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江湖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香港导演杜琪峰通常带着文艺的腔调,拍着商业结构的故事,他混淆着商业与艺术的分界线。杜琪峰的影片几乎都以黑帮片或者警匪片为主,他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已经被很多导演讲述过多次的特定人群——黑帮。一是江湖人物中的小人物。二是江湖人物中的杀手。三是江湖人物中的执法者,四是江湖人物的兄弟情。
  关键词:小人物;杀手;执法者;兄弟情;命运
  这里是香港,是中国的好莱坞,这里艺术片与商业片并存于市,各类影视艺术的精英都在这里一显身手。不乏许多个人特色浓重的导演,他们拍摄者属于或者只属于香港的影片。20世纪90年代初是香港电影及其昌盛的时期,它渐渐成为香港文化艺术的核心,人们所有的视线集中于此。杜琪峰在此时已经拍过了几乎所有的电影类型,但追随前人脚步有没有超越前人的他,在电影圈并不起眼。当杜琪峰与周润发合作《阿郎的故事》,并获得金像奖男主角时,人们注意的焦点几乎都在如日中天的周润发身上。杜琪峰与周星驰合作成功而稳居票房第一时,人们又把电影的成功归功于周星驰的个人表演。被人们丢在背后的杜琪峰,已经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观众注意到他了。杜琪峰思考了很久,他觉得应该从自身找问题,为此他停机一年。最终,他找到了自己影片的最大问题:他总是在做别人做过的影片,而不是自己的。于是他觉得应该做出新的影片,与别人不一样的影片,让别人一看就知道那是杜琪峰的作品。
  90年代中后期,在香港这样的电影基地里,还是出现了电影业的低潮,香港电影市场陷入低谷,很多影视公司减产的减产,解散的解散,香港电影越来越难赢得观众的喜爱,票房一天不如一天。1996年,在当时全香港200多家影视公司中,出现了一家名为“银河映像”的电影制作公司,专职为影视公司写作、拍摄、制作电影。于是《一个字头的诞生》《非常突然》《暗花》《暗战》《枪火》等一系列屡获好评的作品,便一一诞生了。这一系列的电影推动了低迷已久的电影市场,让观众重新对香港电影抱有新的希望。与此同时,因为许多其他因素,香港电影正逐步开始恢复生气。
  在这个时期,杜琪峰的影片幾乎都已黑帮片或警匪片为主,他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已经被很多导演讲述过多次的特定人群——黑帮。类似影片已经在香港司空见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喋血街头》……故事里的主人翁被赋予了黑帮的背景或者被安排成黑帮的敌人,影片中的人物都是重情重义,个性使然,与对手抗争到底,总是百发子弹擦身而大难不死,以解决或是消灭片中的对抗势力作为完美结局。此类影片中对黑帮人物的塑造,也已基本定型。长久一段时间后,观众对其的欣赏已经疲乏,结局一猜便中,新意渐失。
  杜琪峰通常带着文艺的强调,拍着商业结构的故事,他混淆着商业与艺术的分界线。专业来看他的影片,不能算是文艺片,所以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放逐》空手而归实属正常,在评委看来过于商业并不符合艺术电影的定义。但正是这样的“文艺商业片”,得到了票房的认可。观众们喜欢这样的新类型,杜琪峰也执着于他自己创立的风格。杜琪峰的黑帮片与其他早期的黑帮片不同,他重新定义自己的影片类型,从而确立了杜氏作品的风格,讲述着与众不同的黑帮故事。本文通过对人物塑造手法的分析,来探讨杜琪峰此类影片中的江湖人物的塑造。
  1 杜氏黑帮片之江湖“小人物”的塑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谓江湖,其概念非常的广,我们所生活的整个社会,都可以虚拟成江湖。黑社会也可以成为江湖,江湖和社会一样,有一定的法制规定和道德规范,只是都不成文。黑社会的定义简单明了:独霸,专权。这种制度约定成俗,不曾被打破。黑帮社团的江湖规矩,有它独有的硬性规定,任何社团成员,就算已经退出社团,只要社团需要他来做事,他就必须去做。服从社团者,且能为社团建功立业者,可青云直上,最终可自立规矩约束他人;反之,不服社团,甚至背叛社团的,其结局只有死亡。青云直上成为“老大”的是极少数的凤毛麟角,不服的人时不时地出现,背叛的人只是偶尔,大部分人都是服从着指示,在没人能管制自己的地方逍遥地过着小日子,日复一日地混着。他们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却是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叫——小人物。
  影片《枪火》里的五个角色,都只是这样的小人物,这是一次对小人物的全面描述。阿鬼和阿肥等人已经退出“江湖”,从事正当行业多年,但老大只要召唤一下,就第一时间回来帮老大办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老大,一旦失败就是死亡。小人物的命运掌握在老大和老天的手里,他们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是保护好老大,他不死,他们也就有了生的希望。
  小人物亦是有自己个性的,他们每个都不一样。阿来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典型的急性子。枪战后,阿鬼没有等阿来回来,便指挥众人离开。阿来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由分说地打了阿鬼一顿。阿来看起来很生猛,不畏惧这个“前辈”,只做他自己觉得对的事。当然,这种“不畏惧”是有限制的,当阿信和大嫂的事被暴露后,阿来也害怕了。他知道,社团的“对”,就是应该家法处置阿信;但他内心的“对”就是应该救自己兄弟。他也知道阿鬼不会破坏规矩,他必须另想办法。阿来想去对抗社团的规矩是不可行的,所以他的动作很简单,没有多想,他给了阿信一笔钱让他跑路。为了活命,阿信想跑路,钱放在身上,人站在海边,那条救命的船快靠岸了。后面有人举起了抢,MIKE三次举枪,三次放下。举起时,他是为了救他们自己四个人的命;放下,是不想阿信受死。他们每一次的选择,都是生命与义气的选择。谁也没有办法与社团抗衡,MIKE找不到那个平衡点,必须有人牺牲,才能解决这场战争。于是他们一次次做出身不由己的选择,无法违抗的命运,是影片中所有小人物一进入江湖就烙在身上的印迹——无论如何,小人物是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群。
  2 杜氏黑帮影片中的江湖“兄弟情”
  探讨黑帮片,就一定要讨论黑帮的兄弟情,因为黑帮兄弟间的“忠义”往往是最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更是影片表现人物性格、升华人物形象的重要纽带。   这种“兄弟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与毫无血缘的人要同生共死并不是件容易事。所谓铁汉柔情,这里的情不仅仅指爱情,还包括这江湖里的兄弟情。正是这些至情至深的动人场面,感染观众的情绪,带领观众找到共鸣,为影片中人物的生生死死而感动。
  影片《枪火》中的5人,并不是一起认识多年的拜把兄弟,而是在一起保护事件中相互认识的人。在短短时间内,因为经历了同生共死的考验,他们对彼此万分信任和欣赏,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没有用太多时间去酝酿,却已经足够浓稠。片中阿信和大嫂出轨的事被暴露,社团要阿鬼杀了他,得知情况的另外三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人性體现在人物动作的选择中,特别是关键时刻的选择。一场游戏中4人营救阿信的点点滴滴,每一次选择都是压力下最真实的选择。
  影片《放逐》是《枪火》的续集。之前,阿鬼设计让阿信假死,逃过社团追杀,也让其他四个兄弟安全。可是,无论他们四个演得如何再像,都不可能骗过社团。江湖不是他们能够只手遮天的地方,阿信还活着,所以老大下了追杀令。四人去让阿信再次跑路,想再制造一次骗局,社团不会相信说过谎的人。老大阿南不仅派了他们四个,还有更多的杀手。没有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机会,没有任何预兆,甚至连个慢镜头都没有。阿信被从楼上丢下来,就这样死了。四人都还在楼下埋伏着,来不及做任何行动。此时的他们,也都成了被追杀的目标,阿鬼带着大家一路逃亡,他们跟不知道应该逃到哪去。天下虽大,但处处都有江湖,有江湖则没有安宁。迷茫的他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哪才是逃跑的尽头。阿鬼一路丢着硬币,随机选择逃亡的路。既然命运非要他们看着自己的兄弟死去,那么干脆他们便将选择的机会全部丢给命运来决定。命运玩了他们一次又一次,他们终于决定还命运一次。他们转身回去面对强大的社团高层,他们嘻嘻哈哈地掩盖着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已经看透自己的命运,与其被追杀,不如回来杀个痛快,兴许还能有为阿信报仇的机会。此时此刻,他们是悲剧命运中的积极者,已经无畏于生死,既然逃不出命运,那么就顺着命运吧。
  阿鬼四人只是小人物,不算坏人更不算英雄,在与命运抗争的最后时刻,他们身上爆发出了英雄的气质,那种视死如归的坦然。可是,故事结局不会因为他们成了英雄而有所改变,在无偿的宿命中艰难地奋进,结局依旧是绝望。在与阿南等人的拼杀中,无数的枪声,四起的火花,高亢的吼叫,都是英雄葬礼的哀歌。没有白鸽纷飞的美感,没有血性场面的渲染,只有人物中枪后安静地倒地。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最后的绝唱,导演只拍摄每个人物死后一张张挣扎的、绝望的、平静的、释怀的脸。杜琪峰用影片表达着他一再想说的观念:他故事里的江湖人物都是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生亦何哀,死亦何苦。其实,江湖没有胜负,无论英雄还是小人物,无论罪犯还是执法者。生生死死是江湖里的终极决斗,只有赢的人可以活下来,只有最强大的人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而这胜利的背后,往往是绝望的安排。
  3 结语
  杜琪峰故事里的人物,是高手与高手的过招,是聪明人与聪明人的对弈,是生与死在争夺着每分每秒。他把人物放在特殊的事件中,善于制造紧张而又充满悬念的故事及其人物关系。用蓄势待发的节奏手法使整个影片充满张力,使每部电影在情节上相当紧凑,始终让观众处于紧张的观影状态。他总会把人物放到一个绝境之中,这个绝境无论往哪走都是绝路。人物的情绪没有一刻是松懈的,不知道敌人何时会突然袭击,越安静越平常的时刻,就会有厄运降临,无论是子弹还是死神。
  杜琪峰已经成为香港电影界中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他商业电影带来的票房收益,还是他坚持个人风格的创作,都是香港电影史乃至世界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精彩一笔,给香港影坛注入无限生机。杜琪峰说过,“我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电影,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杜琪峰的。”他的影片不再刻意刻画黑帮中的社团老大英雄形象,而更致力于小人物的生生死死和迷茫的生活状态。诉说小人物对命运的无法抗拒性,他们只能顺从接受命运所带来的安排,无法左右。他的此类电影透露出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怀,他希望能将人们的目光转移到这些社会边缘人物的身上,赢得大众的关注,表现出特有的人文关怀。
  (注:参考电影:杜琪峰导演:《枪火》《全职杀手》《暗战》《追逐》。)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手工艺的图形化解析源自对当前传统手工艺的生存和传承境遇的思考,从解析原则和依据入手,提出了解析内容包括工艺中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并从材料、工艺过程、工具、形态四个部分对其进行组织,并以个案——南京绒花工艺为例,提出了图形化解析的内容和框架范本。  关键词:图解;传统手工技艺;传承  1 江苏传统手工艺图形化解析的缘起  近些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推进,数字技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游戏产业催生了游戏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福建省首批开始尝试创办动漫专业的高职院校,适应福建区域经济环境特点,将游戏原画设计设置为动漫专业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又能满足企业用人的动漫游戏人才。对以校企合作为主的项目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进行多方面探索和实践,原画游戏课程设置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可作为从事这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借鉴和思考。  关键
期刊
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音乐形态发展到由一串串(甚至是一个个)看起来不相关联的音符及音乐概念组合而成,有些几乎是令人感觉奇怪而难以接受,其原因在于音符的排列、调性、对位、和声及节奏、节拍、配器等方面不同于人们的听觉习惯。本文以现代音乐视唱教学的角度,对现代钢琴作品创作技法、创作风格、作曲家所依据的意念及素材等进行分析、归类,为现代音乐视唱的教和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现代音乐;创作技法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以后宫为题材的电视剧受到热捧。剧中的服饰、台词、历史背景皆受热捧。中华两千多年帝制,宫斗剧实为夺宠之争,子嗣作为嫔妃最有利也是最有效的上位法宝,是此类剧重要的情节支线。本文通过对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以下简称《武》)中生育这一矛盾加以剖析,分成后宫人际和子嗣间的矛盾、人物内心欲求的矛盾、大环境之下的子嗣内斗矛盾三部分。以求论证皇子在后宫剧中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在人物转型上起到的推波助
期刊
摘 要:“八零画派”是一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专注于写实油画的年轻画家组成的油画团体,目前画派共有画家约50人。画派成员都有着扎实的写实功底,并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当代青年人眼中、心中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向人们展示出了我国写實油画不断进步的现在和终将更好的未来。从八零画派年轻画家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独特的画面形式以及新颖的创作内容。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证实了青年写实油画家的实力,并为中国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探讨素描与设计素描在实践训练中造型能力与创意技巧的体现,拓展出现代艺术与设计的表现语言,实现素描造型意识向现代设计艺术观念转型的探索。  关键词:绘画素描;设计素描;思维观念  根据传统的观念,素描是作为研究和再现物象的一种方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造型能力的基本手段。设计素描顾名思义是指服务于设计领域的素描形式,它秉承了传统绘画素描的艺术精华,将造型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
期刊
摘 要:在艺术长河中,对女性画家的描述多简略而语嫣不详。由于近现代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社会人文精神的自由和开放,中国女油画家逐渐有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自由,其作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女性的自主意识、审美趣味也逐渐摆脱了男性审美标准的限制,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独立的女性审美品位。她们有着和男性画家同样的热情和艺术追求,任何地区的美术创作,女性画家都是一支从弱到强、不可忽视且富有特色的力量。  关
期刊
摘 要: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一个派别,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形成中国画表现形式中的重要特色。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绘画样式有所不同。文人画在总结历代绘画理论的前提下,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意蕴深刻。  关键词:文人画意蕴;精神情景  1 文人画的概念及特点  文人画的概念在很多书籍中的解释都十分明确和相似,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
期刊
摘 要:人们在研究印象派的时候,总是关注画作所呈现出来的,由画家从光、色变幻不定的景象里捕捉到的场面瞬间。然而,强调光线与色彩并不是印象派的全部内容。本文借助陈述部分印象主义绘画及其代表画家的创作,试图阐释印象主义绘画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印象主义;印象派;瞬间;情景;绘画  人们在谈论印象主义或者印象派的时候,都会想起一幅由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所绘的油画作品《印象·日出》。实际上,印象主义直接
期刊
摘 要:中国画家蒋彝和英国无名氏画家对英国温特湖景象描绘的巨大差异,从而引发了不同的审美鉴赏,呈现出别一样的湖畔风光。对于艺术家而言,“个人化”的表现方式并不是艺术家天生的,一个艺术家的形成,是由许多个人特殊的因素所发展出来的。个人因素,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个人因素;艺术家;艺术创作;影响  英国美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曾经具体分析了中国画家蒋彝和英国无名氏画家对英国温特湖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