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开复,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著有《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网情深》。他切实关注大学生的各种问题,所著《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系列在大学生间广为流传。他所进行的主题演讲与创办的我学网(开复学生网)也深受好评,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开复老师”。
月薪过万、500强企业,就是职业理想吗
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我们常认为,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而这又基于一种心理定势,那就是我必须有钱才能快乐。我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
所以,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还有一些研究告诉我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树立理想时更应注重自己的兴趣、成就感。当初我从微软离开就是因为发现自己只是那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工作激情逐渐消退。于是,我想自己该接受另一个挑战了。在Google这个富有创意的团队里,我看到了自我的价值、年轻的力量,这更符合我的职业理想。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求职者都记住一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职业理想不是在一天树立的
很多求职者说,刚开始找工作时还有目标,现在是越找越没有标准,感到很迷茫。我想说的是,如果大学四年(甚至更长的求学时间)里没有培养起自己的理想,那么,迷茫是正常的。
求学十几年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这是家长为你们树立的“理想”。而现在大学毕业了,面对求职,没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了,于是迷茫产生了。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迷茫呢?当然是做人生规划,让自已有个目标。但是,这不是一步登天的过程,理想不是一天就能树立的。
我一直建议大学四年的时间应该用来做人生规划,当然也包括树立职业理想。大一大二是理解自己的过程:你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我大学时选了很多不务正业、奇奇怪怪的课,都跟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课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
到了大三大四,你们的疑惑就不该指向自己了,而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外界。比如我想做的这个行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公司能提供相关工作机会?如果要得到这些工作机会,我需要做哪些准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就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且初步探索了一条通向理想的路。
先就业再择业,并不是理想向现实的妥协
鉴于紧张的就业形势,我建议求职者“先就业再择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决定终生。一个人一生换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时候,职业理想需要一个曲折实现的过程。
很多人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实现目标。做不到我也要拼命去试。”其实这不见得是件好事。我建议大家采用“两步计划”来实现职业理想。假如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不要一毕业就想马上实现,好像做不到这辈子就算完了。你应该告诉自己:这个理想很好,我实现它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目前可能性不大,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让我能够离它更近一步。
在此,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绩还算可以。他立志进入Google工作,问我有没有这个可能。在问了他一些基础知识后,我发现他很聪明,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我不认为目前的他有机会进入Google。因此我对他说:“现在还很难,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他继续问:“我能做些什么事让这个可能性最大化呢?”于是,我建议他去读硕士,并向他推荐了Google很喜欢的一所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因为它的计算机学院教学务实,而且入学还算容易,学费也不贵。两年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已经进入Google工作。
受挫的理想才是好理想
一蹴而就、没有经过挫折洗礼的职业理想,往往也面临着瞬间坍塌的危险。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遭遇过的三次比较大的挫折,以及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是在1984年,那时候我读研二。我得到一个暑期工作的机会,为宾夕法尼亚州高中的60位高材生教授计算机。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短短的六个星期里,他们要学会编程、人工智能,完成大三的80%的课程。我很用心地编写讲义、授课,指导他们上机。学期结束后,他们都学会了,然而我却被评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师,因为我不会与学生沟通。用心努力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当时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后来我遍访高人,学会演讲、沟通的技巧。演讲后来成为了我的一项特长。
第二次在1998年,当时我在一家公司与同伴研发一项叫做“三维浏览器”的新技术,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市场前景以及用户需要,最终彻底失败了。我苦心经营的部门被卖掉,团队中有100多名成员因为我的错误而失业。为此,我十分自责。但这个挫折让我知道做好一个产品必须考虑用户的需要。
最后一次是在2004年,当时我计划在中国创办一所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读书、学习,但后来由于资金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但我从中学习了很多理念,结交了不少朋友,而且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我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我由此更加明晰了理想:虽然我不能够改变教育,但我可以通过写作、演讲和网站继续帮助学生。
举这些例子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从挫折中总结经验,能够让职业理想更清晰,并且更容易被实现。
墓志铭测试职业理想
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可以检测自己的理想在何方,这个方法叫“墓志铭测试”:想象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你的墓碑上刻了一段话,当你的亲友来扫墓时,看到它就会想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2004年,我想我的墓碑上应该刻着这样一段话:李开复,科学家,企业家,他曾经历三个顶尖的高科技公司,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但是,在我尝试办学之后,我发现我最希望的墓志铭变成了下面这段话:李开复,热心教育者,通过写作、演讲和网络,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里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开复老师!”
好啦,现在尝试想象一下自己的墓志铭,也许你就会明晰,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做哪些事情,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
月薪过万、500强企业,就是职业理想吗
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我们常认为,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而这又基于一种心理定势,那就是我必须有钱才能快乐。我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
所以,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还有一些研究告诉我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树立理想时更应注重自己的兴趣、成就感。当初我从微软离开就是因为发现自己只是那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工作激情逐渐消退。于是,我想自己该接受另一个挑战了。在Google这个富有创意的团队里,我看到了自我的价值、年轻的力量,这更符合我的职业理想。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求职者都记住一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职业理想不是在一天树立的
很多求职者说,刚开始找工作时还有目标,现在是越找越没有标准,感到很迷茫。我想说的是,如果大学四年(甚至更长的求学时间)里没有培养起自己的理想,那么,迷茫是正常的。
求学十几年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这是家长为你们树立的“理想”。而现在大学毕业了,面对求职,没人告诉你该做什么了,于是迷茫产生了。那么,如何摆脱这种迷茫呢?当然是做人生规划,让自已有个目标。但是,这不是一步登天的过程,理想不是一天就能树立的。
我一直建议大学四年的时间应该用来做人生规划,当然也包括树立职业理想。大一大二是理解自己的过程:你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解决。我大学时选了很多不务正业、奇奇怪怪的课,都跟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课让我知道了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这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确立职业理想的基础。
到了大三大四,你们的疑惑就不该指向自己了,而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外界。比如我想做的这个行业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公司能提供相关工作机会?如果要得到这些工作机会,我需要做哪些准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就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且初步探索了一条通向理想的路。
先就业再择业,并不是理想向现实的妥协
鉴于紧张的就业形势,我建议求职者“先就业再择业”。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尚未重要到决定终生。一个人一生换上四五份工作是正常的,很多时候,职业理想需要一个曲折实现的过程。
很多人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实现目标。做不到我也要拼命去试。”其实这不见得是件好事。我建议大家采用“两步计划”来实现职业理想。假如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不要一毕业就想马上实现,好像做不到这辈子就算完了。你应该告诉自己:这个理想很好,我实现它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目前可能性不大,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让我能够离它更近一步。
在此,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不算很好,他的成绩还算可以。他立志进入Google工作,问我有没有这个可能。在问了他一些基础知识后,我发现他很聪明,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我不认为目前的他有机会进入Google。因此我对他说:“现在还很难,但如果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他继续问:“我能做些什么事让这个可能性最大化呢?”于是,我建议他去读硕士,并向他推荐了Google很喜欢的一所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因为它的计算机学院教学务实,而且入学还算容易,学费也不贵。两年后他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已经进入Google工作。
受挫的理想才是好理想
一蹴而就、没有经过挫折洗礼的职业理想,往往也面临着瞬间坍塌的危险。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遭遇过的三次比较大的挫折,以及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是在1984年,那时候我读研二。我得到一个暑期工作的机会,为宾夕法尼亚州高中的60位高材生教授计算机。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短短的六个星期里,他们要学会编程、人工智能,完成大三的80%的课程。我很用心地编写讲义、授课,指导他们上机。学期结束后,他们都学会了,然而我却被评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师,因为我不会与学生沟通。用心努力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当时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后来我遍访高人,学会演讲、沟通的技巧。演讲后来成为了我的一项特长。
第二次在1998年,当时我在一家公司与同伴研发一项叫做“三维浏览器”的新技术,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市场前景以及用户需要,最终彻底失败了。我苦心经营的部门被卖掉,团队中有100多名成员因为我的错误而失业。为此,我十分自责。但这个挫折让我知道做好一个产品必须考虑用户的需要。
最后一次是在2004年,当时我计划在中国创办一所世界一流的民办大学。我花了很多时间读书、学习,但后来由于资金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但我从中学习了很多理念,结交了不少朋友,而且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我的《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我由此更加明晰了理想:虽然我不能够改变教育,但我可以通过写作、演讲和网站继续帮助学生。
举这些例子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从挫折中总结经验,能够让职业理想更清晰,并且更容易被实现。
墓志铭测试职业理想
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可以检测自己的理想在何方,这个方法叫“墓志铭测试”:想象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你的墓碑上刻了一段话,当你的亲友来扫墓时,看到它就会想到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2004年,我想我的墓碑上应该刻着这样一段话:李开复,科学家,企业家,他曾经历三个顶尖的高科技公司,把繁杂的技术转换成为人人可用、人人获益的产品。但是,在我尝试办学之后,我发现我最希望的墓志铭变成了下面这段话:李开复,热心教育者,通过写作、演讲和网络,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里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开复老师!”
好啦,现在尝试想象一下自己的墓志铭,也许你就会明晰,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做哪些事情,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