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源于辽河流域的慕容鲜卑,距今天已经十分遥远了,遥远到只有文学作品中还能闪现出一点点模糊的影子。翻阅古史典籍,有关慕容鲜卑的记载,也是寥寥数笔,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捧水,一叶舟。可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慕容家族的铁蹄曾踏遍黄淮以北的广大地区,与东晋、前秦成三足鼎立之势。立国已经七百多年的夫余国,是当时东北松嫩平原上最大最强最富足的国家,可是在慕容鲜卑人一次次摧枯拉朽般的横扫涤荡下,耗尽了最后一丝精气。那时候的慕容鲜卑,马啸旌飘,气吞山河,所向披靡。然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古老民族只是一闪而过,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在那遥远的年代,鲜卑人就像夜空中的飞蛾,一次次扑向中原,投向光明,又一次次被汉民族和汉文化所消融、所吸纳。一千多年来,历史的演绎中早已经不见了鲜卑人的踪影,他们似乎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谜团,一个传说,又似乎总是飘忽在我们的眼前。
在青海,我偶然发现了慕容鲜卑人留下的踪迹。那是从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开始的。
在西宁市的一个展览馆里,陈列着种类繁多的土族刺绣,有腰带、钱褡、烟袋、帽檐、枕头顶等,图案都是飞鸟走兽、花卉草木、吉祥图腾,五彩斑斓,巧夺天工。青海的朋友介绍说,土族是“刺绣之乡”,刺绣的方法很多,有平绣、盘绣、网绣等。我仔细观看,只见绣工细密、线条紧凑,图案抽象、写意、稚拙,竟有些像东北农村的手工刺绣,尤其是那个枕头顶,跟我的藏品十分相像。再看针法,忽然发现,这种圈套圈的绣法很特别,跟我母亲的刺绣风格极其相似。这种发现让我十分疑惑,我的老家在辽东,这里是青海。东北到西北,遥遥数千里,会有什么连带关系吗?
我把疑惑告诉了朋友,他听了,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说,有专家考证,土族人一千多年前,来自于东北,有些相似之处是难免的。是两晋时期西迁的鲜卑人吐谷浑?我蓦然醒悟。
在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之余脉南麓,西宁市北行三十公里,有一片碧绿万顷的土地,那就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在一个民俗村里,我们首先被请到屋里的炕上,围着炕桌团团坐下。炕桌上摆着的各种蒸煮和油炸食品,如土豆、馒头、烙饼等,与东北人的吃法别无二致。只是青稞酒及敬酒的方式,与东北相差甚远,却更多地显示出马上民族的遗风。
《青海日报》的朋友被拉到屋外装扮新郎,一场“婚礼”即将开始。只见朋友被阿姑(姑娘)们按着,套上花花绿绿的衣裤,用锅灰在脸上横七竖八地抹上皱纹和胡子,用胭脂画上红脸蛋,头上被揪出个朝天辫,然后拿出大烟袋和拐棍来,把“新郎”全副武装上。此时人们早已经笑得两腮酸疼,而“新郎”却怡然自得,还不时弄出些花样,把阿姑们逗得笑弯了腰。在婚礼上戏谑、挖苦、嘲弄、丑化新郎,是土族人的风俗,以显示女方的尊贵。他们在婚礼进行中,又唱又跳,又说又闹,那种诙谐幽默、富有戏剧性的热烈场面,很像东北的“二人转”,只是,他们更随意,更率真,更豪放,更便于参与和互动。
看过很多这样的旅游节目,只是这一次,能够让你无拘无束、开怀大笑。
或许是游牧民族的基因和鲜卑人的血脉,让他们的乐观品性具有超强的穿透力吧。
一个族群的繁衍,既反映了历史的承接,也说明了精神的延续。
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鲜卑人,曾在公元前一○○○年的某一天,前去参加周成王召开的诸侯盟会,因为他的族群过于弱小,不被周王和各位诸侯看在眼里,所以,就只能站在一旁帮着看管祭神用的火堆。就是这个看火堆的鲜卑人的后裔,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大草原,在峰峦叠嶂的大兴安岭,经历了若干年、无数次族群的嬗变,终于整合成为具有超强能量的部族,他们雄姿勃发地从大漠深处、从高山密林中走出来,刀光剑影,纵横捭阖,展开了长达几个世纪的角逐和冲突。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空前混乱、民族交流空前活跃、割据战争空前频繁的时代,他们作为五胡中的一支,前仆后继,逐鹿中原,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魏、北周政权,控制中国北方长达两百余年。
大乱走向大治,苦难孕育新生。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必将被文化相对先进的民族所同化,这是历史的永恒规律。经过近两个世纪惊心动魄的民族战争和融合,鲜卑加上匈奴等其他十多个北方少数民族大约一千多万人口,最终融入汉族。这种空前的冲撞,虽然给华夏文明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但是,鲜卑等马背民族的加入,也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基因和强劲的生命力,使隋唐以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昌盛。
历史是磨不灭的记忆,也是光照千古的镜子。
土族的先人吐谷浑,大约在西晋初年,出生于辽东半岛显赫的鲜卑慕容家族。公元二八四年,父亲慕容涉归去世,部落首领的权杖落在了嫡出的弟弟慕容手里,庶长兄吐谷浑只分得一千七百家部众。几年后,鲜卑慕容部又迁居徒河之青山,就是现在的辽宁省锦州市附近。
一天,慕容正率部众召开会议,忽有部卒来报,说两兄弟的马打起来了,御马被吐谷浑的战马踢伤了。恼怒,说父亲已经把财产分给了你,你为何不远离此地,而让马争斗呢?吐谷浑说,马食草饮水,在春气萌动的时候,脾气暴躁,打架是很正常的,何必因马争斗而迁怒于人?大怒说,分开还不容易,你到千里之外去吧!吐谷浑悲伤地说,兄弟分开容易,以后见面就难了。言罢,吐谷浑率部众,义无反顾,西迁而去。
慕容很快就后悔不迭。兄弟阋墙,本来是家常便饭的一件小事,为什么会严重到让哥哥远走他乡?以后部族的人谁还能信任于我?谁还能像兄弟一样同披战袍,驰骋疆场?他马上让长史楼冯,率两千兵骑追回吐谷浑。
在西行的路上,吐谷浑双眉紧锁,面色凝重。他时而仰天长啸,时而陷入沉思。哪里是这一千七百家部众的安身之所呢?
身后一支马队呼啸而来。吐谷浑立马观看,只见楼冯跑马来报说,大王后悔了,请你速速回国,不可远离。吐谷浑不假思索地说,当年父亲在世时,曾经占过卜筮,说我们兄弟两人在一起会相克不昌。我是他哥哥,又是卑属庶出,理应离开。况且因马争斗相怒而别,这也是上天的启示。今天,你们若能驱马东行,我便回返,若马不还,我便相随而去。楼冯让两千骑兵马护拥着吐谷浑的战马东归,只走了三百余步,马便返转,悲鸣西行,如此反复十余次。楼冯见状,下马跪地对吐谷浑说,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为呀。
慕容在兄长走后,朝思暮想,无限悲伤,后来亲自创作阿干歌,时常击节歌唱。
鲜卑语称兄长为阿干。《阿干之歌》的歌名虽然在《晋书·吐谷浑传》、《宋书》、《北史》、《十六国春秋》等史籍中有所记载,但是,歌词似乎已成佚文。
在内蒙古的河套阴山一带,吐谷浑率族人游牧了二十余年。千里沃野,养肥了战马,养壮了族群,也养大了一代人。
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人的视野可以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来的路,也可以明明白白望到要走的路。脚下的水草虽然丰美,气候温暖怡人,但是,这是另一个强大的部族,拓跋鲜卑的地盘。渐入老境的吐谷浑依然像只神勇、豪烈的雄鹰,他不愿意再仰人鼻息,趁战乱之机,率部族再一次西迁。
吐谷浑再次西迁的确切年代,只能凭史书的记述来推测。《晋书·吐谷浑传》记载:“属永嘉之乱,始度陇而西。”永嘉之乱,史称“八王之乱”,年代大约在公元三一○年左右。吐谷浑生年不详,卒于公元 三一七年,也就是吐谷浑立国之年,享年七十有二。以此推断,再次西迁的吐谷浑,已经是年迈七旬的老人了。
他们越过一片又一片其他部族控制的肥沃土地,于公元三一三年,到达今天的甘肃临夏一带,在地广人罕的大西北落地生根了。三一七年,吐谷浑立国,拓疆万里,统治了青海、甘南、川西北的羌、氐部落。完成了夙愿的吐谷浑,终于可以不再一次次迁徙,他面向东方,安安静静地长眠在自己建立的王国里。
吐谷浑的孙子叶延继位后,为纪念祖父的功德,遂以吐谷浑为姓氏、国号和部族的名称。吐谷浑——这个草原王国,于三百多年后,才在隋唐的先后重击下,国势逐渐衰微,被后来崛起的吐蕃人所灭。吐谷浑人随之分流,一部分归隋唐后起的契丹、蒙古族,一部分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一部分纳入吐蕃,而留在青海的吐谷浑人,有学者认为即是土族的先民。
五胡十六国,是北方马背民族驰骋的时代。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少数民族,呼啸着你来我往,相继粉墨登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小国家,控制着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南到淮河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而吐谷浑的草原王国,是十六国之外又一个颇具影响的少数民族政权。
吐谷浑和慕容,都是北方大地的开拓者,都具备开国君主的一切特质。慕容文功武略,开疆拓土,为鲜卑人首度跨上历史大舞台奠定了基础。而吐谷浑襟怀远大,善于审时度势,他不囿于一时一地的胜负得失,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迁徙中,壮大了族群的实力,筑起了建国立业的基石。
如果将公元二八四年慕容任首领作为前燕建立之年,前燕只经历四主,共八十六年,便被前秦所灭。而吐谷浑却在八难九阻中走到青藏高原,在西羌故地立国,历经三百五十余年。
史家如此评说:浑与是连枝的兄弟,共生于偏远地带,他们为了子孙后代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本民族的习性而迎合华夏文明,并先后立业建国。然而,慕容心胸狭窄、虚伪诡诈,其权位只传了数代便亡国了;吐谷浑宽宏大度,为了立国,历尽艰险,吃尽了苦头,但是却能把宽容敦厚的禀性传承下去,造福子孙后代。
慕容晚年时从儿孙们的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他岁暮击节吟唱阿干歌,既是对兄长的思念,也是对子孙的警戒。
慕容氏入主中原后,把《阿干之歌》等早期民歌纳入宫廷音乐之中,使之成为独具鲜卑民族风格的鼓吹大乐。据说《阿干之歌》的歌词直到解放前,才在甘肃兰州一带的阿干镇被发现。
阿干西,我心悲,
阿干欲归马不归。
为我谓马何太苦?
我阿干为阿干西。
阿干身苦寒,
辞我大棘住白兰 。
我见落日不见阿干,
嗟嗟!人生能有几阿干!
对于这首一千六七百年后才发现的《阿干之歌》,专家或存疑,或肯定,莫衷一是。
看来,至纯至真的歌声会穿越时空,超越生命;会永载史册、流芳人间。
在青海,我偶然发现了慕容鲜卑人留下的踪迹。那是从一种文化上的认同开始的。
在西宁市的一个展览馆里,陈列着种类繁多的土族刺绣,有腰带、钱褡、烟袋、帽檐、枕头顶等,图案都是飞鸟走兽、花卉草木、吉祥图腾,五彩斑斓,巧夺天工。青海的朋友介绍说,土族是“刺绣之乡”,刺绣的方法很多,有平绣、盘绣、网绣等。我仔细观看,只见绣工细密、线条紧凑,图案抽象、写意、稚拙,竟有些像东北农村的手工刺绣,尤其是那个枕头顶,跟我的藏品十分相像。再看针法,忽然发现,这种圈套圈的绣法很特别,跟我母亲的刺绣风格极其相似。这种发现让我十分疑惑,我的老家在辽东,这里是青海。东北到西北,遥遥数千里,会有什么连带关系吗?
我把疑惑告诉了朋友,他听了,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说,有专家考证,土族人一千多年前,来自于东北,有些相似之处是难免的。是两晋时期西迁的鲜卑人吐谷浑?我蓦然醒悟。
在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之余脉南麓,西宁市北行三十公里,有一片碧绿万顷的土地,那就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在一个民俗村里,我们首先被请到屋里的炕上,围着炕桌团团坐下。炕桌上摆着的各种蒸煮和油炸食品,如土豆、馒头、烙饼等,与东北人的吃法别无二致。只是青稞酒及敬酒的方式,与东北相差甚远,却更多地显示出马上民族的遗风。
《青海日报》的朋友被拉到屋外装扮新郎,一场“婚礼”即将开始。只见朋友被阿姑(姑娘)们按着,套上花花绿绿的衣裤,用锅灰在脸上横七竖八地抹上皱纹和胡子,用胭脂画上红脸蛋,头上被揪出个朝天辫,然后拿出大烟袋和拐棍来,把“新郎”全副武装上。此时人们早已经笑得两腮酸疼,而“新郎”却怡然自得,还不时弄出些花样,把阿姑们逗得笑弯了腰。在婚礼上戏谑、挖苦、嘲弄、丑化新郎,是土族人的风俗,以显示女方的尊贵。他们在婚礼进行中,又唱又跳,又说又闹,那种诙谐幽默、富有戏剧性的热烈场面,很像东北的“二人转”,只是,他们更随意,更率真,更豪放,更便于参与和互动。
看过很多这样的旅游节目,只是这一次,能够让你无拘无束、开怀大笑。
或许是游牧民族的基因和鲜卑人的血脉,让他们的乐观品性具有超强的穿透力吧。
一个族群的繁衍,既反映了历史的承接,也说明了精神的延续。
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鲜卑人,曾在公元前一○○○年的某一天,前去参加周成王召开的诸侯盟会,因为他的族群过于弱小,不被周王和各位诸侯看在眼里,所以,就只能站在一旁帮着看管祭神用的火堆。就是这个看火堆的鲜卑人的后裔,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大草原,在峰峦叠嶂的大兴安岭,经历了若干年、无数次族群的嬗变,终于整合成为具有超强能量的部族,他们雄姿勃发地从大漠深处、从高山密林中走出来,刀光剑影,纵横捭阖,展开了长达几个世纪的角逐和冲突。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也就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空前混乱、民族交流空前活跃、割据战争空前频繁的时代,他们作为五胡中的一支,前仆后继,逐鹿中原,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魏、北周政权,控制中国北方长达两百余年。
大乱走向大治,苦难孕育新生。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必将被文化相对先进的民族所同化,这是历史的永恒规律。经过近两个世纪惊心动魄的民族战争和融合,鲜卑加上匈奴等其他十多个北方少数民族大约一千多万人口,最终融入汉族。这种空前的冲撞,虽然给华夏文明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但是,鲜卑等马背民族的加入,也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基因和强劲的生命力,使隋唐以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昌盛。
历史是磨不灭的记忆,也是光照千古的镜子。
土族的先人吐谷浑,大约在西晋初年,出生于辽东半岛显赫的鲜卑慕容家族。公元二八四年,父亲慕容涉归去世,部落首领的权杖落在了嫡出的弟弟慕容手里,庶长兄吐谷浑只分得一千七百家部众。几年后,鲜卑慕容部又迁居徒河之青山,就是现在的辽宁省锦州市附近。
一天,慕容正率部众召开会议,忽有部卒来报,说两兄弟的马打起来了,御马被吐谷浑的战马踢伤了。恼怒,说父亲已经把财产分给了你,你为何不远离此地,而让马争斗呢?吐谷浑说,马食草饮水,在春气萌动的时候,脾气暴躁,打架是很正常的,何必因马争斗而迁怒于人?大怒说,分开还不容易,你到千里之外去吧!吐谷浑悲伤地说,兄弟分开容易,以后见面就难了。言罢,吐谷浑率部众,义无反顾,西迁而去。
慕容很快就后悔不迭。兄弟阋墙,本来是家常便饭的一件小事,为什么会严重到让哥哥远走他乡?以后部族的人谁还能信任于我?谁还能像兄弟一样同披战袍,驰骋疆场?他马上让长史楼冯,率两千兵骑追回吐谷浑。
在西行的路上,吐谷浑双眉紧锁,面色凝重。他时而仰天长啸,时而陷入沉思。哪里是这一千七百家部众的安身之所呢?
身后一支马队呼啸而来。吐谷浑立马观看,只见楼冯跑马来报说,大王后悔了,请你速速回国,不可远离。吐谷浑不假思索地说,当年父亲在世时,曾经占过卜筮,说我们兄弟两人在一起会相克不昌。我是他哥哥,又是卑属庶出,理应离开。况且因马争斗相怒而别,这也是上天的启示。今天,你们若能驱马东行,我便回返,若马不还,我便相随而去。楼冯让两千骑兵马护拥着吐谷浑的战马东归,只走了三百余步,马便返转,悲鸣西行,如此反复十余次。楼冯见状,下马跪地对吐谷浑说,此乃天意,非人力所能为呀。
慕容在兄长走后,朝思暮想,无限悲伤,后来亲自创作阿干歌,时常击节歌唱。
鲜卑语称兄长为阿干。《阿干之歌》的歌名虽然在《晋书·吐谷浑传》、《宋书》、《北史》、《十六国春秋》等史籍中有所记载,但是,歌词似乎已成佚文。
在内蒙古的河套阴山一带,吐谷浑率族人游牧了二十余年。千里沃野,养肥了战马,养壮了族群,也养大了一代人。
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人的视野可以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来的路,也可以明明白白望到要走的路。脚下的水草虽然丰美,气候温暖怡人,但是,这是另一个强大的部族,拓跋鲜卑的地盘。渐入老境的吐谷浑依然像只神勇、豪烈的雄鹰,他不愿意再仰人鼻息,趁战乱之机,率部族再一次西迁。
吐谷浑再次西迁的确切年代,只能凭史书的记述来推测。《晋书·吐谷浑传》记载:“属永嘉之乱,始度陇而西。”永嘉之乱,史称“八王之乱”,年代大约在公元三一○年左右。吐谷浑生年不详,卒于公元 三一七年,也就是吐谷浑立国之年,享年七十有二。以此推断,再次西迁的吐谷浑,已经是年迈七旬的老人了。
他们越过一片又一片其他部族控制的肥沃土地,于公元三一三年,到达今天的甘肃临夏一带,在地广人罕的大西北落地生根了。三一七年,吐谷浑立国,拓疆万里,统治了青海、甘南、川西北的羌、氐部落。完成了夙愿的吐谷浑,终于可以不再一次次迁徙,他面向东方,安安静静地长眠在自己建立的王国里。
吐谷浑的孙子叶延继位后,为纪念祖父的功德,遂以吐谷浑为姓氏、国号和部族的名称。吐谷浑——这个草原王国,于三百多年后,才在隋唐的先后重击下,国势逐渐衰微,被后来崛起的吐蕃人所灭。吐谷浑人随之分流,一部分归隋唐后起的契丹、蒙古族,一部分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一部分纳入吐蕃,而留在青海的吐谷浑人,有学者认为即是土族的先民。
五胡十六国,是北方马背民族驰骋的时代。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少数民族,呼啸着你来我往,相继粉墨登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小国家,控制着东起山东,西至新疆,南到淮河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而吐谷浑的草原王国,是十六国之外又一个颇具影响的少数民族政权。
吐谷浑和慕容,都是北方大地的开拓者,都具备开国君主的一切特质。慕容文功武略,开疆拓土,为鲜卑人首度跨上历史大舞台奠定了基础。而吐谷浑襟怀远大,善于审时度势,他不囿于一时一地的胜负得失,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迁徙中,壮大了族群的实力,筑起了建国立业的基石。
如果将公元二八四年慕容任首领作为前燕建立之年,前燕只经历四主,共八十六年,便被前秦所灭。而吐谷浑却在八难九阻中走到青藏高原,在西羌故地立国,历经三百五十余年。
史家如此评说:浑与是连枝的兄弟,共生于偏远地带,他们为了子孙后代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本民族的习性而迎合华夏文明,并先后立业建国。然而,慕容心胸狭窄、虚伪诡诈,其权位只传了数代便亡国了;吐谷浑宽宏大度,为了立国,历尽艰险,吃尽了苦头,但是却能把宽容敦厚的禀性传承下去,造福子孙后代。
慕容晚年时从儿孙们的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他岁暮击节吟唱阿干歌,既是对兄长的思念,也是对子孙的警戒。
慕容氏入主中原后,把《阿干之歌》等早期民歌纳入宫廷音乐之中,使之成为独具鲜卑民族风格的鼓吹大乐。据说《阿干之歌》的歌词直到解放前,才在甘肃兰州一带的阿干镇被发现。
阿干西,我心悲,
阿干欲归马不归。
为我谓马何太苦?
我阿干为阿干西。
阿干身苦寒,
辞我大棘住白兰 。
我见落日不见阿干,
嗟嗟!人生能有几阿干!
对于这首一千六七百年后才发现的《阿干之歌》,专家或存疑,或肯定,莫衷一是。
看来,至纯至真的歌声会穿越时空,超越生命;会永载史册、流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