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具体改革目标之一是“学教方式的改革”,充分自主高效合作、深入探究必然成为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主旋律。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1)创设情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2)设计问题,延伸自主探究,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3)放手实践,体验成功,树立探究信心。(4)弘扬个性,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总之,由“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关键词]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 弘扬个性
新课程的具体改革目标之一是“学教方式的改革”,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一、创设情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创设的情境。恰当的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好教学情境,激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比如生活情境导入法、问题情境导入法、游戏故事导入法、多媒体课件导入法……数学是对客观世界上数量关系和空间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例如,“面积”一节我是这样开场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的李老师搬进了新居,他有一件事想让大家帮忙……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们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急着喊到:老师您快说,让我们干什么。于是我又说:李老师想用边长30cm的正方形彩色砖铺地面,这是他家的平面图,大家一起帮他计算一下,(学生看过平面图有些为难)。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先学习“面积”(板书课题),学生感到这是办实事、真事,而且是为自己喜欢的老师办事,兴趣很浓,听课认真仔细,收到了激趣引入的效果。这堂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应用的热情,有的还画出了自家的平面图,算出了所需的地板砖数和造价,很像搞装饰的小师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主探究学习。
二、设计问题,延伸自主探究,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后生活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鼓励学生在业余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主动地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如,在组织新年联欢会之前,可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比如布置教室用的拉花多少钱,气球多少钱一个,瓜子多少钱一斤,糖果多少钱一斤,橘子多少钱一斤,苹果、香蕉的单价是多少……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本班学生的人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玩得开心?并声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将获得“设计奖”。这样,同学们便会自觉组成小组或单独一人进行探究。同学们将各种探究的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可将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来,让学生再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方案加以表扬奖励。这样,既将统计初步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紧密联系,又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地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逐步学会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放手实践,体验成功,树立探究信心
俗话说,“落在猫脚里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自主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并且会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激发起新的探究欲望。在新的尝试探究中又会取得新的成功。如教学“四边形”时,可设计下面题目:
把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纸片剪成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图形(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并把你的拼法按实际大小画在方格纸内。(方格为1cm×1cm)
(1)不是正方形的菱形(1个)
(2)不是正方形的矩形(1个)
(3)梯形(1个)
(4)不是矩形和菱形的平行四边形(1个)
(5)不是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凸四边形(1个)
(6)与以上画出的图形不全等的其他凸四边形(画出的图形互不全等,能画几个画几个,至少画三个)
图形的剪拼是图形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掌握好这些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经历了一般努力之后都能有所成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四、弘扬个性,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由“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
[关键词]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 弘扬个性
新课程的具体改革目标之一是“学教方式的改革”,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做法和看法。
一、创设情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创设的情境。恰当的情境具有感情上的吸引力,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好教学情境,激趣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比如生活情境导入法、问题情境导入法、游戏故事导入法、多媒体课件导入法……数学是对客观世界上数量关系和空间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能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并能初步解决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例如,“面积”一节我是这样开场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的李老师搬进了新居,他有一件事想让大家帮忙……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们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急着喊到:老师您快说,让我们干什么。于是我又说:李老师想用边长30cm的正方形彩色砖铺地面,这是他家的平面图,大家一起帮他计算一下,(学生看过平面图有些为难)。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先学习“面积”(板书课题),学生感到这是办实事、真事,而且是为自己喜欢的老师办事,兴趣很浓,听课认真仔细,收到了激趣引入的效果。这堂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应用的热情,有的还画出了自家的平面图,算出了所需的地板砖数和造价,很像搞装饰的小师傅。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主探究学习。
二、设计问题,延伸自主探究,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后生活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鼓励学生在业余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主动地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如,在组织新年联欢会之前,可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比如布置教室用的拉花多少钱,气球多少钱一个,瓜子多少钱一斤,糖果多少钱一斤,橘子多少钱一斤,苹果、香蕉的单价是多少……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本班学生的人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玩得开心?并声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将获得“设计奖”。这样,同学们便会自觉组成小组或单独一人进行探究。同学们将各种探究的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可将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来,让学生再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方案加以表扬奖励。这样,既将统计初步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紧密联系,又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地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逐步学会了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放手实践,体验成功,树立探究信心
俗话说,“落在猫脚里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自主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并且会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激发起新的探究欲望。在新的尝试探究中又会取得新的成功。如教学“四边形”时,可设计下面题目:
把边长为2cm的正方形纸片剪成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请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图形(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并把你的拼法按实际大小画在方格纸内。(方格为1cm×1cm)
(1)不是正方形的菱形(1个)
(2)不是正方形的矩形(1个)
(3)梯形(1个)
(4)不是矩形和菱形的平行四边形(1个)
(5)不是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凸四边形(1个)
(6)与以上画出的图形不全等的其他凸四边形(画出的图形互不全等,能画几个画几个,至少画三个)
图形的剪拼是图形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掌握好这些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经历了一般努力之后都能有所成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四、弘扬个性,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由“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