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类语言运用题旨在考查学生辨识、筛选、提炼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所以,自2003年这类题目在高考中出现以来,愈来愈受命题者的青睐。近几年的各个省份的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了这类题型。该题型考查常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概括新闻的中心要素
这是较为常见的压缩语段题目,解答时对新闻的有关知识须了然于胸。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新闻必须具备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事件、⑤原因等五个要素。新闻以记叙为主,它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事”或“谁怎么了”,即是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
例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物。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陈述对象为“联合国”,而非“伊瓦特博士”;事件为“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三句是对这一事件投票情况的介绍,四句是交代《人权宣言》的意义。
因此我们可检索要素,提取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适当删减替换补充。概括为“联合国投票通过《人权宣言》”或“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
二、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拟标题”较之于“新闻概括”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形式优美,富有文采。
例2 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本报讯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第1001件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解析]陈述对象为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事件:设计世博会会徽中标。则标题可概括为“盐城青年邵宏庚获世博会会徽设计大奖”。
三、补写新闻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窗口,撰写时通常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报道的中心或结果,让人了解到新闻最主要的事实,所以做这类题时首先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回答出这一问题。就是答案的要点了。做这类题时特别要注意“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找出能涵盖几方面的概念,但不能将几个方面简单相加。
例3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这则消息的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 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的。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解析]导语是新闻的“窗口”。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用语要求简明扼要。分析这则消息,主要讲了曾在徐州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人相聚徐州,忆往昔峥蝾岁月,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因此我们可这样写导语“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四、补写结语
结语出现在正文的结尾,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段话。它的作用一般是总结上文或点明中心,也可以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完成这类题主要并请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4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南方网讯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读了新闻的导语及主体部分内容,我们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三峡库区水面杂物聚集,清理工作艰巨。可补充为:①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刻不容缓;②加大库区“清漂”工作的力度。
五、新闻点评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对新闻中的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评说。在形式上、字数上比短评更简短,在内容上比短评更精炼。考生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能够准确把握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好准备;其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再次要注意点评要从新闻材料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
例5 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很明确,大学生献爱心,这是善举,这一善举应当表扬,但现实情况却是这一善举却遭到怀疑、猜测,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个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在长期培育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上出了问题,“爱心”失去了成长的土壤,没有了立足的根基,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有一个真诚关爱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互敬互助,那么“爱心”的“土壤”就会出现,“爱心”的善举就不会遭此冷遇。参考示例:示例“爱心大巴”遭冷遇,大学生怀疑折射社会“爱心”现状;示例“爱心大巴”遭猜疑,不是“爱心”问题,而是社会“心态”问题。
一、概括新闻的中心要素
这是较为常见的压缩语段题目,解答时对新闻的有关知识须了然于胸。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新闻必须具备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事件、⑤原因等五个要素。新闻以记叙为主,它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事”或“谁怎么了”,即是由“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陈述。
例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能超过15个字。
[合众社联合国1948年12月10日电]“历史将这一宣言看成是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就。”联合国大会主席赫伯物。伊瓦特博士在通过《人权宣言》时说。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苏联集团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及南非弃权。尽管这一宣言详细内容不完全清楚,但它在一个国际人权法案中规定了基本的自由。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陈述对象为“联合国”,而非“伊瓦特博士”;事件为“经过三年的准备,这个宣言以48票比0票被大会通过”,三句是对这一事件投票情况的介绍,四句是交代《人权宣言》的意义。
因此我们可检索要素,提取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适当删减替换补充。概括为“联合国投票通过《人权宣言》”或“联合国通过《人权宣言》”。
二、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拟标题”较之于“新闻概括”要求更高,它不仅要高度概括出内容,还要讲求形式优美,富有文采。
例2 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本报讯3月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20万元奖金。邵宏庚今年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第1001件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解析]陈述对象为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事件:设计世博会会徽中标。则标题可概括为“盐城青年邵宏庚获世博会会徽设计大奖”。
三、补写新闻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窗口,撰写时通常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报道的中心或结果,让人了解到新闻最主要的事实,所以做这类题时首先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回答出这一问题。就是答案的要点了。做这类题时特别要注意“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找出能涵盖几方面的概念,但不能将几个方面简单相加。
例3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这则消息的导语。
抗日战士聚徐州
本报讯 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沦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的。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
[解析]导语是新闻的“窗口”。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用语要求简明扼要。分析这则消息,主要讲了曾在徐州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人相聚徐州,忆往昔峥蝾岁月,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因此我们可这样写导语“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
四、补写结语
结语出现在正文的结尾,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段话。它的作用一般是总结上文或点明中心,也可以指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所以完成这类题主要并请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4 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
南方网讯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读了新闻的导语及主体部分内容,我们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三峡库区水面杂物聚集,清理工作艰巨。可补充为:①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刻不容缓;②加大库区“清漂”工作的力度。
五、新闻点评
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对新闻中的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评说。在形式上、字数上比短评更简短,在内容上比短评更精炼。考生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能够准确把握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好准备;其次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再次要注意点评要从新闻材料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
例5 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很明确,大学生献爱心,这是善举,这一善举应当表扬,但现实情况却是这一善举却遭到怀疑、猜测,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个整个社会心态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在长期培育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上出了问题,“爱心”失去了成长的土壤,没有了立足的根基,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有一个真诚关爱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互敬互助,那么“爱心”的“土壤”就会出现,“爱心”的善举就不会遭此冷遇。参考示例:示例“爱心大巴”遭冷遇,大学生怀疑折射社会“爱心”现状;示例“爱心大巴”遭猜疑,不是“爱心”问题,而是社会“心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