被命名为“贾湖骨笛”,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实物。出土笛子的地方还找到一颗鱼类牙齿,很大,专家判断应是一条重达百斤的大鱼。贾湖人跳舞庆贺,篝火上烤着一块块鱼肉,如此欢乐的场合怎么会没有笛声呢?可惜这个拥有音乐的夜晚在《史记》里还是找不到。
我去过许多名人故居或墓地,无非是带着有限的礼貌和恭敬到此一游,唯有去看司马迁祠墓,沿着陡坡向上爬,突然间天空地阔,一边是大黄河,一边是古长城,膝盖就有点软,一种朝拜的心情在胸口凛凛地往上涨。什么是我心目中的伟人呢?就是可以对他质疑。伟大的司马迁啊,我想问问你,苇叶做的哨子可以被《史记》忽略,但贾湖骨笛,它还和美丽的丹顶鹤有关,你为什么也弃之不用?
我这么问,实在是冒犯了司马迁。《史记》只对“有史以来”负责,“史”的起点是黄帝,终点是汉武,上下三千年,司马迁的如椽大笔就在这个时空里纵横驰骋。黄帝之前的历史叫“史前”,挖出骨笛的贾湖就属于史前文明,比黄帝还早三千年,这对于司马迁简直就是时间的尽头、认知的黑洞,一星点信息都不掌握,他怎么书写?
就是《史记》涵盖的那三千年,也有太多的减省和空白。当了帝王将相是不是一定会被司马迁写进竹简?真不一定。比如战国有一个诸侯王叫曾侯乙,《史记》半个字都没有给他,这叫藐视、遮蔽和封杀。写什么,不写什么,司马迁自有一套筛选标准,但发生在公元1978年的一场石破天惊的考古大发现,似乎对司马迁有点不利。曾侯乙的治国表现估计糟得很,才失去了在《史记》里亮相的资格,但司马迁有所不知的是,这个曾侯乙和后来的李后主、宋徽宗是一路人,当君王不够格,却都是优秀的文艺家,李后主是大诗人,宋徽宗是大画家,曾侯乙则成了大音乐家。对曾侯乙更详细的介绍是,他是宫廷乐队的唯一金主、超级乐迷,还兼任领队、导演、乐器设计师。乐队拥有一套庞大的乐器,包括65件大小不等的青铜编钟,小的用木棰点击,大的必须用木棒才能敲响。如果兴致来了,曾侯乙会跑上舞台客串乐手。他手中拿着一根特制的彩绘大棒,乐队中只有这个角色和他的高贵身份相符。
战国时期的游戏规则是拼实力,肌肉猛男横行霸道,细胳膊小腿的任人宰割。还有一条——爱攀比,不论大国小国都想弄个国之重器出来,显摆自己,吓唬别人。曾侯乙统治的“曾”是个蕞尔小邦,没有本钱和人家硬杠,他很识时务,早早就退出了丛林竞争,不当战狼,只做一只爱好音乐的温顺山羊,“各位老大,请直接无视我,我的国之重器就是这套累赘的编钟,给我一个台子摆放它们就行,世界是你们的,我只想玩玩音乐。”曾侯乙的目的达到了,他用谦卑的立场换来一段平静无扰的日子,敲钟的大棒代替军马盔甲成为他的第一玩伴,当了30年君主之后他心满意足地死去,并享用了一场以他为主角的奢华葬礼。他是善终,他的福气要比李后主、宋徽宗好太多。他出生的时候,越王勾践刚刚灭了吴王夫差,他死的那年,工匠鲁班还在挥汗如雨地赶制云梯,战国时期最日常的一件事就是攻城掠地,鲁班从来不愁接不到军火订单。而这时,曾侯乙已经妥妥地躺在王陵地宫中准备聆听国乐,是的,那套编钟作为他的爱物就埋在他的身边。
编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展示一个国家的音乐实力么?它能抵御战车的冲撞、吓退兵临城下的虎狼之师么?想也不要想。将编钟砸了,重新熔成铜水,多造戈矛剑戟武装一支羽林军似乎更加实用,但这显然不是曾侯乙的优先选项。战国的大趋势是兼并,小国终将被大国碾成齑粉,别人可以去反抗,可以动员所有的金属做成刀枪,可以将所有的妇孺撵进战壕当炮灰,曾侯乙却不想慷慨去赴死。他看清了大势,他也决心向这个大势低头,十字路口,他没有投奔硝烟呐喊,而是选择了编钟,选择了音乐。不用说,这是个懦弱男人。可是颇有意味的是,当年威震海内的战国七雄,他们的英雄传说,到了今天,已经不是我们书架上的必备书。相反,一个从未听闻的小国,随着编钟的出土,轰隆一声就从昏滞的历史淤泥里爬出来,它的音乐实力和文化气象让世界大吃一惊。这么看来,当初曾侯乙选择编钟是做的长线投资,多少年后,他的封地從历史的暗处打捞上岸是他获得的红利。现代科技复原出曾侯乙的头像,这是个大鼻子的中年人,有两片厚厚的嘴唇,笑眯眯的,笑得真诚,也有点蠢。
编钟的声音像后来的电子音乐,梦幻,空灵,缥缈,仿佛不是来自人间。它让你仰望、崇拜和赞叹,它是高高在上的声音。峨冠博带、道貌岸然是编钟的表演风格,它有辉煌的和弦,可是显得生硬,它是优美的赞歌,却又少了激情。它不风趣,也不诙谐,它时刻端着架子踱着台步,因为它是王权的代表,它必须深沉,必须宽广,更重要的是,编钟要能发出雷鸣般的强音。
民间音乐是“轻”音乐,这大概是有了口哨之后就有的悠久传统。口哨的声音不大,像只害羞的昆虫,青涩而腼腆,但史前人类说,这么大的响声够用了。遇到蜗牛或浆果,他吹着口哨和它们打趣,要是迎面走来一个女人,他的哨声就是献给她的耳边絮语。两个生命体之间的悄悄话是不需要大喊大叫的。后来,有了各式各样的乐器,走的还是以情感人的路子。浔阳江上的一支琵琶只要感动“江州司马青衫湿”,却无意让天下人都潸然涕下。马头琴的理想是感动眼前的这顶蒙古包,是蒙古包外摇颤的格桑花、声声慢的驼铃和奶茶的咕嘟沸腾。在《清明上河图》的某一家茶坊里,也许正有一根演奏中的竹笛,它也不会傻傻地要去感动汴京城,窗前孤零零坐着的那个羁人大概才是它要抚安的对象。若是笛子转到牧童手中,它要打动的就是一头弯角老牛了。确实可以断言,这些乐器没有和编钟约架比嗓门的兴趣。 古代山水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乐器是琴。现在的音乐家喜欢到大剧院演出,人越多越有面子,古人可不这样。看看这些画作:《松岩抚琴图》《月夜抚琴图》《临流抚琴图》《桐荫抚琴图》《泛舟抚琴图》……古人是抱着琴往深山老林里钻,刻意躲避围观,高冷的环境反而成了他们的首选。现场有没有听众呢?伯牙有一个。伯牙是最好的琴师,很多人要听他的《高山流水》,他连连摆手,你们听不懂的。听得懂的人叫钟子期,是他唯一的知音。两人结伴上山,相中一块地方就进入正题,伯牙孤单地弹,子期孤单地听。这似乎是个寒酸的音乐现场,冷清、严肃、压抑,开心不起来,路过的樵夫投来同情的一瞥,可是他的怜悯施舍错了。古琴天生的孤高自傲,也只有相同情性的人才会爱上这种乐器。琴师从来都是孤独的,在人类中,他可能会有两三好友;在动物界,只有仙鹤与他作伴;在植物界,非得是梅荷竹菊还有虞美人才能充任他的演奏背景。在许多抚琴图中,不但找不到听众,连琴师的五官也看不清,整个画面几乎都给了百里苍山和千寻飞瀑,而琴师人小如豆,好像下一秒就要被浮岚迷雾吞没。为什么不同时代的古人会不约而同地跑到这样的环境中来弹琴?在山水之间消解大概是他们的秘密信仰,他们要把自己交出去,交给自然,交给天地。这样,他们和自己居住的社区单元、和他们进出的城郭村墟、和既代表时间又代表一种规则的年号,以及一切他们不理解不喜欢不接受的东西之间,就有了区隔。一拨一拨的音乐人在枫叶红了的时候走进大山弹琴鼓瑟,就是要递交这份决心。表白是容易的,难在山水肯不肯接收。一个悲凉的例子是——伯牙都没能遂愿。自从子期死后,伯牙如失魂落魄,指法紊乱,情绪散焦,再也找不到和天地沟通的路径。我们为伯牙惋惜,也为天地万物而遗憾。人可以放弃信仰,但山川大地从不降格以求。
能将曾侯乙编钟搬进深山老林么?办不到。山林属于民间,放得下古琴,却不是编钟的音乐厅。宫廷意志在这儿是要碰壁的。编钟需要的毕恭毕敬的听众,这儿没有。这儿的每棵草都在率性生长,每只鸟都在自由啼叫,编钟命令“肃静”,可是谁会睬呢?松涛依旧,瀑声依旧,东边日出西边雨,有无情的混乱,也有有情的生动,这才是山林。
乐器的序列中,二胡是后来者,在口哨、笛子、古琴、琵琶之后很久才有了二胡。二胡是少年郎,但二胡的出场让人惊艳。二胡小虽小,却是一个微观的自然界:琴杆是木,琴弓是竹,琴弦是蚕丝,弓毛是马尾,琴筒上蒙着的是蛇皮。有植物,有动物,树之影,竹之风,马在奔跑,而蛇两眼炯炯,诸般事物,汇于二胡一身。
民国造的二胡,古玩铺里还能觅到,但这些琴基本都已拉不响。二胡能发声全靠琴筒上的那张蛇皮,而蛇皮的寿限一般超不过百年,时间长了就破裂,二胡自然成了哑巴。当一把还能发声的民国二胡被一个人淘到,他激动得只会说“这是缘分”。他请朋友来听琴,他说,我带来的是民国的声音。
大概率,民国二胡上的蒙皮也是来自民国的一条蛇。我们不必在意它的籍贯是直隶奉天还是江浙皖赣,它爬啊爬啊,中间不知经历了什么,最后找到了这把二胡。这段旅程似乎可以叫投奔,蛇找到了音乐的归宿,而二胡找到了发声的装置。
叶子卷起来就可以当哨子吹,不吹了,丢下地,它就慢慢挣扎,一点点打开自己的身体,凭着记忆又还原成一片叶子,可是细细看,这片叶子的身上多出许多折痕,那是它为音乐付出的牺牲。折叠的地方,那些细小的叶脉已经断裂,绿色的汁液从这里流失。我们看到谁在傍晚的水边吹起口哨,却听不到那片叶子极轻的呻吟。
还有骨笛,关于那根骨头的来历,它是自愿变成乐器的么?没有人关心,没有人问过,我来问,那真的是美丽的传说么?那应当是一次精准的捕杀,后续还有一连串动作,一只美丽大鸟翅膀上的骨骼才会变成一根光滑的乐器。还有蛇,蛇也没有必要捐出自己的皮肤,做一把二胡的发声装置。我们说这是蛇的主观意愿,同样是掩盖了一段历史,一次蓄谋的狙击结束了一条蛇的自由爬行,具体细节荡然无存,但不难想象,那次伏击造成的疼痛已经藏匿在一片片排列有序的蛇的鳞片中。今后的某一天,在琴弓的招魂下,那些痛楚的记忆将会不屈不挠地从鳞片里涌出来,影响二胡的音色和曲风。
那天,民国二胡演奏的是民国经典《良宵》。
人最绮丽的梦想,大约就是拥有一个“良宵”。这是松弛的时刻,这是等待的时刻,这是展开的时刻,这是消费的时刻。良宵既是故事背景,又是故事本身,念这二字,会想到烛影摇红的情色,一盏青灯将一种古风赋予了一段月夜。可是,到底有没有完美的良宵呢?审计自己,我们度过的,不过是有限的、残缺的、不饱和的某一夜、某一刻,哪里完美?良宵易逝,因为易逝,所以不安,因为不安,所以仓促,激情下的仓促和仓促中的激情交缠在一起,才特别地让人不舍,让人叹息。人生都苦短,何况是这样一夕良宵的暂欢。
对人生抱悲观的立场就会不快乐,而那条从民国游来,附体于二胡的蛇,它的情绪应当更糟。谁也不知道它已将《良宵》演奏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重返伤痛现场,那种痛带着蛇的特征,光滑,无脚,冰凉如水,不能言语,扭曲着身体从草木茂盛中寂寥游走。
二胡名曲《江河水》也不欢快,它是悲的,疼的,还有怨恨。在中国,大江大河专指长江与黄河,这两条好汉,谁敢惹他们生气?可实际上他们也受过摧残,胸口压着冤屈,眼眶盈着泪水,攥紧的右拳只能砸在自己的左拳上。长江黄河尚且如此,其余的河流更不必说了,哪一条江没有过忧患,又有哪一条河不曾哽咽悲切?在江河之后还要加上人,加上我们的遭遇。我们和江河水有相同的疼痛和相同的选择——要挣扎。江河水是挣扎着冲向东方大海,而我们是挣扎着向上游。我们希望邂逅浮力,只要有浮力,不沉沦,就有机会将头伸出水面看到天蓝月白。人这一辈子,苍凉无处不在,荒谬无处不在,我们有许多条理由允许自己变得冷血和荒唐,可最终这些理由被我们否决,我们选择了挣扎。这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有所憧憬,才有勇气挣扎,挣扎是我们平凡生命的光明面,我们用挣扎来证明我们体内有一朵火焰,这火,顽强,不熄。
当代二胡的形象代言人是不是女子十二乐坊,这儿存疑,民国时期的二胡先生肯定是瞎子阿炳。山水画里的弹琴人不食人间烟火,但阿炳是要吃饭的。他是卖艺的乞丐,他会拉二胡。讨饭的路上,上一步是崎岖不平,下一步是辛酸愁苦,掸不尽的寒冬雪,躲不掉的艳阳天,手指在开裂,琴筒在开裂……这是很老套的故事,也是很疼痛的故事。我曾设想过要在哪种场合和这个伟大的盲人相遇。是隐在街角看他破旧的短褐从眼前闪过?是将他歪戴的墨镜扶正?是塞給他一块烧饼,还是恭恭敬敬地说“大师你好”?看编钟表演,看到的是大场面、大秩序,距离模糊或抹杀了细节,所以观众不会被细节感动。如果是阿炳在街头拉琴,他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能听到他的呼吸,他的指尖在弦上移动,他的眼角渗出一滴浑浊,细碎的松香粉末在斜晖中乱飞……无数的细节一起向你扑来,共同构成你对阿炳的印象。还可以有另一种想象,阿炳在千人剧场演出,扩音器将琴声放大到编钟级别,请问你会被哪一个阿炳感动?
鸟一辈子都在飞行,但鸟的身体一次也不曾真正进入天空,鸟只是将它的心思投影在天空之上。天空不属于鸟,能够让鸟快乐起来的是大地。大地上有树,有水,有青虫,有配偶,有无数个点能够供它站稳。鸟儿高高地飞起来,不是去亲近天空,而是要好好看一看这块大地。鸟儿有许多种方法从空中返回大地,有一种最坏的,贾湖那一只丹顶鹤遇到了。它遇到了一支箭。天空将最大的特权给了箭,箭笔直地、欢畅地并且是狞笑着射中目标。这只史前的大鸟像一块石头掉下地。后来的事情它一点也不知道,它也不知道八千年后还有一场考古和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等着它。它成了国宝,藏在见不到自然光的恒温恒湿的展柜里,永远见不到它曾喜欢过的大地了。
每一次考古发掘都是一次唤醒,唤醒折叠的城阙,唤醒神秘的龟甲文字,唤醒壁画中的世俗故事,唤醒彩陶盆里的一条小鱼,但唤醒音乐、唤醒乐器的机会不多。贾湖骨笛醒来了,它发出的是八千年前的声音,而我们毫不费劲就听懂了。在时间的拷打下,唯有声音不会变节。我们看不到声音,可是我们必须佩服它的坚贞,它不会断裂,不会褪色,不会被细菌咬成烂泥。花朵是不分时代的,不论隔了多少个季节,只要它盛开,被你看到,你就欣悦。声音有花朵一样的性质,它可以在笛子里蛰伏八千年,然后它醒了,开始工作,空气以八千年前的相同振频从笛孔里飘出来,领着我们重返八千年前的现场。那儿叫贾湖,那儿有一只鹤,有一个吹笛少年,一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民间的对应物是宫廷,民间和宫廷都拥有自己的音乐,历史更长的当然是民间音乐。在宫廷没有出现之前,民间就有了蓬蓬勃勃的音乐活动。采浆果、捡谷穗、伐树盖房、捣泥做罐,任意一件事都是触发音乐的动机。某个清晨,一支队伍背着弓箭扛着长矛,离开山寨去打猎,送别的时刻,有人从怀里掏出一根细长的管子放在嘴边,清脆悦耳的声音就从管子上的小孔里流出来。这个充满喜感的清晨没有写进《史记》——直到有一天,在河南一个叫贾湖的村子,一次日常的田间劳动刨出了一样东西,一根表面有孔的管子,那个不曾被《史记》留意的清晨才又复活。那是一根笛子,已经在土里埋了八千年,拂去尘土,用它吹“小白菜呀,地里黄呀”的民歌,吹出来的调调,一样惹得你唏嘘眼湿。进一步的考证又发现,这根笛子是用丹顶鹤的骨头做成的,它被命名为“贾湖骨笛”,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实物。出土笛子的地方还找到一颗鱼类牙齿,很大,专家判断应是一条重达百斤的大鱼。贾湖人跳舞庆贺,篝火上烤着一块块鱼肉,如此欢乐的场合怎么会没有笛声呢?可惜这个拥有音乐的夜晚在《史记》里还是找不到。
我去过许多名人故居或墓地,无非是带着有限的礼貌和恭敬到此一游,唯有去看司马迁祠墓,沿着陡坡向上爬,突然间天空地阔,一边是大黄河,一边是古长城,膝盖就有点软,一种朝拜的心情在胸口凛凛地往上涨。什么是我心目中的伟人呢?就是可以对他质疑。伟大的司马迁啊,我想问问你,苇叶做的哨子可以被《史记》忽略,但贾湖骨笛,它还和美丽的丹顶鹤有关,你为什么也弃之不用?
我这么问,实在是冒犯了司马迁。《史记》只对“有史以来”负责,“史”的起点是黄帝,终点是汉武,上下三千年,司马迁的如椽大笔就在这个时空里纵横驰骋。黄帝之前的历史叫“史前”,挖出骨笛的贾湖就属于史前文明,比黄帝还早三千年,这对于司马迁简直就是时间的尽头、认知的黑洞,一星点信息都不掌握,他怎么书写?
就是《史记》涵盖的那三千年,也有太多的减省和空白。当了帝王将相是不是一定会被司马迁写进竹简?真不一定。比如战国有一个诸侯王叫曾侯乙,《史记》半个字都没有给他,这叫藐视、遮蔽和封杀。写什么,不写什么,司马迁自有一套筛选标准,但发生在公元1978年的一场石破天惊的考古大发现,似乎对司马迁有点不利。曾侯乙的治国表现估计糟得很,才失去了在《史记》里亮相的资格,但司马迁有所不知的是,这个曾侯乙和后来的李后主、宋徽宗是一路人,当君王不够格,却都是优秀的文艺家,李后主是大诗人,宋徽宗是大画家,曾侯乙则成了大音乐家。对曾侯乙更详细的介绍是,他是宫廷乐队的唯一金主、超级乐迷,还兼任领队、导演、乐器设计师。乐队拥有一套庞大的乐器,包括65件大小不等的青铜编钟,小的用木棰点击,大的必须用木棒才能敲响。如果兴致来了,曾侯乙会跑上舞台客串乐手。他手中拿着一根特制的彩绘大棒,乐队中只有这个角色和他的高贵身份相符。
战国时期的游戏规则是拼实力,肌肉猛男横行霸道,细胳膊小腿的任人宰割。还有一条——爱攀比,不论大国小国都想弄个国之重器出来,显摆自己,吓唬别人。曾侯乙统治的“曾”是个蕞尔小邦,没有本钱和人家硬杠,他很识时务,早早就退出了丛林竞争,不当战狼,只做一只爱好音乐的温顺山羊,“各位老大,请直接无视我,我的国之重器就是这套累赘的编钟,给我一个台子摆放它们就行,世界是你们的,我只想玩玩音乐。”曾侯乙的目的达到了,他用谦卑的立场换来一段平静无扰的日子,敲钟的大棒代替军马盔甲成为他的第一玩伴,当了30年君主之后他心满意足地死去,并享用了一场以他为主角的奢华葬礼。他是善终,他的福气要比李后主、宋徽宗好太多。他出生的时候,越王勾践刚刚灭了吴王夫差,他死的那年,工匠鲁班还在挥汗如雨地赶制云梯,战国时期最日常的一件事就是攻城掠地,鲁班从来不愁接不到军火订单。而这时,曾侯乙已经妥妥地躺在王陵地宫中准备聆听国乐,是的,那套编钟作为他的爱物就埋在他的身边。
编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展示一个国家的音乐实力么?它能抵御战车的冲撞、吓退兵临城下的虎狼之师么?想也不要想。将编钟砸了,重新熔成铜水,多造戈矛剑戟武装一支羽林军似乎更加实用,但这显然不是曾侯乙的优先选项。战国的大趋势是兼并,小国终将被大国碾成齑粉,别人可以去反抗,可以动员所有的金属做成刀枪,可以将所有的妇孺撵进战壕当炮灰,曾侯乙却不想慷慨去赴死。他看清了大势,他也决心向这个大势低头,十字路口,他没有投奔硝烟呐喊,而是选择了编钟,选择了音乐。不用说,这是个懦弱男人。可是颇有意味的是,当年威震海内的战国七雄,他们的英雄传说,到了今天,已经不是我们书架上的必备书。相反,一个从未听闻的小国,随着编钟的出土,轰隆一声就从昏滞的历史淤泥里爬出来,它的音乐实力和文化气象让世界大吃一惊。这么看来,当初曾侯乙选择编钟是做的长线投资,多少年后,他的封地從历史的暗处打捞上岸是他获得的红利。现代科技复原出曾侯乙的头像,这是个大鼻子的中年人,有两片厚厚的嘴唇,笑眯眯的,笑得真诚,也有点蠢。
编钟的声音像后来的电子音乐,梦幻,空灵,缥缈,仿佛不是来自人间。它让你仰望、崇拜和赞叹,它是高高在上的声音。峨冠博带、道貌岸然是编钟的表演风格,它有辉煌的和弦,可是显得生硬,它是优美的赞歌,却又少了激情。它不风趣,也不诙谐,它时刻端着架子踱着台步,因为它是王权的代表,它必须深沉,必须宽广,更重要的是,编钟要能发出雷鸣般的强音。
民间音乐是“轻”音乐,这大概是有了口哨之后就有的悠久传统。口哨的声音不大,像只害羞的昆虫,青涩而腼腆,但史前人类说,这么大的响声够用了。遇到蜗牛或浆果,他吹着口哨和它们打趣,要是迎面走来一个女人,他的哨声就是献给她的耳边絮语。两个生命体之间的悄悄话是不需要大喊大叫的。后来,有了各式各样的乐器,走的还是以情感人的路子。浔阳江上的一支琵琶只要感动“江州司马青衫湿”,却无意让天下人都潸然涕下。马头琴的理想是感动眼前的这顶蒙古包,是蒙古包外摇颤的格桑花、声声慢的驼铃和奶茶的咕嘟沸腾。在《清明上河图》的某一家茶坊里,也许正有一根演奏中的竹笛,它也不会傻傻地要去感动汴京城,窗前孤零零坐着的那个羁人大概才是它要抚安的对象。若是笛子转到牧童手中,它要打动的就是一头弯角老牛了。确实可以断言,这些乐器没有和编钟约架比嗓门的兴趣。 古代山水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乐器是琴。现在的音乐家喜欢到大剧院演出,人越多越有面子,古人可不这样。看看这些画作:《松岩抚琴图》《月夜抚琴图》《临流抚琴图》《桐荫抚琴图》《泛舟抚琴图》……古人是抱着琴往深山老林里钻,刻意躲避围观,高冷的环境反而成了他们的首选。现场有没有听众呢?伯牙有一个。伯牙是最好的琴师,很多人要听他的《高山流水》,他连连摆手,你们听不懂的。听得懂的人叫钟子期,是他唯一的知音。两人结伴上山,相中一块地方就进入正题,伯牙孤单地弹,子期孤单地听。这似乎是个寒酸的音乐现场,冷清、严肃、压抑,开心不起来,路过的樵夫投来同情的一瞥,可是他的怜悯施舍错了。古琴天生的孤高自傲,也只有相同情性的人才会爱上这种乐器。琴师从来都是孤独的,在人类中,他可能会有两三好友;在动物界,只有仙鹤与他作伴;在植物界,非得是梅荷竹菊还有虞美人才能充任他的演奏背景。在许多抚琴图中,不但找不到听众,连琴师的五官也看不清,整个画面几乎都给了百里苍山和千寻飞瀑,而琴师人小如豆,好像下一秒就要被浮岚迷雾吞没。为什么不同时代的古人会不约而同地跑到这样的环境中来弹琴?在山水之间消解大概是他们的秘密信仰,他们要把自己交出去,交给自然,交给天地。这样,他们和自己居住的社区单元、和他们进出的城郭村墟、和既代表时间又代表一种规则的年号,以及一切他们不理解不喜欢不接受的东西之间,就有了区隔。一拨一拨的音乐人在枫叶红了的时候走进大山弹琴鼓瑟,就是要递交这份决心。表白是容易的,难在山水肯不肯接收。一个悲凉的例子是——伯牙都没能遂愿。自从子期死后,伯牙如失魂落魄,指法紊乱,情绪散焦,再也找不到和天地沟通的路径。我们为伯牙惋惜,也为天地万物而遗憾。人可以放弃信仰,但山川大地从不降格以求。
能将曾侯乙编钟搬进深山老林么?办不到。山林属于民间,放得下古琴,却不是编钟的音乐厅。宫廷意志在这儿是要碰壁的。编钟需要的毕恭毕敬的听众,这儿没有。这儿的每棵草都在率性生长,每只鸟都在自由啼叫,编钟命令“肃静”,可是谁会睬呢?松涛依旧,瀑声依旧,东边日出西边雨,有无情的混乱,也有有情的生动,这才是山林。
乐器的序列中,二胡是后来者,在口哨、笛子、古琴、琵琶之后很久才有了二胡。二胡是少年郎,但二胡的出场让人惊艳。二胡小虽小,却是一个微观的自然界:琴杆是木,琴弓是竹,琴弦是蚕丝,弓毛是马尾,琴筒上蒙着的是蛇皮。有植物,有动物,树之影,竹之风,马在奔跑,而蛇两眼炯炯,诸般事物,汇于二胡一身。
民国造的二胡,古玩铺里还能觅到,但这些琴基本都已拉不响。二胡能发声全靠琴筒上的那张蛇皮,而蛇皮的寿限一般超不过百年,时间长了就破裂,二胡自然成了哑巴。当一把还能发声的民国二胡被一个人淘到,他激动得只会说“这是缘分”。他请朋友来听琴,他说,我带来的是民国的声音。
大概率,民国二胡上的蒙皮也是来自民国的一条蛇。我们不必在意它的籍贯是直隶奉天还是江浙皖赣,它爬啊爬啊,中间不知经历了什么,最后找到了这把二胡。这段旅程似乎可以叫投奔,蛇找到了音乐的归宿,而二胡找到了发声的装置。
叶子卷起来就可以当哨子吹,不吹了,丢下地,它就慢慢挣扎,一点点打开自己的身体,凭着记忆又还原成一片叶子,可是细细看,这片叶子的身上多出许多折痕,那是它为音乐付出的牺牲。折叠的地方,那些细小的叶脉已经断裂,绿色的汁液从这里流失。我们看到谁在傍晚的水边吹起口哨,却听不到那片叶子极轻的呻吟。
还有骨笛,关于那根骨头的来历,它是自愿变成乐器的么?没有人关心,没有人问过,我来问,那真的是美丽的传说么?那应当是一次精准的捕杀,后续还有一连串动作,一只美丽大鸟翅膀上的骨骼才会变成一根光滑的乐器。还有蛇,蛇也没有必要捐出自己的皮肤,做一把二胡的发声装置。我们说这是蛇的主观意愿,同样是掩盖了一段历史,一次蓄谋的狙击结束了一条蛇的自由爬行,具体细节荡然无存,但不难想象,那次伏击造成的疼痛已经藏匿在一片片排列有序的蛇的鳞片中。今后的某一天,在琴弓的招魂下,那些痛楚的记忆将会不屈不挠地从鳞片里涌出来,影响二胡的音色和曲风。
那天,民国二胡演奏的是民国经典《良宵》。
人最绮丽的梦想,大约就是拥有一个“良宵”。这是松弛的时刻,这是等待的时刻,这是展开的时刻,这是消费的时刻。良宵既是故事背景,又是故事本身,念这二字,会想到烛影摇红的情色,一盏青灯将一种古风赋予了一段月夜。可是,到底有没有完美的良宵呢?审计自己,我们度过的,不过是有限的、残缺的、不饱和的某一夜、某一刻,哪里完美?良宵易逝,因为易逝,所以不安,因为不安,所以仓促,激情下的仓促和仓促中的激情交缠在一起,才特别地让人不舍,让人叹息。人生都苦短,何况是这样一夕良宵的暂欢。
对人生抱悲观的立场就会不快乐,而那条从民国游来,附体于二胡的蛇,它的情绪应当更糟。谁也不知道它已将《良宵》演奏了多少次,每一次都是重返伤痛现场,那种痛带着蛇的特征,光滑,无脚,冰凉如水,不能言语,扭曲着身体从草木茂盛中寂寥游走。
二胡名曲《江河水》也不欢快,它是悲的,疼的,还有怨恨。在中国,大江大河专指长江与黄河,这两条好汉,谁敢惹他们生气?可实际上他们也受过摧残,胸口压着冤屈,眼眶盈着泪水,攥紧的右拳只能砸在自己的左拳上。长江黄河尚且如此,其余的河流更不必说了,哪一条江没有过忧患,又有哪一条河不曾哽咽悲切?在江河之后还要加上人,加上我们的遭遇。我们和江河水有相同的疼痛和相同的选择——要挣扎。江河水是挣扎着冲向东方大海,而我们是挣扎着向上游。我们希望邂逅浮力,只要有浮力,不沉沦,就有机会将头伸出水面看到天蓝月白。人这一辈子,苍凉无处不在,荒谬无处不在,我们有许多条理由允许自己变得冷血和荒唐,可最终这些理由被我们否决,我们选择了挣扎。这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有所憧憬,才有勇气挣扎,挣扎是我们平凡生命的光明面,我们用挣扎来证明我们体内有一朵火焰,这火,顽强,不熄。
当代二胡的形象代言人是不是女子十二乐坊,这儿存疑,民国时期的二胡先生肯定是瞎子阿炳。山水画里的弹琴人不食人间烟火,但阿炳是要吃饭的。他是卖艺的乞丐,他会拉二胡。讨饭的路上,上一步是崎岖不平,下一步是辛酸愁苦,掸不尽的寒冬雪,躲不掉的艳阳天,手指在开裂,琴筒在开裂……这是很老套的故事,也是很疼痛的故事。我曾设想过要在哪种场合和这个伟大的盲人相遇。是隐在街角看他破旧的短褐从眼前闪过?是将他歪戴的墨镜扶正?是塞給他一块烧饼,还是恭恭敬敬地说“大师你好”?看编钟表演,看到的是大场面、大秩序,距离模糊或抹杀了细节,所以观众不会被细节感动。如果是阿炳在街头拉琴,他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能听到他的呼吸,他的指尖在弦上移动,他的眼角渗出一滴浑浊,细碎的松香粉末在斜晖中乱飞……无数的细节一起向你扑来,共同构成你对阿炳的印象。还可以有另一种想象,阿炳在千人剧场演出,扩音器将琴声放大到编钟级别,请问你会被哪一个阿炳感动?
鸟一辈子都在飞行,但鸟的身体一次也不曾真正进入天空,鸟只是将它的心思投影在天空之上。天空不属于鸟,能够让鸟快乐起来的是大地。大地上有树,有水,有青虫,有配偶,有无数个点能够供它站稳。鸟儿高高地飞起来,不是去亲近天空,而是要好好看一看这块大地。鸟儿有许多种方法从空中返回大地,有一种最坏的,贾湖那一只丹顶鹤遇到了。它遇到了一支箭。天空将最大的特权给了箭,箭笔直地、欢畅地并且是狞笑着射中目标。这只史前的大鸟像一块石头掉下地。后来的事情它一点也不知道,它也不知道八千年后还有一场考古和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等着它。它成了国宝,藏在见不到自然光的恒温恒湿的展柜里,永远见不到它曾喜欢过的大地了。
每一次考古发掘都是一次唤醒,唤醒折叠的城阙,唤醒神秘的龟甲文字,唤醒壁画中的世俗故事,唤醒彩陶盆里的一条小鱼,但唤醒音乐、唤醒乐器的机会不多。贾湖骨笛醒来了,它发出的是八千年前的声音,而我们毫不费劲就听懂了。在时间的拷打下,唯有声音不会变节。我们看不到声音,可是我们必须佩服它的坚贞,它不会断裂,不会褪色,不会被细菌咬成烂泥。花朵是不分时代的,不论隔了多少个季节,只要它盛开,被你看到,你就欣悦。声音有花朵一样的性质,它可以在笛子里蛰伏八千年,然后它醒了,开始工作,空气以八千年前的相同振频从笛孔里飘出来,领着我们重返八千年前的现场。那儿叫贾湖,那儿有一只鹤,有一个吹笛少年,一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