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整个的电力系统中,电力故障是造成电力资源浪费的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为了减少损失,必须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这些电力故障。鉴于此,本文笔者系统的分析了常见的变电故障类型以及解决方法,并提出几点解决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分析;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3;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21-01
1 导致变电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
1.1 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有误或失误
变电运行人工操作的正确与否对是否出现故障至关重要。鉴于电力工作涉及到庞大、复杂的电力设备系统,以及繁杂,要求很高的技术操作,任何微小的失误其中极易导致电力故障的产生。因此,减少人为不当操作对保证系统安全、减少变电运行故障来说十分必要。
1.2 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没有到位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包含电力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在内,科学的安全管理决定了高质量的变电运行工作质量。虽然专业技术是电力工作的主要依托,但在实际中管理机制与决策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1.3 未及早检查更新设备
除人员操作失误外,设备故障是导致变电运行故障另一重要因素。任何电力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在其使用期限内,设备的运行特点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变动,难免出现设备老化及损坏的现象。因此,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变电运行故障的概率。
2 常见的变电运行故障类型及其解决方法
2.1 跳闸故障
2.1.1 线路跳闸
当出现线路跳闸故障时,要立即行动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对线路保护装置、自动装置进行核实,看其是否有异常存在;
(2)查看故障录波器是否正常运行,有无异动;
(3)检查断路器是否有漏油情况出现并进一步对其油位和油色进行审视。
当确定非以上三点导致变电运行故障后,应立即对跳闸开关进行检查。共有三种可能:若设备的开关是电磁结构开关,应对主要对开关的动力保险进行观察,如果动力保险接触不良,则此处便是故障所在或为故障原因之一;若是弹簧开关,同理要对弹簧储能情况进行重点仔细核实;若是液压式的开关,则应最先对其压力进行考察,看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当完成了上述操作作且无异常时,方可在获得专业负责人许可的条件下,采取相对措施进行强送借以解决故障。
2.1.2 主变开关跳闸
通常情况下,可通过对断路器是否跳闸和对相应监控系统反应的检查来判断故障是否为主变故障跳闸。当确定故障为主变开关跳闸事故后,要尽快将故障情况汇报给向相关电力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还要对变压器未发生跳闸时的各方面运行情况进行核实,具体包含其用油情况以及是否有喷油、出烟和冒火星等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直流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通过观察分析以上各注意事项,大致可以对主变开关跳闸情况下的故障原因进行确定。另外需要注意,进行强送的操作时,必须明确故障原因并保证能够消除故障,若是系统急需的强送情况,则一定要得到专业电力人员的许可。
2.1.3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易导致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原因不止一种,但概括来说,除了电力设置自身的保护误动之外,其余情况均可归为主保护、主变压器中低压侧后备保护范围短路以及主变压器电源侧母线故障所导致的相应保护拒动。当发生此类情况时,首要工作是对各个设备的保护动作、保护压板情况及其直流电源开关的接合情况的核实。然后应全面检查变压器,并根据已收集到的故障检测信息有效地对故障的范围进行缩小,最终确定导致故障的原因。
2.1.4 瓦斯保护动作
如瓦斯有保护动作发生,则可基本确定故障的发生位置应该是集中在变压器的内部。此时应立即对变压器本身的运行情况进行核实,看其是否正常运行,有无火星出现,变压器是否变形等;然后对变压器的压力释放阀进行观察,看其是否有出油的现象:还有就是对二次回路中是否有接地、短路等情况进行确定。
2.2 分析变电运行中的非跳闸故障
常见的变电运行中非跳闸故障主有以下四类:系统接地、断线、PT保险熔断以及谐振。在为直接接地或者是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当有以上四类非跳闸故障出现时,测控装置一般会有“系统接地”的光字牌或者是报文发出,主要原因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母线辅助线圈的开口三角与电压继电器相接,系统三相平衡在进行运行时,开口三角电压基本为零,当变电运行发生以上四类非跳闸故障时,相电压不再平衡,促使测控装置“系统接地”的光字牌或者是报文的发出。通常状况下,当测控装置“系统接地”的光字牌或者是報文发出时,操作人员无法立即判定系统故障的类型,需要综合其他现象来仔细考虑:当母线遥测电压的一相降为零,另两相大于相电压且小于等于线电压时,可判断为接地:当母线遥测电压的一相或者是两相降为零,另两相或者是一相仍相电压时,可判断为PT保险熔断,具体是二次回路的故障还是高压熔丝,需工作人员到现场进一步测量门二次端子后才能确定:当母线遥测电压的一相降低,另两相大于等于线电压或者是三相都大于相电压Ⅱ,且有明显振动时,可判断是谐振,一般情况下,消除谐振可借由采取瞬间改变设备运行方式的方法,如将空载线路的开关瞬间拉合、瞬间并列或是解列。
3 变电运行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3.1 对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结合变电运行实际情况而言,变电操作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要考个人主动为主,集体组织培训为辅。加大员工技术培训的力度,定期进行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保证变电运行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各项操作,包括布置设备现场、连接系统,明确系统结构原理、性能作用,并具备简单的设备维护、保养功底;并时常进行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不断提升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及其自我防护能力。
3.2 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加强员工的思想培训教育,通过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快报、事故教育录像、安全简报等诸多手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安全教育;并建立起相对健全安全的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落实好安全责任,将各项工作量化、细化,使其具便于操作。制订相关赏罚制度条例,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的责任心。
3.3 对设备管理的强化
设备管理的强化对预防变电运行工作中设备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对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的加强,谨慎进行设备选型,择优选取电气设备;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必须重视,保证设备功能全面、经济实用;加强监督检查设备的安装调试质量,严把验收关,杜绝因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而导致事故发生。②对有耐性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力度的加强;加强运行监盘,仔细分析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等的不正常现象;若在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存在异常,需仔细辨析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要合理安排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设备的间隔时间,适当增加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巡视次数。③结合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动相应的修试计划,定期解除设备的隐患;并严把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定期检查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等,预防因修试不当而导致设备事故。
4 结语
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生产部门,变电运行的稳定与否、安全与否,都与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电力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增强个人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学以致用,及时发现故障,判断出故障原因,并高效解决故障。保障变电系统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电力行业更好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全稳定,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科技资讯,2009(03).
[2]鲍晓峰,等.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分析;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3;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21-01
1 导致变电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
1.1 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有误或失误
变电运行人工操作的正确与否对是否出现故障至关重要。鉴于电力工作涉及到庞大、复杂的电力设备系统,以及繁杂,要求很高的技术操作,任何微小的失误其中极易导致电力故障的产生。因此,减少人为不当操作对保证系统安全、减少变电运行故障来说十分必要。
1.2 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没有到位
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包含电力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在内,科学的安全管理决定了高质量的变电运行工作质量。虽然专业技术是电力工作的主要依托,但在实际中管理机制与决策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1.3 未及早检查更新设备
除人员操作失误外,设备故障是导致变电运行故障另一重要因素。任何电力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在其使用期限内,设备的运行特点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变动,难免出现设备老化及损坏的现象。因此,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生变电运行故障的概率。
2 常见的变电运行故障类型及其解决方法
2.1 跳闸故障
2.1.1 线路跳闸
当出现线路跳闸故障时,要立即行动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对线路保护装置、自动装置进行核实,看其是否有异常存在;
(2)查看故障录波器是否正常运行,有无异动;
(3)检查断路器是否有漏油情况出现并进一步对其油位和油色进行审视。
当确定非以上三点导致变电运行故障后,应立即对跳闸开关进行检查。共有三种可能:若设备的开关是电磁结构开关,应对主要对开关的动力保险进行观察,如果动力保险接触不良,则此处便是故障所在或为故障原因之一;若是弹簧开关,同理要对弹簧储能情况进行重点仔细核实;若是液压式的开关,则应最先对其压力进行考察,看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当完成了上述操作作且无异常时,方可在获得专业负责人许可的条件下,采取相对措施进行强送借以解决故障。
2.1.2 主变开关跳闸
通常情况下,可通过对断路器是否跳闸和对相应监控系统反应的检查来判断故障是否为主变故障跳闸。当确定故障为主变开关跳闸事故后,要尽快将故障情况汇报给向相关电力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还要对变压器未发生跳闸时的各方面运行情况进行核实,具体包含其用油情况以及是否有喷油、出烟和冒火星等情况;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直流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通过观察分析以上各注意事项,大致可以对主变开关跳闸情况下的故障原因进行确定。另外需要注意,进行强送的操作时,必须明确故障原因并保证能够消除故障,若是系统急需的强送情况,则一定要得到专业电力人员的许可。
2.1.3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易导致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原因不止一种,但概括来说,除了电力设置自身的保护误动之外,其余情况均可归为主保护、主变压器中低压侧后备保护范围短路以及主变压器电源侧母线故障所导致的相应保护拒动。当发生此类情况时,首要工作是对各个设备的保护动作、保护压板情况及其直流电源开关的接合情况的核实。然后应全面检查变压器,并根据已收集到的故障检测信息有效地对故障的范围进行缩小,最终确定导致故障的原因。
2.1.4 瓦斯保护动作
如瓦斯有保护动作发生,则可基本确定故障的发生位置应该是集中在变压器的内部。此时应立即对变压器本身的运行情况进行核实,看其是否正常运行,有无火星出现,变压器是否变形等;然后对变压器的压力释放阀进行观察,看其是否有出油的现象:还有就是对二次回路中是否有接地、短路等情况进行确定。
2.2 分析变电运行中的非跳闸故障
常见的变电运行中非跳闸故障主有以下四类:系统接地、断线、PT保险熔断以及谐振。在为直接接地或者是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当有以上四类非跳闸故障出现时,测控装置一般会有“系统接地”的光字牌或者是报文发出,主要原因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母线辅助线圈的开口三角与电压继电器相接,系统三相平衡在进行运行时,开口三角电压基本为零,当变电运行发生以上四类非跳闸故障时,相电压不再平衡,促使测控装置“系统接地”的光字牌或者是报文的发出。通常状况下,当测控装置“系统接地”的光字牌或者是報文发出时,操作人员无法立即判定系统故障的类型,需要综合其他现象来仔细考虑:当母线遥测电压的一相降为零,另两相大于相电压且小于等于线电压时,可判断为接地:当母线遥测电压的一相或者是两相降为零,另两相或者是一相仍相电压时,可判断为PT保险熔断,具体是二次回路的故障还是高压熔丝,需工作人员到现场进一步测量门二次端子后才能确定:当母线遥测电压的一相降低,另两相大于等于线电压或者是三相都大于相电压Ⅱ,且有明显振动时,可判断是谐振,一般情况下,消除谐振可借由采取瞬间改变设备运行方式的方法,如将空载线路的开关瞬间拉合、瞬间并列或是解列。
3 变电运行安全问题解决方法
3.1 对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结合变电运行实际情况而言,变电操作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要考个人主动为主,集体组织培训为辅。加大员工技术培训的力度,定期进行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保证变电运行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各项操作,包括布置设备现场、连接系统,明确系统结构原理、性能作用,并具备简单的设备维护、保养功底;并时常进行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不断提升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及其自我防护能力。
3.2 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加强员工的思想培训教育,通过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快报、事故教育录像、安全简报等诸多手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安全教育;并建立起相对健全安全的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落实好安全责任,将各项工作量化、细化,使其具便于操作。制订相关赏罚制度条例,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的责任心。
3.3 对设备管理的强化
设备管理的强化对预防变电运行工作中设备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对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的加强,谨慎进行设备选型,择优选取电气设备;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必须重视,保证设备功能全面、经济实用;加强监督检查设备的安装调试质量,严把验收关,杜绝因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而导致事故发生。②对有耐性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力度的加强;加强运行监盘,仔细分析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等的不正常现象;若在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存在异常,需仔细辨析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要合理安排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设备的间隔时间,适当增加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巡视次数。③结合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动相应的修试计划,定期解除设备的隐患;并严把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定期检查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等,预防因修试不当而导致设备事故。
4 结语
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生产部门,变电运行的稳定与否、安全与否,都与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电力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增强个人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学以致用,及时发现故障,判断出故障原因,并高效解决故障。保障变电系统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电力行业更好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全稳定,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科技资讯,2009(03).
[2]鲍晓峰,等.变电站倒闸操作与事故处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