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子秧歌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中最具阳刚之气的舞种之一,舞蹈艺术家们赞叹它的刚健威猛、气势磅礴。然而,几十年来,无论流传在民间的鼓子秧歌还是搬上了艺术舞台的鼓子秧歌,都越来越没有了气冲霄汉、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却多了几分优美和柔韧。这不能不说是鼓子秧歌的悲哀,也迫使我们深入地探讨鼓子秧歌的力量源泉,从而为鼓子秧歌的创作和表演摸索出一些科学规律,重新找回它的雄浑和霸气。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我发现鼓子秧歌的阳刚之气主要来自于对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和发自内心的强大动力。熟悉鼓子秧歌的人们都知道,鼓子秧歌的动律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稳”、“沉”、“伸”、“韧”四个字。
稳,就是沉稳。稳如泰山是雄浑和霸气的根基。鼓子秧歌的步伐、步态乃至阵型都具备了沉稳、扎实的特点。稳,首先表现为重心低。鼓子秧歌中马步、蹲步动作运用得十分普遍。如果不能刹下身架,就会显得轻飘。即使在跑动中,也要刹下身架。跑起来身体下沉,两脚用力扒地,虽然是在跑动,感觉却像是脚下生了根。一个人的沉稳可以表现为扎实,如果是一群人的沉稳,就能表现出厚重。民间鼓子秧歌中的“刹鼓子”是集体舞蹈的高潮,最能体现这种沉稳所创造的排山倒海之势。
沉,从字面上看与“稳”具有类似的含义,但具体到鼓子秧歌中主要是力的象征。力,在人类从混沌时期发展到高科技时代的漫长过程中,是男性美的核心内容。以粗犷豪放著称的鼓子秧歌,在力的展示方面是首屈一指的。用“沉”来表现“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负重”。早期的鼓子秧歌为了展示男子汉的“力”,使用的是很重的手鼓,据说有30斤左右。很多动作是靠抡动手鼓时产生的惯性形成一种冲力而完成的。但是,鼓子秧歌毕竟是舞蹈,当它发展成为一种“纯舞蹈”形式时,再负重起舞就势必影响到“美的展示”。后来就逐渐地减轻了鼓的重量(现在用做道具的鼓,最多不超过两斤重)。但“鼓”的重量轻了以后,又如何展示男子汉的力量之美呢?民间艺人无愧于“鼓子秧歌”缔造者的称谓,他们借鉴于日常劳动中“负重”的感觉,使用虚拟手法,创造出“鼓子秧歌”的“沉重感”。这主要表现在“颠”、“弹”、“颤”等动作中。我们注意到,泰山挑夫在负重登山时,随着肩头扁担的颤动,整个身体也在上下起伏。而鼓子秧歌的四种角色都有“脚颠膝微颤”的动律特征,这一“颠”一“颤”,既不需要真的负重,又给人以“沉”的感觉,真是让人叹服。秧歌中的“鼓子”在打鼓时,也有“颤”的动作,但这种动作却往往不再表现为“颠”(当然,有时在蹲步、蹉步时下肢和腰部仍然要“颠”,但这里只是指手臂),而是表现为“弹”。“弹”就是反弹的意思。当手臂击鼓时,会在瞬间把手收回来,像是有一股力量把手给反弹回来。在日常劳动中,“反弹”是一种反作用力,“鼓子”在击鼓时向回反弹的动作越干脆,所显示出“力”的“度”就越强烈。鼓子秧歌之所以能把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展示得气势磅礴、淋漓尽致,就在于他们科学地总结了力学原理,并让它在鼓子秧歌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鼓子秧歌放弃沉重的道具,用虚拟的舞蹈语言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力;借鉴泰山挑夫的“负重感”,表现力挺千斤的力,这是民间舞蹈对自身生命意识的一种思维(或者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自我关照形式),向对人类生命规律的一个飞跃。“舞蹈演员创造的舞蹈也是一种活跃的力的形象……虽然它包含着一切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肌肉控制……但是在舞蹈中,这一切全部消失了。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应该是一些虚的实体,是使舞蹈活跃起来的力,是从形象的重心向四周发射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是这些力的相互冲突和解决……他们本身不是天然的物质,而是由艺术家人为地创造出来的。”(【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5-6页,腾守尧朱疆源译)。
苏珊·朗格所描绘的这种舞蹈中的力,当然指的是成熟的舞台艺术类的舞蹈。但她精辟地阐述了“力”在舞蹈中的体现。就是说,我们在舞蹈动作中看到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承载着物理重量的“力”,而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鼓子秧歌的这种进步,这种对“力”的理解和把握,是它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同样是巧妙运用力学原理的动作类型,还有“抻”和“韧”。它们表现的同样是力,但侧重的是一张一弛,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抻,在用力时就像拉开弹簧和拉开弓弦,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越是拉到弹簧快要到尽头或是弓弦快要涨满时,动作越是吃力、缓慢。鼓子秧歌的用力有两种:一是爆发力,像“干拔”、“击鼓”等;二是“抻”劲儿和“韧”劲儿。像“慢板”时“伞”的“蹲伞”骑马亮相(当左手伞转出,右手顺着右耳旁向右推成“山膀”,就势向上一抖手,头向右歪,眼瞟右手),“鼓子”击鼓反弹后的控制动作,都与“抻”有密切联系。前面说到的“反作力”也应当与“抻”、“韧”有关。因为“伞”在右手向外推出“山膀”时,往往越向外推,“抻”得就越“紧”,而推到终点时却骤然收回,像是被弹簧的拉力给猛然拽回来一样,这一张一弛,需要有很强的控制力,也就显示出“抻”和“韧”的内在力。
舞蹈的载体虽然是人体自身,却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展示。鼓子秧歌之所以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表现男人的威猛、强健,根源就来自于男子汉争强好胜的血性。因此说,鼓子秧歌中所有的力学原理,必须通过表演者内心的动力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鼓子秧歌的所谓“阳刚之气”,既包括展示外在动作的“力”,也包括展示内在精神的“力”。运用外力展示内在的威武精神,这是传统鼓子秧歌动作的突出特点之一,精、气、神是鼓子秧歌的传统法宝。力学原理可以解决外在的形似,却无法达到内在的神似。我们在深入农村走访老艺人时,听到最多的感叹就是现在的秧歌没有了“精气神儿”。过去的鼓子秧歌,“伞”和“鼓子”跳起来吹胡子瞪眼,像是要打仗。跑起场子来两脚用力向后扒地,把地上的尘土掀得老高。一支好的秧歌队,能跑得飞沙走石,远远看去,像是在云霄中奔腾。演员转“伞”和“驳花转身”时呼呼生风,能把小女孩的小辫掀起来。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表演,才能够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从而表现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这种阳刚之气绝非仅仅流于表面动作,而必须深入到表演者的内心深处,这就是所谓的内在动力。这种“力”的内外统一,构成了“鼓子秧歌”与众不同的力学风格。把用力时的“控制”,和表演者内在的豪迈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内在的力控制外在的力;让外在的力正确地反映内在的力。如此“有感而发”的表演,才真正能够代表鼓子秧歌的风貌。现在很多酷爱鼓子秧歌的老艺术家、老艺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现在的秧歌都变味了?刹不下架子、扒不动土,两脚踢不到“腚瓜子”,吹胡子瞪眼、风风火火的火爆劲哪儿去了?其实,老艺人所说的变味儿,既包括肢体动作的“力度”,又包括内心激情的“力度”。没有心中的“汹涌澎湃”,就无法激发起表演者肢体肌肉的强烈张力。只有具备了丰富内涵的外在动作,才真正有生命力,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鼓子秧歌”。
综上所述,鼓子秧歌的几大特点(当然不是全部特点)都与力有关,是把日常劳动中男性的粗犷豪迈运用于舞蹈中的成功范例。我们总结鼓子秧歌的风格特点、动作规律,能不能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这种“力”的运用上呢?如果我们承认鼓子秧歌的美主要是阳刚之美,那么,能不能说它就是劳动之美、是力量之美呢?我们要想真正继承、把握鼓子秧歌真正风格,就必须真正掌握这种内外结合的“力学原理”。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所)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我发现鼓子秧歌的阳刚之气主要来自于对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和发自内心的强大动力。熟悉鼓子秧歌的人们都知道,鼓子秧歌的动律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稳”、“沉”、“伸”、“韧”四个字。
稳,就是沉稳。稳如泰山是雄浑和霸气的根基。鼓子秧歌的步伐、步态乃至阵型都具备了沉稳、扎实的特点。稳,首先表现为重心低。鼓子秧歌中马步、蹲步动作运用得十分普遍。如果不能刹下身架,就会显得轻飘。即使在跑动中,也要刹下身架。跑起来身体下沉,两脚用力扒地,虽然是在跑动,感觉却像是脚下生了根。一个人的沉稳可以表现为扎实,如果是一群人的沉稳,就能表现出厚重。民间鼓子秧歌中的“刹鼓子”是集体舞蹈的高潮,最能体现这种沉稳所创造的排山倒海之势。
沉,从字面上看与“稳”具有类似的含义,但具体到鼓子秧歌中主要是力的象征。力,在人类从混沌时期发展到高科技时代的漫长过程中,是男性美的核心内容。以粗犷豪放著称的鼓子秧歌,在力的展示方面是首屈一指的。用“沉”来表现“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负重”。早期的鼓子秧歌为了展示男子汉的“力”,使用的是很重的手鼓,据说有30斤左右。很多动作是靠抡动手鼓时产生的惯性形成一种冲力而完成的。但是,鼓子秧歌毕竟是舞蹈,当它发展成为一种“纯舞蹈”形式时,再负重起舞就势必影响到“美的展示”。后来就逐渐地减轻了鼓的重量(现在用做道具的鼓,最多不超过两斤重)。但“鼓”的重量轻了以后,又如何展示男子汉的力量之美呢?民间艺人无愧于“鼓子秧歌”缔造者的称谓,他们借鉴于日常劳动中“负重”的感觉,使用虚拟手法,创造出“鼓子秧歌”的“沉重感”。这主要表现在“颠”、“弹”、“颤”等动作中。我们注意到,泰山挑夫在负重登山时,随着肩头扁担的颤动,整个身体也在上下起伏。而鼓子秧歌的四种角色都有“脚颠膝微颤”的动律特征,这一“颠”一“颤”,既不需要真的负重,又给人以“沉”的感觉,真是让人叹服。秧歌中的“鼓子”在打鼓时,也有“颤”的动作,但这种动作却往往不再表现为“颠”(当然,有时在蹲步、蹉步时下肢和腰部仍然要“颠”,但这里只是指手臂),而是表现为“弹”。“弹”就是反弹的意思。当手臂击鼓时,会在瞬间把手收回来,像是有一股力量把手给反弹回来。在日常劳动中,“反弹”是一种反作用力,“鼓子”在击鼓时向回反弹的动作越干脆,所显示出“力”的“度”就越强烈。鼓子秧歌之所以能把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展示得气势磅礴、淋漓尽致,就在于他们科学地总结了力学原理,并让它在鼓子秧歌中得到充分的发挥。鼓子秧歌放弃沉重的道具,用虚拟的舞蹈语言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力;借鉴泰山挑夫的“负重感”,表现力挺千斤的力,这是民间舞蹈对自身生命意识的一种思维(或者说是一种对生命力的自我关照形式),向对人类生命规律的一个飞跃。“舞蹈演员创造的舞蹈也是一种活跃的力的形象……虽然它包含着一切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肌肉控制……但是在舞蹈中,这一切全部消失了。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应该是一些虚的实体,是使舞蹈活跃起来的力,是从形象的重心向四周发射的力,或从四周向这个中心集聚的力,是这些力的相互冲突和解决……他们本身不是天然的物质,而是由艺术家人为地创造出来的。”(【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5-6页,腾守尧朱疆源译)。
苏珊·朗格所描绘的这种舞蹈中的力,当然指的是成熟的舞台艺术类的舞蹈。但她精辟地阐述了“力”在舞蹈中的体现。就是说,我们在舞蹈动作中看到的并不是实实在在的承载着物理重量的“力”,而是“力”的一种表现形式。鼓子秧歌的这种进步,这种对“力”的理解和把握,是它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
同样是巧妙运用力学原理的动作类型,还有“抻”和“韧”。它们表现的同样是力,但侧重的是一张一弛,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抻,在用力时就像拉开弹簧和拉开弓弦,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越是拉到弹簧快要到尽头或是弓弦快要涨满时,动作越是吃力、缓慢。鼓子秧歌的用力有两种:一是爆发力,像“干拔”、“击鼓”等;二是“抻”劲儿和“韧”劲儿。像“慢板”时“伞”的“蹲伞”骑马亮相(当左手伞转出,右手顺着右耳旁向右推成“山膀”,就势向上一抖手,头向右歪,眼瞟右手),“鼓子”击鼓反弹后的控制动作,都与“抻”有密切联系。前面说到的“反作力”也应当与“抻”、“韧”有关。因为“伞”在右手向外推出“山膀”时,往往越向外推,“抻”得就越“紧”,而推到终点时却骤然收回,像是被弹簧的拉力给猛然拽回来一样,这一张一弛,需要有很强的控制力,也就显示出“抻”和“韧”的内在力。
舞蹈的载体虽然是人体自身,却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展示。鼓子秧歌之所以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表现男人的威猛、强健,根源就来自于男子汉争强好胜的血性。因此说,鼓子秧歌中所有的力学原理,必须通过表演者内心的动力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鼓子秧歌的所谓“阳刚之气”,既包括展示外在动作的“力”,也包括展示内在精神的“力”。运用外力展示内在的威武精神,这是传统鼓子秧歌动作的突出特点之一,精、气、神是鼓子秧歌的传统法宝。力学原理可以解决外在的形似,却无法达到内在的神似。我们在深入农村走访老艺人时,听到最多的感叹就是现在的秧歌没有了“精气神儿”。过去的鼓子秧歌,“伞”和“鼓子”跳起来吹胡子瞪眼,像是要打仗。跑起场子来两脚用力向后扒地,把地上的尘土掀得老高。一支好的秧歌队,能跑得飞沙走石,远远看去,像是在云霄中奔腾。演员转“伞”和“驳花转身”时呼呼生风,能把小女孩的小辫掀起来。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表演,才能够达到舍我其谁的境界,从而表现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这种阳刚之气绝非仅仅流于表面动作,而必须深入到表演者的内心深处,这就是所谓的内在动力。这种“力”的内外统一,构成了“鼓子秧歌”与众不同的力学风格。把用力时的“控制”,和表演者内在的豪迈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内在的力控制外在的力;让外在的力正确地反映内在的力。如此“有感而发”的表演,才真正能够代表鼓子秧歌的风貌。现在很多酷爱鼓子秧歌的老艺术家、老艺人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怎么现在的秧歌都变味了?刹不下架子、扒不动土,两脚踢不到“腚瓜子”,吹胡子瞪眼、风风火火的火爆劲哪儿去了?其实,老艺人所说的变味儿,既包括肢体动作的“力度”,又包括内心激情的“力度”。没有心中的“汹涌澎湃”,就无法激发起表演者肢体肌肉的强烈张力。只有具备了丰富内涵的外在动作,才真正有生命力,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鼓子秧歌”。
综上所述,鼓子秧歌的几大特点(当然不是全部特点)都与力有关,是把日常劳动中男性的粗犷豪迈运用于舞蹈中的成功范例。我们总结鼓子秧歌的风格特点、动作规律,能不能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这种“力”的运用上呢?如果我们承认鼓子秧歌的美主要是阳刚之美,那么,能不能说它就是劳动之美、是力量之美呢?我们要想真正继承、把握鼓子秧歌真正风格,就必须真正掌握这种内外结合的“力学原理”。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