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开发与实践科学拓展性课程的优势:(1)农村是探究原材料的加工厂(2)每位农民都是一位科学老师(3)大自然是科学探究的操练场(4)农村是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地(5)农村学生的自身优势。农村开发与实践科学拓展性课程的策略:本文主要提到到了查阅资料了解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访谈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本地区农、林、水、电等资源的信息;通过课外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周末回家和父母一起探究;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策略;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策略;问卷调查开发,习题分析使用策略;“小小农科员”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关键词】农村;拓展性课程资源;科学探究
  多年的课堂教学让我一次次的反思,农村的孩子求知太难。他们的知识来源主要还是教师和课本。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息量在不断加大,但是信息量强劲的网络尚未得以广泛应用,又没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可供查阅资料。作为主要的媒体——电视和广播又无法满足随时查找的需求。至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更是对孩子爱莫能助。
  一、农村开发与实践科学拓展性课程的优势
  (一)农村是探究原材料的加工厂
  材料是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工具,是形成探究经历的必要媒介。城镇商业发达,商店繁多,百货尽有,在探究材料上占尽优势,可是探究的原材料却在农村。知高楼而不见沙石,知粮食而难窥其宗,知森林而难觅其木……“知终而不知源”,这正是城镇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方面浮于表面,难以深入的原因所在。而农村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如植物的叶、花、籽;如水稻、青菜、竹;如蚯蚓、猫、兔;如沙、岩石、土壤等,这些材料在农村随手可得,可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第一性”探究材料。
  (二)每位农民都是一位科学老师
  农民是农村学校特有的宝贵财富。虽然,他们科学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积淀了深厚的人生阅历,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锦囊妙计;他们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堪称学生学习的珍贵教科书;他们在某些方面还有特长,是学生学习的模范和榜样。
  (三)大自然是科学探究的操练场
  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只是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方寸之地”,而大自然才是学生学习的广阔空间。可以说大自然是“没有围墙的课堂”。而农村大自然又由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自然之源”,成为学生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的最佳场所。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品种繁多的土壤岩石等都是初中生探究的对象。农村的田野、山林、茶园、竹林,都是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的操练场。
  (四)农村是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地
  实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农村,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着广阔的渠道。如: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劳动;参加新农村建设和改造活動;参观和访问种植场、养殖场等。在这片土地上,学生学以致用,获得了科学课堂学习无法获得的成功体验,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又学到了新知,发现了新疑,培养了科学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将学生的科学学习与农村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不仅对农村新课改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发展当地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农村学生的自身优势
  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相比,自身也存在着优势。因为农村的孩子从小与草木为伴,与虫鸟为友,对各种生物和自然现象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在上学路上他们能够看到水稻的一生,在自家的田里他们可以经历植物的成长全过程,在自已家里他们可以体验饲养小动物的乐趣,特别是我校的学生几乎家家种桑养蚕,从小就知道家蚕的生长周期;几乎每个学生都摘过枇杷……这些都是城镇学生较难体验的经历。
  二、农村开发与实践科学拓展性课程的策略
  农村资源非常丰富,我们根据存在方式和来源,把科学农村资源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农村自然环境作为拓展性课程资源;二是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作为拓展性课程资源; 三是学生和农村村民生产生活中疑难问题作为拓展性课程资源。不同的拓展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手段与利用价值不尽相同。
  (一)农村自然环境作为拓展性课程资源
  自然环境课程资源是指本地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状况、地形、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分布等,它是科学课最重要的农村课程资源,对于这部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查阅资料法
  通过师生共同查阅各种资料了解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结合科学教材中有关地形、气候等知识,举办杭州市自然环境资源知识讲座,使学生对本地的自然环境有大致了解。
  2.访谈法
  需要某一方面的具体资料,我校师生找政府相关部门联系获取。向他们了解本地区农、林、水、电等资源的信息。在镇政府我们了解到了三白潭青鱼干、烘豆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规划等。
  3.课外实验和探究活动
  通过分析各年级教材和学生特点,设计相应的调查内容或探究课题,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进行调查研究。如:结合教材中“种子的结构”,布置学生采集单双子叶植物种子,分析它们结构异同点;结合教材中“种子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求学生分组在自家地里进行种子萌发与水、温度、氧气的关系的课外实验研究;结合教材中“植物分类”,要求学生对自家菜园植物分布进行调查;结合教材中“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布置学生开展“我们的生活与那些生物有关”的调查等。布置学生调查枇杷和黄豆的一生;各种水果的果汁PH值测试。引导学生调查池塘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及三白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我校还成立了烘豆茶、普宁牡丹、三白潭的鱼类种群研究、三白潭的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三白潭区域鸟类种群研究等课外探究性学习小组。   我班学生在解剖猪心的探究实验过程后总结如下:
  猪心解剖流程
  (1)瞧:前后上下左右,指出四个腔和八根血管(2)捏:感受不同腔壁的厚薄(3)灌:往主动脉和肺动脉中灌水,感受动脉瓣的作用(4)剖:剖左右心室,看腔的大小和壁的厚薄等(5)捅:用筷子从心室往动脉捅,从静脉往心房捅(6)灌:往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中灌水,看水从心室流出(7)剖:剖左右心房,看腔的大小和壁的厚薄等(8)剖:剖房室瓣(9)剖:剖动脉瓣(10)剖:剖8根血管,辨认与哪个腔相连
  (二)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作为拓展性课程资源
  农村生产生活实践资源是指农民在进行生产活动,或生活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知识,以及他们使用的工具、器械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开发与利用这一部分资源,我们采用了以下策略:
  1.周末家庭研究策略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周末回家和父母一起研究后解决问题。
  (1)要求八年级学生观察或向父母了解选水稻种子的方法,了解密度知识在选种方面的应用;观察或向父母了解保存种子的方法,理解呼吸作用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2)要求九年级学生回家找一找农村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中的杠杆,并通过测量动力臂、阻力臂,判断杠杆类型;研究自家的手压式抽水机、砍柴刀、高压锅、锄头、扁担、等工具后,写出它们的工作原理。(3)要求九年级学生观察家庭用电器功率,经计算确定家中所用保险丝的规格;研究自家的小型汽油或柴油发电机,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功率大小,燃料类型等。(4)探究家庭周围的噪声来源及防护。(5)调查探究蔬菜大棚的原理和优越性。(6)调查探究本地区的管道输水技术。(7)用密度知识探究省、市地图面积的测量方法。(8)调查探究附近的船闸、防洪排涝设施的操作和原理。(9)调查探究工地上简单机械的应用和原理。
  (10)调查探究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和原理。(11)调查探究房屋地基的承压能力。(12)调查探究船的吃水线及船的原理。(13)调查探究费旧电池污染原因、状况及回收处理措施。(14)调查探究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标及空气污染状况。(15)调查探究本地区的水质变化及治理对策。(16)调查探究本地区区域鸟类种群的数量和种群大小。(17)调查探究本地区流域的鱼类种群的数量和种群大小。(18)调查探究本地區内的生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
  ……………………………………
  2.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策略
  (1)根据所在地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枇杷、种桑养蚕这一资源特点,结合教材中“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布置学生向有经验的农民和特产站专家调查种植枇杷、桑树的方法。(2)结合教材,要求学生向父母或有经验的农民了解枇杷和桑树在不同时期对水、肥的需求及农田灌溉方法等等。(3)测蚊香燃烧速度,蚂蚁、乌龟、蜗牛爬行速度,商场自动扶梯上升速度。(4)观察、探究生活中各种汽化、液化现象及它们的利用和防止方法。(5)观察、探究生活中的光现象,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6)运用光的直线传播测楼高或旗杆高。(7)探究密度比水小的物质密度的测定方法。(8)探究压强、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证明压强、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9)自制孔明灯、热气球、密度计、潜水艇。(10)探究老虎钳上的物理知识。(11)探究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12)探究自制杆秤。(13)探究测定人体的最大输出功率。(14)探究厨房化学:利用厨房里的一些物质可以制得哪些物质。(15)探究设计新型的CO2灭火器。(16)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17)探究燃烧的条件和“面粉爆炸实验”的成败原因。(18)探究CO2的是非功过。(19)探究几种花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变色情况。(20)探究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21)探究同体积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鉴别方法。(21)探究相同长度、相同粗细的铝丝和铁丝的鉴别方法。……
  (三)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策略
  从农村生产生活实践中寻求和提出与科学教材紧密联系的活动主题,并在主题式活动中发现问题,生成新的活动主题。
  (1)结合科学教材中人的自我保护——防中毒一节,组识学生开展“农民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了解到不少农民仍在使用高毒高残留的“禁用农药”。我们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开展“保护自身健康,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为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村民集中的枇杷种植地,向村民宣讲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后会造成的系列危害,使农民自觉购买价格偏高,高效低毒的农药。
  (2)结合教材的环境保护知识,我校师生开展了“本区域环境污染现状”调查活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风景宜人的三白潭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周边的池塘水发黑,池塘水严重酸化,已经影响到三个白潭里的水质,塑料袋、可乐瓶等漂浮物到处都是,白潭支流及白潭近岸浅水区有密集的水草和水葫芦。有同学在调查后的思考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国在山河破”。为此,我们又组织学生开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研讨课活动。
  三、学生和农村村民生产生活中疑难问题作为拓展性课程资源
  学生和农村村民生产生活中疑难问题也是宝贵的科学拓展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部分资源,是生活化教学的必然要求。我们采用了以下策略开发与利用此类资源。
  (一)问卷调查开发,小课题分析使用策略
  通过分析教材结合农村学生和村民特有的生产生活经验,设计一些调查问卷,了解他们脑子中一些与科学知识相联系的疑难问题。如:为什么卖枇杷时,一篮枇杷自己家里称有十斤,但到收购的人手中却常常少于十斤,甚至只有八、九斤呢?将这些疑难问题编成小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二)“小小农科员”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通过组织学生争当“小小农科员”,让“小小农科员”收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传递信息,帮助农民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小问题。如:从征集到的疑难问题中,我们发现由于我校附近农民的收入主要靠种植枇杷、种桑养蚕,养殖水产品这一特点,农民们很想了解种植枇杷、种桑养蚕在各阶段管理措施和养殖水产品中如何防治疾病等。我们定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张贴在校宣传窗内,使学生及时了解并把相关信息告知父母,直接使本地农民受益。
  作者简介:肖厚富(1971-),男,汉族,浙江杭州市人,教师,理学学士,教学副校长兼工会主席,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朱士华.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的职教专业课程再造[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1-12.
  [2]夏兆省.新课程下初中科学课堂拓展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7):92-94.
  [3]张云.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J].宁夏教育,2004(2):58-59.
  [4]柯孔标.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若干问题之我见[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Z1):3-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读书识字,具备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游戏教学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游戏环节,比如说通过猜字谜游戏帮助学生识字,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语言中传达的情感,感受语言的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理解水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爱玩等特点,语言表达、理解受限等局限性,英语知识记忆显得有些困难。所以,教师教学方式和课堂教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也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在课堂中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好动爱玩的特点,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结合实践和教学效果,略谈一下自己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活动教学法的己见,活动教学法的应用充分激发学生活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在新的教育形势中寻求创新,素质教育观念的出现为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加强合作学习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尤为明显。为了提高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针对新课标要求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合作学习。本文针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摘 要】营造一种浓郁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词的兴趣,引领着他们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中“以情启思,以思促知”,让他们在品诵中感受古词的魅力,在仿作中产生沖动,在寻问中得到感悟。  【关键词】古词教学;激发兴趣;境界;仿作;情感  小学古词教学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一生受用无穷。但是
期刊
【摘 要】“互联网+”的概念被载入了国家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旨在提升各行业的科技水平,保障国民经济的创新发展。地质行业作为与民生、民策存在紧密联系的重要行业,其中包含了矿产、水文、环境、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等丰富信息。实现“互联网+地质”的模式,将使得地质信息作用被无限放大,打造全面服务的产业链,为地质信息使用带来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地質行业;发展模式  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