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妈妈”陈莉萍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eng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妈妈,最近重庆很热,你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以免中暑。”
  “陈妈妈,我给你邮寄了一些土特产,记得去拿哟。”
  …………
  在重庆市江津区,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每年母亲节,她总会接到“兵儿子”们从四面八方打来的问候电话,她就是“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陈莉萍。
  拥军这条路,陈莉萍一走就是34年。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继续为战士们服务。” 陈莉萍说。
  爱兵如子
  “之所以会跟兵娃娃们感觉亲,那是因为我从小就和军人有缘。”陈莉萍笑道。
  打开话匣子后,陈莉萍的思绪随着她脸上的笑容逐渐舒展开来。
  儿时,戴着红领巾的陈莉萍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绿色军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吸引了她,在她心里播下当一名军人的种子,却因视力不达标没能如愿。
  然而,这并没有隔断她与军营的情缘。
  1984年6月,陈莉萍在担任江津县(现江津区)几江镇五福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的时候,就与武警江津区中队签下第一份双拥共建协议。
  “虽然我当不成兵,但我可以当个‘兵妈妈’,关心战士们的生活起居,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陈莉萍说。
  曾经有一个山东籍士兵薛强想留队转士官,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一度情绪消沉,甚至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训练,中队干部多次做他思想工作,然而收效甚微。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莉萍从中队长李存亮的口中知道了薛强的情况,便主动提出做他的思想工作。
  “小薛,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呀?一天都闷闷不乐的,看起来都没得精神。是不是最近的训练量有点大呀?”
  面对陈莉萍的关心,薛强用沉默来回答,表情中露出不耐烦。这一切都被陈丽萍看在眼中,然而她并没有气馁,“只要付出真情,铁石心肠都可以被融化”。
  以后只要一有时间,陈莉萍就主动找薛强聊天,关心了解他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同时鼓励他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进退走留。
  一次战术训练结束后,陈莉萍发现薛强的作训服背面被低桩网划了一条口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有没有受伤?快把衣服脱了,我帮你补补”。说罢,陈莉萍立即找来针线,准备帮他缝补衣服。
  “不用,真的没有什么。”薛强推脱道。
  “那不行,快把衣服脱下来。”一向和蔼可亲的陈莉萍难得露出严肃的一面。
  由于年事已高、视力下降,陈莉萍手中的线死活穿不进针眼,食指还被针扎得血迹斑斑。无奈之下,她只有找来放大镜,借助放大镜穿好线后才开始细细缝补。
  薛强站在一旁,看着陈莉萍渗出血的手指,看着她认真缝补的模样,鼻头一酸,泪珠滚落到地上。他咬咬牙,控制住颤抖的声音:“陈妈妈,对不起,让您受苦了!”
  从那以后,薛强像变了个人似的,训练场上生龙活虎,工作中积极主动、奋勇争先。之后,他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转改士官并当上班长。
  和薛强一样,在军营的日子里,战士们总会想起陈莉萍关爱的点滴。吴志军记得,一次自己在训练时摔伤头部,昏迷了好几天,从受伤到恢复出院,陈莉萍一直守在身边;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退伍兵陈赓记得,自己在部队患结核性胸膜炎時,面对每天数百元的医疗费用一筹莫展,陈利萍一边宽慰陈赓,一边东奔西走为他筹钱。
  “陈妈妈真把我们当成儿子在疼爱。”士兵们这样说。
  “他们年龄都不大,为了守护社会安宁,舍小家为大家,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陈莉萍说。
  牵线搭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莉萍为军人们想得很长远,知道很多军人退伍后,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从2002年起,她就积极联系当地农业局、农业技术学校及有关部门,开办“绿色证书”进军营农业专业技术班、电脑培训班。
  “绿色证书”是农民从事某项农业技术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他条件的资格证明,因其封面为绿色而得名。“绿色证书”进军营让军人们可以在军营中学习蔬菜栽培、畜牧养殖等相关课程。
  同时,陈莉萍还发动双星电脑公司与武警中队结成共建对子,对士兵进行电脑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成为军地两用人才。目前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有900多名士兵参加培训,并获得“绿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退伍军人陈乔富就是获益者之一。
  “最开始我不想参加培训,因为一天训练下来很累,有空的时候想好好休息一下。”陈乔富回忆道,“当时陈妈妈就一直跟我说这个很重要,让我认真学习。”
  通过自己的努力,陈乔富在部队获得了“绿色证书”。
  “退伍的时候,我还是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后来回到宿舍,看见桌上的‘绿色证书’,我想要不就回贵州创业吧。”陈乔富购买了4000多株柑橘苗回到家乡,凭借自己在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将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如今已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
  “谢谢‘兵妈妈’当年牵线搭桥!”说起陈莉萍的往事,陈乔富至今仍很动情。
  通过“绿色证书”培训,在提高部队农副产业生产水平的同时,也为农村籍士兵复员后创业就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薪火相传
  两年前的一个冬日,武警重庆总队野营拉练南纵队正在聂荣臻元帅雕像前庄严宣誓:永远做党和祖国人民最锋利的尖刀。
  这时,陈莉萍和她的“帅乡兵妈妈俱乐部”志愿服务队员穿着红色的衣服,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在路口迎接拉练的官兵,并为他们送上热腾腾的姜汤、鸡蛋和水果。
  “帅乡兵妈妈俱乐部”是一支令陈莉萍引以为豪的队伍。
  在担任居委会拥军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陈莉萍于2001年创建了“帅乡兵妈妈俱乐部”。江津区首支拥军爱军志愿者队伍应运而生。
  说到创立这支志愿服务队的初衷,陈莉萍表示:“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我一直都琢磨着如何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如何把双拥共建的‘火种’更好地传递下去。”
  “俱乐部成立之初不到10人,开展文艺活动经常缺人手,我就动员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参加演出,有一次实在缺人,朋友的孩子都被我拉过来了。”陈莉萍笑道,“而且我们没有钱,都是大家自掏腰包,你一元我五角凑起来的,真是多亏了他们的支持”。
  陈莉萍这种义无反顾的拥军爱军行为在邻里传播开来后,逐渐赢得了众人理解与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陈莉萍的感染,投入到拥军爱军浪潮中来,成为新的“兵妈妈”。
  为预防和减少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对群众造成的损失,2013年6月19日,陈莉萍依托俱乐部,成立了帅乡“兵妈妈”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志愿服务者共有80余人,其中以60岁左右的老婆婆居多。每逢“3·15”、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陈莉萍都会带着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前来助阵,与消防官兵一道,向群众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多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江津区,常年拥有一万多名拥军志愿者,“帅乡兵妈妈俱乐部”更是江津区双拥工作的一大亮点和品牌,多次获评重庆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江津区拥军优属先进集体。
  34年来,不管寒冬酷暑,还是雨雪风霜,陈莉萍拥军的脚步从未停歇,“兵妈妈”拥军志愿者服务队也成了帅乡一道靓丽的风景。
  “请加入‘帅乡兵妈妈俱乐部’微信群。”现在,陈莉萍常常向朋友发出这样的邀请。
其他文献
编者按:今年3月中旬,系列采访实录《习近平在正定》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通过受访者的口述,生动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从政起步的奋斗轨迹。《习近平在正定》文风质朴、内容详实,是了解习近平同志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成长奋斗经历的生动读本,是激励新时代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活教材,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本刊近期收到不少读者撰写的读书体会,本期集中编发几篇读者感悟,供大家启
在巫溪县,“总管”群体在民间酒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一般由德高望重、群众信任的地方贤达构成。为刹住办酒歪风,巫溪从“总管”入手,把这些农村红白事的“CEO”培养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在接受县政府统一组织的规范培训后,“总管”们有了新使命:深入摸底,对负责区域内的临时性、隐蔽性、分散性违规“整酒”行为进行及时劝导,以身作则,自己带头不“整酒”,既是宣传节俭新风的“文明劝导员”,更是“标杆”。与
武隆区是重庆市旅游大区,以旅游为引领的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超过5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游客进不来,住宿、餐饮、交通运输、零售等消费领域严重受创。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必须破难点、盯重点、强基点,“稳”住经济基本盘,加快“转负为正”,“保”住民生底线,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破难点,夯实社会稳定“基本面”。保社会发展“基本面”,首要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一是保居
【亮點】  基层党组织如何领导基层治理?面对“七八个大盖帽管不住一顶草帽”,“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叫腰腿不来,叫腿腰不来”等现象,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自身的组织力?  北京市直面这些顽瘴痼疾,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为抓手,赋予街道和乡镇“吹哨权”,赋予街乡考核职能部门权利,选派街道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一线任“街巷长”,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新路子。  【做法】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个第一次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空间”概念,体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五点要求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清晰地绘就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创建高品质生活最容易忽视却又极为关键的一环。  当前,乡风文明建设虽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但也存在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够、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我的家乡在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一个叫张家湾的小村子里。那里没有旅游景点,没有矿产资源,是一个山高地少的穷山村。父母虽然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却鼓励我和兄弟要有走出大山的志气,卖牛卖粮供我们读书。我们兄弟俩通过努力读书,都走出了贫穷的家乡,实现了稳定脱贫。成长经历告诉我,智、志双扶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  2019年9月3日,经主动请缨和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会研究,我从重庆邮电大学来到全市18个深度贫困
最近,在梁平区梁山街道石马山社区,几乎每天都有在职党员前来报到。  “往年只有100多人来报到,现在已经增加到近600人。”党员们高涨的积极性,是石马山社区党委书记伍维权完全没有料到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资源。”  近年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梁平区从社区治理的基础工程抓起,以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为切入点,采取在职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服务和社区治
6月23日,巫山县双龙镇微雨濛濛,通往巫山机场的路上云雾缭绕。  巫山县扶贫办干部刘庆环接着电话,讨论着当天的工作——55位致富带头人将从巫山机场出发,去外省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  “现在日子好了,更要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这样才能让双龙飞得更高。”刘庆环笑着说。  松柏苍翠,溪穿峡谷。坐拥“天下绝景”的双龙镇,曾经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从下面看着很美,在上面住着很难。”  如今,脱贫攻坚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进入新时代,要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重庆人社部门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服务,努力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围绕提升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高质量办好国家级、市级高级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