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预应力简支T形梁混凝土常见外观的质量问题入手,结合工程施工情况,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并重点论述了补偿收缩混凝土在修复混凝土孔洞中的具体应用,进而提出了有关修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的有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质量问题;对策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进程下,铁路、公路等建设事业也日益蓬勃,同时对工程质量也要求日臻完善。然而,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却时常有麻面、蜂窝、孔洞等影响外观的质量问题存在,使建筑物的整体形象直接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工程废弃或返修,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的改善,已成为所有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点问题。
一、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产生及防治对策
(一)麻面
1、麻面的产生及预防
麻面即直径小于5mm无数如绿豆般大小不规则的凹凸点呈现在混凝土表面,没有外露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一般在端头与马蹄上口斜面处易产生麻面,且会较为集中地聚集在该部位。主要产生原因及预防:
(1)模板表面不光滑或表面粘附了泥浆残渣,导致混凝土构件在拆模时表面受到损坏。使用前应先将模板表面的泥浆残渣清理干净,修整至表面平滑;如有缝隙,可用油毡、腻子填平。
(2)模板隔离剂失效或涂刷方式不正确,导致混凝土粘连于模板产生麻面,而脱模剂的使用不当又会使混凝土结构表面麻面产生硬化。因此,应选用有效时间长的隔离剂,涂刷时要力道均匀,不得多刷、漏刷;同时还要注意脱模剂的正确使用。
(3)混凝土结构松散,内有大量气泡附着在模板表层产生麻面。制作构件时,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将内部气泡排净。
2、麻面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麻面一般只影响外观而对结构无大影响,也无需处理,如有需要,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修复前先将混凝土麻面用水浸透,再用稀草酸溶液将脱模剂留下的油点或污点拿毛刷清洗干净。
(2)修复用的水泥型号必须与原混凝土相同,砂子以采用直径小于1mm的细砂为宜。
(3)按照修复所需的水泥砂浆数量以1∶2 或 1∶2.5的标准比例先在小桶中配比,并人工搅拌均匀,随拌随用,需要调色时可掺加白色水泥。
(4)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用专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根据漆工刮腻子的手法把表面刮平。
(5)麻面修复完毕,用湿草帘或草席遮盖进行保温养护。
(二)蜂窝
1、蜂窝的产生及预防
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因空隙存在而形成数量或多或少如蜂窝状不规则的窟窿,窟窿深度一般不小于5mm。混凝土简支T形梁出现蜂窝的部位主要位于顶板底部,钢筋有的外漏,有的深藏。主要产生原因及预防:
(1)混凝土比例配合不准确,砂率不高或级配不符合,未达到混凝土搅拌时间及搅拌程度,混凝土和易性差;比例配合的准确性不仅决定着T形梁的外形是否美观,还影响着T形梁的质量。因此混凝土的比例配合应尽量标准化,事先做好设计和试验工作,客观结合施工工艺与构造物实际,并掌握好搅拌时间和搅拌程度。
(2)砂石料的计量不准确,砂浆和石子的比例不当。要时刻检验砂石料的计量,同时要注意减除砂石料的水份。
(3)混凝土未按规定顺序浇筑,下料时没有分层,振捣方式不对或振捣时间太短。应按混凝土的规定顺序合理浇筑,浇灌砂石料时一定要分层,并且按照专业的振捣方式分层振捣,切勿漏振;中途断振再续振捣时,要小心处理新旧结合处的振捣。
(4)模板缝隙未采取严合措施,导致水泥浆、砂浆在振捣时慢慢流失。在安装模板时应先将模板表面及接缝处的粘浆清理干净,才有助于缝隙严密结合,同时注意模板缝的严合度;浇灌过程中的模板支撑情况要随时检查,避免发生漏浆现象,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
2、蜂窝的处理措施
小面积的蜂窝可参照麻面的修复方法进行处理,大面积的蜂窝应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可铲凿蜂窝的软弱部分,在高压水的冲洗下用钢丝刷将结合面刷净。
(2)修复用的水泥型号必须与原混凝土相同,砂子以采用中粗砂为宜。
(3)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用抹子大力压入蜂窝内,以抹灰的标准手法快速刮平;有棱角的地方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4)蜂窝修复完毕,用湿土工布遮盖进行保湿养护。
(三)孔洞
1、孔洞的产生及预防
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存在着大于保护层厚度,但又小于截面尺寸1/3的结构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孔洞一般产生于底板部位,特别是底板钢筋密集的下部,严重危害着预应力简支T形梁。该部位混凝土若从外观上看并未有任何明显异常,但实际上表面被一层薄皮所掩盖,如果进行压浆,而压浆通道又位于该部位的上方,会因为内部存在孔洞使浆体冲破混凝土薄层发生漏浆而损坏T形梁,既延缓了工期,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主要产生原因及预防:
(1)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方式不正确,导致混凝土出现孔洞。应在钢筋较为集中的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多次少量下料,减少分层振捣的厚度;预留孔洞,同时于两侧下料,注意正确的振捣方式。
(2)混凝土下料时,通常在钢筋密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发生被搁挡的现象,未振捣就浇筑上层混凝土;砂石料分崩离析,浆体跑漏,未进行二次振捣。浇灌前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均匀,如有离析现象,必须经过二次振捣。
(3)混凝土单次下料太多,厚度大,振捣器无法振动均匀,导致混凝土松散形成孔洞。浇灌前根据构件结构的不同仔细分析下料数量,而后确定下料的速度及单层厚度,分层振捣均匀、密实。
2、孔洞的处理措施
(1)为确保修复砂浆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应先剔除修复处的松散石子,而后用钢丝刷刷净。
(2)当压浆通道下面出现孔洞时,钢绞线要用铁皮进行包裹,避免修复砂浆堵塞孔道。预应力管道内壁是铁皮的最佳安装位置,大小不超过20cm×20cm为宜,包裹时铁皮接头部位的搭接长度必须大于3cm。
(3)修复砂浆中砂浆与水的比例应严格按照修复砂浆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配制,由于修复部位比较特殊及砂浆又具有流动性,修复可分多次进行,修复面应比原混凝土面高出5mm为宜。
(4)当修复T形梁的底面时,要用面积大于修复面的木板托住,再用支撑物顶紧木板。避免发生砂浆因自重脱落的可能,同时确保砂浆的密实性。木板拆除后应按要求对修复处进行打磨至平整。
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措施
通过对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试验及多次施工验证,总结出如下用于修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孔洞的应用措施:
(1)凿去待修复处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在高压水的冲洗下用钢丝刷将基层刷净。
(2)修复前用湿土工布或湿棉纱填充,24h内注意保湿。
(3)先在孔洞周围涂抹一层水泥净浆,然后填充补偿收缩混凝土,注意填充时分层捣实,避免出现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裂缝。
(4)混凝土表面抹至平整光滑,以塑料薄膜覆盖为宜,并用支撑物顶紧支撑模板。
(5)对于T形梁底部孔洞的修复,完成后要用大于修复面积的木板托住,然后再用支撑物紧紧顶住木板下方,避免补偿收缩混凝土因自重而脱落。
三、修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的注意问题
(1)修复面事先要经过清洗,再涂刷粘结剂或水泥净浆,如未进行处理就直接进行修复会导致新旧混凝土分离甚至脱落。
(2)孔洞的修复应根据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并且补偿收缩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在30~50mm 的范围内。
(3)修复后应马上用湿土工布覆盖保持湿润,正确的养护方式有助于提高修复质量。
(4)同时制作多组试件对较为重要的修复部位特别是受力部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必须高于被修复结构的混凝土强度。
参考文献:
1、 白海峰.《桥涵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质量缺陷的预防措施》.《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年11期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质量问题;对策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进程下,铁路、公路等建设事业也日益蓬勃,同时对工程质量也要求日臻完善。然而,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却时常有麻面、蜂窝、孔洞等影响外观的质量问题存在,使建筑物的整体形象直接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工程废弃或返修,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的改善,已成为所有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重点问题。
一、常见外观质量问题的产生及防治对策
(一)麻面
1、麻面的产生及预防
麻面即直径小于5mm无数如绿豆般大小不规则的凹凸点呈现在混凝土表面,没有外露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一般在端头与马蹄上口斜面处易产生麻面,且会较为集中地聚集在该部位。主要产生原因及预防:
(1)模板表面不光滑或表面粘附了泥浆残渣,导致混凝土构件在拆模时表面受到损坏。使用前应先将模板表面的泥浆残渣清理干净,修整至表面平滑;如有缝隙,可用油毡、腻子填平。
(2)模板隔离剂失效或涂刷方式不正确,导致混凝土粘连于模板产生麻面,而脱模剂的使用不当又会使混凝土结构表面麻面产生硬化。因此,应选用有效时间长的隔离剂,涂刷时要力道均匀,不得多刷、漏刷;同时还要注意脱模剂的正确使用。
(3)混凝土结构松散,内有大量气泡附着在模板表层产生麻面。制作构件时,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将内部气泡排净。
2、麻面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麻面一般只影响外观而对结构无大影响,也无需处理,如有需要,可采取如下措施:
(1)修复前先将混凝土麻面用水浸透,再用稀草酸溶液将脱模剂留下的油点或污点拿毛刷清洗干净。
(2)修复用的水泥型号必须与原混凝土相同,砂子以采用直径小于1mm的细砂为宜。
(3)按照修复所需的水泥砂浆数量以1∶2 或 1∶2.5的标准比例先在小桶中配比,并人工搅拌均匀,随拌随用,需要调色时可掺加白色水泥。
(4)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用专用刮刀大力压入麻点,根据漆工刮腻子的手法把表面刮平。
(5)麻面修复完毕,用湿草帘或草席遮盖进行保温养护。
(二)蜂窝
1、蜂窝的产生及预防
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因空隙存在而形成数量或多或少如蜂窝状不规则的窟窿,窟窿深度一般不小于5mm。混凝土简支T形梁出现蜂窝的部位主要位于顶板底部,钢筋有的外漏,有的深藏。主要产生原因及预防:
(1)混凝土比例配合不准确,砂率不高或级配不符合,未达到混凝土搅拌时间及搅拌程度,混凝土和易性差;比例配合的准确性不仅决定着T形梁的外形是否美观,还影响着T形梁的质量。因此混凝土的比例配合应尽量标准化,事先做好设计和试验工作,客观结合施工工艺与构造物实际,并掌握好搅拌时间和搅拌程度。
(2)砂石料的计量不准确,砂浆和石子的比例不当。要时刻检验砂石料的计量,同时要注意减除砂石料的水份。
(3)混凝土未按规定顺序浇筑,下料时没有分层,振捣方式不对或振捣时间太短。应按混凝土的规定顺序合理浇筑,浇灌砂石料时一定要分层,并且按照专业的振捣方式分层振捣,切勿漏振;中途断振再续振捣时,要小心处理新旧结合处的振捣。
(4)模板缝隙未采取严合措施,导致水泥浆、砂浆在振捣时慢慢流失。在安装模板时应先将模板表面及接缝处的粘浆清理干净,才有助于缝隙严密结合,同时注意模板缝的严合度;浇灌过程中的模板支撑情况要随时检查,避免发生漏浆现象,一旦发生,应及时采取封堵措施。
2、蜂窝的处理措施
小面积的蜂窝可参照麻面的修复方法进行处理,大面积的蜂窝应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可铲凿蜂窝的软弱部分,在高压水的冲洗下用钢丝刷将结合面刷净。
(2)修复用的水泥型号必须与原混凝土相同,砂子以采用中粗砂为宜。
(3)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用抹子大力压入蜂窝内,以抹灰的标准手法快速刮平;有棱角的地方用靠尺将棱角取直。
(4)蜂窝修复完毕,用湿土工布遮盖进行保湿养护。
(三)孔洞
1、孔洞的产生及预防
孔洞是指混凝土表面存在着大于保护层厚度,但又小于截面尺寸1/3的结构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混凝土。孔洞一般产生于底板部位,特别是底板钢筋密集的下部,严重危害着预应力简支T形梁。该部位混凝土若从外观上看并未有任何明显异常,但实际上表面被一层薄皮所掩盖,如果进行压浆,而压浆通道又位于该部位的上方,会因为内部存在孔洞使浆体冲破混凝土薄层发生漏浆而损坏T形梁,既延缓了工期,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主要产生原因及预防:
(1)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方式不正确,导致混凝土出现孔洞。应在钢筋较为集中的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多次少量下料,减少分层振捣的厚度;预留孔洞,同时于两侧下料,注意正确的振捣方式。
(2)混凝土下料时,通常在钢筋密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发生被搁挡的现象,未振捣就浇筑上层混凝土;砂石料分崩离析,浆体跑漏,未进行二次振捣。浇灌前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均匀,如有离析现象,必须经过二次振捣。
(3)混凝土单次下料太多,厚度大,振捣器无法振动均匀,导致混凝土松散形成孔洞。浇灌前根据构件结构的不同仔细分析下料数量,而后确定下料的速度及单层厚度,分层振捣均匀、密实。
2、孔洞的处理措施
(1)为确保修复砂浆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应先剔除修复处的松散石子,而后用钢丝刷刷净。
(2)当压浆通道下面出现孔洞时,钢绞线要用铁皮进行包裹,避免修复砂浆堵塞孔道。预应力管道内壁是铁皮的最佳安装位置,大小不超过20cm×20cm为宜,包裹时铁皮接头部位的搭接长度必须大于3cm。
(3)修复砂浆中砂浆与水的比例应严格按照修复砂浆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配制,由于修复部位比较特殊及砂浆又具有流动性,修复可分多次进行,修复面应比原混凝土面高出5mm为宜。
(4)当修复T形梁的底面时,要用面积大于修复面的木板托住,再用支撑物顶紧木板。避免发生砂浆因自重脱落的可能,同时确保砂浆的密实性。木板拆除后应按要求对修复处进行打磨至平整。
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措施
通过对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应用试验及多次施工验证,总结出如下用于修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孔洞的应用措施:
(1)凿去待修复处的不密实混凝土及突出的骨料颗粒,在高压水的冲洗下用钢丝刷将基层刷净。
(2)修复前用湿土工布或湿棉纱填充,24h内注意保湿。
(3)先在孔洞周围涂抹一层水泥净浆,然后填充补偿收缩混凝土,注意填充时分层捣实,避免出现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裂缝。
(4)混凝土表面抹至平整光滑,以塑料薄膜覆盖为宜,并用支撑物顶紧支撑模板。
(5)对于T形梁底部孔洞的修复,完成后要用大于修复面积的木板托住,然后再用支撑物紧紧顶住木板下方,避免补偿收缩混凝土因自重而脱落。
三、修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的注意问题
(1)修复面事先要经过清洗,再涂刷粘结剂或水泥净浆,如未进行处理就直接进行修复会导致新旧混凝土分离甚至脱落。
(2)孔洞的修复应根据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并且补偿收缩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在30~50mm 的范围内。
(3)修复后应马上用湿土工布覆盖保持湿润,正确的养护方式有助于提高修复质量。
(4)同时制作多组试件对较为重要的修复部位特别是受力部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必须高于被修复结构的混凝土强度。
参考文献:
1、 白海峰.《桥涵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质量缺陷的预防措施》.《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