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善”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孔乡侯博晏与躬同郡,相友善”。意思是说,孔乡侯博晏与同郡的息夫躬两人之间相互交好,友好善待。
友善一词,在传统文化中虽有表述,但作为一种观念,并没有从“仁爱”中独立中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从熟人社会进入公民社会,人们除了要面对亲人、朋友、邻里等熟人,还要面对更多的陌生人。怎样与包括熟人和陌生人这些他(她)人相处,需要有新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友善,成为人与他(她)人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念。
其一怎样理解友善
现在,对友善的理解角度多维结果多样。友善的近义词很多:慈善——慈爱的善,和善——和蔼的善,亲善——亲近的善…我认为,理解友善必须要抓住友善的中心词“善”。“善”的本意为眼神安祥温和,言语亲切祥和,表示向他(她)人释放的与之和、愿之祥的美好意愿。“善”包括善性、善心、善念、善行。“友”是修饰善的形容词,像朋友一样友好的善。像朋友那样向他(她)人释放友好的、“善”的信息过程,就是友善。
其二为什么要友善
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的理解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比如,从交往的角度,友善可以使人交往更加顺畅;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友善可以很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不胜枚举。但,这些都不是友善最原发的动力。友善最原发的动力是“性”。孟子的性善论根本要说明的是:善自性出——善是来自人性的根本需求而生发出来的,不是人类外造一个善的理念,要去约束人。人类本性中有抵触孤独的趋向。人类从最初的部落群居,到现在的村庄城市聚居,这个答案已不证自明,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有相互吸引、求和聚居、共同组成人类社会的本性需求。聚居或者叫社会性是人善的本性使然,这就是人最初始的善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如果现在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面对共同生活的他(她)人,当他(她)们遭受苦难的时候,没有人会忍心安然旁观,没有人会不生发恻隐之心,这就是人的善心。所以善性和善心是人的天然本性使然,人人都有,这是人们友善地对待他人的内在动力。
其三友善的形成
对人的善性和善心的理性认知,就是人善念形成的人性基础。把这个善念落实到人与他(她)人相处的观念中,就是友善的观念。友善观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我们与他(她)人相处时善行的引领。它将怎样引领我们进入,我们与他(她)人共同构建的社会中呢?
人以怎样的姿态进入这个社会,怎样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怎样的价值认知去应对这个社会,就决定了人将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以友善的道德姿态进入这个社会,我们就是带着微笑、和善来到人群中。我们打定主意,以友善去对待他(她)人,当然前提是他(她)不是恶的。那么我们将进入一个安然愉悦的生活环境。我们以友善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社会,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然前提还是他(她)不是恶的,我们就抱着“和而不同”的态度去包容他(她)。那么,我们将进入一个多姿多彩的绚烂的生活环境。我们以友善的理性认知去应对那些,生活在人群中不可避免的相互碰撞和摩擦,那么我们就会充分疏离那些人与人相处产生的紧张,进入一个相对放松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友善是一把金钥匙,它会开启一个属于你的,弥散着友好、和善的生活的空间,那里洒满阳光。
其四友善的需要
人必然要生活在与他(她)人共同构建的社会中,我与他(她)人的互动,共同建构起我的生活。他(她)人是我的生活的创造者,那么他(她)们必然就是我的塑造者,我是被他(她)人所塑造的。优秀的塑造者会塑造出优秀的我,会创造出优良的我的生活环境。谁都希望自己生活里的他(她)人是优秀的,那么这些他(她)人又是被谁塑造出来的呢?他(她)人其实是在与我的互动中,被塑造出来的,那我同时又是他(她)人的塑造者和他(她)人生活的创造者。因此,他(她)与我是一个互相塑造和创造的存在。他(她)人是我的塑造者和我的生活的创造者,友善地对待他(她)人,实际就在为自己塑造优秀的塑造者和优质生活的创造者。这样想来,友善就是我和我的生活的最好的塑造者和创造者。
人的善性善心使我们和他(她)人产生一个约定,就是我们和他(她)人约定共同生活在我们构建的这个社会中,谁都必然生活在社会中。于是他(她)人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清除的存在。友善地对待这些我们生活中的进入者——他(她)人,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是充满阳光的。毕竟属于每个人的生活画卷只能有一幅,而这幅画卷,是由进入我的生活中的他(她)人和我一同绘就。
其五友善的层次
友善在传统社会虽然没有成为独立的价值观念,但它的思想的根资源依然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友善的第一个层次是无恶,不要对他者有恶念和恶行。善性善心人人都有,但涉及到利益摩擦时,善性善心很容易迷失。其实身处与他人共处的社会环境中,相互利益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无恶是友善的底线。恶行定会被惩罚,而恶念会成为恶行的引领,在不自觉中可能会被左右。恶表面上只是对于你要去“恶”的那一个人,或一群人,但实际上,恶所面对的是整个人类群体,因为恶动摇了人类群体性或社会性的根基,因此恶必将遭受到整个人类的痛斥。友善的第二个层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不把我自己“不愿意”的,强加给别人。我的“不愿意”来自于体验过我不愿意带给我的苦楚,我怎么忍心再把这样的苦楚强加给别人呢!这是一种情感认知,是善性善心的表达。这比“无恶”更上了一个層级。友善的第三个层次是向善和行善。这是一种个性品质的自我修养,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括的内涵,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应努力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握住自己手中友善的金钥匙,不要把它弄丢了。不然你弄丢的不仅仅是一把钥匙,而是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还有美好的自己。
友善一词,在传统文化中虽有表述,但作为一种观念,并没有从“仁爱”中独立中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从熟人社会进入公民社会,人们除了要面对亲人、朋友、邻里等熟人,还要面对更多的陌生人。怎样与包括熟人和陌生人这些他(她)人相处,需要有新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友善,成为人与他(她)人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念。
其一怎样理解友善
现在,对友善的理解角度多维结果多样。友善的近义词很多:慈善——慈爱的善,和善——和蔼的善,亲善——亲近的善…我认为,理解友善必须要抓住友善的中心词“善”。“善”的本意为眼神安祥温和,言语亲切祥和,表示向他(她)人释放的与之和、愿之祥的美好意愿。“善”包括善性、善心、善念、善行。“友”是修饰善的形容词,像朋友一样友好的善。像朋友那样向他(她)人释放友好的、“善”的信息过程,就是友善。
其二为什么要友善
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的理解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比如,从交往的角度,友善可以使人交往更加顺畅;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友善可以很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不胜枚举。但,这些都不是友善最原发的动力。友善最原发的动力是“性”。孟子的性善论根本要说明的是:善自性出——善是来自人性的根本需求而生发出来的,不是人类外造一个善的理念,要去约束人。人类本性中有抵触孤独的趋向。人类从最初的部落群居,到现在的村庄城市聚居,这个答案已不证自明,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有相互吸引、求和聚居、共同组成人类社会的本性需求。聚居或者叫社会性是人善的本性使然,这就是人最初始的善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如果现在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面对共同生活的他(她)人,当他(她)们遭受苦难的时候,没有人会忍心安然旁观,没有人会不生发恻隐之心,这就是人的善心。所以善性和善心是人的天然本性使然,人人都有,这是人们友善地对待他人的内在动力。
其三友善的形成
对人的善性和善心的理性认知,就是人善念形成的人性基础。把这个善念落实到人与他(她)人相处的观念中,就是友善的观念。友善观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我们与他(她)人相处时善行的引领。它将怎样引领我们进入,我们与他(她)人共同构建的社会中呢?
人以怎样的姿态进入这个社会,怎样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怎样的价值认知去应对这个社会,就决定了人将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以友善的道德姿态进入这个社会,我们就是带着微笑、和善来到人群中。我们打定主意,以友善去对待他(她)人,当然前提是他(她)不是恶的。那么我们将进入一个安然愉悦的生活环境。我们以友善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社会,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然前提还是他(她)不是恶的,我们就抱着“和而不同”的态度去包容他(她)。那么,我们将进入一个多姿多彩的绚烂的生活环境。我们以友善的理性认知去应对那些,生活在人群中不可避免的相互碰撞和摩擦,那么我们就会充分疏离那些人与人相处产生的紧张,进入一个相对放松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友善是一把金钥匙,它会开启一个属于你的,弥散着友好、和善的生活的空间,那里洒满阳光。
其四友善的需要
人必然要生活在与他(她)人共同构建的社会中,我与他(她)人的互动,共同建构起我的生活。他(她)人是我的生活的创造者,那么他(她)们必然就是我的塑造者,我是被他(她)人所塑造的。优秀的塑造者会塑造出优秀的我,会创造出优良的我的生活环境。谁都希望自己生活里的他(她)人是优秀的,那么这些他(她)人又是被谁塑造出来的呢?他(她)人其实是在与我的互动中,被塑造出来的,那我同时又是他(她)人的塑造者和他(她)人生活的创造者。因此,他(她)与我是一个互相塑造和创造的存在。他(她)人是我的塑造者和我的生活的创造者,友善地对待他(她)人,实际就在为自己塑造优秀的塑造者和优质生活的创造者。这样想来,友善就是我和我的生活的最好的塑造者和创造者。
人的善性善心使我们和他(她)人产生一个约定,就是我们和他(她)人约定共同生活在我们构建的这个社会中,谁都必然生活在社会中。于是他(她)人成为我们生活中不能清除的存在。友善地对待这些我们生活中的进入者——他(她)人,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是充满阳光的。毕竟属于每个人的生活画卷只能有一幅,而这幅画卷,是由进入我的生活中的他(她)人和我一同绘就。
其五友善的层次
友善在传统社会虽然没有成为独立的价值观念,但它的思想的根资源依然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友善的第一个层次是无恶,不要对他者有恶念和恶行。善性善心人人都有,但涉及到利益摩擦时,善性善心很容易迷失。其实身处与他人共处的社会环境中,相互利益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无恶是友善的底线。恶行定会被惩罚,而恶念会成为恶行的引领,在不自觉中可能会被左右。恶表面上只是对于你要去“恶”的那一个人,或一群人,但实际上,恶所面对的是整个人类群体,因为恶动摇了人类群体性或社会性的根基,因此恶必将遭受到整个人类的痛斥。友善的第二个层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不把我自己“不愿意”的,强加给别人。我的“不愿意”来自于体验过我不愿意带给我的苦楚,我怎么忍心再把这样的苦楚强加给别人呢!这是一种情感认知,是善性善心的表达。这比“无恶”更上了一个層级。友善的第三个层次是向善和行善。这是一种个性品质的自我修养,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括的内涵,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应努力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地握住自己手中友善的金钥匙,不要把它弄丢了。不然你弄丢的不仅仅是一把钥匙,而是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还有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