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弃疾
(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著名爱国词人。
在辛弃疾出生之前13年(1127年),金人攻陷了北宋首都汴京,掳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难”。广大的中原地区从此落入金人魔掌。辛弃疾从小就生长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播下了仇恨的种子。1161年,22岁的辛弃疾即聚集两千余人,加入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并任掌书记。次年正月奉表赴宋首都建康,接洽南投事宜。闰二月,返回途中,惊闻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杀。年轻的辛弃疾不畏强酋,遑计生死,率50余人闯入拥有5万官兵的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并日夜兼程一直押解到建康斩首,事迹轰动朝野。
辛弃疾满怀收复失地、抗金报国的雄心壮志来到南宋,满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但是却因为“归正”官员而处处受到歧视。虽然他不断上书,阵述抗金妙策,但均不被采纳,南宋小朝廷只让他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地官小官,且调动频繁。
1182年,胸怀抗金大计的辛弃疾被迫退隐。除1192—1194年短期出庄外,隐居达18年之久。
1203年,权倾朝野的韩侂胄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起用声望极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这是辛弃疾南投40多年来第一次被安插在抗金前线的要害岗位上。辛弃疾当时虽已65岁,仍雄心未已。到任后即备军服万套,招募青年万余人,加紧操练,准备北伐。他自己多次登临北固亭,观察敌情。辛弃疾北伐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的主张与韩侂胄的急功近利分歧甚大,因此他再次蒙受沉重打击,被调离抗金前线。1205年辛弃疾停职含泪离开镇江。次年宋军北伐失败,和议不成,韩侂胄想再次对金用兵并起用辛弃疾,但此时辛弃疾已一病不起。1207年9月10日,这位忠诚的爱国战士,抱恨离开了人世。
辛弃疾抗金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于是他把远大的抱负和满腔义愤寄托于词。《稼轩长短句》620多首词,不仅是南宋爱国词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1205年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所写。
词的上阕借赞扬孙权和刘裕的业绩,表现了自己为北伐建功的抱负。
上阕分两层:
第一层是对孙权的赞扬。孙权在京口(即镇江)建国,并以此为根据地抗击强大的曹操,打出了中国战争史以少胜多的范例——赤壁之战。作为一首怀古词,首先想到孙权是非常自然的。当年孙权在此坐断东南,风光一时,然而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眼下的镇江,不仅无处去找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就连孙仲谋的风流余韵,也遭“风吹雨打”而完全消逝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现实,令词人感慨不已。
第二层热情讴歌了刘裕。
刘裕(363—44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其祖父刘浑率家渡江,侨居京口。刘裕出生于京口,并从京口起兵,多次北伐。兵锋所至,皆望风归降。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最后推翻东晋,建立了刘宋王朝。
刘裕这位深受人们缅怀的英雄人物,其故居本应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但如今却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一派荒漠凄凉的景象。这当然是因京口地处前线和金人经常骚扰所致。这也是词人看到的实景。而“寻常巷陌”同时又暗示刘裕出身卑微,这样的人能干出如此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更难能可贵了。接下去,作者以极其饱满的热情,讴歌了刘裕北伐的伟业,“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在这里,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以恰当的比喻,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刘裕跨上披着铁甲的战马,手握锋利的长枪,长途奔袭、所向披靡的动人场面。这个场面,四十多年来,无时不在词人的脑海里闪动。现在重演这一幕的机遇就在眼前,横槊跃马,驰骋千里的梦想即将实现,作者怎能不万分激动!
词的下阙,既表明了作者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雄心壮志,又表明了正确的北伐主张,同时也流露出对掌权者的不满情绪,内容丰富而又复杂。
下阙共分三层:
第一层是对刘义隆仓卒北伐的讽刺。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七月,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宋武帝刘裕之子)为建立与其父同样的业绩,仓卒下诏,宣布北伐,空读兵书的王玄谟率主力部队北上,围攻滑台,久攻不下,军心涣散。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驰援滑台,王玄谟惊慌退却,损兵万余,丢弃的军资器械,堆积如山。魏兵乘胜追击,直抵瓜州,并扬言渡江,南袭建康,宋庭朝野,举国震惊,辛弃疾充分运用对比(“草草”的准备和”封狼居胥”的伟绩)和反语(“赢”)等修辞手法,对刘义隆急功近利的行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作者正是恰当地运用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正确主张:北伐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战则必胜;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遗憾的是,愚蠢自私的韩侂胄,无视敌强我弱的事实,也无视辛弃疾的苦心告诫,为一己之私利,公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将辛弃疾从前线调走,并于一年后仓卒北伐。出击不久,即从宿州、蔡州、寿州全线溃败,这场军事投机的惨败,不仅验证了作者的英明推断,也是对韩侂胄之流的无情嘲弄。
第二层首先回顾了43年前率部南归的情景。“烽火扬州路”,再现了江北人民当年抗金报国的激战场景;“望中犹记”,显示了作者对当年的激战烽火铭刻于心。接着,作者写出“望中”所见:43年后的今天,当年的,“烽火”,代之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就是元嘉年间,魏太武帝拓跋焘追赶宋文帝刘义隆到瓜州后,在瓜步山上建的行营。这是异族侵略者遗留下来的罪恶见证。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也是国家的耻辱柱。可是,今天这里居然如此热烈繁华,可见,江北的人民经过长期的企盼,对南宋已经由希望变为失望,进而变为绝望。他们的精神渐渐地麻木了,现在已被迫接受了金人统治的现实,然而将国仇家恨铭刻于心的辛弃疾,怎么能接受得了这个现实?“可堪回首”,说明作者对“望中”所见是何等痛心!
第三层,词人以廉颇自比,表明了老当益壮的雄心,同时也对南宋掌权者流露出无比失望的情绪。
廉颇虽老,尚能顿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驰骋一番。以廉颇自比,说明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但报效祖国的雄心未减,还能为收复国土献策出力。但是,廉颇虽老,赵王仍派使者前往探问,现在有谁来关心一下辛弃疾呢?没有!韩侂胄虽然调辛弃疾任镇江知府,但只是借用辛弃疾之名望,搏取巩固个人地位之私利。对其用心,辛弃疾了然于胸。“凭谁问”既是词人爱国情思无人理解的郁闷心情的宣泄,也是他在无奈中的呼喊!
简言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作者大量运用历史典故,充分展示出驾驭词的娴熟技巧和非凡造诣,将理想、抱负、见解及满腔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伏枥老骥吐出的心声。这一力作无愧中国词苑的一朵奇葩,足以堪称为千古传颂的爱国名篇。
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234300)
(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著名爱国词人。
在辛弃疾出生之前13年(1127年),金人攻陷了北宋首都汴京,掳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难”。广大的中原地区从此落入金人魔掌。辛弃疾从小就生长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早早地播下了仇恨的种子。1161年,22岁的辛弃疾即聚集两千余人,加入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并任掌书记。次年正月奉表赴宋首都建康,接洽南投事宜。闰二月,返回途中,惊闻耿京为叛徒张安国所杀。年轻的辛弃疾不畏强酋,遑计生死,率50余人闯入拥有5万官兵的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并日夜兼程一直押解到建康斩首,事迹轰动朝野。
辛弃疾满怀收复失地、抗金报国的雄心壮志来到南宋,满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但是却因为“归正”官员而处处受到歧视。虽然他不断上书,阵述抗金妙策,但均不被采纳,南宋小朝廷只让他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地官小官,且调动频繁。
1182年,胸怀抗金大计的辛弃疾被迫退隐。除1192—1194年短期出庄外,隐居达18年之久。
1203年,权倾朝野的韩侂胄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起用声望极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这是辛弃疾南投40多年来第一次被安插在抗金前线的要害岗位上。辛弃疾当时虽已65岁,仍雄心未已。到任后即备军服万套,招募青年万余人,加紧操练,准备北伐。他自己多次登临北固亭,观察敌情。辛弃疾北伐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的主张与韩侂胄的急功近利分歧甚大,因此他再次蒙受沉重打击,被调离抗金前线。1205年辛弃疾停职含泪离开镇江。次年宋军北伐失败,和议不成,韩侂胄想再次对金用兵并起用辛弃疾,但此时辛弃疾已一病不起。1207年9月10日,这位忠诚的爱国战士,抱恨离开了人世。
辛弃疾抗金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于是他把远大的抱负和满腔义愤寄托于词。《稼轩长短句》620多首词,不仅是南宋爱国词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1205年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所写。
词的上阕借赞扬孙权和刘裕的业绩,表现了自己为北伐建功的抱负。
上阕分两层:
第一层是对孙权的赞扬。孙权在京口(即镇江)建国,并以此为根据地抗击强大的曹操,打出了中国战争史以少胜多的范例——赤壁之战。作为一首怀古词,首先想到孙权是非常自然的。当年孙权在此坐断东南,风光一时,然而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眼下的镇江,不仅无处去找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就连孙仲谋的风流余韵,也遭“风吹雨打”而完全消逝了。“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现实,令词人感慨不已。
第二层热情讴歌了刘裕。
刘裕(363—44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其祖父刘浑率家渡江,侨居京口。刘裕出生于京口,并从京口起兵,多次北伐。兵锋所至,皆望风归降。先后灭掉南燕、后秦,最后推翻东晋,建立了刘宋王朝。
刘裕这位深受人们缅怀的英雄人物,其故居本应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但如今却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一派荒漠凄凉的景象。这当然是因京口地处前线和金人经常骚扰所致。这也是词人看到的实景。而“寻常巷陌”同时又暗示刘裕出身卑微,这样的人能干出如此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就更难能可贵了。接下去,作者以极其饱满的热情,讴歌了刘裕北伐的伟业,“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在这里,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以恰当的比喻,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刘裕跨上披着铁甲的战马,手握锋利的长枪,长途奔袭、所向披靡的动人场面。这个场面,四十多年来,无时不在词人的脑海里闪动。现在重演这一幕的机遇就在眼前,横槊跃马,驰骋千里的梦想即将实现,作者怎能不万分激动!
词的下阙,既表明了作者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雄心壮志,又表明了正确的北伐主张,同时也流露出对掌权者的不满情绪,内容丰富而又复杂。
下阙共分三层:
第一层是对刘义隆仓卒北伐的讽刺。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七月,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宋武帝刘裕之子)为建立与其父同样的业绩,仓卒下诏,宣布北伐,空读兵书的王玄谟率主力部队北上,围攻滑台,久攻不下,军心涣散。魏太武帝拓跋焘亲率大军,驰援滑台,王玄谟惊慌退却,损兵万余,丢弃的军资器械,堆积如山。魏兵乘胜追击,直抵瓜州,并扬言渡江,南袭建康,宋庭朝野,举国震惊,辛弃疾充分运用对比(“草草”的准备和”封狼居胥”的伟绩)和反语(“赢”)等修辞手法,对刘义隆急功近利的行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作者正是恰当地运用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正确主张:北伐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战则必胜;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遗憾的是,愚蠢自私的韩侂胄,无视敌强我弱的事实,也无视辛弃疾的苦心告诫,为一己之私利,公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将辛弃疾从前线调走,并于一年后仓卒北伐。出击不久,即从宿州、蔡州、寿州全线溃败,这场军事投机的惨败,不仅验证了作者的英明推断,也是对韩侂胄之流的无情嘲弄。
第二层首先回顾了43年前率部南归的情景。“烽火扬州路”,再现了江北人民当年抗金报国的激战场景;“望中犹记”,显示了作者对当年的激战烽火铭刻于心。接着,作者写出“望中”所见:43年后的今天,当年的,“烽火”,代之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就是元嘉年间,魏太武帝拓跋焘追赶宋文帝刘义隆到瓜州后,在瓜步山上建的行营。这是异族侵略者遗留下来的罪恶见证。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也是国家的耻辱柱。可是,今天这里居然如此热烈繁华,可见,江北的人民经过长期的企盼,对南宋已经由希望变为失望,进而变为绝望。他们的精神渐渐地麻木了,现在已被迫接受了金人统治的现实,然而将国仇家恨铭刻于心的辛弃疾,怎么能接受得了这个现实?“可堪回首”,说明作者对“望中”所见是何等痛心!
第三层,词人以廉颇自比,表明了老当益壮的雄心,同时也对南宋掌权者流露出无比失望的情绪。
廉颇虽老,尚能顿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驰骋一番。以廉颇自比,说明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但报效祖国的雄心未减,还能为收复国土献策出力。但是,廉颇虽老,赵王仍派使者前往探问,现在有谁来关心一下辛弃疾呢?没有!韩侂胄虽然调辛弃疾任镇江知府,但只是借用辛弃疾之名望,搏取巩固个人地位之私利。对其用心,辛弃疾了然于胸。“凭谁问”既是词人爱国情思无人理解的郁闷心情的宣泄,也是他在无奈中的呼喊!
简言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作者大量运用历史典故,充分展示出驾驭词的娴熟技巧和非凡造诣,将理想、抱负、见解及满腔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伏枥老骥吐出的心声。这一力作无愧中国词苑的一朵奇葩,足以堪称为千古传颂的爱国名篇。
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234300)