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意表达”的美学基础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美的化身,语文是美的诠释。当儿童遇见语文,美就成为了一种体验;当语文融入儿童,美便成为了一种气质。著名学者朱存明先生以美学视角观照语文意义,鲜明地指出:美学史就是语文—历史的科学。无可厚非,这既是一种直觉的判断,也是一种带有诗意的理性表达。他以美学史的见证客观地审视语文的定位,并以一种主观的意识赋予,给予语文教育更为深刻的内涵诠释与价值厘定。
  一、语文直觉:向“美”而“学”的深刻
  不得不承认,朱先生的“直觉”是灵动的、深刻的,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界定,更是一个丰富而精彩的隐喻。那么,直觉带来的是什么?是创造,是方向,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对于语文理解的全新视角。正如宗白华认为:直觉本是世界一切大理论大思想产生的渊源。确实,这种思想折射出语文中所存在的美学基因,并间接地表露出语文教学需要拥有美学基础。但,无论是美学基因还是美学基础,它们都不是抽象的,更不是模糊的,而是强调引领儿童在“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享受“学”,并通过“表达”这一形式,把这些“美学”意识转化为一种具体的、具象的、丰富的语文体验,并不断以这种意识为参照,濡染、滋养生命的成长,以孕育和形成一种创造美的热忱、冲动与期待。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清晰地发现:美学其实就是语言文字的感性释放,就是语文表达的自然流淌,就是语文生命的诗意阐释。儿童语文学习就是一个美的历程,语文教学的建构理应成为这一美的历程的具体概括和精彩提炼。当然,如果说,这个历程需要一种范式,那么它定当是语文教学的审美范式。如果说,这个范式需要基于“表达”而展开,那这个“表达”一定是诗意的,因为它是美的象征,更是美的转化,它存在着一种美的精神体验、美的信念支撑、美的道德照耀、美的理想光芒。
  二、儿童状态:看见“敞开”的真理
  那么,这种“美”具体到表达中它又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它(“美”)的本质应该是诗。当然,他所指的“诗”应该并非是那些特指的文学体裁,更不是一种所谓的异想天开的虚构,甚或是超现实的幻想,它更多的类似于一种状态,一种“无蔽发生的敞开状态”。这种“敞开”,让美的事实直指“真理”,并不断丰盈真理的存在意义,让我们意识和看到“敞开”的背后有儿童,“真理”的内核其实就是一种全然的儿童状态。因为接近儿童,才能无限地接近真理。那么儿童语文就不难理解了,其实就是一种无限接近真理的表达。而且这样的表达又是有意蕴的、有境界的,它直指生命的诗意——始终以寻找一种精神的“栖居”为使命,不断实现一种心灵幽韵的流淌,一种精神意义的想象,一种生命境界的超越。
  当然,這样的一种表达从某种意义而言又是具有艺术性的,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因为这是儿童的表达,这是儿童世界的独有语言,在这个世界中又是充满奇思妙想、充满无限可能的。这种艺术性“把一切闪现者,大地和天空和神圣者,带入那种自为地持立的、保存一切的显露之中”。这种浪漫色彩又“使这一切闪现者在作品形态中达到可靠的持立”。所以,当我们以这样的逻辑来观照语文教学、儿童的语文学习、儿童的语言发展时,我们又不难发现,这种观照本身是具有可靠性的,这种可靠性又间接地证实了“真理”的存在,让我们表达的视角无限接近那种“敞开”、那份敞亮,以及那种真实的状态。
  三、表达逻辑:唤醒“诗意的深度”
  美的真实本质是“以流溢、资助和赠予的方式构成并展现存在的真理”,它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的表达拥有儿童的意志。美是生动的、空灵的,并且又是实在的、具体的。它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建构,更不是虚无缥缈的,恰恰相反的是,当它以“表达”立意,以思维、意识、认知的转化来实现表达的形态、结构和逻辑时,一种心灵的节奏与生命的节律悄然而生,并以此不断地去唤醒、促进和实现一种表达意志的坚韧与独立。这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基于本体界与现象界的整体回归。
  而这样的一种“回归”又伴随着儿童的独特性、多元性,让美从形式中抽离出来,并以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的“表达”来唤醒更多美的追求和美的创造,我们把它看作是一种诗意的介入,用高尔基的话说,这更是在“诗意地去表达”,而在他看来,这样的“表达”不正是一种深度吗?所以,我们又不妨把这称作是“诗意的深度”,甚至我们可以更鲜明地指出这就是“诗意表达的深度”。
  正是这样的一种诗意表达,让美学品质在语文世界中被“看见”,正是这样的一种诗意表达的深度,让儿童语文与美学精神形成交互,以诗的艺术,通过精神世界的内化而不断使其外显,逐渐地形成一种哲学的高度。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这种高度又“不是给予,它只能唤醒”。正如,诗意永远与刻意对立,美永远在发现与创造之中。“儿童诗意表达”就是在无限地接近美,并试图以创造的视角,让美幻化成一种内心的丰盈与诗意的丰富。普罗亭诺斯说:“没有眼睛能看见日光,假使它不是日光性的。没有心灵能看见美,假使他自己不是美的。你若想观照神与美,先要你自己似神而美。”基于“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就是要让儿童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形成自我观照,让语文之美与儿童之美相遇,相互对话,产生美的激荡,而这样的一种美又间接地唤醒了诗意表达。■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其他文献
我们常说家庭教育要避免把孩子培养成毫无生存能力的巨婴。阅读课程更应该避免把学生培养成阅读巨婴。  下面我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进行五个方面的阐述。  一、选书标准,以少为多  本文探讨的整本书阅读并非学生自主进行的休闲类阅读,而是在学校课堂教学的环境下进行的师生阅读。  面对市场上大量的童书和各种机构纷繁复杂的书单,教师很容易产生焦虑感和无助感。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教师草率地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用观察来积累写作素材,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偏重主观到主客观并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如果我们能注意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开拓习作素材,就能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写出内容真实、叙述生动的文章。  一、以课本为依托,找准切入点,开拓“材”路  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不论是从选材立意、思想
《妈妈睡了》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抒情课文,语言朴实简单却内涵深远。著名儿童作家张秋生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描绘自己与妈妈午睡时的情感体验,勾勒出一幅温馨恬静的亲子画面。张秋生先生在课文中展现了两条情感路线:一是妈妈对孩子深厚的爱,通过孩子回忆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点滴的关爱来展现;二是孩子对妈妈感恩的爱,从孩子角度观察熟睡中的妈妈姿态来反映。  与一般歌颂母爱的落笔方向不同,《妈妈睡了》的作者张秋生  
快放学了,古老师还在叽叽喳喳讲个不停,一边讲还一边板书。洒满阳光的教室里,看得到飘在缕缕光线中的粉笔灰,听得到粉笔摩擦黑板时发出的“卟卟嘎嘎”的声响,这本是司空见惯的情景,却搅得我心慌意乱。我捂着肚子,苦着脸说:“老师,我憋不住了。”   古老师正讲在兴头上,被我突然打断,呵斥我说:“还有十分钟就下课了,忍忍!”   “老师,忍不住,会拉裤子里。”同学中发出“嗤嗤”的笑。   “就你事多,昨
第一阶段:追求轻松,被动成长  作为一名“80后”教师,我和很多青年人一样,从小在蜜罐中长大,没吃过什么苦,比较安于现状。  走上教师岗位后,与我的师傅刘校长的结识是我专业成长的关键一步。刘校长认为我可以塑造,特别希望能帮助我发展。刘校长帮助我备课,指导我上课,并努力创造展示的机会促我快速成长。刘校长鼓励我参加各类大赛,陪伴我在大赛中历练,在大赛中成长。工作5年后,我得到了代表当时的崇文区参加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感受“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修饰语连用的表达效果。  2.体会文章运用对比、烘托等表达方法的妙处。  3.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形式品味语言、感受语言和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围绕课题,感知三者之间联系  1.谁能围
一   大山死后不久,村里的三奶就对立夏说,你男人死了,你家得养一只狗,狗能给你解闷,还能给你……反正你得养一只狗。   三奶想说些什么,立夏知道。一个寡妇家,活在世上,你说多难就有多难。70来岁的三奶是过来人,她老人家明白。   女儿只有3岁。立夏决心把女儿抚养成人,她不打算嫁到别村去。大山给她留下了一栋楼房和一片蔗地,她想守着这份家产过活。   几天后,三奶给立夏抱来了一只狗。  
摘 要: 在新情况下,一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展不平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措施不力,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弱化。通过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实践岗这一党建创新,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规范党员行为,提高党员素质,让学生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立足岗位做贡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可有效增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后续教育 实践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理论
作者简介:   李晓东,天水市《秦州文艺》执行主编,秦州区作协主席,有百万字作品发表。著有长篇小说《雪落秦州》《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婚姻补丁》,长篇历史文化散文《风华国色》,个人散文集《花事·人事》。诗词作品均依中华新韵。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午后,张玉秀已经在半山腰枯坐几个小时了。这是她出走之后的第三天。   出走,当然指的是离家出走。父母
“强子,强子,赶紧出来!”任老书记一边指给程昱说前边那个村子最西头独门独院的水泥砖房就是任自强的家,一边隔着参差不齐的木障子冲着屋里喊。  任老书记在石砬子村当村书记已经有近三十年时间了,一辈子高风亮节,带领村民们搞生产任劳任怨,虽然没能让村子富裕起来,但至少家家户户都能吃饱了饭,摘掉了“讨饭村”的帽子,有几户家里还买了小汽车。提起任老书记,村里人没有不念他好的。  然而,千好万好的任老书记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