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角度研究了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情、自主创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环保法制和考核监管四个方面对资源环境问题产生进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环境 自主创新 环保法制 环境治理
1.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1.1资源消耗现状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 国内自然资源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资源供需缺口持续增大, 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量不断攀升。总体看, 我国多数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不足, 人均占有少; 大宗矿产禀赋不佳,开发利用成本高;国内后备资源不足,供应能力增长困难;重要矿产品特别是石油储备不足,难以应付突发事件,资源安全缺乏保障。
1.2环境问题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有代价的。能源开采和利用,直接影响环境。百分之八十的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多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百的土壤板结。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 3 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 100 亿元人民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怪病流行、气候变暖、台风热浪等环境问题势必成为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2.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1创新能力不足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的基础创新能力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现实的和长远的挑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物耗、高环境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状况,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总体落后,国人辛勤劳动却所得无几,一些出口企业甚至只能靠国家出口退税才能维持生存。
2.2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根据我国宪法及自然资源法律的规定,所以自然资源均归国家及集团所有,但由于缺乏具体资源产权主体代表,在制度上没有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所在居民的义务从而导致各种所有者为争夺资源开发权益而不顾资源的持续利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我国目前无论是资源的价格还是环境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从而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费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
2.3环保法律制度不完善、考核监管体制不健全
尽管我国资源环境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之处,甚至有些方面尚有缺失,导致环保部门执行能力不足。政府没有形成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在环保监管上, 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涉及很多部门, 为了顺利开展一个环保项目, 环保部往往需要与其他部委进行不断的协调,以期得到理解与合作。在资源环境审计上,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环境审计体系不健全、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等,存在对环境审计风险的降低与防范关注度不够等许多现实问题。
3.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战略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1)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模式;(2)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绿色经济”;(3)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型经济”,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型经济”转变;(4)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3.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做到自主创新,总的来说,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完善实现、保护、支持、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提高职工的素质。1、需要尽可能保护知识产权,以激励和保护创新2、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利的技术、资本、资源条件,形成合理资源价格,加大成本压力,推动由低成本竞争转向高技术取胜,增强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3、完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增大研发投入4、加强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5、消除垄断和不合理保护,完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真正形成竞争压力,改进创新激励机制,给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3.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我们应努力明晰和强化资源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积极稳妥地调整水、电、煤、天然气、油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要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也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另外还要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证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积极实施节能工程,构筑节能产业体系。要着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适当利用国外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3.4加强环保律制建设、逐步完善考核监管体制
要及时修订相关资源环境法律,为环保工作提供更完备的法律保障。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责任, 把环保问题的长期影响反映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环保监管上要有新的举措 ,以生态特点为主要依据划分管理区域;采用行政监管、市场监管、舆论监管在内的综合监管手段;要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监督。对环境审计于生态建设的有效监督作用要有足够认识, 制定完善环境审计实务提供统一而强有力的审计执业标准。配合,加强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规范环境审计程序和方法,为宏观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完整的信息,减少决策风险。
参考文献:
[1]任勇.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演进[J].环境保护, 2007 , 383.(11A)
[2]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 年1 月第34 卷第1 期
[3]银温泉,刘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发展之路: 和平发展的中国[J].新世界出版社,2006 , 1.
[4] 方行明.中国“资源欠账”问题辨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四期
[5]简新华.自主创新是克服资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J].中国改革报,2007 - 8 - 27.
[6]周天勇.中国的危机[J].社会透视
关键词:资源环境 自主创新 环保法制 环境治理
1.中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1.1资源消耗现状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 国内自然资源已经难以支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资源供需缺口持续增大, 对外依存度高,进口量不断攀升。总体看, 我国多数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总量不足, 人均占有少; 大宗矿产禀赋不佳,开发利用成本高;国内后备资源不足,供应能力增长困难;重要矿产品特别是石油储备不足,难以应付突发事件,资源安全缺乏保障。
1.2环境问题现状
经济的发展是有代价的。能源开采和利用,直接影响环境。百分之八十的湖泊断流枯竭,三分之二的草原沙化,绝多部分森林消失,近乎百分百的土壤板结。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中有2/ 3 是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由煤炭燃烧形成的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 100 亿元人民币。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怪病流行、气候变暖、台风热浪等环境问题势必成为严重制约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
2.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2.1创新能力不足
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的基础创新能力和制造大国的地位是不相匹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制约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现实的和长远的挑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物耗、高环境污染、低效益的产业状况,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总体落后,国人辛勤劳动却所得无几,一些出口企业甚至只能靠国家出口退税才能维持生存。
2.2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根据我国宪法及自然资源法律的规定,所以自然资源均归国家及集团所有,但由于缺乏具体资源产权主体代表,在制度上没有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所在居民的义务从而导致各种所有者为争夺资源开发权益而不顾资源的持续利用,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我国目前无论是资源的价格还是环境的价格都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从而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费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
2.3环保法律制度不完善、考核监管体制不健全
尽管我国资源环境法律法规存在不完善之处,甚至有些方面尚有缺失,导致环保部门执行能力不足。政府没有形成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强有力的激励约束作用。在环保监管上, 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涉及很多部门, 为了顺利开展一个环保项目, 环保部往往需要与其他部委进行不断的协调,以期得到理解与合作。在资源环境审计上,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存在环境审计体系不健全、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等,存在对环境审计风险的降低与防范关注度不够等许多现实问题。
3.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基本战略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转变:(1)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模式;(2)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增效的“绿色经济”;(3)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型经济”,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型经济”转变;(4)通过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
3.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做到自主创新,总的来说,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完善实现、保护、支持、激励自主创新的机制,提高职工的素质。1、需要尽可能保护知识产权,以激励和保护创新2、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为自主创新提供有利的技术、资本、资源条件,形成合理资源价格,加大成本压力,推动由低成本竞争转向高技术取胜,增强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3、完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制,增大研发投入4、加强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5、消除垄断和不合理保护,完善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真正形成竞争压力,改进创新激励机制,给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3.3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我们应努力明晰和强化资源所有者及其各级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积极稳妥地调整水、电、煤、天然气、油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要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也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从而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另外还要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证资源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积极实施节能工程,构筑节能产业体系。要着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适当利用国外资源,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3.4加强环保律制建设、逐步完善考核监管体制
要及时修订相关资源环境法律,为环保工作提供更完备的法律保障。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责任, 把环保问题的长期影响反映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环保监管上要有新的举措 ,以生态特点为主要依据划分管理区域;采用行政监管、市场监管、舆论监管在内的综合监管手段;要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调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监督。对环境审计于生态建设的有效监督作用要有足够认识, 制定完善环境审计实务提供统一而强有力的审计执业标准。配合,加强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规范环境审计程序和方法,为宏观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完整的信息,减少决策风险。
参考文献:
[1]任勇.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演进[J].环境保护, 2007 , 383.(11A)
[2]刘赣州.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求是学刊,2007 年1 月第34 卷第1 期
[3]银温泉,刘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发展之路: 和平发展的中国[J].新世界出版社,2006 , 1.
[4] 方行明.中国“资源欠账”问题辨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四期
[5]简新华.自主创新是克服资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J].中国改革报,2007 - 8 - 27.
[6]周天勇.中国的危机[J].社会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