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的探讨

来源 :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一个长期被忽视而如今必须正视的问题,那便是作文究竟可不可以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很多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既然作为一个堂而皇之的命题被提出来,那其之“可教”必然具备不容置疑的先天合理性,因而便义无反顾地面向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教作文”。即使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鲜有人怀疑作文是否可教这个“原问题”,而只是在理念创新、教法改进上用力,试图改进教学效果。很少有一线教师深入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内部,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其构成,看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可教。只有先解决了作文“可教”与“不可教”的问题,怎样教的难题才会迎刃而解。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教师被卡在“教”与“不教”之间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我认为,化解此困境,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语文教师要教规矩,不教理论。在作文的演武场上,初中生基本上都是新兵。他们需要的是教师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兵”手把手地传帮带,而不是进行理论说教。教师对学生的传帮带,实质上是对学生“教规矩”,也就是將作文基本的要素、体式及结构充分演示给学生,为其圈出一个作文的基本框架,然后任其充分发挥,用自己的笔墨将这个“框架”填满,而学生在填补“框架”的过程中势必同时暴露其优势与缺陷,这正是教师下一步对其进行修正的依据。我将这个过程总结为“作文新兵练习三步走”。第一步:“我教给你看,你写给我看,讲评”;第二步:“我再教给你看,你再写给我看,讲评”;第三步:“你再写给我看”。比如,在记叙文写作练习中,我只向学生充分讲明记叙文六要素的内涵,让其明确一篇记叙文的必要元素,即什么东西是记叙文不可少的,而并不花费精力先入为主地去讲解记叙文的技法理论。在学生发挥能动性写出文章之后,再根据其暴露出的缺陷进行局部点拨、引导和提升。
  二是教师要教思维,不教素材。初中生已经具备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发掘、储备作文素材的能力,所以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观察、体验、思考、想象等思维训练上,通过这种专门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内化、运用素材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必将素材的发掘与储备作为教学任务灌输给学生。在现有条件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经历及专门的素材教辅刊物、图书及网络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所需素材。但关键在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素材刊物或图书,都是简单将作文素材作为知识积累重复地叠加在学生的认知视野中,而没有通过有效的素材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养成观察、质疑、分析、创新的“思维力”。这正是教师应该重点训练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是一个“慢过程”,但一旦真正进入这个过程,效果将是明显的。在这一点上,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的语文老师樊阳先生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在漫长的20年中,他坚持每周为学生开设人文小讲座,向学生讲授中西方文化思想史和当下的社会问题,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有责任感,有对生活的热情,能够将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他用20年的坚持锻造一届届学生的“思维力”,在构建学生心灵家园的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是教师要教表达,不教命题。作文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的表达,表达得圆满则意味着作文成功,而“命题”事实上是对自由表达的一种限制。也就是说,作文教学中习以为常的“命题作文”,其实很可能对学生的表达欲望构成伤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写出意兴盎然的佳作,而对教师布置的命题作文却显得江郎才尽。从初中生的作文基础来看,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作文基础还不牢固,还必须通过片段式的自由表达强化其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等。教师贪大求全,强行布置的“大命题”作文因超出学生的兴趣范围,使其处于一种表达“失语”的困境,学生久而生厌,厌而生倦,慢慢就会变成命题作文的“哑巴”或“口吃”者,遇“命题”则“不灵”。我们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无疑具有指导意义。虽然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是如今中考作文的主要形式,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并使这种表达具备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一切命题就皆可被包容在“自由表达”的范围之内。
  总之,学生作文“教”与“不教”的问题,在我国《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提到了“规矩”与“巧”两个概念。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出来的。作文教学可教者为“规矩”,不可教者为“巧”。然而,在我看来,却是“作文教学千般态,妙在教与不教间”——作文教学妙在教与不教之间,既要让学生懂得“规矩”,同时还要让他们习得“巧”的能力。(单位: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福禄镇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一门必须掌握的课程。然而,由于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课堂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追
讲述自己担任值周工作时,处理一起学生打架事件。为了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又以此达到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我不断地调整自我情绪,终于用自己的冷静,机智,顺利化解了学生之
“和”是我校的核心校园文化,是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人的追求,也是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发展的基石。加入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学校后,在工作中,我经常思索“和”文化在工作、学习、
篮球是一项全民运动,篮球运动员的选拔关键时期为青少年时期,因此,加强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十分重要。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能够有效激发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潜力,从而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