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bo59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遵照这样的要求,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再现生活,在生活情境中理解语文、运用语文,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把语文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我做了如下探索研究:
  一、阅读教学渗透生活体验
  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语文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我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在最后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探究:导致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刚开始,同学们只是干巴巴地说,是社会制度,封建礼教所致。我继而启发他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假设焦仲卿和刘兰芝就生活在你周围,什么原因会导致他们的爱情悲剧?经过思考以后,同学们开始发言。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焦仲卿是朝廷里做官的人,而刘兰芝只是一般人家的女子,焦仲卿应该和“非富即贵”这样家庭的女子成婚。有学生说,是因为他们结婚好几年了,都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这让焦仲卿的母亲心里很不舒服,所以百般刁难刘兰芝,我们村子里就有这样的例子。有学生还说,是因为他们二人都生长在单亲家庭里,性格上都有缺陷。焦仲卿家里只有母亲,没有父亲,所以母亲很强势,对儿子要求严格,久而久之,养成了焦仲卿懦弱、对母亲言听计从的性格;刘兰芝家里也只有母亲,母亲对女儿宠爱有加,从媒人提亲时,她母亲的话“老姥岂敢言”就可以想象,刘兰芝在娘家就养成了我行我素、倔强的习惯,所以嫁到焦仲卿家后,让焦仲卿的母亲觉得她“行动自专由”,老人说话没有了权威,等等。同学们发言积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在同学们基本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以后,我趁热打铁,又提了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你如何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殉情?有了刚才那个问题的铺垫,同学们能很快地将这个问题融入生活经验去思考、回答。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自私了,他们成全了他们的爱情,但让双方的老母亲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伤,这让两位老人情何以堪!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儿子为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焦仲卿作为家里的独子,他离开了人世,将来他的妹妹出嫁了,誰为他的母亲养老送终呢?有学生说,他们这样做太武断、太不成熟了,他们可以先离开家一段时间,等焦仲卿的母亲情绪缓和一点,他们再说服她同意让他们在一起,这样既可以争取自己的爱情,又让其他人不痛苦,何乐而不为呢?……一个问题牵出了这么多的思想火花,这么多的生活体验。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学生会时时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二、课堂活动融入生活体验
  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认识。教师要把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充当生活中的角色,将语文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1.课前演讲。语文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我注意精心组织开展,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生活的纽带。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房价贵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2.课堂表演。课文的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觀理解,以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比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行刺秦王的场面,学生通过扮演荆轲和秦王,能更好地理解秦王的惊恐、风度尽失和荆轲的临危不惧、大义凛然。语文课文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故都的秋》中,都市闲人闲聊时的对话:“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就能感受到作者对那浓郁的京腔京味的喜爱、怀念。3.让学生当“小画家”。学生喜欢通过绘画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将语文还原为图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例如,教学《滕王阁序》一文时,在赏析完第二、三段的景物描写后,我设计了一项教学活动:请同学们画出刚才跟随作者到滕王阁见到的美景。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都能将文本中的内容在图画中展现出来,绘画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在文本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了一下。学生通过画画,不仅在头脑中再现了作者所见的美景,而且在感悟语言的同时获得了再创造的条件,使自己的个性在绘画中得到张扬。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才使得语文课堂如一渠活水,源头不断。
  三、写作训练融入生活体验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的主要类型,它广受好评,主要因为它限制较少,学生可以自由决定文体、题材,自主立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但这也要求学生自己要有一定量的素材积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否则,学生也无法自由发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所以写作教学应该是将生活引入到写作,将写作课程向生活开放。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我一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具体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每周记两篇随笔,一篇必须写自己身边发生的或观察到的人和事,有时候会规定主题,比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要求他们观察父亲或母亲一天的日常,然后记下来。刚开始,学生觉得每天的生活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可记的,坚持下来,他们就发现,只要用心去观察,常规的生活也会有不一样之处。比如,今年国庆节后一位学生的观察随笔中这样写道:和父亲站在一起掰玉米,发现父亲的鬓角已经发白,手指就像干枯的树皮一样,一直觉得自己上学很辛苦,现在才觉得父母太辛苦了,我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也希望他们将来可以不这么辛苦!可见他不仅细致地观察了生活,而且有了自己的思考。另外一篇是生活素材积累,要求学生摘抄一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热门素材,并写200字左右的感悟。这一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能力。将生活引入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素材积累,夯实他们的写作源泉,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
  课堂上的语文是有限的,可是生活中的语文是无限的。我们应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睁大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学习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的语文,搭起学生从“知识世界”通向“生活世界”的桥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在生活中学并学以致用!
其他文献
文言教學,历来为教师头疼,老师精心设计认真讲解,可最后还是免不了尴尬,因为学生文言翻译几乎为零。其实,学习文言文,我们应该利用好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是教材编著者针对语文自身特点设计的知识、能力的训练点和重难点,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究竟该怎样灵活而有效地处理好课后练习题呢?  一、利用课后练习题,夯实文言基础知识  利用课后练习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在文言文的课后练习题
期刊
在初中語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理解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学生对文言文缺乏重视,没有积极性,教学现状不容乐观。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所提,是按计划、执行或实施、检查、处理的原理进行大环和小环、螺旋式上升循环特点的管理过程,是一种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将PDCA循环法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教学对象与方法  1.研究
期刊
周红兵:老师,您好.从80年代到现在您已经陆续出版了多本专著或论文集,从 到 ,再到近期的 ,虽然各个时期关注的问题、研究的对象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可以表述为从文学研究到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现代文阅读为突破口,可以高效地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教学的快车道。那么怎样教好现代文阅读,这是语文教师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的话题。  目前,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考查,基本远离了以课文内容为原型来考查,而是从课外的阅读材料中选择,考查学生实际的解题能力,所以教会学生自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一、搞好预习 养成习惯  语文课其实就是说话课,要让学生说话,所以在课前就要做些必要的预
期刊
近年来,随着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尤其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出明确强调,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而自主讨论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选择合理阅读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自主讨论的方法,教师首先应为学生选择合理的阅读素材,以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出发点,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科学恰当的阅读内容,这
期刊
辩论式教学即为所有的师生依据相同的一个辩题,通过指定或是自主选择论点,来构成辩论的正方与反方,并以展开辩论的方式,在课堂教学当中立足于己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辩论式教学的本质即为“自主与合作两种学习方式的充分融合”,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学习、思考、表述”等语言的综合能力,并促进与提升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语文辩论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坚持贯彻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高品质语文课堂。以下是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的几点见解和看法,仅供参考。  一、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以做好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倾向能力有所不同,
期刊
新课标针对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祖国文化,熟练地运用汉语语言,积累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语文语感的效果。那么,在初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老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字词与实物相结合  当学生的语感强烈到足够的程度后,就很容易将语言文字在腦海中转变成一副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设身处地地感受到文章中形容的场景,但是这样的转化,必须
期刊
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是小学阶段学习重点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提高是不现实的,也不能够使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因此教师还要对课外活动合理地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参与,从而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课外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課外阅读  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小学这个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
期刊
长年来的语文教学,似乎让很多语文老师感觉到,语文教学其实很简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生活境界的不断改变和对不定型思想空间里的不断吮取需求,仔细想一想:我们的语文教学还真的没那么简单,必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唤醒语文课的灵魂。  一、语文教学首先要脱离困惑走出三个误区  第一、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在强调整合、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背景下,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解决生态保护、物种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