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后反思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idemeng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正越来越被更多的小学数学老师所青睐,它作为一种学习方法,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不容置疑。
  可有些老师提出:教材中一些需要推导算理、计算公式以及需要探究后才得出结论的内容不必安排预习。理由是抹杀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了。而我恰恰认为,这类课,预习过后,合理组织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或者说反而具有更高的思维含量。
  例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我是这样组织预习的:
  (1)布置阅读书上P89-90页的内容;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你是怎样想的?
  (3)在解决例题时,你是怎样替换的?
  (4)在探究过程中,你还遇到什么问题?
  第二天,我这样检查预习并组织新课,分为这几个层次:
  1.开门见山,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解答预习要求;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9个小杯,9个小杯是怎么来的?
  3.同样720毫升,全部倒入大杯需要3个大杯,3个大杯是怎么来的?
  4.小结两种替换方法(大杯换小杯,或小杯换大杯);
  5.组织验证;
  6.质疑:预习中你还遇到了什么问题?
  7.改变条件拓展提升:把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改成大杯容量比小杯容量多160毫升,让学生思考如何替换,组内交流。
  8.对比总结: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9.巩固训练:如何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反思:这样的课堂把原来要通过探究,最终得到的“替换”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预习感知,并通过预习反馈,延续下面的探究活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可谓单刀直入,不拐弯抹角,学生的思路清晰,思考方向明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谁又能说抹杀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了呢?反而,我认为:
  1.这样的课堂,高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地展现了多样化的见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思考,不至于跟不上教学的节奏,能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这样的课堂,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长此以往,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3.课堂中教师可以重点点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围绕重点难点组织合作交流,拓展、创新。而不至于课堂中平均用力,突不出重点难点,造成会的学生不愿听,不会的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课堂,充分节约了教学时间,加快了課堂教学的节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作者单位: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叶挺桥小学
其他文献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一、有关幼儿教师对教育科研“是什么”的理解问题  教育科研是一种理论糅合实践的活动,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开展情况受其对教育科研“是什么”的理解的影响,因为正确的理解是进行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1.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的
期刊
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评比活动小学中低年级组的比赛现场,南通东台市的张小美老师的《法国号》一课中的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时运用到形象、生动、直观的旋律线,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吸引了听课的评委和老师们的眼球,大家纷纷对这种将旋律线引入欣赏课堂的教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这恰到好处的旋律在此时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既让孩子们注意了旋律的起伏和快慢,节奏的特点,又让他们高度注意了旋律的进行。  一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多数是绝句、律诗,它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发人深思,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儿童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文,既可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语文素养,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提高综合素质。根据儿童喜读爱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感性材料,结合诗情画意,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上多媒体的辅助,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诗情画意,在读中感
期刊
品德教材中的留白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留白的表现形式,它大致可以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代表着不同的目的。再来看看留白在文中的位置:留白在文中的位置突出,有时是最上方,有时是中间,显然可以看出教材留白在编著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不同形式不同目的而又如此重要的教材留白对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对品德课堂教学又有哪些启示呢?  一、教材中的留白是儿童创造的空间
期刊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课堂教学要删繁就简,凸显平  实、充实的品格,彰显简约之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精选教学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数。因此,教学内容安排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若内容太多,教师不容易讲清讲透,往往为完成教学内容显得手忙脚乱,学生则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若内容太少,则学生收获不大,浪费时间,效率不高。因此,教师要适量安排教学内容。
期刊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学生的课业负担之所以重,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属机械重复的训练,或者没有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该教的没教,不该教的教了很多,就像写文章一样,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这教学效果理想得起来吗?  对于刚刚走上教育岗位不久的老师来说,教学经验相对缺乏,要想带领学生取得好成绩,很多时候只有靠加班加点和题海战术,搞得师生都很累,而效果不一定理想。因为练得
期刊
少先队各级小干部是少先队组织正常运转的骨干和依靠,是促进少先队自我教育的推进力量,是发扬自主自治精神的有力体现。少先队小干部榜样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教育实效性起着事半功倍的优化作用。然而小干部的素质不是天生具备的,是在辅导员不断培养和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辅导员该怎样培养少先队小干部呢?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一、满足小干部的荣誉感  荣誉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每一
期刊
《品德与生活》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呈现的,图片撷取的大多是儿童生活中的小浪花,是某个生活场景的再现,虽是静态的,但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和不同细节。这就要求教师用图片去“引发”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激发”儿童对真实问题的反思、探究。教材中的图片不强求教师按部就班地加以运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从儿童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把生活场景进行重组,以儿童自己特有的形式来叙述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
期刊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创新能力是这种劳动的核心。作文知识可以教会,作文能力却只能靠教师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学到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认识水平,同时积累语言,培养感受
期刊
在美国的一家报社里,失业青年奥斯本正参加着招聘考试。主考人问他:“你从事写作已有多少年的经验?”奥斯本回答说:“只有三个  月,但是请你先看一看我写的文章吧!”主考人看后对他说:“从你写的文章来看,你既无写作经验,又缺乏寫作技巧,文句也不够通顺,但是内容富有创造性,可以留下来试一试。”奥斯本由此领悟到创造性的可贵。工作以后,他“日行一创”,积极主动地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尽力在工作中发挥出来。后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